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亭 劉青
(1.中航工業計算機軟件上海測評中心,上海 200233;2.中航工業無線電電子研究所質量部,上海 200233)
探討我國民航空域和低空空域的出路
倪亭1劉青2
(1.中航工業計算機軟件上海測評中心,上海 200233;2.中航工業無線電電子研究所質量部,上海 200233)
進入二十一世紀后,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加快以及我國經濟GDP的高速發展,對世界各國產生的影響日益突出。我國的航天航空事業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是我國民航空域和低空空域的管制極大制約了民航的發展,本文對我國民航空域和低空空域作出探討,以求加快空域管理體制改革,徹底緩解因空域擁堵而導致的流量控制和航班延誤。
空域 民航空域 低空空域 空域劃分 通用航空
空域是指,一定范圍內可以供航空器運行處于地球表面之上的空氣空間。空域資源是指,在空中的交通運輸生產上可以具備使用價值并對勞動生產率產生影響,可以滿足人類未來或當前使用需求的空域要素。航天航空事業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在全球化背景下迎來了巨大的機遇和挑戰,航空空域的管理只有健康,有序的發展,才能為航天航空事業的進一步高速發展奠定基礎。
一直以來,空域是重要的國家資源,應當得到合理、充分、有效地利用。在軍民航各單位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空域資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運行管理環境有所改善,適應了一定時期民用航空使用空域需求。但是,隨著我國民用航空持續快速發展與軍事航空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飛行繁忙地區空域資源緊張狀況日益突出,現行條塊分割、各自為政的空域管理方式難以滿足綠色低碳航空運行需求,嚴重制約我國民用航空事業發展。
我國的空域是由國家統一管理,以確保所有單位和個人都享有合法使用空域的權力。我國目前的空域管理由空軍具體負責,兼有空域管理者和使用者的雙重身份。民航作為空域用戶申請和使用空域,在制度的設計上不利于空域資源分配和使用的公平、高效。因此,在軍民航使用空域需求出現矛盾時,軍航的需求得到優先考慮的情況要多一些。
空域已經成為制約中國民航發展的瓶頸,目前民航只能使用我國20%的空域,而美國空域民用空域比例約在85%至90%。空軍之所以如此限制民航飛行,主要是因為擔心民航飛機和軍用飛機相互沖突,影響飛行安全和秩序。時至今日的中國,民航航班更加繁多密集,而民航空域是立體結構的航線,民航飛機可以在空管的指揮下自由選擇高度層,眾多可以隨機飛行、立體結構的巡航航線和各機場的進出港通道組成了密密麻麻的空中城墻,空軍要想飛行就必須穿越這些墻,危險系數較高,因此從空軍的角度來看,限制民航飛行區域、保證飛行安全的做法無可厚非。
我國航路航線網絡是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形成的,三十多年來尤其是近十幾年來,民航快速發展只能依靠對航路網絡修修補補維持下去。盡管民航局和空管委都相繼開展了航路網絡規劃研究,但要實施卻受到空軍的影響而難以推進。從某種程度上講,也可以說該規劃缺少可操作性,特別是國家空域尚未根據空域用戶的不同需要分類劃設與管理,嚴重制約了我國通用航空飛行與產業的發展。這在抗震救災等應急行動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
國際航空發達國家通常采用體制改革、靜態劃分和動態協調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國家空域資源管理。實踐證明,客觀公正地改革空域管理體制、劃分國家空域類別和建立空域靈活使用機制,能夠有效推進空域管理現代化進程,逐步改善軍民航協調效果,全面提升空域使用效率,大幅減少空中交通管制延誤。
進一步放寬航空管制政策,自從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美國等西方國家相繼放寬了對航空管制的限制,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家逐漸放寬了航空管制的限制。從實踐結果來看,這種放寬政策,一方面促進了航空航天事業的發展,一方面促進了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航空運輸業已經打破了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而作為一個自由經濟的市場。而且不斷有國際航空的加入,會進一步促進我國經濟和和諧社會的全面發展。因此,進一步放寬航空管制政策是我國航空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內在需求。
民用航空飛行高度一般在6000米以上。低空空域指的是1000米以下的飛行區域。分為三類空域:管制空域、監視空域和報告空域。通用航空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從事公共航空運輸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動,包括從事工業、農業、漁業和建筑業的作業飛行以及醫療衛生、搶險救災、教育訓練、文化體育等方面的飛行活動。低空空域是通用航空活動的主要區域,是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
低空空域如能開放,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重要組成部分的通航產業,將帶動超萬億元的市場規模。低空開放后,通用航空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私人飛機產業。在未來十年里,中國私人飛機市場規模將每年增長20%至25%以 上,十年內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私人飛機擁有國。
我們低空空域現在還沒有放開,通用航空的民用市場沒有真正發育起來,因此我們的航空市場、民用航空工業等受發達國家歐美航空工業的沖擊還不明顯。一旦空域放開了,他國的飛機會大量進來,如果現在我們不做好準備的話,一旦我們的低空空域放開,那么過不了幾年,我們天上滿天飛的就會是外國飛機,那我國的航空工業發展就不容樂觀了。
民航空域的開放和合理利用,以及低空空域的開放,是現階段我國航空航天事業的必經階段,空軍主動釋放臨時航線將使國內空域緊張問題得到緩解,降低了航空公司航線申請難度,一定程度上可減少航班延誤的幾率。預計“十二五”期間,我國民航飛行總量將保持15%的速度遞增,航空運行安全和航班延誤治理的矛盾日漸突出,空中流量增長與空管資源有限的矛盾將更加突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策在于,推進空域管理體制改革,徹底緩解因空域擁堵而導致的流量控制和航班延誤,提高民航的安全裕度。這樣才能增加運行容量,確保飛行安全,促進民航持續、健康、協調發展。
[1]《民用航空使用空域辦法》中國民用航空總局,2004.5.24.
[2]《關于深化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見》國務院、中央軍委,2010.11.14.
倪亭,主任工程師/高級工程師,本科,中共黨員,研究方向:航空機載軟件,軟件工程與測試。劉青,工程師,本科,中共黨員,研究方向:項目質量過程控制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