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報道:國家版權局、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近日正式啟動第十次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專項治理“劍網行動”。此次行動把保護數字版權、規范網絡轉載作為重點任務,引發了傳統媒體和網絡媒體的廣泛關注,也引起廣大權利人的高度關注。國家版權局有關負責人透露,目前正在對“今日頭條”網進行立案調查。
近些年,網絡侵權盜版現象猖獗,傳統媒體和網絡媒體可謂是“冰火兩重天”:一方面,傳統媒體“酒香也怕巷子深”,好的作品不上網就沒有傳播力;而另一方面,有的網絡媒體“如魚得水”,對各家報刊作品是“信手拈來”,是否征得傳統媒體的同意尚且難以保證,更別說向傳統媒體支付版權費用了。久而久之,傳統媒體成了“弱勢群體”,讀者縮水、效益下降,而各類資質不一的網絡媒體,卻是既賺眼球又賺錢。
網絡侵權盜版乃至低成本轉載現象,往輕里說是擠壓傳統媒體的生存空間,損害權利人的創作熱情;往嚴重了說,則會嚴重削弱一個國家的創造力。對于傳統媒體而言,信息的生產需要經過記者采寫、編輯校核、主編審核乃至排版印刷、分揀發行等多重環節,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只懂得“拿來”,學不會創造,無論披著什么新潮外衣,都注定是皇帝的新裝。網絡不是巧取豪奪的江湖。只有當知識版權得到了充分的保護,傳統媒體和網絡媒體才能相得益彰,百花齊放的局面才能生成。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堅守“先許可,后使用”的原則,無論傳統媒體還是網絡媒體,概無例外。
從長遠來看,還應該盡快通過法律的完善,推動完善網絡版權許可付酬機制,引導報刊社與網站開展版權合作,形成網絡轉載等使用作品依法依規許可付費使用的合作雙贏機制。期待“劍網行動”是一個新的開始,讓那些“頭條”們戒除盜用毛病,真正靠自己的努力重登科技創新的“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