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宏 周淼葭
朝天區山高坡陡、溝壑縱橫、峽谷密布,屬于典型的深山農業經濟縣區,156萬畝的林業用地給朝天區帶來了優良的生態環境,卻也決定了朝天區只能在“山”上做文章,念好“山”字經。朝天核桃因其品質好早已美名遠播,在2007年正式成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后更是名揚天下,已然成為朝天區的代名詞。
“九山半水半分田”,山是朝天區最大的阻礙,卻也是最大的財富,熱愛自然的朝天人沒有毀山砍樹,而是選擇了靠山吃山,綠山富民。
朝天區打好生態牌,把發展核桃產業作為農村經濟發展的突破口來抓。這一干,就是10多年,核桃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截至2013年底,全區核桃栽植總量達32.5萬畝820萬株,人均擁有核桃1.8畝,形成了“家家種核桃,無地不核桃”的格局。
朝天人采用 “企業+專合組織+基地+農戶”的模式,建立“產銷聯動、利益同享、風險共擔”的利益機制,加強農戶與企業的互動。原來分散的個體經營力量有限,而今讓專業戶組建成專合組織,把技術、資金、生產等優勢最大化,進一步促進產業的規模化發展。
朝天核桃的傲人之處更在于品牌核桃的培育,沙河、碩星等都是朝天核桃中出類拔萃的佼佼者。朝天核桃,已經成為朝天區的標識,蜚聲在外,再也不窩在山里敝帚自珍。目前,朝天核桃已遠銷浙江、上海、山東等10多個省40多個大中城市及日、韓和東南亞部分國家,真正實現了“小小核桃滾全球”。
在2013年,朝天核桃的產量達到了2.1萬噸,連續五年列居四川省首位,實現產值10億元,農民人均核桃收入4000元。
朝天區將不遺余力地持續給力核桃產業,到2020年,預估全區核桃基地面積可達到40萬畝,核桃產量達到4萬噸,實現產值30億元,人均核桃收入達到15000元以上。
(圖片除署名外均由朝天區委宣傳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