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祥
(交通運輸部東海救助局,上海 200090)
淺析船舶設備管理中人為因素的控制
鄭國祥
(交通運輸部東海救助局,上海 200090)
船舶設備管理是一項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設備管理水平的優劣與船舶的安全作業及作業效果存在著重要關聯,而人是直接參與生產活動的決策者、管理者和操作者,在設備管理與使用中,人的因素起決定性的作用。本文針對日常管理中引起船機故障的人為因素進行分析、總結,并就如何消除或控制設備管理中人為因素影響提出意見和建議。
設備管理 人為因素 安全控制
隨著國家海洋戰略的不斷調整和逐步推進,海洋資源開發和海上運輸業持續升溫,海上通航密度進一步加大,由此造成了海上事故概率的不斷提高。眾所周知,船舶航行系統是由人-機-環境構成的復雜系統,整個系統中船舶和環境的因素必須經過人方能起作用,而人、船舶和環境是不穩定的,三者靠人的因素達到平衡,因此,人是設備管理中最活躍的因素。
船舶在日常使用管理中離不開人的參與和活動,從廣義上說,對船舶設備的運行管理其本質上就是對設備在使用、檢查及維修保養等環節的過程管理。縱觀歷史上及當今航運界里發生的一系列船機故障及海難事故的主要原因,其根源絕大多數都在于設備運行管理環節中的人為因素失誤所致。筆者結合自身實際工作管理經驗,對設備運行管理中的人為因素歸納總結為以下4方面:(1)缺少必備的專業素質和職業操守。在設備管理中,人員素質管理是前提,各部門長的管理水平、個人素質和職業操守直接影響了其部門的工作執行力和戰斗力。隨著全球海員勞務市場需求量的不斷激增,船員需求量也得到快速增加,加強對船員的素質教育和職業道德培養顯得至關重要。如近期發生在韓國的“歲月”號重大沉船事件中,所有獲救船員尤其是船長在發生船舶觸礁事故的關鍵時刻,未按應變部署要求組織船員開展船舶自救和對乘客進行有效疏散與救援,而是憑借一己之私撇開乘客只顧自己逃生,最終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2)缺乏應有的專業知識和安全意識。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管理者或操作者為了片面追求效率,僅憑個人經驗進行操作,而忽視了對設備相關專業知識的學習和對異常情況處置能力的訓練,漸漸地便形成了一系列不良工作習慣,久而久之給設備的運行管理帶來重大安全隱患。如某高速艇在一次例行訓練途中艇機發生停機故障,操作人員缺乏必要的專業常識和安全操作意識,在未查清故障原因的情況下,再次接連啟動運行艇機,最終導致嚴重的機損事故。(3)責任意識不強,常抱僥幸心理。設備的安全高效運行來源于操作人員對其各個環節進行持續監控、檢查和有效地維護管理,隨著船舶自動化程度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操作人員更多地追求或依賴于設備的自動控制和監測系統,而忽視了手動和應急操作控制的熟悉與培訓,且淡化了人參與設備運行管理活動的意識,總是抱著自動檢測、報警和處理的僥幸心理,結果釀成事故的發生。諸如發生的各類船舶碰撞、觸礁及機損事故等,絕大多數都是因為船員責任意識不強、未能較好履行崗位職責所致。
(4)預見能力不足,維修能力缺失。船舶在海上航行期間,設備長期處于高溫、高濕及高腐蝕等工作狀態中,工作環境異常惡劣,極易出現斷裂、磨損、燒毀和碎裂等機械或電氣故障,而人是整個活動的決策者、管理者和操作者,因此對人的管理能力和操作技能水平提出了較高要求。回顧當今航運史上縱多機損事故和海難事件,不乏其中都參雜了人為因素失誤:一是主觀預見能力的局限性,對船上臨界操作和特殊操作的認知不足,往往事故發生后才恍然大悟;二是備航工作不充分,當維修需要時才發覺維護資料不齊全、維護資源不足和維修人員不適任等問題,從而導致船舶維修能力缺失,最終引起設備的進一步惡化直至癱瘓。
在船舶營運中,設備管理水平的優劣決定著公司經濟效益的高低,因此,加強對人員的安全知識教育、專業理論學習和實操訓練考核,完善相關管理機制和體制建設,努力消除或減少船舶設備管理中的人為失誤,最大限度提高船舶運行效率、效能和效益是公司開展好設備管理的內在要求。
(1)培養操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意識培養是前提。在日常管理中,由于操作人員的安全意識淡薄、責任意識不強等因素,從而導致一系列船機故障的發生。因此,要培養好操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并逐步建立一套長效運行機制,使管理人員都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觀、較強的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護意識,同時具備敢于擔當的責任意識,有效避免人為失誤而引發的事故。(2)建立健全設備安全管理體系。體系管理是基礎。建立一套行之有效且可操作性強的安全管理體系是開展好設備管理工作的基礎,只有將現有的設備操作程序、應急反應處置程序及人員適用程序等管理辦法以標準化文件形式加以固化和推廣,并要求所有人員嚴格遵照執行,才能從根本上彌補日常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全面提高設備管理水平和維修品質。(3)開展技能培訓和技術練兵活動。能力提升是關鍵。針對設備管理中遇到的技術瓶頸和疑難點等問題,要主動開展一些形式多樣的技能培訓和技術練兵活動,一方面通過相互間技術溝通、交流和探討,查找自身技術短板和缺陷,進一步拓寬技術知識面,提高個人專業技能水平;另一方面可以促進團隊協作精神的培養,提升隊伍在實戰中的應急應變能力,確保設備管理工作的安全有序運行。(4)強化人員培訓和考核機制。培訓考核是手段。隨著新裝備的不斷投入使用以及自動控制技術的不斷發展,加強對管理人員知識結構的更新和理論培訓是設備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環,做到不經培訓不上崗、操作不熟練不上崗以及應急處置不熟悉不上崗,同時要做好在崗期間員工的業務管理水平、專業技能和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考核,進一步約束設備管理環節中人為失誤的發生,推動人員培訓和考核機制邁向規范化、程序化運行軌道。(5)完善船舶設備檢查制度。制度監管是保證。常言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制度始終是人類有序開展好各項工作的行為準繩,設備管理工作亦是如此。如果一個單位、一個企業的制度不健全或者缺失,即使她當前運作的多么順暢,最終都會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監管而走向崩潰的邊緣。
綜合上述分析可以得知,人為因素與船舶設備管理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只有不斷改進管理者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提高操作人員的思想素質和技術素質,充分掌握設備維護與修理方面的知識與技能,逐步建立健全人員培訓和設備管理的相關機制體制,大量的船機故障是可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