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暉等
摘 要:本文對江蘇省國省干線公路橋梁段交通安全設施設置與管護做了基本闡述和實用分析,研究提出一般國省干線公路橋梁段交通安全設施設置與管護的總體原則、規范和完善交通安全設施的對策與措施。
關鍵詞:淺談公路橋梁;交通安全設施;設置與管護
引言
隨著我省交通大發展,對橋梁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標志標線等交通安全設施的設置與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對橋梁的承載能力和通行能力是一種預防性保護,同時也為車輛、行人的安全通行提供有力保障。
1.國省干線公路橋梁段交通安全設施現狀與分析
1.1國省干線公路橋梁交通安全設施現狀
目前我省橋梁概況。國省干線公路養護里程8000km,橋梁總數2092座,其中按公路技術等級分一級公路1084座,二級公路1008座;按公路行政等級分,國道650座,省道1442座;按橋梁技術狀況評定等級分,其中一類橋1402座,占總數67.02%,二類橋653座,占總數31.21%,三類橋32座,占總數1.53%,四類橋4座,占總數0.19%,五類橋1座,占總數0.05%。統計數據顯示,全省13個地級市一級公路除了部分正在施工改造路段的橋梁外,交通安全設施設置總體上已比較完善,但仍有部分二級公路還沒有系統地設置橋梁段交通安全設施。
1.2國省干線公路橋梁安全設施存在主要問題
我省國省干線公路橋梁段交通安全設施設置情況總體良好,絕大部分按照新國標《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GB5768-2009)和《公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細則》(JTG/T D81-2006)實施,并基本符合國標和規范標準要求。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①標志應設未設。如限高標志、窄橋標志、禁止超車標志、限制質量標志、限制軸重標志、過水路面標志、注意橫風標志、注意危險標志、易滑標志等。
②標志設置不齊全。警告、禁令、指示標志配合設置不完善。
③標線漆劃方案錯誤。中心線、車道分界線、接近障礙物標線漆劃顏色和線型錯誤。
④標志標線配合設置矛盾。橋梁設置禁止超車標志與中心線或車道分界線虛線相矛盾。
⑤標志標線養護不到位。標志出現破損、失竊、涂抹、反光膜老化剝落等功能性損壞;標線出現顏色、線形等漆劃方案錯誤和污染、剝落、磨損不清晰。
⑥ 防眩、誘導、護欄等交通安全設施損壞、缺失、污染。如防眩板損壞缺失、護欄端頭立面標記未漆劃或老化剝落等。
2.干線公路橋梁段交通安全設施設置與管護
2.1標志設置與管護
根據橋梁設計荷載和通行量、橋梁分類、橋型、技術狀況評定等級綜合分析并結合現場實際道路狀況設置相應的警告、禁令或指示標志。見表1。
⑴通道、跨線橋與道路交叉下穿部分應設置明顯的限高標志并保持完好。當凈空小于公路技術等級要求,不符合交通需要時,不僅應標出限高值,還應設置繞行通過的指路標志。
⑵通道端面、位于中央分隔帶或路側安全凈區內未加護欄防護的跨線橋墩柱及側墻端面等構造物應設置立面標記,顏色為黃黑相間,線寬及間距均為15cm。立面標記應向行車道方向以45°角傾斜。立面標記宜設置為120cm高。
⑶橋梁段公路橫斷面發生變化的(橋梁與路基段相比,車道數及車道寬度減少),應在縮窄過渡段起點設置窄橋標志、漸變段設置線性誘導標志。
⑷針對漫水橋路面行車道寬度小于接線路段的行車道寬度時,應對停車視距長度范圍內的接線路段采取限制行車道寬度措施,如設置鮮明的過水路面、限制速度、限制行車道寬度、禁止超車等標志。
⑸分離式橋梁(即兩個獨立橋梁橫斷面)橋頭中線位置應豎向設置線形誘導標。
⑹互通或樞紐高架橋段應在分流點之前安全距離設置分流指路標志,分流點應設置豎向兩側通行線形誘導標。在距合流點之前安全距離應設置注意合流警告標志。
⑺針對一些老的跨線鐵路橋、通道下穿通道凈空低于設計標準的,應提前一個路口先要設置限高警示通告以示提醒,然后在入口處醒目位置再設置限高標志。避免由于駕駛員對路況不熟,對自身車輛高度估計不足而造成交通事故。
⑻對經常有超重車輛行駛的橋梁,應設置警示通告,要求車輛過橋時沿橋梁中心線行駛;低速勻速行駛,一般行駛速度不大于5km/h,避免動載沖擊作用;禁止車輛在橋上制動、變速或停留。
⑼根據養護部門提供的橋梁技術狀況評定等級,針對橋梁技術狀況等級評定為三類或三類以上的橋梁、因荷載標準及交通量發生變化而嚴重影響橋梁承載能力和通行能力的橋梁,應及時進行交通管制,如設置限制質量、限制軸重、限制速度甚至限制交通或封閉交通。
⑽橋梁標志出現缺失、損壞或喪失使用功能的,應及時修復或更換。針對橋梁段標志應設未設的,應根據現場道路實際狀況予以補設相應的交通標志。
*按《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JTG D60-2004)規定,橋涵凈空高度(m),高速公路和一級、二級公路上的橋梁應為5.0m,三、四級公路上的橋梁應為4.5m。
*按《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GB5768-2009)規定,設計速度80km/h,縱坡坡度大于5%;設計速度100km/h,縱坡坡度大于4%。
2.2標線設置與管護
根據道路技術等級、橋面寬度、橋面縱坡大小確定標線顏色、線形等漆劃方案。
⑴經常出現強側向風的特大橋梁路段應設置禁止變換車道線。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禁止變換車道線應為白色實線;二級或二級以下的公路禁止變換車道線應為黃色單實線或雙黃線。
⑵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橋梁段同向車行道分界線應設置禁止變換車道線白色實線。
⑶二級或二級以下等級的公路橋梁段與路基段同寬時,路面中心線在橋梁長度范圍應設置雙黃中心實線,在橋梁引道兩端大于160m范圍應設置黃色虛實線。
⑷公路橋梁窄于路基段且寬度小于6m時,在橋梁及兩端漸變范圍內可不劃中心線。
⑸當道路中心或車道上有上跨橋梁的橋墩或分離式橋梁中央分隔帶端頭及其他可能對行車安全構成威脅的障礙物時,應設置接近障礙物標線來指引駕駛員順利繞過障礙物。接近障礙物標線顏色應與對向車行道分界線或同向車行道分界線的顏色一致,標線外廓為實線,內部以填充線填充,外廓實線寬度原則上與相接的對向車行道分界線或同向車行道分界線相同,填充線為傾斜的平行粗實線,線寬45cm,間隔100cm,傾斜角度為45°。
⑹匝道橋、互通或樞紐高架橋、處于小半徑彎道、連續彎道處的橋梁以及橋梁下坡路段應設置減速震蕩標線,在橋梁兩側應連續設置輪廓標。
⑺橋梁段標線由于所處位置特殊性,出現剝落、磨損不清晰的現象較多,特別在遇到下雪天氣,由于養護部門采取一些在橋面撒石子、融雪劑等融雪防滑措施,導致標線加速磨損和腐蝕,喪失使用功能,應及時補劃。
2.3其他交通安全設施設置與管護
一級公路橋梁段中分帶應設置防眩板或防眩網、橋梁欄桿端頭立柱或端頭應漆劃黃黑相間的傾斜立面標記。
①橋梁段防眩板、隔離設施應設置完整、牢固。
②橋梁兩端應設置波形梁護欄,以增加行車安全性。
③窄橋、高架橋、匝道橋應設置線形誘導標,用于引導行車方向,提示道路使用者前方線形變化,注意謹慎駕駛。
④橋梁欄桿或護欄局部受到車輛沖撞,構件脫落、缺失,但不影響功能的,應及時修復;受到車輛沖撞損壞嚴重,喪失使用功能的,應及時更換。
3.完善橋梁段交通安全設施的對策和措施
3.1設計方面:橋梁段交通安全設施應要求與公路工程同步設計、同步審核、同步施工、同步驗收。由于橋梁段交通安全設施僅作為公路附屬設施中一小部分,在公路工程中所占比例很小,導致有些業主只注重主體工程建設,在附屬設施上進行簡化。因此在設計、施工、監理、驗收等方面應嚴格控制,統一設計、統一施工、統一驗收,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交通安全附屬設施設置不完善的現象。
3.2養護方面:對橋梁段交通安全設施損壞、丟失、老化、歪倒等喪失使用功能的,應及時修復、補設或更換;對剝落磨損不清晰的標線、立面標記應及時補劃;對路面污染導致標線不清晰的,應加強保潔維持正常使用功能。
3.3考核方面:引入考核評定機制,委托有檢測資質的公路工程檢測單位對交通安全設施設置和養護狀況進行檢查考核和評定。一方面能提高養護單位養護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也有效促進養護單位加強對交通安全設施的定期維護與保養。
3.4部門間溝通與協調方面:交通安全設施的設置與養護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前期的勘察、設計部門,中期的施工、監理部門和后期的養護、路政、監管部門等。因此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調能有效解決交通安全設施在各個環節存在的問題。
3.5監管方面:首先,上級交通主管部門應加強交通安全設施的監管,加強對交通安全設施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培訓,有效指導養護單位及時整改,保障交通安全設施設置統一、管理規范、養護有序。其次,加強事前監督,重視事后管理。如果在設計階段、圖紙審核階段、施工階段、驗收階段把存在問題能及時發現并及時加以糾正,那么事后管理會節省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和工期,還可以切實保障交通安全設施規范和完善,為公路橋梁安全和整體功能的發揮提供切實有力的保障。
4.結語
橋梁段交通安全設施屬于橋梁的易損部件,這些構件的完好與否、使用功能正常與否與安全有著很大的關系。因此完善國省干線公路橋梁段交通安全設施的設置,加強橋梁段交通安全設施的養護就顯得尤為重要。做好交通安全設施的設置、養護和管理是一項長期而艱辛的工作,需要不斷的探索和實踐,隨著我省安保工程力度的進一步加大,公路基礎設施包括橋梁段交通安全設施將進一步得到完善。
參考文獻
[1] GB5768-2009.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
[2] JTG/T D81-2006.公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細則
[3] JTG H11-2004.公路橋涵養護規范
[4] JTG D60-2004.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
[5] JTG/T H21-2011.公路橋梁技術狀況評定標準
⑷公路橋梁窄于路基段且寬度小于6m時,在橋梁及兩端漸變范圍內可不劃中心線。
⑸當道路中心或車道上有上跨橋梁的橋墩或分離式橋梁中央分隔帶端頭及其他可能對行車安全構成威脅的障礙物時,應設置接近障礙物標線來指引駕駛員順利繞過障礙物。接近障礙物標線顏色應與對向車行道分界線或同向車行道分界線的顏色一致,標線外廓為實線,內部以填充線填充,外廓實線寬度原則上與相接的對向車行道分界線或同向車行道分界線相同,填充線為傾斜的平行粗實線,線寬45cm,間隔100cm,傾斜角度為45°。
⑹匝道橋、互通或樞紐高架橋、處于小半徑彎道、連續彎道處的橋梁以及橋梁下坡路段應設置減速震蕩標線,在橋梁兩側應連續設置輪廓標。
⑺橋梁段標線由于所處位置特殊性,出現剝落、磨損不清晰的現象較多,特別在遇到下雪天氣,由于養護部門采取一些在橋面撒石子、融雪劑等融雪防滑措施,導致標線加速磨損和腐蝕,喪失使用功能,應及時補劃。
2.3其他交通安全設施設置與管護
一級公路橋梁段中分帶應設置防眩板或防眩網、橋梁欄桿端頭立柱或端頭應漆劃黃黑相間的傾斜立面標記。
①橋梁段防眩板、隔離設施應設置完整、牢固。
②橋梁兩端應設置波形梁護欄,以增加行車安全性。
③窄橋、高架橋、匝道橋應設置線形誘導標,用于引導行車方向,提示道路使用者前方線形變化,注意謹慎駕駛。
④橋梁欄桿或護欄局部受到車輛沖撞,構件脫落、缺失,但不影響功能的,應及時修復;受到車輛沖撞損壞嚴重,喪失使用功能的,應及時更換。
3.完善橋梁段交通安全設施的對策和措施
3.1設計方面:橋梁段交通安全設施應要求與公路工程同步設計、同步審核、同步施工、同步驗收。由于橋梁段交通安全設施僅作為公路附屬設施中一小部分,在公路工程中所占比例很小,導致有些業主只注重主體工程建設,在附屬設施上進行簡化。因此在設計、施工、監理、驗收等方面應嚴格控制,統一設計、統一施工、統一驗收,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交通安全附屬設施設置不完善的現象。
3.2養護方面:對橋梁段交通安全設施損壞、丟失、老化、歪倒等喪失使用功能的,應及時修復、補設或更換;對剝落磨損不清晰的標線、立面標記應及時補劃;對路面污染導致標線不清晰的,應加強保潔維持正常使用功能。
3.3考核方面:引入考核評定機制,委托有檢測資質的公路工程檢測單位對交通安全設施設置和養護狀況進行檢查考核和評定。一方面能提高養護單位養護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也有效促進養護單位加強對交通安全設施的定期維護與保養。
3.4部門間溝通與協調方面:交通安全設施的設置與養護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前期的勘察、設計部門,中期的施工、監理部門和后期的養護、路政、監管部門等。因此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調能有效解決交通安全設施在各個環節存在的問題。
3.5監管方面:首先,上級交通主管部門應加強交通安全設施的監管,加強對交通安全設施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培訓,有效指導養護單位及時整改,保障交通安全設施設置統一、管理規范、養護有序。其次,加強事前監督,重視事后管理。如果在設計階段、圖紙審核階段、施工階段、驗收階段把存在問題能及時發現并及時加以糾正,那么事后管理會節省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和工期,還可以切實保障交通安全設施規范和完善,為公路橋梁安全和整體功能的發揮提供切實有力的保障。
4.結語
橋梁段交通安全設施屬于橋梁的易損部件,這些構件的完好與否、使用功能正常與否與安全有著很大的關系。因此完善國省干線公路橋梁段交通安全設施的設置,加強橋梁段交通安全設施的養護就顯得尤為重要。做好交通安全設施的設置、養護和管理是一項長期而艱辛的工作,需要不斷的探索和實踐,隨著我省安保工程力度的進一步加大,公路基礎設施包括橋梁段交通安全設施將進一步得到完善。
參考文獻
[1] GB5768-2009.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
[2] JTG/T D81-2006.公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細則
[3] JTG H11-2004.公路橋涵養護規范
[4] JTG D60-2004.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
[5] JTG/T H21-2011.公路橋梁技術狀況評定標準
⑷公路橋梁窄于路基段且寬度小于6m時,在橋梁及兩端漸變范圍內可不劃中心線。
⑸當道路中心或車道上有上跨橋梁的橋墩或分離式橋梁中央分隔帶端頭及其他可能對行車安全構成威脅的障礙物時,應設置接近障礙物標線來指引駕駛員順利繞過障礙物。接近障礙物標線顏色應與對向車行道分界線或同向車行道分界線的顏色一致,標線外廓為實線,內部以填充線填充,外廓實線寬度原則上與相接的對向車行道分界線或同向車行道分界線相同,填充線為傾斜的平行粗實線,線寬45cm,間隔100cm,傾斜角度為45°。
⑹匝道橋、互通或樞紐高架橋、處于小半徑彎道、連續彎道處的橋梁以及橋梁下坡路段應設置減速震蕩標線,在橋梁兩側應連續設置輪廓標。
⑺橋梁段標線由于所處位置特殊性,出現剝落、磨損不清晰的現象較多,特別在遇到下雪天氣,由于養護部門采取一些在橋面撒石子、融雪劑等融雪防滑措施,導致標線加速磨損和腐蝕,喪失使用功能,應及時補劃。
2.3其他交通安全設施設置與管護
一級公路橋梁段中分帶應設置防眩板或防眩網、橋梁欄桿端頭立柱或端頭應漆劃黃黑相間的傾斜立面標記。
①橋梁段防眩板、隔離設施應設置完整、牢固。
②橋梁兩端應設置波形梁護欄,以增加行車安全性。
③窄橋、高架橋、匝道橋應設置線形誘導標,用于引導行車方向,提示道路使用者前方線形變化,注意謹慎駕駛。
④橋梁欄桿或護欄局部受到車輛沖撞,構件脫落、缺失,但不影響功能的,應及時修復;受到車輛沖撞損壞嚴重,喪失使用功能的,應及時更換。
3.完善橋梁段交通安全設施的對策和措施
3.1設計方面:橋梁段交通安全設施應要求與公路工程同步設計、同步審核、同步施工、同步驗收。由于橋梁段交通安全設施僅作為公路附屬設施中一小部分,在公路工程中所占比例很小,導致有些業主只注重主體工程建設,在附屬設施上進行簡化。因此在設計、施工、監理、驗收等方面應嚴格控制,統一設計、統一施工、統一驗收,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交通安全附屬設施設置不完善的現象。
3.2養護方面:對橋梁段交通安全設施損壞、丟失、老化、歪倒等喪失使用功能的,應及時修復、補設或更換;對剝落磨損不清晰的標線、立面標記應及時補劃;對路面污染導致標線不清晰的,應加強保潔維持正常使用功能。
3.3考核方面:引入考核評定機制,委托有檢測資質的公路工程檢測單位對交通安全設施設置和養護狀況進行檢查考核和評定。一方面能提高養護單位養護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也有效促進養護單位加強對交通安全設施的定期維護與保養。
3.4部門間溝通與協調方面:交通安全設施的設置與養護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前期的勘察、設計部門,中期的施工、監理部門和后期的養護、路政、監管部門等。因此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調能有效解決交通安全設施在各個環節存在的問題。
3.5監管方面:首先,上級交通主管部門應加強交通安全設施的監管,加強對交通安全設施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培訓,有效指導養護單位及時整改,保障交通安全設施設置統一、管理規范、養護有序。其次,加強事前監督,重視事后管理。如果在設計階段、圖紙審核階段、施工階段、驗收階段把存在問題能及時發現并及時加以糾正,那么事后管理會節省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和工期,還可以切實保障交通安全設施規范和完善,為公路橋梁安全和整體功能的發揮提供切實有力的保障。
4.結語
橋梁段交通安全設施屬于橋梁的易損部件,這些構件的完好與否、使用功能正常與否與安全有著很大的關系。因此完善國省干線公路橋梁段交通安全設施的設置,加強橋梁段交通安全設施的養護就顯得尤為重要。做好交通安全設施的設置、養護和管理是一項長期而艱辛的工作,需要不斷的探索和實踐,隨著我省安保工程力度的進一步加大,公路基礎設施包括橋梁段交通安全設施將進一步得到完善。
參考文獻
[1] GB5768-2009.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
[2] JTG/T D81-2006.公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細則
[3] JTG H11-2004.公路橋涵養護規范
[4] JTG D60-2004.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
[5] JTG/T H21-2011.公路橋梁技術狀況評定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