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紅
肝硬化最常見的并發癥是上消化道出血, 以門脈高壓引起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最為常見[1]。本科應用奧曲肽和普萘洛爾治療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效果滿意, 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本科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86例, 按照數字表法分成對照組38例和試驗組48例, 對照組中男21例、女17例, 中位年齡51.6歲, 平均病程(2.4±1.1)年, 門靜脈血流量(793±118)ml/min,脾靜脈血流量(392±68)ml/min;試驗組中男26例、女22例, 中位年齡52.3歲, 平均病程(2.6±1.2)年, 門靜脈血流量(787±112)ml/min, 脾靜脈血流量(389±70)ml/min;在一般資料的比較中,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在常規的禁食水、抑酸、補液支持治療的基礎上。對照組應用奧曲肽0.1 mg靜脈推注、再以25 μg/h維持靜脈滴注3 d;觀察組應用奧曲肽0.1 mg靜脈推注、再以25 μg/h維持靜脈滴注3 d;同時應用普萘洛爾10 mg/次、3次/d、調整用量使心率下降25%或者不低于60次/min。
1.3 統計學方法 用SPSS17.0統計軟件包進行處理和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數(%)表示, 采用χ2檢驗, 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 試驗組門靜脈血流量(562±59)ml/min、脾靜脈血流量(292±62)ml/min, 對照組門靜脈血流量(626±71)ml/min、脾靜脈血流量(344±73)ml/min,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臨床有效率為93.8%、對照組臨床有效率為71.1%,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3%、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3%,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內科的急危重癥, 病死率高達30%[2]。有效的降低門靜脈壓力是治療的主要手段之一。奧曲肽是一種人工合成的環狀8肽生長抑素類似物, 通過抑制血管活性激素的產生和分泌, 選擇性的作用于門靜脈及側枝循環, 有效的減少其血流量, 降低門靜脈內的壓力, 達到止血的作用。普萘洛爾是一種β受體的非選擇性阻滯劑,現代藥理學研究認為[3], 普萘洛爾不但能夠降低心臟的輸出量、收縮內臟的血管、相對的降低內臟的循環血量、使門靜脈血流減少, 達到有效降低門靜脈壓力的效果, 而且能夠作用于β受體收縮動脈血管, 使得肝血管竇的壓力下降, 造成門靜脈壓力隨之下降, 減少奇靜脈的血流量, 防止曲張靜脈發生破裂出血。本組研究中, 試驗組應用奧曲肽和普萘洛爾治療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降低門靜脈和脾靜脈的血流量效果優于單獨應用奧曲肽的對照組, 臨床的有效率同樣高于對照組, 而不良反應發生率無明顯升高, 與黃普[4]研究結論相符, 表明二者具有協同降低門脈壓力的作用, 但并沒有增加發生不良反應的風險。
綜上所述,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應用奧曲肽和普萘洛爾治療具有顯著的改善門靜脈壓力、達到快速止血的效果, 安全可靠性高, 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預后。
[1]杜明杰, 王麗梅.肝硬化合并上消化出血86例分析.中國誤診學雜志, 2011, 11(25):6207-6208.
[2]邱教, 項時昊, 李訪賢.奧美拉唑聯合奧曲肽治療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82例.中國藥業, 2013, 22(5):106-107.
[3]盧桂妲.奧曲肽聯合普萘洛爾治療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研究.臨床合理用藥, 2013, 6(6):66-67.
[4]黃普.醋酸奧曲肽聯合鹽酸普萘洛爾治療肝硬化門靜脈高壓致上消化道出血臨床觀察.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 2013,27(4):387-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