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練翔
【摘 要】 簡述通過WalkSurvey軟件對原始大比例尺地形數據的處理加工得到具有屬性及代碼等必要信息的數據,并通過一系列轉換得到ArcGis下無損地形數據庫過程及經驗心得。
【關鍵詞】 WALK 地形數據入庫
1 引言
WalkSurvey軟件作為我國自主研發的GIS軟件,是浙大數維公司在Walk基礎GIS平臺上開發的面向基礎地形測繪產品,其本身具有快捷方便的圖形處理、拓撲檢查、屬性錄入功能,配合相應的數據轉換軟件的使用,完全可以達到ArcGis數據入庫的各項要求。本文就項目中的實際應用,淺談分析通過WalkSurvey軟件實現從原始地形數據到GIS地形數據庫的過程及注意事項。
2 WALK數據的建立
首先需通過WALK軟件定制一個符合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技術要求的WALK平臺下的模板文件,并在文件里對應添加要素圖層及屬性字段,同時該文件中應建立對應于地形要素分類代碼的符號庫文件。
所建立的基于地形數據入庫的WALK模板便可以長期使用,只需根據項目對圖層及屬性字段要求的不同進行適當更改即可。
3 數據處理加工
現有原始地形數據大多以DWG數據存儲為主,另外在浙江省也有多家單位基于WALK軟件進行測圖直接得到WALK數據。若原始地形數據為CAD數據,則需通過在軟件中引入源數據并進行處理分類及符號化后成為常規WALK數據。
WALK軟件下的數據處理加工一般包括圖形編輯,圖形邏輯關系處理,面狀要素構面,水系、道路構中心線,要素屬性賦值及數據檢查等。首先需對導入的地形圖矢量數據進行數據檢查,剔除不合理點線,并對曲線進行折線化并抽稀,以便于構面工作的完成;對各需構面要素進行構面并賦值,通過WALK進行拓撲檢查,排查面相交、重疊,處理面與面之間懸掛點及縫隙;對河流、道路、橋梁、雙線涵洞進行中心線構繪,并根據注記進行字段賦值。最終對各要素點線進行分層、分類,并對屬性字段進行逐一賦值并檢查。
4 圖形轉換處理
圖形化交給代碼來控制,數據的雙向轉換只需考慮要素的點、線、面、文字的轉換而不用考慮符號、線型、顏色等圖形化信息及屬性信息。利用FME等通用的轉換軟件可以快速的完成這兩個數據格式之間的互相轉換。由于文字的表現形式在ArcGIS與Walk中略有不同,文字在Walk中不是顯式屬性,不能直觀的看到其符號代碼,因此在轉換的過程中首先暴露其內部屬性(walk_feature_code字段),與文字代碼形成鏈接(如圖1所示)。或者在Access中通過SQL查詢語句“UPDATE文字層名INNER JOIN文字代碼ON文字層名.代碼= 文字代碼.代碼SET文字層名.StyleID=[文字代碼]![StyleID]”對樣式進行歸類(圖1)。
5 符號化
6 結語
通過舟山項目的實踐,實現了ArcGIS數據與Walk數據的互轉與還原顯示。測繪人員無需考慮復雜的數據庫之間的轉換關系,無需改變以往的作業方式,僅通過統一定制的模板完成兩次簡單的轉換,調用統一的符號庫,根據要素的統一代碼實現數據的符號化顯示,從而為利用測繪軟件進行大比例尺數據庫更新提供了基礎。數據還原顯示的關鍵點在于采用統一的代碼和制作統一的符號庫。
參考文獻:
[1]GB/T 13923-2006,基礎地理信息要素分類與代碼[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6.
[2]GB/T 20258.1-2007,基礎地理信息要素數據字典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基礎地理信息要素數據字典[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6.
【摘 要】 簡述通過WalkSurvey軟件對原始大比例尺地形數據的處理加工得到具有屬性及代碼等必要信息的數據,并通過一系列轉換得到ArcGis下無損地形數據庫過程及經驗心得。
【關鍵詞】 WALK 地形數據入庫
1 引言
WalkSurvey軟件作為我國自主研發的GIS軟件,是浙大數維公司在Walk基礎GIS平臺上開發的面向基礎地形測繪產品,其本身具有快捷方便的圖形處理、拓撲檢查、屬性錄入功能,配合相應的數據轉換軟件的使用,完全可以達到ArcGis數據入庫的各項要求。本文就項目中的實際應用,淺談分析通過WalkSurvey軟件實現從原始地形數據到GIS地形數據庫的過程及注意事項。
2 WALK數據的建立
首先需通過WALK軟件定制一個符合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技術要求的WALK平臺下的模板文件,并在文件里對應添加要素圖層及屬性字段,同時該文件中應建立對應于地形要素分類代碼的符號庫文件。
所建立的基于地形數據入庫的WALK模板便可以長期使用,只需根據項目對圖層及屬性字段要求的不同進行適當更改即可。
3 數據處理加工
現有原始地形數據大多以DWG數據存儲為主,另外在浙江省也有多家單位基于WALK軟件進行測圖直接得到WALK數據。若原始地形數據為CAD數據,則需通過在軟件中引入源數據并進行處理分類及符號化后成為常規WALK數據。
WALK軟件下的數據處理加工一般包括圖形編輯,圖形邏輯關系處理,面狀要素構面,水系、道路構中心線,要素屬性賦值及數據檢查等。首先需對導入的地形圖矢量數據進行數據檢查,剔除不合理點線,并對曲線進行折線化并抽稀,以便于構面工作的完成;對各需構面要素進行構面并賦值,通過WALK進行拓撲檢查,排查面相交、重疊,處理面與面之間懸掛點及縫隙;對河流、道路、橋梁、雙線涵洞進行中心線構繪,并根據注記進行字段賦值。最終對各要素點線進行分層、分類,并對屬性字段進行逐一賦值并檢查。
4 圖形轉換處理
圖形化交給代碼來控制,數據的雙向轉換只需考慮要素的點、線、面、文字的轉換而不用考慮符號、線型、顏色等圖形化信息及屬性信息。利用FME等通用的轉換軟件可以快速的完成這兩個數據格式之間的互相轉換。由于文字的表現形式在ArcGIS與Walk中略有不同,文字在Walk中不是顯式屬性,不能直觀的看到其符號代碼,因此在轉換的過程中首先暴露其內部屬性(walk_feature_code字段),與文字代碼形成鏈接(如圖1所示)?;蛘咴贏ccess中通過SQL查詢語句“UPDATE文字層名INNER JOIN文字代碼ON文字層名.代碼= 文字代碼.代碼SET文字層名.StyleID=[文字代碼]![StyleID]”對樣式進行歸類(圖1)。
5 符號化
6 結語
通過舟山項目的實踐,實現了ArcGIS數據與Walk數據的互轉與還原顯示。測繪人員無需考慮復雜的數據庫之間的轉換關系,無需改變以往的作業方式,僅通過統一定制的模板完成兩次簡單的轉換,調用統一的符號庫,根據要素的統一代碼實現數據的符號化顯示,從而為利用測繪軟件進行大比例尺數據庫更新提供了基礎。數據還原顯示的關鍵點在于采用統一的代碼和制作統一的符號庫。
參考文獻:
[1]GB/T 13923-2006,基礎地理信息要素分類與代碼[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6.
[2]GB/T 20258.1-2007,基礎地理信息要素數據字典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基礎地理信息要素數據字典[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6.
【摘 要】 簡述通過WalkSurvey軟件對原始大比例尺地形數據的處理加工得到具有屬性及代碼等必要信息的數據,并通過一系列轉換得到ArcGis下無損地形數據庫過程及經驗心得。
【關鍵詞】 WALK 地形數據入庫
1 引言
WalkSurvey軟件作為我國自主研發的GIS軟件,是浙大數維公司在Walk基礎GIS平臺上開發的面向基礎地形測繪產品,其本身具有快捷方便的圖形處理、拓撲檢查、屬性錄入功能,配合相應的數據轉換軟件的使用,完全可以達到ArcGis數據入庫的各項要求。本文就項目中的實際應用,淺談分析通過WalkSurvey軟件實現從原始地形數據到GIS地形數據庫的過程及注意事項。
2 WALK數據的建立
首先需通過WALK軟件定制一個符合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技術要求的WALK平臺下的模板文件,并在文件里對應添加要素圖層及屬性字段,同時該文件中應建立對應于地形要素分類代碼的符號庫文件。
所建立的基于地形數據入庫的WALK模板便可以長期使用,只需根據項目對圖層及屬性字段要求的不同進行適當更改即可。
3 數據處理加工
現有原始地形數據大多以DWG數據存儲為主,另外在浙江省也有多家單位基于WALK軟件進行測圖直接得到WALK數據。若原始地形數據為CAD數據,則需通過在軟件中引入源數據并進行處理分類及符號化后成為常規WALK數據。
WALK軟件下的數據處理加工一般包括圖形編輯,圖形邏輯關系處理,面狀要素構面,水系、道路構中心線,要素屬性賦值及數據檢查等。首先需對導入的地形圖矢量數據進行數據檢查,剔除不合理點線,并對曲線進行折線化并抽稀,以便于構面工作的完成;對各需構面要素進行構面并賦值,通過WALK進行拓撲檢查,排查面相交、重疊,處理面與面之間懸掛點及縫隙;對河流、道路、橋梁、雙線涵洞進行中心線構繪,并根據注記進行字段賦值。最終對各要素點線進行分層、分類,并對屬性字段進行逐一賦值并檢查。
4 圖形轉換處理
圖形化交給代碼來控制,數據的雙向轉換只需考慮要素的點、線、面、文字的轉換而不用考慮符號、線型、顏色等圖形化信息及屬性信息。利用FME等通用的轉換軟件可以快速的完成這兩個數據格式之間的互相轉換。由于文字的表現形式在ArcGIS與Walk中略有不同,文字在Walk中不是顯式屬性,不能直觀的看到其符號代碼,因此在轉換的過程中首先暴露其內部屬性(walk_feature_code字段),與文字代碼形成鏈接(如圖1所示)?;蛘咴贏ccess中通過SQL查詢語句“UPDATE文字層名INNER JOIN文字代碼ON文字層名.代碼= 文字代碼.代碼SET文字層名.StyleID=[文字代碼]![StyleID]”對樣式進行歸類(圖1)。
5 符號化
6 結語
通過舟山項目的實踐,實現了ArcGIS數據與Walk數據的互轉與還原顯示。測繪人員無需考慮復雜的數據庫之間的轉換關系,無需改變以往的作業方式,僅通過統一定制的模板完成兩次簡單的轉換,調用統一的符號庫,根據要素的統一代碼實現數據的符號化顯示,從而為利用測繪軟件進行大比例尺數據庫更新提供了基礎。數據還原顯示的關鍵點在于采用統一的代碼和制作統一的符號庫。
參考文獻:
[1]GB/T 13923-2006,基礎地理信息要素分類與代碼[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6.
[2]GB/T 20258.1-2007,基礎地理信息要素數據字典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基礎地理信息要素數據字典[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