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宗瑞
關節鏡下松解治療膝關節功能障礙
喬宗瑞
目的 探討關節鏡下松解治療膝關節功能障礙的手術治療效果。方法 90例膝關節功能障礙患者行關節鏡下松解術, 術后早期行屈膝按摩和膝關節功能鍛練。結果 術后關節活動度(ROM) (111.9±20.26)°明顯高于術前(69.88±15.57)°,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優良率94.4%。術后均愈合良好, 未見明顯并發癥。結論 關節鏡下松解治療膝關節功能障礙, 術后早期行屈膝按摩和膝關節功能鍛練, 有利于膝關節功能恢復。
關節鏡;膝關節功能障礙;按摩
膝關節功能障礙是膝關節創傷術后常見的并發癥, 一般預后欠佳。本院采用關節鏡下松解治療膝關節功能障礙, 術后患者疼痛輕, 便于進行功能鍛煉, 收到滿意療效。
1.1 一般資料 本組90例均為本院2010年8月~2013年10月收治膝關節創傷術后膝關節功能障礙病例, 其中男59例, 女31例;年齡18~63歲, 平均年齡(41.4±8.3)歲;病程0.5~4年, 平均病程 (1.3±0.8)年?;撔躁P節炎6例, 后交叉韌帶斷裂10例, 前交叉韌帶斷裂18例, 脛骨平臺骨折26例, 髕骨骨折30例。所有患者均行功能鍛練、理療、按摩等保守治療無效。
1.2 手術方法 患者取仰臥位, 連續硬膜外聯合阻滯麻醉或腰麻。髕骨上內、髕骨上外入路, 注入無菌生理鹽水充脹關節腔。內外側膝眼處行小切口, 置入關節鏡。松解內外側溝, 松解髕上囊、髕骨和脛骨關節及外側支持帶, 清除纖維束帶和纖維組織, 磨平骨性突起。清除髕上囊和膝內外側間隙內粘連物。松解的同時行手法按摩, 并活動患者膝關節,根據關節粘連情況松解。術中使膝關節活動度達到:被動屈膝120°, 重力屈膝90°以上, 被動伸膝0°。如果不能達到滿意的膝關節活動度, 則根據檢查的實際情況, 對粘連部位再行松解。
1.3 術后處理與康復訓練 術后采用慶大霉素+生理鹽水持續沖洗關節腔, 24 h麻醉消退后應用肢體關節康復器(CPM)行膝關節功能鍛練, 1 h/次, 2次/d, 開始鍛煉時, 活動度與術前相同, 隨后每日增加10°左右, 至屈膝130°。4 d后行手法屈膝按摩膝關節, 1次/d。出院后繼續行膝關節屈伸康復訓練。
1.4 療效標準 優:膝關節完全伸直, 無畸形, 無疼痛, 屈曲120°以上;良:膝關節能伸直, 無明顯畸形, 偶有輕微疼痛, 屈曲90~120°;中:膝關節不能伸直, 常有疼痛, 屈曲60~90°;差:膝關節經常持續性疼痛, 屈曲60°以下。
1.5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12.5軟件統計分析,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90例術后均獲隨訪, 患者隨訪時間12~43個月, 平均23個月。
2.1 手術療效 90例患者中優69例, 良16例, 中4例, 差1例, 治療優良率94.4%。
2.2 治療前后ROM比較 術前ROM平均(69.88±15.67)°,術后一年ROM平均(111.9±20.26)°。術后ROM明顯高于術前,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術后并發癥 術后患者膝關節疼痛明顯減輕, 關節活動度改善明顯。所有患者均愈合良好, 未見關節感染, 未見韌帶損傷, 無骨折發生, 未出現再粘連。
膝關節功能障礙多由膝關節粘連引起, 常見于膝關節創傷, 或繼發關節感染, 引起膝關節粘連、攣縮, 甚至纖維化,導致膝關節活動能力下降或喪失。根據粘連部位不同, 可以分為關節外型、關節內型和混合型。影響膝關節屈曲的常見因素有:髕上囊廣泛粘連造成股四頭肌與股骨間滑動消失;髕骨關節粘連;脛骨關節粘連;髕骨支持帶與股骨踝粘連;后關節囊粘連等。手術可以完全解除關節的病理變化, 恢復膝關節功能。以往多采用開放性手術, 關節創傷大, 不利于早期功能鍛練, 易發生二次粘連, 嚴重患者會出現股四頭肌肌力減退并發癥, 難以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關節鏡下松解膝關節, 松解徹底, 關節損傷?。?], 術后疼痛輕, 明顯減少了二次粘連的發生率, 治療效果明顯。本組90例患者術后ROM明顯高于術前, 治療優良率94.4%, 且未見明顯并發癥,未出現再粘連。提示關節鏡下松解膝關節有利于進行早期功能鍛練, 有助于恢復膝關節活動度, 有計劃、有步驟的早期功能鍛煉是療效提高的關鍵。早期主動、適度的屈膝活動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術后關節活動度的喪失。
術中如果沒有完全松解膝關節, 就進行屈膝按摩, 極易導致患者膝關節軟骨損傷, 造成髕韌帶斷裂, 嚴重的會出現髕骨骨折或股骨骨折。關節鏡對于膝關節損傷的診斷準確可靠[2]。術中一定要根據粘連的實際情況, 一邊松解一邊活動膝關節, 在充分松解粘連的前提下再行屈膝按摩, 活動按摩時一定要循序漸進, 注意保護膝關節, 避免手法暴力。術后早期CPM機功能鍛練可以有效防止膝關節再粘連, 改善關節活動, 促進關節內軟骨的再生和修復, 每日應堅持訓練, 配合行手法屈膝按摩一定能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1] 陶莉云.關節鏡下膝關節內松解術治療膝關節功能障礙15例分析.中國基層醫藥, 2012, (11)2:286-287.
[2] 譚國昭.關節鏡對膝關節損傷的診斷及其治療效果.中國醫學創新, 2014, (11)1:21-22.
2014-04-22]
473000 河南省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