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 近日,由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明天,誰來種糧?》出版發行。袁隆平院士在該書序言中指出,當前我國農業正經歷著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變化:由于工業、城市化的全面推進,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從田間走進車間,從農村走向城市,加上老齡化時代的到來,造成務農人數不斷減少,農田拋荒面積大幅增加,給國家糧食安全帶來較大隱患。
在這一新形勢下,農業生產方式轉變和農業發展轉型顯得越來越迫切。但由于我國人均耕地面積極小,且高度分散,加上現行土地制度對耕地所有權的固化,導致各地規模經營長期發展緩慢,種糧效益嚴重偏低,農民種糧積極性受到極大抑制。而地方各級政府對糧食生產大多習慣于層層下指標、分任務、辦樣板,對“農民為什么不愿種糧”“未來誰來種糧”以及“如何種糧”等問題缺乏深入思考,人云亦云,導致在扶持糧食生產發展、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進現代規模農業發展等方面,缺乏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和應有的工作力度。有的地區雖有思考,卻嚴重脫離生產實際,甚至把理論和實踐反復證明是錯誤的東西也當成真理來主張。如有的主張土地私有化,有的主張涉農公司長時間大面積承包耕地,走公司道路;有的主張重回計劃經濟老路或由政府為小農包辦生產、生活服務,結果好心辦了“壞事”,花了納稅人的錢,卻并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
本書選題新穎,內容豐富,觀點獨到,緊緊抓住了中國糧食生產穩定發展的核心問題和關鍵環節,提出的措施切實可行,對推進我國現代糧食生產發展具有較強的理論與現實指導意義,對從事“三農”工作的同志亦有較強的借鑒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