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曄
如果說一部廣播文藝作品的文稿編輯是一度創作,播音員演播是二度創作,那么錄音師的錄音制作就是作品的三度創作。近年來,寧波廣電集團錄制出越來越多的優秀廣播文藝作品,連續多年獲得省級和國家級錄制技術質量獎。筆者從事錄音制作多年,學習積累了一些專業知識和技術,以下擬從聽覺效果、領會創作、聲音的特點、傳聲器的特點、音頻制作軟件等多方面淺談一下個人體會。
首先,一個優秀的錄音師必須擁有良好的聽力、樂感和文學素養。對錄音師來講,要錄制好的廣播文藝作品,必須把握好該作品的主題,深刻領會編輯的創作意圖,并合理運用好現有的硬件、軟件設施,進行前期錄制。對于廣播劇、音樂專題、文學專題、戲曲專題等分門別類,在人聲部分需要加工處理的地方、需要潤色的地方進行藝術處理,打好基礎,就像蓋樓房要先打好樁基。其次,利用自己的樂感及經驗,在進行后期制作合成時,注意節目的素材銜接、氛圍營造、動態范圍及整體節奏等。
具備了以上的基本素質后,如何更好地進行廣播文藝節目的錄音制作?
一、廣播節目各種聲音素材的特點。廣播語言的特點是間斷、瞬變、頻率不一,它的音高和音色是由語言本身的基頻和各次諧波共同作用確定的。漢語的人聲密度一般集中分布在200Hz~700Hz之間,按性別劃分:基頻范圍男聲為100Hz~250Hz,女聲為200Hz~300 Hz,而語言發聲時產生的諧波頻率可達6000 Hz以上。一般語言的聲壓級比較低,節目主持人或播音員在傳聲器前的聲壓級只是比平時講話略大,約60~70db左右,而且語言的動態范圍較小,約為80db。
語言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它的聲輻射具有很強的方向性。與樂器不同,不是所有的樂器聲輻射都具有這樣的特性,但是人發出的聲音卻不是均勻地向四周輻射,而是正面方向最強,背后方向最弱。也就是沿著嘴唇的前方有一定的方向性,并且頻率越高,這種方向性就越明顯,聲能密度也越集中。
廣播語言突出特點就是清晰度必須要高。因為人講話的目的就是讓別人明白,如果語言清晰度低,就失去了廣播語言本身的意義,失去了廣播向大眾傳遞信息的作用。另外,清晰度與語言的頻率、聲強級和房間的混響時間有關,也和傳聲器的種類與傳聲器的設置有關。因此,要綜合運用多種方法來錄制節目。
二、傳聲器的使用與特點。廣播文藝作品錄音一般使用UEUMANN U87電容式傳聲器。此類傳聲器的特點:0°軸具有較大電平輸出,180°軸基本無輸出,傳聲器的靈敏度和頻響都比較好,語言效果比較和諧、悅耳、親切。當混響時間約為0.25~0.45秒左右的閉室用心形指向的傳聲器接受某一語言聲源時,只有0°傳聲器主軸左右的方向才有反射聲到達傳聲器(同時存在直達聲和少量反射聲),這時我們也應注意到人聲的輻射正面方向較強、背面方向較弱這一特點。所以,一般人聲錄音時,需要調整傳聲器的指向性,特別是電容話筒。單人錄音最好選擇指向性較強的心型模式,雙人則可以選擇正反兩面拾音的8字型模式,多人錄音就可以選擇指向性較弱的全心型模式。在語言節目錄制中,要盡量減少室內反射聲的拾取、增大,以提高語言的清晰度。一般做法是在錄音環境做吸音處理,比如墻面包裹海綿等吸音材料,桌面鋪設絨布等來減少來自周圍環境的反射聲。這樣,錄制出的人聲顯得干凈溫暖。在進行制作處理時,要注意節目的銜接、動態范圍的調整等。
三、音頻軟件后期制作。現在的錄音制作軟件有很多種,COOL EDIT PRO2.1、NGWave、Samplitude等多款錄音軟件都是不錯的,而且一般的辦公電腦都能安裝使用。其中NGWave是比較簡單易學的,但是制作功能不夠強大,不適合后期制作節目使用,只適合記者采訪后進行簡單的編輯。而Samplitude更適合多軌制作,是一款功能非常強大的編輯軟件,可以高質量地完成錄音、編輯、合成等多項任務。其內置音頻分析工具、音頻降噪、實時效果器和均衡器以及動態處理器,可以對音頻文件進行文件進行剪接、淡入、淡出、降噪、添加各種效果等處理。
(作者單位:寧波廣電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