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赫里曼
我們班新來了一位數學老師,叫王洪恩。
觀其相貌,一頭黑黢黢鋼針似的頭發,被摩絲管得服服帖帖的。高挺的鼻梁上架著一副黑框眼鏡,保護著他那雙深邃的“慧眼”。
逗
開學第一天,在急促的鈴聲中,王老師夾著課本和教案急匆匆地走了進來。他放下書本,環視了一下五十多張認真專注的臉,快步走到黑板前,捋了一下頭發,提筆疾書。頃刻間,“王洪恩”三個大字清晰地出現在黑板上。他昂起頭,眉飛色舞地說:“本人叫王洪恩,今后諸位就叫我‘老王好了!”“老王?”我們樂了,這位老師可真逗!
“笨”
“笨”這個字眼是我們學生最不愛聽到的,可身為老師的老王卻愛把“笨”安在自己身上。
那天,我們上“小數的加法”這一課時,老王竟為難地說自己還沒有搞懂,讓我們自由研討,當小老師。同學們有幾分疑惑,幾分激動,個個一絲不茍地自學起來。
過了一會兒,大家摩拳擦掌,競相舉起了手。“好,‘宋老師請上臺!”老王請上了宋楚辰,自己坐在了學生席上。老師聽得聚精會神,右手托腮,時而眉頭緊鎖,時而頻頻點頭,時而還舉手問“老師”一兩句……宋楚辰講完,老王健步走上講臺,問:“同學們聽懂了嗎?誰來總結一下?”“我!我!”同學們爭先恐后地舉手……
精
教室里鴉雀無聲,我們正在數學考場上“奮戰”呢!試題相當簡單,開考才20分鐘,很多同學都已答完,偷偷搞起了“地下工作”。
老王發現我們狀態不對,便來巡視。
我正津津有味地看著漫畫,卻不知老王已站在了身后。忽然,全班一陣哄堂大笑。怎么了?我抬起頭來,正好和老王的目光撞了個正著。我頓時不知所措,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意想不到的是,老王捧起我的試卷,看也沒看一眼,便打了個鮮紅的100分。這是怎么啦?我一時摸不著頭腦。老王也慷慨地給另外幾個開小差的同學“送”去了100分。
班上立刻炸開了鍋,同學們簇擁著老王,將自己的試卷一一遞上去。分數打完了,老王走上講臺,神秘地一笑,說:“剛才,諸位如愿以償,得到了你們想要的100分。可我若在審卷中發現了錯誤,嘿,雙倍扣分!”什么?我們這些“受害者”差點兒暈倒!唉,自認倒霉吧!
此后,我們再也不敢掉以輕心了,唯恐老王再來這么一招。
亮點賞析
結構:文章的結構很清晰。用三個只有一個字的小標題來標志結構,使老王的特點簡單明了,讓讀者一下子就記住了。三個段落由淺入深,層層遞進,讓人們對老王的了解一步步加深。
選材:小作者在材料的選擇上,抓住了老王與眾不同的個性特點。他幽默風趣、平易近人,而且善于用靈活、創新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老王的形象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