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彩云
【摘要】 目的 探討先兆流產患者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與游離β亞單位(fβ-HCG) 及黃體酮含量(Progesterone, P)的表達及意義。方法 先兆流產患者50例, 設為觀察組, 正常早孕婦女50例為對照組, 采用化學發光分析法對兩組研究對象血樣進行β-HCG、fβ-HCG、P含量的檢測, 每隔48 h對研究對象進行同樣條件下的β-HCG、fβ-HCG、P含量的檢測。48 h倍增率=(48 h測定值-初測值)÷初測值。結果 β-HCG、P含量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fβ-HCG含量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β-HCG、fβ-HCG 48 h倍增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檢測并綜合分析β-HCG、 fβ-HCG及黃體酮在先兆流產中的表達, 對判斷妊娠結局具有參考價值。
【關鍵詞】 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游離β亞單位;黃體酮;先兆流產
早期先兆流產是妊娠12周以前, 出現少量陰道流血, 繼之常出現陣發性下腹痛或腰背痛, 是妊娠常見的并發癥之一, 發病率約20%[1]。流產的原因主要有環境因素、免疫功能異常、母體因素以及胚胎因素等。其中內分泌因素是母體因素的主要方面, 多數存在黃體功能不足, 在復發性流產中黃體功能不全所占比例為23%~67%[2]。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一種糖蛋白激素, 妊娠期由胎盤滋養細胞分泌, 分為α、β兩個亞基, 其中β-HCG特異性較高, 對妊娠具有診斷價值。β-HCG的亞單位fβ-HCG敏感度高, 且性質穩定。本研究通過監測β-HCG、fβ-HCG 48 h水平倍增率, 結合P含量的變化, 探討與先兆流產的相關性。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就診于本站的先兆流產患者50例, 平均停經天數(41.3±11.2)d, 平均年齡(29.1±12.7)歲, 所有患者均經B超、尿液妊娠試驗、血β-HCG檢查確診為早孕, 均表現為陰道不規則流血或伴下腹疼痛;均經婦產科臨床醫師診斷為先兆流產, 設為觀察組。選擇同期停經35~60 d, 經B超、尿液妊娠試驗、血β-HCG檢查確診為早孕婦女50例為對照組, 均遵循自愿參與原則。停經天數、年齡、孕產史、生活習慣、體質量指數兩組間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儀器設備 儀器采用美國雅培公司 ARCHITECT i2000SR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所有試劑均為原廠配套試劑, 均在有效期內使用。兩組研究對象分別于早晨空腹坐姿抽取靜脈血作檢測標本, 送檢血樣全部于2 h內分離血清待檢。
1. 3 方法 采用化學發光分析法對兩組研究對象血樣進行β-HCG、fβ-HCG、P含量的檢測, 選取高低2個質控品在檢驗程序中同時進行質控。每隔48 h對研究對象進行同樣條件下的β-HCG、fβ-HCG、P含量的檢測[3]。48 h倍增率=(48 h測定值-初測值)÷初測值。
1. 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 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 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研究對象觀察指標比較, β-HCG、P含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fβ-HCG含量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詳見表1;β-HCG、fβ-HCG 48 h倍增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詳見表2。
3 討論
β-HCG是滋養細胞分泌的一種糖蛋白, 刺激卵巢黃體轉變為妊娠黃體以分泌大量的孕酮維持妊娠, 同時還能將血中的膽固醇或孕烯醇酮轉變為孕酮。足夠的β-HCG可使妊娠黃體不退化, 維持胚胎發育, 反之將影響胚胎發育或著床[4]。P由卵巢黃體和滋養細胞分泌, 孕8周以后逐漸轉由胎盤分泌。P可影響子宮平滑肌細胞的通透性, 降低細胞內鉀離子濃度同時升高鈉離子濃度, 松弛肌纖維, 降低平滑肌興奮性。通過降低妊娠子宮對縮宮素的敏感性, 減少子宮收縮, 有利于子宮內受精卵的生長發育[5]。P水平過低會難以維持正常妊娠, 引發先兆流產、難免流產[6]。fβ-HCG是非結合狀態的β亞單位, 提示滋養細胞的不成熟性[7]。fβ-HCG在血清中的含量僅為β-HCG含量的<1%[8], 在眾多滋養層細胞疾病中, fβ-HCG呈高表達狀態, 在先兆流產中同樣有異常表達: 若48 h倍增率呈正上升狀態, 治療流產可能出現反復, 若fβ-HCG一直持續高表達狀態, 提示保胎治療難度增加, 若保胎治療有效, 則fβ-HCG含量持續降低。
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與對照組β-HCG含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明單獨根據β-HCG含量判斷妊娠情況效果不佳, 提示先兆流產與正常妊娠β-HCG含量閾值重疊, 尚不能用確切的切割值來判斷妊娠結局, 可結合fβ-HCG及P含量對妊娠結局進行判斷。P水平降低, 表明流產風險增加, 藥物干預改善黃體功能以升高P水平對保胎具有積極意義[9]; 孕早期出現P水平低下, 先兆流產治療失敗的可能性較大[10]。β-HCG含量在異位妊娠與先兆流產存在檢測值重疊的情況, 對鑒別診斷存在不利影響, 需結合fβ-HCG及P水平進行綜合判斷。β-HCG含量逐漸升高, 48 h倍增率≥1.0, P含量>20 ng/ml, fβ-HCG含量持續下降, 則提示先兆流產治療有效;β-HCG含量緩慢遞增、48 h倍增率<0.5, P含量<10.0 ng/ml, fβ-HCG>100 mIU/ml, 則提示流產風險增大或異位妊娠。
綜上所述, 檢測并綜合分析β-HCG、 fβ-HCG及黃體酮在先兆流產中的表達, 對判斷妊娠結局具有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 支佩穎, 王雪舟, 林素云, 等.血清CA125水平與先兆流產預后的關系.中國基層醫藥, 2012, 19( 4):509-51q0.
[2] 謝家平, 馬云, 王立平. 血β-HCG、孕酮聯合檢測在判斷先兆流產預后中的作用.中國醫藥科學, 2011, 1(14):70-71.
[3] 譚代林, 徐莉芳.β-HCG與fβ-HCG及黃體酮在先兆流產中的表達及意義.中國臨床醫生, 2014, 42(3):54-55.
[4] 劉新雄.聯合檢測血清孕酮和β-HCG在異位妊娠早期診斷中的作用.中國現代醫生, 2010, 48(36):75-77.
[5] 張薇, 陳剛, 向禮賢, 等.先兆流產患者保胎治療過程中血清HCG、PROG、E2和CA125的動態監測.熱帶醫學雜志, 2012, 12(10):1223-1225.
[6] 王宏, 黎衛平.β-hCG、P、LIF測定對早期異位妊娠的診斷價值評估.中國醫刊, 2002, 37( 10):27-28.
[7] 喻芳明, 龔海英.血清β-HCG、E2、P在正常早孕、異位妊娠、先兆流產中的鑒別價值.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 2010, 11(6):63-65.
[8] 郭海雁, 王慶一, 楊桂艷.聯合測定孕酮及CA125在預測先兆流產預后的診斷價值.中國婦幼保健, 2007, 7( 12):927-928.
[9] Patel BG, Lessey BA.Clinical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the en-dometrirum in recurrent early pregnancy loss.Semin Reprod Med, 2011, 29(6):491-506.
[10] 樓躍民, 劉雪君.早孕、宮外孕、早期先兆流產β-HCG、E2和P測定的臨床意義.放射免疫學雜志, 2010, 23(4):471-472.
[收稿日期:2014-04-17]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討先兆流產患者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與游離β亞單位(fβ-HCG) 及黃體酮含量(Progesterone, P)的表達及意義。方法 先兆流產患者50例, 設為觀察組, 正常早孕婦女50例為對照組, 采用化學發光分析法對兩組研究對象血樣進行β-HCG、fβ-HCG、P含量的檢測, 每隔48 h對研究對象進行同樣條件下的β-HCG、fβ-HCG、P含量的檢測。48 h倍增率=(48 h測定值-初測值)÷初測值。結果 β-HCG、P含量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fβ-HCG含量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β-HCG、fβ-HCG 48 h倍增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檢測并綜合分析β-HCG、 fβ-HCG及黃體酮在先兆流產中的表達, 對判斷妊娠結局具有參考價值。
【關鍵詞】 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游離β亞單位;黃體酮;先兆流產
早期先兆流產是妊娠12周以前, 出現少量陰道流血, 繼之常出現陣發性下腹痛或腰背痛, 是妊娠常見的并發癥之一, 發病率約20%[1]。流產的原因主要有環境因素、免疫功能異常、母體因素以及胚胎因素等。其中內分泌因素是母體因素的主要方面, 多數存在黃體功能不足, 在復發性流產中黃體功能不全所占比例為23%~67%[2]。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一種糖蛋白激素, 妊娠期由胎盤滋養細胞分泌, 分為α、β兩個亞基, 其中β-HCG特異性較高, 對妊娠具有診斷價值。β-HCG的亞單位fβ-HCG敏感度高, 且性質穩定。本研究通過監測β-HCG、fβ-HCG 48 h水平倍增率, 結合P含量的變化, 探討與先兆流產的相關性。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就診于本站的先兆流產患者50例, 平均停經天數(41.3±11.2)d, 平均年齡(29.1±12.7)歲, 所有患者均經B超、尿液妊娠試驗、血β-HCG檢查確診為早孕, 均表現為陰道不規則流血或伴下腹疼痛;均經婦產科臨床醫師診斷為先兆流產, 設為觀察組。選擇同期停經35~60 d, 經B超、尿液妊娠試驗、血β-HCG檢查確診為早孕婦女50例為對照組, 均遵循自愿參與原則。停經天數、年齡、孕產史、生活習慣、體質量指數兩組間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儀器設備 儀器采用美國雅培公司 ARCHITECT i2000SR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所有試劑均為原廠配套試劑, 均在有效期內使用。兩組研究對象分別于早晨空腹坐姿抽取靜脈血作檢測標本, 送檢血樣全部于2 h內分離血清待檢。
1. 3 方法 采用化學發光分析法對兩組研究對象血樣進行β-HCG、fβ-HCG、P含量的檢測, 選取高低2個質控品在檢驗程序中同時進行質控。每隔48 h對研究對象進行同樣條件下的β-HCG、fβ-HCG、P含量的檢測[3]。48 h倍增率=(48 h測定值-初測值)÷初測值。
1. 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 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 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研究對象觀察指標比較, β-HCG、P含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fβ-HCG含量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詳見表1;β-HCG、fβ-HCG 48 h倍增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詳見表2。
3 討論
β-HCG是滋養細胞分泌的一種糖蛋白, 刺激卵巢黃體轉變為妊娠黃體以分泌大量的孕酮維持妊娠, 同時還能將血中的膽固醇或孕烯醇酮轉變為孕酮。足夠的β-HCG可使妊娠黃體不退化, 維持胚胎發育, 反之將影響胚胎發育或著床[4]。P由卵巢黃體和滋養細胞分泌, 孕8周以后逐漸轉由胎盤分泌。P可影響子宮平滑肌細胞的通透性, 降低細胞內鉀離子濃度同時升高鈉離子濃度, 松弛肌纖維, 降低平滑肌興奮性。通過降低妊娠子宮對縮宮素的敏感性, 減少子宮收縮, 有利于子宮內受精卵的生長發育[5]。P水平過低會難以維持正常妊娠, 引發先兆流產、難免流產[6]。fβ-HCG是非結合狀態的β亞單位, 提示滋養細胞的不成熟性[7]。fβ-HCG在血清中的含量僅為β-HCG含量的<1%[8], 在眾多滋養層細胞疾病中, fβ-HCG呈高表達狀態, 在先兆流產中同樣有異常表達: 若48 h倍增率呈正上升狀態, 治療流產可能出現反復, 若fβ-HCG一直持續高表達狀態, 提示保胎治療難度增加, 若保胎治療有效, 則fβ-HCG含量持續降低。
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與對照組β-HCG含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明單獨根據β-HCG含量判斷妊娠情況效果不佳, 提示先兆流產與正常妊娠β-HCG含量閾值重疊, 尚不能用確切的切割值來判斷妊娠結局, 可結合fβ-HCG及P含量對妊娠結局進行判斷。P水平降低, 表明流產風險增加, 藥物干預改善黃體功能以升高P水平對保胎具有積極意義[9]; 孕早期出現P水平低下, 先兆流產治療失敗的可能性較大[10]。β-HCG含量在異位妊娠與先兆流產存在檢測值重疊的情況, 對鑒別診斷存在不利影響, 需結合fβ-HCG及P水平進行綜合判斷。β-HCG含量逐漸升高, 48 h倍增率≥1.0, P含量>20 ng/ml, fβ-HCG含量持續下降, 則提示先兆流產治療有效;β-HCG含量緩慢遞增、48 h倍增率<0.5, P含量<10.0 ng/ml, fβ-HCG>100 mIU/ml, 則提示流產風險增大或異位妊娠。
綜上所述, 檢測并綜合分析β-HCG、 fβ-HCG及黃體酮在先兆流產中的表達, 對判斷妊娠結局具有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 支佩穎, 王雪舟, 林素云, 等.血清CA125水平與先兆流產預后的關系.中國基層醫藥, 2012, 19( 4):509-51q0.
[2] 謝家平, 馬云, 王立平. 血β-HCG、孕酮聯合檢測在判斷先兆流產預后中的作用.中國醫藥科學, 2011, 1(14):70-71.
[3] 譚代林, 徐莉芳.β-HCG與fβ-HCG及黃體酮在先兆流產中的表達及意義.中國臨床醫生, 2014, 42(3):54-55.
[4] 劉新雄.聯合檢測血清孕酮和β-HCG在異位妊娠早期診斷中的作用.中國現代醫生, 2010, 48(36):75-77.
[5] 張薇, 陳剛, 向禮賢, 等.先兆流產患者保胎治療過程中血清HCG、PROG、E2和CA125的動態監測.熱帶醫學雜志, 2012, 12(10):1223-1225.
[6] 王宏, 黎衛平.β-hCG、P、LIF測定對早期異位妊娠的診斷價值評估.中國醫刊, 2002, 37( 10):27-28.
[7] 喻芳明, 龔海英.血清β-HCG、E2、P在正常早孕、異位妊娠、先兆流產中的鑒別價值.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 2010, 11(6):63-65.
[8] 郭海雁, 王慶一, 楊桂艷.聯合測定孕酮及CA125在預測先兆流產預后的診斷價值.中國婦幼保健, 2007, 7( 12):927-928.
[9] Patel BG, Lessey BA.Clinical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the en-dometrirum in recurrent early pregnancy loss.Semin Reprod Med, 2011, 29(6):491-506.
[10] 樓躍民, 劉雪君.早孕、宮外孕、早期先兆流產β-HCG、E2和P測定的臨床意義.放射免疫學雜志, 2010, 23(4):471-472.
[收稿日期:2014-04-17]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討先兆流產患者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與游離β亞單位(fβ-HCG) 及黃體酮含量(Progesterone, P)的表達及意義。方法 先兆流產患者50例, 設為觀察組, 正常早孕婦女50例為對照組, 采用化學發光分析法對兩組研究對象血樣進行β-HCG、fβ-HCG、P含量的檢測, 每隔48 h對研究對象進行同樣條件下的β-HCG、fβ-HCG、P含量的檢測。48 h倍增率=(48 h測定值-初測值)÷初測值。結果 β-HCG、P含量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fβ-HCG含量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β-HCG、fβ-HCG 48 h倍增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檢測并綜合分析β-HCG、 fβ-HCG及黃體酮在先兆流產中的表達, 對判斷妊娠結局具有參考價值。
【關鍵詞】 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游離β亞單位;黃體酮;先兆流產
早期先兆流產是妊娠12周以前, 出現少量陰道流血, 繼之常出現陣發性下腹痛或腰背痛, 是妊娠常見的并發癥之一, 發病率約20%[1]。流產的原因主要有環境因素、免疫功能異常、母體因素以及胚胎因素等。其中內分泌因素是母體因素的主要方面, 多數存在黃體功能不足, 在復發性流產中黃體功能不全所占比例為23%~67%[2]。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一種糖蛋白激素, 妊娠期由胎盤滋養細胞分泌, 分為α、β兩個亞基, 其中β-HCG特異性較高, 對妊娠具有診斷價值。β-HCG的亞單位fβ-HCG敏感度高, 且性質穩定。本研究通過監測β-HCG、fβ-HCG 48 h水平倍增率, 結合P含量的變化, 探討與先兆流產的相關性。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就診于本站的先兆流產患者50例, 平均停經天數(41.3±11.2)d, 平均年齡(29.1±12.7)歲, 所有患者均經B超、尿液妊娠試驗、血β-HCG檢查確診為早孕, 均表現為陰道不規則流血或伴下腹疼痛;均經婦產科臨床醫師診斷為先兆流產, 設為觀察組。選擇同期停經35~60 d, 經B超、尿液妊娠試驗、血β-HCG檢查確診為早孕婦女50例為對照組, 均遵循自愿參與原則。停經天數、年齡、孕產史、生活習慣、體質量指數兩組間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儀器設備 儀器采用美國雅培公司 ARCHITECT i2000SR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所有試劑均為原廠配套試劑, 均在有效期內使用。兩組研究對象分別于早晨空腹坐姿抽取靜脈血作檢測標本, 送檢血樣全部于2 h內分離血清待檢。
1. 3 方法 采用化學發光分析法對兩組研究對象血樣進行β-HCG、fβ-HCG、P含量的檢測, 選取高低2個質控品在檢驗程序中同時進行質控。每隔48 h對研究對象進行同樣條件下的β-HCG、fβ-HCG、P含量的檢測[3]。48 h倍增率=(48 h測定值-初測值)÷初測值。
1. 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 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 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研究對象觀察指標比較, β-HCG、P含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fβ-HCG含量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詳見表1;β-HCG、fβ-HCG 48 h倍增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詳見表2。
3 討論
β-HCG是滋養細胞分泌的一種糖蛋白, 刺激卵巢黃體轉變為妊娠黃體以分泌大量的孕酮維持妊娠, 同時還能將血中的膽固醇或孕烯醇酮轉變為孕酮。足夠的β-HCG可使妊娠黃體不退化, 維持胚胎發育, 反之將影響胚胎發育或著床[4]。P由卵巢黃體和滋養細胞分泌, 孕8周以后逐漸轉由胎盤分泌。P可影響子宮平滑肌細胞的通透性, 降低細胞內鉀離子濃度同時升高鈉離子濃度, 松弛肌纖維, 降低平滑肌興奮性。通過降低妊娠子宮對縮宮素的敏感性, 減少子宮收縮, 有利于子宮內受精卵的生長發育[5]。P水平過低會難以維持正常妊娠, 引發先兆流產、難免流產[6]。fβ-HCG是非結合狀態的β亞單位, 提示滋養細胞的不成熟性[7]。fβ-HCG在血清中的含量僅為β-HCG含量的<1%[8], 在眾多滋養層細胞疾病中, fβ-HCG呈高表達狀態, 在先兆流產中同樣有異常表達: 若48 h倍增率呈正上升狀態, 治療流產可能出現反復, 若fβ-HCG一直持續高表達狀態, 提示保胎治療難度增加, 若保胎治療有效, 則fβ-HCG含量持續降低。
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與對照組β-HCG含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明單獨根據β-HCG含量判斷妊娠情況效果不佳, 提示先兆流產與正常妊娠β-HCG含量閾值重疊, 尚不能用確切的切割值來判斷妊娠結局, 可結合fβ-HCG及P含量對妊娠結局進行判斷。P水平降低, 表明流產風險增加, 藥物干預改善黃體功能以升高P水平對保胎具有積極意義[9]; 孕早期出現P水平低下, 先兆流產治療失敗的可能性較大[10]。β-HCG含量在異位妊娠與先兆流產存在檢測值重疊的情況, 對鑒別診斷存在不利影響, 需結合fβ-HCG及P水平進行綜合判斷。β-HCG含量逐漸升高, 48 h倍增率≥1.0, P含量>20 ng/ml, fβ-HCG含量持續下降, 則提示先兆流產治療有效;β-HCG含量緩慢遞增、48 h倍增率<0.5, P含量<10.0 ng/ml, fβ-HCG>100 mIU/ml, 則提示流產風險增大或異位妊娠。
綜上所述, 檢測并綜合分析β-HCG、 fβ-HCG及黃體酮在先兆流產中的表達, 對判斷妊娠結局具有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 支佩穎, 王雪舟, 林素云, 等.血清CA125水平與先兆流產預后的關系.中國基層醫藥, 2012, 19( 4):509-51q0.
[2] 謝家平, 馬云, 王立平. 血β-HCG、孕酮聯合檢測在判斷先兆流產預后中的作用.中國醫藥科學, 2011, 1(14):70-71.
[3] 譚代林, 徐莉芳.β-HCG與fβ-HCG及黃體酮在先兆流產中的表達及意義.中國臨床醫生, 2014, 42(3):54-55.
[4] 劉新雄.聯合檢測血清孕酮和β-HCG在異位妊娠早期診斷中的作用.中國現代醫生, 2010, 48(36):75-77.
[5] 張薇, 陳剛, 向禮賢, 等.先兆流產患者保胎治療過程中血清HCG、PROG、E2和CA125的動態監測.熱帶醫學雜志, 2012, 12(10):1223-1225.
[6] 王宏, 黎衛平.β-hCG、P、LIF測定對早期異位妊娠的診斷價值評估.中國醫刊, 2002, 37( 10):27-28.
[7] 喻芳明, 龔海英.血清β-HCG、E2、P在正常早孕、異位妊娠、先兆流產中的鑒別價值.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 2010, 11(6):63-65.
[8] 郭海雁, 王慶一, 楊桂艷.聯合測定孕酮及CA125在預測先兆流產預后的診斷價值.中國婦幼保健, 2007, 7( 12):927-928.
[9] Patel BG, Lessey BA.Clinical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the en-dometrirum in recurrent early pregnancy loss.Semin Reprod Med, 2011, 29(6):491-506.
[10] 樓躍民, 劉雪君.早孕、宮外孕、早期先兆流產β-HCG、E2和P測定的臨床意義.放射免疫學雜志, 2010, 23(4):471-472.
[收稿日期:2014-04-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