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佰超
眾所周知,每逢春節,中國人都會貼福字,祈盼“五福臨門”,相信這是所有中國人的美好夙愿。追本溯源,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皆可以用一個字概括,它就是“福”字。
數千年的中華文明傳承,福字早已被賦予深厚的文化內涵。要探究福文化,首先要從“福”字談起。從“福”字的發展沿革、結構和意義來看,“福”字在甲骨文中已出現。甲骨文的福字是一雙手捧著一尊酒具的形狀,是向神明或祖先奉獻的意思。
福字在《說文解字》一書中列為“示”部,“示,天眾象。見吉兇,所以示人也。關乎天文以察時變,示神事也。”隨著時代的進步,福字的內涵越來越豐富。從對福字的解釋來看,“福”在中國文化中的含義不僅是物質滿足,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滿足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據記載,康熙皇帝寫“福”字時,他把“示”字用行書草書結合寫成既像“子”又像“才”;把“福”字的右邊部分寫成“多”字頭,形成“多田”二字。康熙這個福含有“多子多才多田多壽多福”的字形和意義,并且“才”與“財”諧音,也適于參加科考之人家,也可以延伸為為民請福。正因為這獨特的構思,此“福”被人們廣泛使用,并被譽為“天下第一福”。
“五福臨門”這個成語已經家喻戶曉,可是很少人知道“五福”所指的終極含義。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蝙蝠是好運和幸福的象征,人們經常說的“五福(蝠)臨門”,圖案就是由那五只蝙蝠組成。五福是什么呢?這“五福”代表五個吉祥的祝福:壽比南山、恭喜發財、健康安寧、品德高尚、善始善終。“長壽”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壽綿長,“富貴”是錢財富足而且地位尊貴,“康寧”是身體健康而且心靈安寧,“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寬厚寧靜,“善終”是能預先知道自己的死期,以求安詳地離開人世。只有五福全部臨門才是十全十美的福。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和魂。小小福字所蘊含的中華文化,可以稱得上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物質生活越來越充實的時代,文化活動與我們的幸福生活越來越息息相關。由此推知,文化不僅是修身立身之本,也是人生幸福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