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志嫻
摘 要:學生教育管理工作要適應新形勢,掌握新特點,探索新思路,從實際出發。基于學生管理的經驗,本著“以學生為本”的原則,摒棄過去“非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從實際應用的角度對中職學生的管理工作進行探索和概括,構建“四抓四強”的管理模式,使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初見成效,促進更多的學生成才。
關鍵詞:管理;紀律;素質;考核;人才
隨著普高熱和大學不斷擴招,中職學校生源質量逐年下降,學生層次參差不齊,這給學校的教育和管理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所以,如何搞好學生管理工作是職業學校教育的難點。而學生管理的好壞將直接關系到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高低,關系到青年學生能否健康成長、能否早日成才。有人曾言:“多辦一所職校,就可以少蓋一座監獄。”盡管其中有夸張的成分,卻一語道出了職業教育工作的重點和難點。要想做好職校生的管理工作,就必須建立健全學生管理的規章制度,充分發揮班主任的指導作用,讓學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發揮其主體作用。在長達三年的學生科工作中,本人邊摸索邊工作,邊工作邊總結,以“抓考風、促學風、優校風”為指導思想,在工作中探索了“四抓四強”的管理模式,使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初見成效。
一、抓隊伍,強管理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這也是我們管理者所想達到的目標。在管理過程中,管理者要強調把學生的發展作為重要目的,并積極地創造條件,促進學生的發展,不斷地提升學生自身的地位。作為學校學生管理的主要部門之一的學生科,就更加要用好學生會這個載體,抓好學生會干部及班干部的制度建設和隊伍建設,充分發揮班干部、學生干部的帶頭作用。學生科的各個老師應分別管理不同的部門,幫助制定相應的制度,明確各自的職責。實行例會制度,每周定期一次,及時檢查學生干部工作情況。在老師的言傳身教下,切切實實培養學生干部自我管理、自我約束、服務同學的能力,幫助他們做遵紀守法的模范、做學習的模范、做儀容儀表的模范。三年的運作實踐證明,學生干部在學生中有一定的影響力,在班級管理及宿舍管理中,基本實現教師監督加學生自我管理的模式,充分發揮了學生干部的榜樣示范作用。
二、抓學風,強紀律
學習是學生的天職。盡管有的職校生學習基礎薄弱,學習熱情不高,厭學情緒較濃,可是作為管理者依然不能就此放棄對學生在學習上的引導,相反更應該以學習為抓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利用一切可以調動的因素,利用一切可以運用的活動,將學生的主要精力往學習方面引導。由學生科老師牽頭,以考級考證為抓手,夯實學生專業技能。從英語晨讀營到早自習的瘋狂英語,從各類賽事到各種考證,從主題班會到外貿論壇,利用各種渠道,加強學生良好學習習慣教育,讓眾多學生做到早讀書聲瑯瑯,晚自習鴉雀無聲,明確自我能力的培養目標,努力增強自身的專業綜合素質,不斷提高專業競爭能力。盡管比賽結果不是很理想,盡管考證通過率不是很高,盡管有些學生還是學無所成……可是在一次次的活動中,學生的膽量得到了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得到了提升,他們的人生有了明確的方向。
三、抓習慣,強素質
管,是為了不管。管好學生今天的行為不是教育的終極目標,養成學生的良好習慣才能真正成就學生的前程。行為習慣的教育一直是學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利用各種渠道,規范學生的言行舉止;利用各種載體,強化學生的行為習慣。讓“細節決定成敗”“好習慣受用終身”,深入到學生的腦髓。把嚴肅升旗集會紀律、認真做好廣播操作為二項形象工程來抓,持之以恒地做好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教育及習慣養成教育。堅持做好一日兩查:查校卡、儀容儀表,查遲到早退情況,來規范學生的一言一行,提升學生的基本素質。如學生科安排值周和值日人員,到校門、食堂、宿舍,督促學生早起,檢查遲到、早退等現象,對校卡的佩戴情況進行檢查登記,規范學生的儀容儀表。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在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的點滴教育中,讓學生自覺或不自覺地養成較好的行為習慣。除日常必查的項目外,每學期不定期對曠課現象及儀容儀表進行大整頓,對情節較重的學生進行集中教育,并給予一定的紀律處分,這樣就有力地促進校風及學生精神面貌的好轉。
四、抓難點,強考核
有的中職學生,往往認為自己“非社會寵兒”,難成大器而自暴自棄,其中更不乏道德行為失范的個性張揚的問題學生,這是學生科管理的難點。個別學生,在思想層面主要表現為不明禮、少誠信,缺乏責任感,法制觀念淡薄,自私自利等;在行為層面主要表現為厭學逃學,違反校規校紀,不講禮貌,出口成“臟”,打架斗毆尋釁滋事等。他們在初中時可能就被人遺忘,對于他們,粗暴的教育方式起不到任何作用,攻心戰則更有效果些。而打好攻心戰,關鍵在于“接受”二字。把學生看成是自己的孩子,你就能從心里面接受滿是缺點的學生;而一旦你走近學生,學生自然也能從內心深處接受你。如果達到這一境界,學生就對你馬首是瞻。旨在加強對受處分學生的后續教育力度,幫助違紀學生正確認識自身的錯誤,引導他們積極上進,促進其健康成長的“健康成長班”應運而生了。我們創新了健康成長班學生的考核辦法,采取扣分或加分的形式,使處分的降檔、撤銷更具可操作性。量化考核實施以后,使得令人頭痛的“問題學生”管理工作有了新起色。為了不扣分,他們開始學會控制自己,開始注重自己的一舉一動了;為了加分,他們會努力創造機會來表現自己,并期望得到老師的認可;他們不再像以前那樣不可理喻了。對他們來說,量化考核,就是一個觸手可及的機會,常給他們希望;加分、扣分如同一個緊箍咒,緊緊地把他們控制住。
教育是心靈與心靈的溝通,是生命與生命的對話。中職學生的管理工作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對特殊學生進行轉變更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作為管理人員,不但要有耐心、愛心、恒心,還要不斷學習新的教育管理理念和教育管理方法,才能實現“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的教育管理目標。
參考文獻:
[1]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
[2]楊岳.中職學校學生管理的有效途徑[J].才智,2011(27).
(浙江商貿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