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貴州省黎平縣黃崗侗族社區糯稻品種的特化為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文化特化與生態環境的適應
——以貴州省黎平縣黃崗侗族社區糯稻品種的特化為例

2014-08-30 11:31:48羅康隆
云南社會科學 2014年2期

羅康隆

一、貴州黎平縣黃崗村糯稻的種植及歷史變遷

在對貴州黎平縣黃崗村侗族的田野調查中,筆者系統地鑒定和記錄了13個當地處于規模種植狀態的糯稻品種,還發現了另外6個零星種植的珍稀糯稻品種(鑒于侗族的傳統種植體制,糯稻品種也需要休閑和復種)。通過訪談和入戶稻種查證,筆者又發現了5個當年沒有種植、擬以后復種的品種。因此,黃崗村總計現存珍稀糯稻品種24個。這一數目,不僅在我國的傳統的稻作區,就是在廣大的侗族地區,都稱得上是多樣性非常豐富了。然而,這僅是侗族地區歷史上曾經擁有過的糯稻品種極其有限的部分,是真正意義上的侗族傳統農作精髓,留住這樣的精髓是當前保護非物質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選項之一。

侗鄉地域遼闊,所處的生態系統千姿百態,有限的水稻品種很難滿足精巧耕作的需要,因而在歷史上,幾乎每一個侗寨都像今天的黃崗那樣擁有好幾十個糯稻品種,才能確保稻魚鴨和諧共生生計的穩態延續,也才能具有抗災防災的高效適應能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補救了特定生態背景對水稻種植的不利因素。在那樣的時代,整個侗族地區,排除了重復命名之外,很可能還種植著成百上千種糯稻品種。在新中國成立后政府推行“糯改秈”、“秈改雜”的社會過程中,平壩地區,特別是交通沿線和中心城市附近的侗寨,傳統的糯稻品種大部分絕傳,這當然是一項難以挽回的非物質傳統文化傳承的損失[1],因而,黃崗現存的24個珍稀糯稻品種更顯得彌足珍貴。

通過訪談獲知,這24個品種得到傳承確實不易。在侗區強制推行“糯改秈”、“秈改雜”的年代里,黃崗侗族鄉民和平壩地區的鄉民一樣承受著巨大的政治壓力。當時,因私下種植糯稻品種而被免職的公社和大隊干部就有六七位,個別人還因此被判刑。然而,由于收割后的糯谷,第二年播種出芽率超過95%,但存放一年后再播種的出芽率就會降到50%,三年后再播種出芽率就不到20%了。因而在黃崗這樣高度潮濕的地帶,光收藏稻種達不到保種的目的,要保種就必須年年種植,至少也需要隔年種植,才可以確保糯稻品種的有效傳承。

有幸的是,黃崗村位于貴州省黎平和從江兩縣的跨境地帶,當年兩縣派出的督察人員不可能同時查遍所有的田塊,再加上黃崗村山高林立,地形崎嶇,那些隱藏在叢林深處的零星田塊,外來人員很難發現,這才使得當地的部分珍稀糯稻品種僥幸傳承至今。當然,遺憾的事情總是不可避免的。早年,當地曾精心種植過一種特異的珍稀糯稻品種,侗語的名稱叫“kgoux yangc dangl”(音譯為“茍羊當”, kgoux 為飯,稻的意思;dangl為香的意思),含義是氣味最芬芳的糯稻,這一糯稻品種適宜生長在叢林深處,水溫、土溫偏低,土壤貧瘠的爛泥田中,而且生長季特別長,在田中需種植200多天,而且在田中的生長時間越長,米質更芬芳。當地老鄉說,這種糯稻只要有一家人蒸煮,全寨人都可以聞到它的香味。正因為這種糯稻品質太優秀、太好。自然被外來的監察干部發現,于是,整個黃崗村查了個遍,結果怕事的鄉民只好把谷種老老實實地全數上交,并指引監察人把種有“茍羊當”全數鏟除,平息了事端,就這樣,“茍羊當”在黃崗完全失傳了。[2]不幸之中的大幸在于,“茍羊當”并沒有真正失傳,在距離黃崗一百公里外的雷公山苗族地區,這一品種目前還有傳承,獲知這一信息后,黃崗的鄉民正準備著手引種。

黎平縣黃崗村吳生連在解釋為什么侗族喜歡糯稻時說:“ 我們村為什么一直種糯稻,主要是我們吃不慣那些粘米飯,加上粘米飯還要很多下飯菜,非要有油和肉才吃得下;而糯飯用酸菜送食或空吃都行。并且我們這些做農活的人,不吃糯飯哪有力氣干活,況且我們的山這么大,田這么遠,不同人家平壩人干活不費勁。此外,在集體時期我們種出的秈稻還未必如傳統上種植的糯稻產量高,干部不知,常罵我們黃崗人思想保守、觀念落后、不善于接受新技術,或懶等等。其實不是這樣,自古以來周邊侗寨都稱贊我們黃崗人活路做得好、種田有技術。依我們看,我們這地方本身就不適應種秈稻,因為我們這地方山高谷深,水很冰涼,只適合種植耐陰冷的傳統糯稻品種。 現在我們常聽到縣鄉干部介紹我們黃崗時說:‘黃崗那地方至今仍種植糯稻,你說落后不落后?’但他們逢年過節時又多開車到我們這里購買糯米去打粑粑和送禮,還說我們這米不施化肥、農藥,對身體有好處。糯飯不僅好吃、耐饑、不易變硬、上山勞動好攜帶,而且送禮、祭祀必不可少。”

從江縣平江村石世會(66歲)也說:“我們村像我這一代人,從小都是吃糯飯長大的。我們小時候也看到老人們種少量的粘稻,由于當時老品種的秈稻還比不上糯稻產量高,老人們種粘稻的目的不是用來作主食,而是專門用來喂馬和鴨,所以粘稻在我們地方又有‘馬谷’和‘鴨谷’之稱,一戶種植面積僅占水田面積的10%左右,人們吃的都是糯飯,喝的都是糯米酒。新中國成立之初,50年代,政府大力推廣良種,而良種又全是秈稻,我們吃不慣秈稻,仍堅持種糯稻,糯稻種植面積占60~70%左右。到60年代糯稻種植面積降到40%左右。到70年代,由于我們村偷偷地把田分到戶,搞單干,從表面上看還是以生產隊的形式勞作,其實田已分到戶,人們以生產隊出勞實際是一種互助的關系,這一階段,糯稻的種植面積又上升到60~70%。我們村糯稻種植面積的急劇萎縮,應該說是80年代以后推廣這些高產的雜交水稻以來才起的變化。我們是靠食用糯飯長大的,是典型的‘糯娃’,我們肌肉比村里年輕人緊的原因,就是我們是食糯食長大的,現在年輕人肌肉松弛、無力,與食粘米飯有關,是典型的‘粘米娃’。我們侗族傳統觀念中,唯有糯飯才養人,唯有糯米酒才醉人,現在科學這么發達,科學家怎么不培育出高產的糯稻來給我們種植呢?若有高產雜交的糯稻,我想我們這一帶肯定選擇種糯稻。這也可免棄政府官員和農推站工作人員年年號召和推廣種植雜交水稻之苦。”

黃崗村的24個品種得以傳承,最應該感謝的是寨老和那些不怕獲罪的可敬的老人們。他們在那個年代,不僅要出工搶工分,違心地種植秈稻,還隨時得做好準備,上級一有調令就得到外面去義務投工,勞累還在其次,關鍵是他們難以照看偷偷種植的糯稻品種,為此,他們就得付出額外的艱辛,夜晚投宿在窩棚中,天亮前得趕緊種、管、收這些寶貝,以便趕在集體出工前趕回寨里和大家一道出工,以免引起懷疑。至于要承擔政治風險,那就不用說了。好在黃崗寨鄉民十分齊心,寨老有很有感召力,他們才得以應付上方的檢查,最終把這24個糯稻品種成功地傳承下來。

黃崗寨當然不是絕對的例外,在整個侗族分布區,像黃崗那樣的侗寨還有很多,這些侗寨也傳承了很多珍稀糯稻品種,比如,陽爛和高秀至今還有十多個糯稻品種在傳承。因而,憑借粗略的估算,侗族地區現存的珍稀糯稻品種可能還有一兩百種,要搶救、傳承還來得及。但不管怎么說,黃崗能傳承下這24個品種,確實堪稱留住了侗族傳統農藝的精髓。[3]

二、黃崗村現有糯稻品種的特點

由于我們調查組的人力有限,無法對這24個品種同時做出生物特性鑒定。這里只能將我們作過生物特性鑒定的13個糯稻品種列表如下,至于未經鑒定過的其他11個糯稻品種(所有品種的標本存放在吉首大學人類學與民族學研究所的生態人類學標本室),則涉及到時再另加說明。

漢名侗文名生長習性列株Lieec jul 適應性廣,高海拔、低海拔各種田都可以種,久種也不厭田,抗病蟲害能力極強,因此當地侗族居民廣泛種植。六十天糯KgouxLiogc xebc Maenl 適應性高,可以在低海拔缺水田中種植,抗旱能力強,有水插秧即可保證收成。矮莖朝糯Kgouxjiml taemk 收割方便,又快又省時(用鐮刀割,用打谷機脫粒后曬干,即可放入打米機脫殼)。高莖朝糯Kgoux jiml saos pangp 適應面廣,高低海拔山、嶺上田都可種植,但最適合嶺上田。施肥不當容易造成倒伏和不飽米現象。芒雖然不長,但用打谷桶或打谷機脫粒時,身上發癢難受,故不喜歡種植。抗病蟲害比雜交稻強。老牛毛糯Kgoux-Bienl Guic Laox 適合低海拔的嶺上田、溪邊田等。杉樹皮糯Kgoux Bic Pagt 適應低海拔的壩子田或嶺上田,晚熟,比“列株”晚10-15天左右,桿硬,抗病蟲能力強。黃芒糯Kgoux Bieengh Mant 適應低海拔的嶺上田,比“列株”晚熟15天左右,這種糯禾須薅得好,薅得好就長得好。抗病蟲能力不算強,易受鉆心蟲的侵害。稻桿堅硬且不易腐爛,不便耙田。萬年糯Kgoux Weenh 適應高海拔的銹水田和冷水田,比“列株”早熟4-5天,禾草硬,成熟后久放田中也不易枯壞,但芒太長,不方便脫粒,脫殼。尤其放入打米機最易卡住,故很少人種植。金洞糯Kgoux kgoux 適應高海拔的嶺上田,比“列株”早熟10天左右,所以種植在離村莊較遠的地方,尤其是與其他村交界的地方,早收割不會被他人放牛損壞。紅禾糯KgouxYak 適應面廣,高、低海拔什么田都可以種,特耐肥,喜肥,禾桿硬,不易倒伏,只是殼太薄,不能承受長時間的淋雨,否則不管在田中或禾晾上都容易生芽。比列株早熟10天左右。深山糯Kgoux yangc Longl 適合高低海拔山沖田,尤其種在缺陽光的田,比任何糯稻都好。9月成熟,與列株、紅禾同收割。用碓脫粒,較其他糯容易脫落。小牛毛糯KgouxGui Langx 適合于低海拔中的田,但壩子田產量最高。適合肥田,不易倒伏。比列株晚熟一個星期。抗病力比列株強。龍圖糯Kgoux Bieengh Longc douc 適合高低海拔嶺上田,禾桿硬,不易倒伏,與列株同熟。

應當誠摯感謝黃崗村寨老吳國治、吳老董,還有和我們親密無間的鄉民吳生連、吳全生、吳全有、吳成龍、吳光英等等,他們不僅挨家挨戶地幫我們收集不同品種的稻穗標本,還和我們一道制作了不同生長季的各品種稻秧標本,帶領我們逐丘查驗和測量了田塊,最后還手把手向我們介紹他們所認知的各糯稻品種的生物屬性。對這些珍稀糯稻品種的認識,知識產權屬于他們,筆者只不過是替他們代筆以資酬謝而已,通過他們的講解,筆者才得以全面地把握了這些珍稀糯稻品種的共性特征。

綜觀這些現存的糯稻品種,它們中的每一個都不同程度地具備如下三項帶共性的特征。

其一是,這些糯稻都屬于高稈型不怕水淹的稻種,大致而言,其中70%以上的出土高度都在1.5-2.5m之間,而且植株粗壯,成熟期桿粗直徑接近1cm,而且它們的分蘗能力很強,插秧時的每株稻秧,在以后成長中都能形成7-11個有效分蘗。這樣的生物秉性,正好是稻魚鴨和諧共生生計最需要的特點。由于稻秧出水很高,結穗時放養的鴨群不至于損害稻穗,卻可以為水稻滅蟲除害,除草施肥,可以為人類免除中耕之勞。再就是由于分蘗能力強,拔節快,插秧時株高已超過20cm,最長時超過40cm,以至于鄉民不得不截斷稻葉的尖端,以便插秧操作。插秧后,不僅返青很快,而且郁蔽也快,插秧結束才15天,就可以確保水面被郁蔽,從外面不能直接看到水面,這更有利于稻魚鴨和諧共生生計的運行,一方面郁蔽快,田中放養的魚,在稻秧的庇護下可以完全免受浮禽目、涉禽目鳥類的損傷,不僅水稻獲利,田中放養的魚苗也可保證萬無一失。另一方面返青快,鴨群可以提早進入稻田放養。一般在插秧后的10天就可以放養雛鴨了,這就使得稻魚鴨可以和諧共生的時間最長者可以達到110天。隨著稻魚鴨共存時間的拉長,至少可以放養三批鴨,放養的魚苗當年每條可以超過8兩,確保了稻魚鴨三豐收。再一方面,由于桿高,因而很容易接受到更多的直接日照,能夠提高糯稻本身的產量,同時又可以收獲大量的稻草供作飼料、工藝品使用,稻草本身就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這些稻種不怕水淹,對稻魚鴨和諧共生生計發揮著積極作用。

通過我們對田塊的實測和老鄉的回憶,同時證明即使田中的水達到50cm持續三到五天,稻秧絕大部分都不會受到損害,原因在于,這些糯稻品種的稻稈中都有通氣孔結構,在受深水浸泡的情況下,稻根仍然可以正常呼吸不會腐爛,因而也不會影響糯稻的產量。實測的田塊表明,這里的田塊都可以儲水50cm以上,而直接目擊觀察的結果證實,稻秧被深水淹沒時,被淹部分的稻葉會在三天左右自然萎縮,但不會枯死。而出水部分的稻秧反而會快速生長,形成替代。因此鄉民們都說,他們的稻田在正常情況下,一般都要儲水35cm左右,而這樣儲水不僅對稻秧無害,反而可以促進稻秧的拔節長高。這樣的生物屬性,與平原壩區種植的糯稻很不相同,但這樣的生物屬性恰好適宜在黃崗這樣的山區梯田中種植。[4]俗話說“易漲易落山溪水”,山區水資源的補給不穩定是其常態,為了確保田塊水源不斷,下雨時節盡可能多儲水,以備遇上伏旱具有明顯的優勢,如果糯稻品種不具備這樣的生物屬性,在黃崗這樣的地區就很難確保糯稻穩產、高產。

不怕水淹對稻魚鴨和諧共生生計運行也有特殊的意義,儲水深就意味著田魚的生存空間擴大,每畝不僅可以放養較多的魚苗,而且每具魚苗收獲時,單條田魚的重量也有明顯的提高。同時,深水對于鴨的放養也有利,因為水深了,鴨的餌料就更為充足,鴨損害魚的可能就會更小,而鴨游動撞擊稻稈,更會使水稻害蟲掉入水中成魚鴨的餌料。可見,這樣的品種屬性,幾乎可以說是針對稻魚鴨共生的需要而選育出來的。[6]

其二,這些糯稻品種普遍具有耐陰和耐低溫的特殊秉賦。這些生物特性,很明顯是針對黃崗特有的生態背景培育出來的。在黃崗,80%的土地叢林密布,所有的稻田都鑲嵌在深山叢林之中,加上山脈的聳立、山谷的開口取向不同等地理因素的綜合限制,這里的稻田直接日照時數明顯偏低,實測結果表明,相當一部分田塊,夏季每天的實際日照時數不超過6小時,最短的陰冷田直接日照時數甚至不到4.5小時。然而,這些糯稻品種,即使在這樣的環境下也能穩產、高產。在極端陰冷的田塊中,僅是產量降低15%而已。這一生物屬性在今天具有特殊意義,因為憑借這樣的品種可以實現林糧兼容并存,而互不干擾。因而可以說,這是侗族傳統生計育種目標的理想結果。

鑲嵌在深山叢林中的稻田,由于日照不足,灌溉用水來自井泉,這就使得稻田中的水溫和土溫都普遍偏低,一般的稻種很難在這樣的地帶正常生長。我們的實測表明,夏季氣溫最高時期,不少稻田水溫還滯留在23至25℃之間,有的過水田水溫還不到20℃,但它們中的很多品種,并未觀察到明顯的生長受阻。值得一提的是,這兒稻田的水溫波動幅度不大,在插秧時節,平均氣溫偶爾可以低到9℃以下,然而稻田的水來自于井泉,因而反而比氣溫偏高,平均可以超過15℃,個別田塊可以長期維持在17℃。這樣一種狀況,在當地這樣的特殊環境而言,對稻魚鴨和諧共生生計也具有積極作用。對魚苗放養而言,由于鯉魚在12℃以上就可以進入正常覓食快速生長的狀態,因而這兒的魚苗放養,可以比平壩地區提前半個月以上,而且可以一直放養到初冬水稻收割完畢為止,整個放養時段最長可以達到9個月,難怪這兒每畝田魚的收獲量比平壩地區還要高。[7]同樣的道理,這兒的放鴨時段更長,據觀察,在撒秧時候已經有侗族鄉民在放養雛鴨了,而且即使稻谷收割完畢后,鴨的生長也不會明顯放慢。

不僅插秧后的稻苗能抵御陰冷,連育秧期段的幼苗也具備抗陰冷的秉賦。我們實際參加過的撒秧操作實踐表明,撒秧時,氣溫僅有12℃。侗族鄉民已經在正常撒秧,撒秧時的水深從8cm到15cm不等,撒秧后多次急劇降溫,最低時氣溫低到8℃,我們外出都披上了棉衣,但田中的水溫沒有低過15℃,結果撒下的稻秧全部出苗,無一粒爛秧。這些糯稻品種及當地生態環境的特異性,由此可見一斑。

其三,這些糯稻品種中的絕大多數對當地氣象波動具有很強的抗逆能力,抗病蟲害和規避鼠雀危害能力也很強。黃崗是山區,氣候多變,常見的倒春寒、早霜每年都會碰到,更麻煩的是,黃崗地處冷暖氣流交匯的鋒面帶,因而常年多霧,有濃霧的天氣每年都超過210天。特別是在糯稻揚花時節,多雨、多霧,一般稻種在這里往往會無法正常授粉,造成嚴重減產。但這里的糯稻品種卻不會明顯受害,只要正午時有1~3個小時霧散雨止,正常結實完全沒有問題。原因在于,這些糯稻品種桿葉表面都著生絨毛,晚秋的寒露和早霜只能在絨毛表面凝結,不會造成水稻凍害。黃崗早春倒春寒嚴重,某些年份還會遭遇冰雹襲擊,但這兒的糯稻品種由于可以實施深水撒播,倒春寒時水溫比氣溫高,因而能有效抵御倒春寒,一般不會造成爛秧。

這些糯稻品種由于桿高桿硬,表面附有絨毛,水稻常見的害蟲難以侵害稻桿,只有卷葉蟲能夠造成明顯危害,但由于與稻谷共生放養的鴨群能有效地消滅卷葉蟲,各種水稻病害中只有稻瘟病會造成局部危害,而鄉民往往實行多品種混合插秧,以至于稻瘟病雖偶有發生但不會蔓延。加之這里的稻田由于常年儲有深水,而稻桿又特別高,老鼠在田水中很難對稻谷構成威脅。據鄉民反映田中的稻谷極少發生鼠害。上述各糯稻品種,稻谷尖端都長有長芒,谷芒最長的品種可長達12cm以上,而且尖端鋒利,谷殼表面又長有倒刺,在生長狀態下不會掉離,以至于飛行中的鳥雀無法直接啄食谷粒,這就有效地規避了鳥類的危害。據鄉民反映哪怕是收到禾晾上的谷穗,一般的鳥雀也不能直接食入,只有掉到地上的谷粒鳥雀才得以啄食。

除了上述三個共同的特性外,每個稻種又各有其特異性,能夠從不同的方面較好地適應當地各種性質特殊的稻田。比如深山糯、龍圖糯,此外還有表中未列的老列株糯,抗陰抗低溫能力特強,即使每天直接日照時數不到4小時也能正常生長結實,因而最適宜于種植在深山重林間的稻田中,這是十分可貴的特有林糧兼容品種。又如六十天糯,從插秧到收割只需60天,生長期特別短又不怕干旱,即使稻田完全脫水,也不會明顯減產,因而這是一種最適宜在山頂望天田種植的糯稻。特別是遇上嚴重伏旱,其他稻種的稻秧枯死后再行補種這個品種也能有收獲,因而這是一種非常好的救災專用稻種。再如紅禾糯,這個品種的芒短,稻殼薄沒有倒刺,因而對秋露和早霜的抵抗力較弱,連天霧以后容易出芽減產,但這個品種是最耐肥的糯稻品種,比較適合在村寨周圍的田塊中種植。金洞糯是最耐陰冷的糯稻品種,由井泉灌溉的稻田甚至是過水田必須種植這個品種才能確保穩產高產。列株糯是當地鄉民近30年才培育出的新糯稻品種,也是黃崗村的主種品種,這個品種的特異性在于最適宜于種植在次生林背景下的稻田中,它是黃崗近年來生態背景蛻變后最能適應新環境的當家品種。小牛毛糯和老牛毛糯則是適宜于在低海拔稻田種植的品種,所種田塊的海拔位置不能超過550m,否則產量會明顯下降,這樣的品種收割期晚,種植這樣品種有利于調整勞動力。萬年糯,是當地種植歷史最悠久的糯稻品種,在黃崗千姿百態的生存環境中具有較強的普適能力,不管種在哪種稻田中產量都可以相對穩定,只是相比之下產量較低。至于高莖朝糯和矮莖朝糯則是從漢族地區引進的變種,目的是配合其他糯稻品種的種植,此外,杉樹皮糯、黃芒糯以及表中未提及的得五糯和三叉戟糯則是為了混合插秧,提高抗病能力和抗災能力而特意選育的匹配品種。[8]最值得一提的是,當地還有一種稱為鵝血紅的糯稻品種,得名的原因是它的谷殼成血紅色,其特異性在于即使糯谷收割后,長在地中的稻苗也不會枯黃,可以在兩個月內一直保持青綠,能為牲畜越冬提供難得的新鮮飼料,是極為珍貴的農牧兼容品種。

上述琳瑯滿目的糯稻品種并行傳承,才使得當地侗族鄉民能夠高效地利用各種不同的稻田,從而提高了稻魚鴨和諧共生生計對所處生態環境的總體適應水平。它們中的每一個品種在當地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每一個品種的失傳都會帶來難以補救的損失。因而,穩定的傳承這些珍稀糯稻品種是當地非物質文化保護中的重要內容之一。

三、黃崗村糯稻品種的傳承與傳統侗族社會機制間的關系

黃崗村現存的各種糯稻品種,其來歷各不相同,現有多種糯稻品種并存的格局是當地侗族社區耕作制度運行的產物。侗族的傳統社會則為這些品種的傳承提供了制度支持。大致而言,這些珍貴的糯稻品種的來源有四個渠道:其一是這里的侗族鄉民從他們的原住地隨著遷徙帶進來的;其二是黃崗侗族鄉民通過與各款區侗寨的社交活動,從其他侗族地區引進的;其三是通過集市商貿購入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則是黃崗侗族鄉民以上述三種來歷的糯稻品種為親本,在黃崗針對當地需要獨立選育成功的新品種。

上文提到的老牛毛糯、萬年糯與小牛毛糯就是黃崗鄉民所種糯稻的先祖。從壩區遷到黃崗定居后,成功的馴化使之適應于黃崗的特定自然環境。這樣的品種數量雖不多,但卻是很多新品種的培育親本。因而在當地的品種構成中具有特殊的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侗族社會中的糯稻品種引進,在某種意義上,已經具有了署名權。通常是用該品種的育成村寨名作為被引進品種的名稱,比如,金洞糯就是從廣西三江縣金洞村引進的。又如,得五糯則是從與黃崗近鄰的得五寨引進的糯稻品種。這種引種工作在整個侗族地區歷史悠久而且一直傳承至今。黃崗村的鄉民至今還在延續這一傳統,不斷地從各個侗族村寨引進新品種。這樣引種的品種在黃崗被成功馴化后又會作為親本使用,從中培育出更適應于當地的新糯稻品種來。

侗族地區早期傳承的糯稻品種大多具有桿高、桿硬、耐水淹的特征,而且谷穗上的谷粒不容易脫落,這是從平原河網地帶洪泛區野生稻種直接選育出來的糯稻品種。除了耐陰冷性能外,黃崗村現有的很多品種都不同程度地具有上述特征,獲得耐陰冷的適應要求則是黃崗鄉民世代培育的結果。與此相反,如上文提到的高莖朝糯和矮莖朝糯兩個品種,其稻桿較軟,株高較矮,米粒呈橢圓形,谷粒容易脫落,谷粒的尖端芒短甚至無芒,這樣的生物特性比較適宜于種植在水位穩定、陽光充足的平原河網地帶,而不適應于黃崗那樣的叢林山區種植。而且生物屬性與黃崗其他糯稻品種差距較大,可見這兩個品種不僅不是黃崗的傳統品種,甚至不是侗族社區傳統的糯稻品種,而是從漢族地區從商貿渠道引進的糯稻品種,黃崗鄉民引進這兩種糯稻品種的目的是因為這兩種品種容易脫粒,可以用打斗收割,而無須使用折刀。小范圍種植這兩個品種,可以調劑收割季節的勞動力分配。農忙時,碾米操作也比較方便,可以減輕農忙時的家務勞動,因此它們雖有種植,卻沒有成為當地的主種品種。

不過通過什么樣的渠道引進糯稻品種,都很難完全適應黃崗的特殊生態環境,因而,引種從終極意義上說,只是豐富品種結構的手段。要確保糯稻品種完全適應于黃崗的特殊環境只能依賴自己的力量選育出本地的特優品種來。這個工作是一個世代積累的過程,黃崗侗族鄉民的先輩們一直在從事著這一艱巨的育種工作。上文提到的新列株糯、老列株糯、深山糯、龍圖糯可以基本肯定是在黃崗這一片區成功培育出的當地特優糯稻品種。

侗族鄉民一般是通過自然雜交人工選育逐步培育出新品種的。上文已經提及,為了抵御自然災害和病蟲害的侵襲,侗族鄉民早就形成了多品種糯稻在同一地塊混合種植的傳統農藝。這種傳統農藝客觀上為不同糯稻品種之間的異花授粉創造了條件,因而在糯稻的實際種植過程中,總會很自然地出現一些變種。而侗族鄉民則會有意識地將這樣的變種保留下來進行試種,如果試種的過程中證明了新的變種具有更好的適應性能,就會擴大種植,經世代培育后,就能培育出新的糯稻品種來。要使自然雜交的變種馴化為具有推廣價值的新品種,成功的關鍵在于要有一套健全的制度性保證,而這樣的制度性保證早年普遍存在于整個侗族社區,因而早年侗族社區曾經擁有過很多的糯稻品種。不過,這樣的制度性保證在黃崗還可以看到,原來,侗族社會是一個十分尊重老人的社會,老人在社會運行中扮演著特殊的角色。就育種而言,老人們可以在家族村社內自立經營種植小塊土地,為整個社區育種和保種。鄉民們出于公益的目的會給他們提供各種各樣的服務。不管通過什么渠道引進的新品種,試種階段都是由這些老人帶頭。新品種的選育更多的是靠他們持之以恒的艱辛勞動,不過,侗族社區對他們也有特殊的回報方式,一方面,不管是成功引進的品種還是選育出的新品種,這個品種的命名就可以用這些作出貢獻的老人的名字。這樣的命名表明老人們的艱辛勞動得到了社會的承認,享受到社會永遠紀念的榮耀,老人們也因此得到精神上的滿足。另一方面,老人們無論給其他鄉民提供什么樣的好品種,其他人都要用等量的糯谷禾把與老人交換。種植后如果獲得豐收,這些受惠了的鄉民還會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回報傳種的老人。比如為他們砍柴、做家務,甚至替老人們修建房屋等等,鄉民們都以能夠為這些老人作貢獻才感到心安理得。正是因為這樣一種制度性的保障一直在發揮著推動作用,才使得侗族社會中新的糯稻品種不斷地涌現,而侗族文化對所處生態環境的適應也因此得到穩步提高。

這里,僅以列株糯育種為例,揭示制度保障對新品種產生的推動作用。20世紀50年代以前,黃崗地區還擁有大片的原生叢林,然而,當時那些鑲嵌在叢林中的稻田直接日照的時數比今天還要短,稻田的水溫和土溫比今天還稍低,叢林間的霧比今天的更濃,因而在當時主種的糯稻品種是深山糯、龍圖糯、萬年糯和老列株糯。上世紀60年代起,黃崗當地的原生叢林相繼被砍伐后,自然形成的次生中幼林對地表的蔭蔽度很低,這就使得稻田中的水溫和土溫有所升高,每天的直接日照時數延長,上述4個品種原有適應能力有所下降。在這時候,黃崗寨的老人們在種植老列株的田塊中發現了一個新變種,特征是谷芒變短,米粒變短,在次生林環境下種植,產量明顯高于上述4個品種,而且米質好,口味芬芳。于是,開始將這個變種在特定地塊擴大試種,結果取得了非常滿意的成效。遺憾的是,當時正值“文化大革命”,傳統的命名體制無法實行,這個新品種的命名只能根據它的成熟期,在農歷九月而稱為“列株糯”。上文已提到,為了保存這個新品種經歷了很多風險,培育這個品種的老人已經不在人世了,但這個品種卻成了黃崗村的主種品種。20世紀80年代后,列株糯這個新品種推廣到了黃崗周邊地區。目前,黎平、從江、榕江地帶毗連的很多侗族和苗族村寨都種植有這個新品種。為了感激黃崗人的貢獻,他們都把這個品種名字改稱“黃崗糯”,這當然為黃崗人贏得了崇高的聲譽和榮耀。[9]

黃崗的糯稻品種結構是一潭活水,在現代化背景下,中國的生態建設也是一潭活水,既然都是活水,那么,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肯定要不斷地演化,不斷地創新,不斷地完善。其結果就必然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以往認為無用或是價值不大的東西,到后來反而會變成無價的珍寶。在與黃崗鄉民分享這些糯稻品種時,我們都不自覺地萌生了各種念頭。舉例說,我國正在執行退耕還林政策,不久后,我國的森林生態系統必將穩步擴大,山地叢林將會越來越茂密,到那時候,像深山糯、龍圖糯、老列株糯那樣能夠與叢林兼容的特異糯稻品種肯定能重新煥發生機。因為推廣這樣的品種不會與森林爭地,加上它們既有耐水淹和不怕蔭蔽的特性,種這樣的糯稻品種,稻田可以儲積大量的水資源。洪水季節,為江河下游分洪;枯水季節,又可以給江河下游補給緊缺的水資源。[10]因而,這樣的品種在未來具有無限光明的前途。再如,列株糯目前非常適宜于在黃崗種植,但隨著黃崗叢林的進一步茂密,列株糯的種植面積肯定要壓縮。不過,在廣大侗族地區的森林邊緣的稻田中,恰好需要這樣的品種,列株糯在未來同樣具有廣闊的使用空間。就是老牛毛糯、小牛毛糯、杉樹皮糯那樣的目前罕見的糯稻品種也肯定不會退出歷史舞臺。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些具有特殊口感的優質糯稻不僅侗族人民喜愛,其他各族人民也會喜愛。市場需求必定增加,價格必然攀升。盡管它們的產量低于雜交稻,但由此獲得的市場收入肯定會高于雜交稻。這就會使得目前不再種植糯稻的廣闊平壩地帶,為了獲得更高的經濟收入,也會很自然地擴大這些糯稻品種的種植。因而它們同樣有無法替代的保種價值。同樣的道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奶等高質量的食品的消費量必然與日俱增,單靠北方草原,顯然不能滿足人們高質量食品需求增長的需要。我國的大西南肯定需要形成新的畜牧基地,在這樣的形勢下,像鵝血紅糯那樣的糯稻品種肯定會成為難得的珍寶。因為它可以支持南方山區畜牧業的基地建設,確保農牧業高效兼容。它同樣具有廣闊的推廣種植空間。再有,那種氣味特別芬芳的“茍羊當”糯,憑借它那優異的品質肯定會贏得消費者的一致青睞。更由于這種特異的糯稻,適宜種植在特別陰冷的爛泥田中,它不會與其他水稻品種爭地,產量雖低,生長季雖長,只要市場價格適宜,它同樣會成為值得推廣的傳統糯稻品種。特別是在生態環境改善后,陰冷爛泥田將會擴大,它的價值更加重要。

總而言之,對待黃崗琳瑯滿目的糯稻品種,我們需要以一種發展的眼光去審視,需要一種創新的意識去作出評估,我們必須牢記,片面追求單位面積產量的時代在中國已經逐步成了歷史,再用老眼光看這些不可替代的糯稻品種珍奇,我們在研究思路上必然落伍于我們所處的這個新時代。而且,黃崗現成的糯稻品種對整個侗族社區而言僅僅是九鼎一臠,發掘、傳承、推廣、利用各民族本土生態知識和技術技能的研究任務還十分艱巨,需要更多的研究者和各族人民一道參與,但愿本文提供的資料能喚起更多的生態人類學工作者和相關專業的學者更多的關注,以便大家共同來完成這一艱巨的使命。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在线高清视频|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软件|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麻豆|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爽爽| 国产精品无码翘臀在线看纯欲| 午夜少妇精品视频小电影| 日本成人在线不卡视频| 18禁影院亚洲专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鸭| 国产精品成| 色婷婷电影网|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卡| 欧美区一区二区三| 99在线免费播放| 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 国产在线91在线电影|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老司机| 亚洲精品久综合蜜| 成人在线第一页| 喷潮白浆直流在线播放| 久996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成人国产精品网站在线看 | 在线精品自拍|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专区第一页| 熟女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毛片基地| 亚洲精品免费网站| 波多野结衣视频网站| 欧美一级99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网站| 91精品专区国产盗摄| 欧美性色综合网| 狼友av永久网站免费观看|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91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专区| 国产精品美女自慰喷水|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88| 99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性久久久久| 91麻豆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 国产情侣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永久免费网站| 日韩在线2020专区| 国产91特黄特色A级毛片| 日本妇乱子伦视频| 农村乱人伦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板| 亚州AV秘 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色婷婷|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 色视频久久|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亚洲视频在线青青| 国产后式a一视频| 538国产视频|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无码| 日本一本正道综合久久dvd|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影音先锋丝袜制服| 国产成人资源| 影音先锋丝袜制服| 91系列在线观看| 色综合成人| 22sihu国产精品视频影视资讯|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播放| 狠狠色狠狠综合久久| 亚洲人成色在线观看|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毛片| 浮力影院国产第一页| 国产成人免费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91久草视频| 麻豆AV网站免费进入| 国产成人无码久久久久毛片| 在线观看亚洲天堂| 91亚洲视频下载| 一级片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