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雨 趙剛 胡付立
經皮雙側加壓空心螺釘治療踝關節骨折療效分析
秦雨 趙剛 胡付立
目的 探討采用皮雙側加壓空心釘治療踝關節骨折的臨床療效。方法 52例踝關節骨折患者, 將其隨機平均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26例, 其中實驗組患者采用皮雙側加壓空心螺釘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切開復位內固定術進行治療,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皮雙側加壓空心螺釘對踝關節骨折患者進行治療, 能夠有效縮短手術時間, 降低術中出血量, 療效顯著, 安全可靠, 建議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
踝關節骨折;皮雙側加壓空心螺釘;療效分析
踝關節骨折是一種常見的臨床關節內骨折, 發病率較高,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隨著近年來我國各類意外事故發生率的增加, 踝關節骨折的發生率也相應上升。當前臨床上主要通過手術方式對踝關節骨折患者進行治療, 其中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常被應用于臨床治療中, 但是其缺陷較為明顯, 對臨床療效的改善造成限制[1]。本次研究通過對本院近年來收治的52例踝關節骨折患者的病史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旨在探討皮雙側加壓空心螺釘在踝關節骨折治療方面的療效, 為臨床研究提供可靠的證據。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本院2010年5月~2013年1月期間收治的踝關節骨折患者52例, 男34例, 女18例, 年齡分布為22~57歲, 平均年齡(33.2±5.9)歲。本次研究中共計有29例單踝骨折, 21例雙踝骨折, 2例三踝骨折。將所有患者隨機平均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及病情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連續硬膜外麻醉, 對照組患者行切開固定內復位治療, 實驗組患者在C臂機的輔助下, 實施手法牽引復位, 對移位骨塊進行推壓使之復位。其中三踝骨折患者首先對內、外踝進行復位, 然后對后踝進行復位。對于男性復位的骨折患者, 在移位骨塊上穿插Φ8 mm克氏針1枚, 撬撥復位, 待移位骨塊基本或完全復位后, 使用Φ8 mm克氏針2枚進行復位維持:選取適宜長度的雙側加壓空心螺釘沿克氏針擰入固定。在C臂機的輔助下對骨折部位的復位情況進行檢查, 取得滿意復位后, 對傷口進行縫合, 并使用棉墊加壓并包扎。術后使用踝關節U形石膏進行托外固定或使用支具固定4周, 2~3 d后, 若患者的局部疼痛減輕, 則可進行適當的膝關節、足趾主動活動, 拆除石膏托后, 可進行不負重下關節功能訓練, 6~8周后則可視患者情況進行扶拐負重訓練。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 手術時間, 骨折愈合時間和骨折愈合率進行觀察記錄, 并按照足踝評分系統對患者踝關節功能進行評價。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3.0進行數據的分析處理, 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 x-±s)的形式, 采用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進行檢驗, 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的骨折愈合率為96.2%(25/26), 平均骨折愈合時間(2.7±1.1)個月, 踝關節功能優良率96.2%(25/26), 平均手術時間(35.6±13.9)min, 術中出血量(5.1±3.0)ml;對照組患者的骨折愈合率為92.3%(24/26), 平均骨折愈合時間(3.7±1.4)個月, 踝關節功能優良率92.3%(24/26), 平均手術時間(42.6±15.9)min, 術中出血量(39.1±13.7)ml, 實驗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踝關節是人體主要的負重關節之一, 其主要功能為屈伸,將垂直方向重力轉化為弓狀平面的負重形式。優于踝關節骨折主要為關節內骨折, 因此若未得到良好對位, 極易造成創傷性踝關節炎, 給患者的正常生活帶來不利影響[2]。因此,臨床治療踝關節骨折的關鍵在于對踝關節的移位情況進行良好恢復。
傳統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會對骨折部位周圍的軟組織和骨膜的血運造成破壞, 影響術后骨折愈合。同時, 切口較大, 易引起感染, 給患者帶來較大痛苦。皮雙側加壓空心螺釘內固定術的切口較小, 因此術后不易引發感染, 同時手術時間短,能夠明顯改善耐受性差的患者的治療體驗。研究顯示, 皮雙側加壓空心螺釘內固定術充分結合了閉合整復外固定術和切開復位內固定術的特點, 其操作簡單, 無需對骨膜進行剝離,降低了手術對骨折部位軟組織和骨膜血運的傷害, 為患者術后骨折愈合營造了良好的組織修復生物學環境[3]。另一方面,同普通空心拉力螺釘相比, 雙側加壓空心螺釘由于具有雙側螺紋, 因此能夠實現雙側加壓, 可以實現對骨折斷端的充分加壓, 增強了股骨外側骨皮質受到螺釘的把持力, 從而實現了骨折斷端的良好穩定性, 避免發生退釘等不良并發癥。
本次研究中, 實驗組患者采用皮雙側加壓空心螺釘內固定術進行治療, 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切開復位內固定術進行治療。結果表明, 實驗組患者的踝關節骨折愈合率和關節功能評價結果均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有力的證明了皮雙側加壓空心螺釘內固定術較傳統治療方法的顯著療效。另一方面, 實驗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和術中出血量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明采用皮雙側加壓空心螺釘內固定術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痛苦, 對于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和耐受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 用皮雙側加壓空心螺釘對踝關節骨折患者進行治療, 療效顯著, 安全可靠, 建議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
[1] 劉斌, 魏堯森, 張立巖, 等.經皮雙側加壓空心螺釘治療踝關節骨折療效分析.臨床骨科雜志, 2011(6): 650-651.
[2] 滕軍.經皮加壓空心螺釘內固定在踝關節骨折中的治療應用.當代醫學, 2013, 19(5): 96-97.
[3] 馮青, 許效坤, 曹希武, 等.閉合復位經皮空心螺釘內固定與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踝關節骨折的療效比較.創傷外科雜志, 2011, 13(6): 520-523.
2014-04-18]
467000 解放軍第152中心醫院骨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