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玲
(廣州市工貿技師學院,廣東 廣州510425)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 我國迎來了電子商務極速發展的時代,也使“物流”漸漸浮出水面,從幕后走向臺前,逐漸受到社會的關注,甚至引發了空前的物流熱。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促使了現代物流行業的全新崛起;然而落后的物流技術和參差的物流服務水平卻成為了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制約著國民經濟的再次騰飛。
2009 年2 月,國務院正式通過了物流業調整振興規劃,將物流業納入全國十大產業調整與振興規劃中。這意味著國家政府已經充分認識到,物流業作為服務行業,對服務和支撐農、工商業及其他服務產業的調整發展、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增強國民經濟競爭力的重要意義。而物流園區以其特有的組織管理功能和經濟開發功能被確定為振興物流業的九大重點工程之一,被認為是推動現代物流行業振興發展的巨大推力。 各地政府亦紛紛看好物流產業,近來來都不約而同地將物流園區納入新一輪重點城市建設規劃項目中去。
為進一步規范物流園區的建設,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出臺了《物流園區分類與基本要求》國家標準,闡明了物流園區的建設目標和建設的意義,同時對物流園區的建設規劃提出了基本要求,也為地方政府、行業企業對物流園區的規劃、建設與評估提供了依據。
物流園區,屬于城市物流功能區域,是指在物流作業集中的地區,在幾種運輸方式銜接地,將多種物流設施和不同類型的物流企業在空間上集中布局的場所,也是一個有一定規模的和具有多種服務功能的物流企業的集結點;也是依托相關物流服務設施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運作效率,改善企業服務有關的流通加工、原材料采購、便于與消費地直接聯系的生產等活動、具有產業發展性質的經濟功能區。 物流園區包括物流中心、配送中心、運輸樞紐設施、運輸組織及管理中心和物流信息中心, 以及適應城市物流管理與運作需要的物流基礎設施,其主要作用是開展滿足城市居民消費、就近生產、區域生產組織所需要的企業生產和經營活動。
根據以上定義,物流園區的概念比較廣泛,內涵也非常豐富,因為物流業本身就是一個涉及領域非常廣的產業,它融合了運輸、倉儲、貨代和信息等行業的服務產業。因此,加快物流園區的建設與發展,對提高物流基礎條件,改善我國物流產業落后的現狀,促進現代化物流服務體系的構建形成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
2.1 物流園區是社會物流基礎功能的主要載體,一般由政府承建,享受政府土地、稅收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園區建成以后,通過招商引資,吸引國內外物流企業、商貿企業等入駐園區,并逐步達到預期規模。一方面可以給地方百姓增加就業機會,另一方面也給政府財政創造一定的收入;若政府再將收入部分投資園區,建設更好的基礎設施,達到進一步改善地方物流環境和經濟環境的目的。只有政府認識到園區建設對地區經濟的促進作用,才可能使園區得到強有力的發展;同時,政府在物流園區的建設規劃中應當加強宏觀調控,對在建設中物流園區的加強政府的控制與監管能力,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保證園區健康、有序的發展。
2.2 發展物流園區有利于集中分散物資、優化物流組織網絡,促進產業集聚
物流園區作為物流功能結點之一,是物流組織網絡的重要組成結構。 我國物流業的起步晚,基礎差,整體物流網絡結構不合理,基礎設施不足,發展物流園區有利于整合區域閑散資源,形成規模效應,降低物流成本;同時物流園區引進各種不同功能的企業,從而有利于形成產業集聚,提高物流設施、設備資源的利用率。 另外,通過先進的物流信息平臺,可以加快信息傳遞與共享,加速貨物運轉,減少企業成本。
2.3 發展物流園區有利于促進第三方物流的發展, 打造物流服務品牌
我國政府在較早前出臺的《全國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中就提出,要鼓勵制造企業分離外包物流業務, 推動物流業與制造業聯動發展,支持第三方物流企業做強做大。發展專業化物流能使生產制造企業專注于自己的核心業務,更好地推進先進物流技術的應用,從而有利于形成并發揮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物流園區內部各企業間形成相對明確的產業分工,有利于企業提供更加專業化的服務,建立企業服務品牌。第三方物流的發展是物流園區發展的基礎,物流園區既是第三方物流發展的內容,同時又在一定程度上培育了第三方物流。
2.4 發展物流園區有助于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推動區域經濟融合
由于近年來我國勞動密集型、高耗型、低附加值等的制造企業成本不斷增加,促使勞動力往內陸地區轉移;沿海發達地區經濟要向落后地區滲透,必須要有良好的物流網絡給予支撐。 隨著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新一輪城市規劃迎來了新的機遇。 目前城市經濟布局的大調整,加上城市建設規劃和政策的限制,給傳統的物流業正面臨帶來了很大的沖擊, 一些傳統的運輸工具和大型倉庫在市內已受到限制,一些企業原有的采購、倉儲、運輸等產業鏈格局被打破,他們迫切希望尋求相對集中的物流設施和專業化的服務,這就為物流園區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
在我國掀起的這一股物流園區熱,并不是一個偶然現象,它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 各種社會條件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是當物流活動進入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發展階段的產物。 但是,目前在我國推進物流園區規劃與建設的過程中仍然碰到許多問題和困難,這有待我們的政府、企業和有關專家一起努力,尋求解決辦法,才能使我國物流園區得到科學、健康的發展,最終達到推動物流行業發展,促進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的目標。
[1]何黎明.中國物流園區[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09.
[2]陶經輝.物流園區布局規劃與運作[M].北京:中國財富出版社,2009.
[3]遲永林.物流園區的規劃建設及政府作用[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
[4]晏紹慶.物流園區的基本功能與規范發展[J].上海標準化月刊,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