何菲


盡管被一些媒體稱為退學黨、喪心病狂的90后、偏執狂、瘋子,但除了事實性描述之外,高陽的言談舉止幾乎與上述描述完全不符。只是因為發起并維護了一個名為“喪心病狂的90后”創業者群,高陽被冠以這樣的形容。這個群里,成員囊括了不少小有名氣的90后創業者,每一個人都是高陽在線下見過面的朋友。
互聯網的扁平化為來自鄉下的高陽跨越城鄉信息鴻溝準備了機遇。然而,如果沒有因為對連接世界的好奇、對不同類型的他者的包容這些特質,要實現今日的成績,依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城里的孩子玩的那些游戲,高陽大多不知道;就在留在老家的同學們,陸續結婚生子的時候,高陽已經在互聯網行業中先后就職于校內網、MagnetJoy Games、Tech2IPO、AngelCrunch等公司,22歲的時候成立了自己在中國的第一家公司杭州堆棧科技(SegmentFault);23歲的時候注冊了第一家海外公司 SegmentFault Inc;24歲的時候在北京設立分公司,并入選《2014 福布斯中國 30 位 30 歲以下創業者》。
退學
1990年,高陽出生在山東的一個農村。村里的孩子,價值觀大多承繼于父母:好好念書,好好考大學,考好大學。對于村里的孩子,這幾乎是唯一的出路。“父母對于孩子的要求,就是要出來肯定是要當官兒,賺錢多。”
高陽的家庭教育不大一樣。“因為我哥哥一直以來是屬于學習成績特別好的,所以我爸媽就說你要以你哥為榜樣,但是他們不會特別嚴格的去左右我,我哥哥跟我交流非常多。”沒有了嚴厲的管束,高陽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我從小就是一個活潑、搗蛋、調皮的人,小時候很喜歡跟著我哥哥帶著我到處玩,到處瘋跑,當街頭小霸王,跟別人打架。”高陽說到。
計算機,尤其是連接網絡的計算機正在為高陽徐徐打開另一扇窗。“小學三年級左右,我在舅媽家碰到電腦,當時更多是對連接了網絡的電腦感興趣,那個時候對我是一個刺激。”高陽回憶,但之后直到高中他才頻繁接觸電腦,中間有一大段時間的空白。
對電腦的興趣驅動高陽設法自學。“從初中開始我試圖接觸一些這個領域的報刊雜志:電腦報、黑客X檔案等,加深了我的興趣,想去拼命的了解這個跟東西相關的內容。”
高中時期的高陽開始深刻體會到城鄉信息鴻溝的存在——盡管他當時并不知道這個詞。“我當時以我們鎮上第十名考到了那個高中的,但在高中,班里排名我都排到了二三十名了。”高陽發現城里的孩子不需要向農村孩子那樣努力就可以獲得更好的成績,即使熱愛學習的自己也開始討厭題海戰術,對考上大學之后的前景也產生了迷茫。“我當時問了非常多的高中同學,你上高中是為了什么呢?得到最多的答案是:考一個好的大學。我在想大學之后呢,上了大學之后也不能代表你就是無敵的,你大學之后該干嘛呢?總之在那一年我一直沒能想明白,一直挺迷茫的,那個時候真的是很痛苦,因為沒人能給我答案。”
這為他退學創業埋下了伏筆。
高考之后,高陽沒有考上理想的大學,但是不愿復讀,他開始進入社會開始第一份工作,加入了一家總部在山東濟南的物料公司,做城市分店管理統籌兼財務。高陽當時選擇這份工作的很大的一個原因是可以每天對著電腦,從那時高陽開始上校內網、每天都通過Blogger.com寫科技博客、看Google Reader學習。
很長一段時間內,不少當時校內網員工都以為高陽是他們同事。“我當時兼職幫校內網做事情,加了很多校內網的員工,遇上不懂的問題也會請教他們。”高陽告訴記者。陳一舟、黃晶等在內的人人網(校內網后來更名為人人網)高管都在這個十幾歲男孩子的好友列表里。
一步步跨越信息鴻溝,高陽的人生就象開了外掛。對于陳一舟,讓高陽收獲最大的前者在校內網發表的一些特別是給員工看的行業看法。“我第一時間能看到當時很牛的互聯網一線大佬都在看什么,他們是怎么看這個行業的,而可能同齡人看不到這群人的想法。”
通過科技博客、校內網、LinkedIn、Facebook、Twitter等互聯網工具,高陽積累了自己在互聯網行業的早期人脈,包括第一份互聯網行業的工作。
因為想看一下大學生活的樣子是什么樣子,高陽從物流公司辭職,通過成人高考進入一個三流技術院校,不過他很快就萌生了出來實習的想法。2009年,高陽的校內網好友,知名獨立博客Awguo(本名郭啟睿) 找到了他,邀請高陽加入其游戲創業團隊:MagnetJoy Games。高陽退學,跑到北京,成為這家公司的第7名員工,也是第1名運營員工。在MagnetJoy一年多時間里,高陽經歷了公司飛速的發展。在他離開的時候,這家公司已經獲得全球超過6000萬的游戲用戶,年流水超過1億元人民幣。
19歲的高陽開始擔綱管理工作。當時他手下有四五個人,都是大學畢業。高陽開始遇到管理能力方面的挑戰。“當時我自己沒想明白,導致我不自信,越不自信越不敢管人,我當時覺得自己的強項就是自己悶頭做事情,和團隊其他人也沒有很好地溝通。”高陽告訴記者,“實際上是公司的發展超過了我自己的發展,我還沒有帶團隊的思維,那個時候繼續擔任管理職位就會阻礙這個公司的發展。”
高陽選擇辭職,進入第二家互聯網公司,并開始學習換位思考。“我開始真正考慮,如果我是這家公司的老板我會怎么做,一下子就豁然開朗了。”之后高陽又經歷了幾家公司,但一直在考慮創業的事。
當時他這樣分析自己的長處和短板:“我是整合型人才,不是某個領域的專家。”高陽認為,而他后來創立的SegmentFault,技術合伙人就是高陽在MagnetJoy Games時的同事祁寧。“創業這件事情最重要是我遇見了我現在的兩個合伙人,我一直認為不管做什么樣的事情,最重要的會歸結到人本身,所以說當時甚至沒有想太多真正出來要做具體的一個項目,我們就跑出來創業了。”
天使
祁寧是個編程極客,他發起的開源博客Typecho有好幾十萬粉絲。“最早祁寧用了一個周末的時間自己做出來,是因為自發的愛好做的,可能我看到的比較長遠一些,程序員這個人群如果聚集起來更有價值。”高陽提議全職出來做,“大家花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辭職,然后就跑到杭州來創業了。”
SegmentFault初期定位是中文開發者的問答社區,幫助開發者高效的解決開發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一年之后,針對產品現有服務人群,豐富了社區產品,陸續上線了博客、活動等相對獨立的平臺。在此期間,高陽開始尋找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之間平衡的可能性。
“做這個事情一開始是不賺錢的,如果你不喜歡這個行業,你沒法堅持下來,這是一種理想主義的堅持。”高陽告訴記者,“現實主義就是,我們最開始三個人往里面投錢不拿工資一年多,很艱苦,但是當時面臨一個問題,我們自己的錢快用沒了,到底怎么持續的問題。”
高陽的合伙人中有一位家境相對富裕,大家就討論,是請對方家里投資50萬元,還是想辦法盈利,賺一部分錢。“當時我們沒錢了,那個階段又不太適合找投資,因為所有找的投資對我們估值太低。”然后高陽提出,不要花家里的錢,我們出去賺錢。
“后來我們跟一些企業的合作有了幾十萬元的收入,開始每人2500元的基本工資。”隨著社區產品的豐富,用戶數也超過了10萬。
2013年,SegmentFault與百度一起合作編程馬拉松,這筆幾十萬元的收入解了公司的燃眉之急。“這幾十萬元,如果我們三個人的話可以用個一年左右都沒問題的。”高陽告訴記者。通過線下活動,公司在收入和影響力方面兩者兼得。“當時我們在一年多的時間里,舉辦以及聯合舉辦了超過25場的黑客馬拉松,活動遍布杭州、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武漢以及香港、臺北、新加坡、硅谷等地區,我們是中國甚至亞洲最大的黑客馬拉松組織方。”高陽表示。
盈利之后,公司可以繼續安心、踏實地來做產品,做到另外一個階段再去找投資。同年,SegmentFault獲得天使投資,由IDG和傳媒夢工廠共同投資。“我們其實那個時候還剩下接近20萬元人民幣。“高陽告訴記者,“我們非常非常省著花,大家性格上價值觀上比較一樣才會湊到一塊,而且我們很早就認識傳媒夢工廠的投資人楊軒,中間也不斷有溝通。”
拿到投資之后要組建團隊,考慮到管理經驗要慢慢積累,高陽和其合伙人堅持精英小團隊的想法,目前整個公司也就12個人。
回想互聯網給高陽帶來的影響,高陽覺得,那些更早接觸互聯網的人會有一定的優勢,但對興趣的堅持和正確的啟蒙也十分重要。比如喜歡互聯網的時候,是選擇連接更多有趣有價值的人,而不是一味地打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