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麗
(杭州市消防支隊 江干大隊,浙江 杭州 310000)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消費觀念的不斷變化,為滿足人們休閑娛樂的需要,商業綜合體、下沉式廣場、大型購物娛樂場所等公共聚集場所的數量不斷增加,其建筑形式、規模、裝修的發展非常迅速,從而大大增加了火災的因素,許多公共聚集場所的火災案例證明,發生火災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最根本的原因是管理上的原因。因此,防止火災的發生,減少火災損失和危害,必須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火安全管理措施。
公共聚集場所是指歌舞廳、影劇院、賓館、飯店、商場、集貿市場等人員密集的場所。公共聚集場所多建在人員集中地段,或附設在民用建筑物內,這些場所布局緊密,防火分隔差,防火分區小,有些包廂縱橫交錯,進入感覺像步入迷宮。建筑功能復雜,用電量大。內部裝修使用可燃材料多,歌舞廳、夜總會、洗浴中心等為了講究豪華氣派,采用三合板、麻板做夾墻。
火災隱患類型根據火災隱患形成的原因,公眾聚集場所火災隱患可以分為靜態火災隱患和動態火災隱患。
靜態火災隱患是指建筑場所在投入使用前由于結構不合理,設施安裝不到位或不匹配,產品質量低劣,裝修、裝飾材料選用不當等先天性不足造成的影響建筑消防安全的隱患。
公眾聚集場所的靜態火災隱患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1 內部消防設計不合理
現有公眾聚集場所大多是利用原有建筑改建或擴建的,其內部的消防設計是按照其原有使用性質確定,受原條件的限制,因此難于達到現有公眾聚集場所的防火設計規范要求。
2.1.2 安全疏散條件不符合規范要求
個別公眾聚集場所改建和位于高層建筑內,由于建筑結構等問題,門寬無法擴大。安全出口設置數量、設置位置、安全疏散距離、安全疏散指示標志不符合防火設計規范要求,一旦失火,嚴重影響人員疏散。
2.1.3 內部裝修工程設計不符合規范要求
公眾聚集場所為了吸引顧客,室內進行豪華裝修,裝修中采用大量的木材、塑料、纖維品等可燃材料,絕大多數未作阻燃處理,不符合《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的規定。
2.1.4 電器安裝不規范
公眾聚集場所所用電器數量多、功率大,電器連接插座部分大多數是裸線使用,電器用電量大,如果安裝不科學規范,容易因短路、電線路老化、短路過負荷等引起火災。
2.1.5 煙氣無法有效的排除
近年來,煙氣無法有效的排除是公眾聚集場所火災造成群死群傷后果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公眾聚集場所自燃排煙差,采用機械排煙系統。如果機械排煙系統無法正常運行時,如何處理排煙問題,消防規范制定時,是否考慮這方面問題。
動態火災隱患是指場所投入使用后由于管理不到位,場所內從業人員消防安全知識缺乏等原因造成火災情況下消防設施無法正常使用,人員無法安全疏散,致使火勢蔓延擴大,人民生命財產重大損失的不安全因素。
2.2.1 經營者消防意識淡薄,經營者追求最大的經營收益
經營者沒有擺正經濟效益與消防安全的關系,敢于冒風險,未重視對員工消防安全知識培訓,加上場所的員工流動性大,許多服務人員沒有經過系統的消防培訓,缺乏必要的消防知識,有的甚至不會使用消火栓、滅火器等常用的滅火設備。
2.2.2 消防設備、設施不能正常工作
部分娛樂場所的表演廳內,表演時釋放煙霧氣體,再加上內部人員集中地方吸煙釋放氣體濃度偏大,導致煙感探測器不斷發生報警信號,經營者通常做法是進行隔離或關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噴頭玻璃球長期不清洗,厚厚灰塵包住玻璃球,影響爆破溫度。
2.2.3 用火用電管理不完善
公眾聚集場所經常增加、更換電器設備,擅自將線路亂拉亂接;使電氣線路長時間超負荷運行,甚至出現用銅絲代替保險絲,歌舞娛樂場所內經常發現消費的顧客將未滅的煙頭隨處丟的現象,桌子上放著蠟燭或點燈照明。
2.2.4 單位未落實《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一些娛樂場所未建立健全防火檔案
個別人員離開單位好幾年,滅火應急疏散預案里仍然有他的任務,自查自糾的巡查記錄里的檢查內容與實際存在火災隱患不相符現象大有所在。
公眾聚集場所在建設時應與其他建筑物保持一定的防火間距,特別是重要公共建筑(包括大型商場、賓館、飯店、體育館、劇院等),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的建筑和集貿市場與甲、乙類廠房、庫房和易燃、可燃材料堆場之間防火間距的要求較高,其原因就是為了避免爆炸或火災形成的沖擊波或熱輻射使大量人員傷亡,也為了避免火災的擴大蔓延。
公共聚集場所人員高度集中,在建筑設計時必須考慮安全疏散問題,所采取的建筑安全疏散設施主要有:安全出口、疏散走道、疏散樓梯、消防電梯、避難層(間)、停機坪等以及相配套的消防設施:火災事故廣播、應急照明、安全疏散指示標志等。
由于公眾聚集場所經常使用一些易燃危險物品和其他一些可燃物品、還有一些企業單位建設的俱樂部或禮堂、平時使用不多,常作為倉庫使用,更有甚者,將易燃易爆危險品存入觀眾廳內,火災隱患很大。因此,必須加強對易燃危險物品和可燃物品的管理。如各劇院、禮堂和俱樂部,當使用汽油、乙醚等易燃液體清洗假發或戲裝時,須在舞臺以外的安全地點進行;商場要嚴格控制易燃易爆商品的銷售;大中型商場、集貿市場的經營范圍廣、商品種類多,大部分易燃可燃物品,一旦失火往往損失巨大。
公眾聚集場所使用電器多、著火源多,主要指電氣線路、設備安裝使用不當和違反用電安全規定發生的火災。因此,控制電氣火災的發生是消防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首先,要嚴格實行建筑電氣設計防火審核制度,以及建筑內的電氣防火檢查;另外,公眾聚集場所的電氣火災危險性還體現在裝修階段,其裝修投資驚人,可燃物數量巨大。
公眾聚集場所著火蔓延快,撲救困難,必須備有一定規模的自動報警、滅火設施,根據單位的使用性質和營業規模設置為補救初期火災所需要的滅火器材和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