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琳華 張海燕 王燕華 徐志威 李遠媚
【摘要】 目的 探討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血清濃度與新生兒腦損傷早期診斷的相關性。方法 選擇本院52例新生腦損傷患兒為觀察組, 50例正常新生兒為對照組。應用光激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檢測對比分析兩組新生兒出生12 h內、2 d后血清NSE濃度。結果 新生兒腦損傷組血清NSE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血清NSE濃度變化對新生兒腦損傷早期評估有較高的價值, 是重要的指標之一。
【關鍵詞】 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新生兒腦損傷;早期診斷
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主要存在于神經元、神經內分泌組織內, 血液和腦脊液中含量極低。在患兒有神經外胚層或神經內分泌組織的顱腦損傷血清、腦脊液內NSE明顯升高[1, 2]。目前NSE被認為是腦損傷的一項高特異性和敏感性的生化指標, 對腦損傷病兒的早期診斷有重要價值。本研究通過測定新生兒腦損傷患兒血清NSE濃度, 探討NSE與新生兒顱腦損傷早期診斷的相關性。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52例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住本院新生兒科足月、正常體重的符合中華醫學會兒科學會新生兒學組制定的足月新生兒HIE診斷標準的新生兒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9例, 女23例, 52例頭顱CT均提示缺氧缺血性腦病。52例患兒Apgar出生時評分均≤3分, 頭顱CT結果:20例合并有蛛網膜下腔出血, 7例額葉點狀出血, 2例頂葉出血, 3例顳葉出血。5例合并頭皮血腫。對照組50例新生兒出生時Apgar評分8~10分、足月、無宮內窘迫的正常新生兒。
1. 2 研究方法
1. 2. 1 采血 所有病例均在出生12 h內、出生2 d采集橈動脈血3 ml, 標本獲得后送檢驗室分離血清。
1. 2. 2 檢測 應用光激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AlphaL ISA)嚴格進行檢測。
2 結果
兩組患兒血清NSE濃度比較 新生兒顱腦損傷者血清NSE濃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出生12 h內、第2天的
血清NSE濃度比較(ng/ml, x-±s)
組別 例數 NSE
出生12 h內 出生2 d
觀察組 52 82.80±6.22 79.62±5.82
對照組 50 23.32±4.97 21.24±4.21
注:兩組血清NSE濃度比較, P<0.05
3 討論
本組研究新生兒腦損傷均符合中華醫學會兒科學會新生兒學組制定的足月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HIE)診斷標準。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是指圍生期窒息導致腦的缺氧缺血性損害, 臨床出現一系列中樞神經異常的表現。其診斷根據臨床表現, 同時具備以下四條者可確診, 第四條暫時不能確定者可作為擬診病例:①有明確的可致胎兒宮內窘迫的異常產科病史以及嚴重的胎兒宮內窘迫表現(胎心<100次/min, 持續5 min以上和(或)羊水Ⅲ污染), 或者在分娩過程中有明顯窒息史;②出生時有重度窒息, 指Apgar評分1 min≤3分, 并延續5 min時仍≤5分;或者出生時臍動脈血氣pH≤7.00;③出生后不久出現神經系統癥狀、并持續至24 h以上;④排除電解質紊亂、顱內出血和產傷等原因引起的抽搐以及宮內感染、遺傳代謝性疾病和其他先天性疾病所引起的腦損傷[3]。新生兒腦細胞缺氧缺血, 產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變, 其發病機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血流動力學改變;②腦細胞能量代謝衰竭;③自由基損傷;④細胞內鈣超載;⑤興奮性氨基酸的“興奮毒”作用;⑥細胞凋亡;⑦一氧化氮的參與作用;⑧炎癥細胞及炎性細胞因子的作用。而NSE是糖酵解途徑的關鍵酶, 特異性定位于神經元和神經內分泌細胞中, 腦內含量最豐富, 約占人腦皮層烯醇化酶的40%~65%[4], 它參與多種生理和病理過程, 是中樞神經系統損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生化標志物。腦損傷時神經元細胞膜完整性受到破壞, NSE被釋放出細胞外, 透過受損傷的血腦屏障進入血循環, 致腦脊液及血液中含量的升高, 故來判斷中樞神經系統損害的程度[5, 6], 作為HIE診斷及對預后的血清標志物。目前臨床診斷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標準對臨床表現不典型的或輕度的HIE患兒有漏診的可能, 有一定的局限性。國外學者報道血清NSE與腦脊液NSE濃度呈正相關[7]。本組結果表明HIE新生兒不論病情輕重, 其血清NSE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提示NSE參與了窒息后腦損傷這一病理生理過程[8]。同時說明血清NSE升高直接反映了腦損害的存在, 可作為早期預測新生兒腦損傷的理想指標。
參考文獻
[1] Takahashi H, Tsuji Y.Biochemical markers in the acute stage of head injury-aldosterone and CK-BB.Neurol Med Chir, 1989, 29(3):192-195.
[2] Sterk M, Oenings A, Eymanne H, et al. Development of a new automated enzyme immunoassay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neuron specific enolase.Anticancer Res, 1999, 19(4):2759-2762.
[3] 楊于嘉, 姚裕家.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診斷標準.中華兒科雜志, 2005, 43(8): 584.
[4] Joseph J, Felix F, Cruz-Sanchez, et al. Enolase activity and isoenzyme distribution in human brain regions and tumors. J Neurochem, 1996, 66(6):2484-2490.
[5] 歐陽穎, 彭茜, 母發光, 等.驚厥兒童血清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與腦損傷關系的探討.中國實用兒科雜志, 2011, 6(16): 374.
[6] 李占魁, 李瑞林, 郭亞樂, 等.亞低溫對HIBD新生鼠大腦皮質神經元NSE表達及血糖水平影響的研究.中國當代兒科雜志, 2002, 5(4):361-364.
[7] Degiorgio CM, Correale JD, Ginsburg DL, et al.Serum neuron specific enolase in human status epileptics.Epilepsia, 1994, 44(suppl2):205-208.
[8] 歐陽穎, 彭茜, 母發光, 等.癲癇持續狀態患兒血清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和腦SPECT改變的意義.中國當代兒科雜志, 2002, 4(2):103-105.
[收稿日期:2014-04-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