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保國ZHOU Bao-guo
(海原水務局,海原 755200)
(Haiyuan Water Supplies Bureau,Haiyuan 755200,China)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修建的工程,主要由民工投勞完成,工程建設標準低,配套不完善,渠道襯砌率低下,加之運行時間長,維修資金缺乏,致使工程老化損壞,水資源浪費嚴重,灌溉水利用系數低下。小揚水灌區和水庫自流灌區灌溉水利用系數平均在0.42~0.48 之間,小麥毛灌溉定額在450m3/畝。灌區效益下滑,實際灌溉面積下降,灌溉水量供需矛盾增加,庫灌區部分水澆地重又淪為旱田,群眾生活逐年下降。據調查,全縣老化失修、不能正常發揮效益的工程占40%以上。
灌區雖然大力推行小畦灌溉,但高標準小畦較少,畦塊面積大多為0.5-1 畝,節水效果差,加之灌水技術粗放,造成水資源利用率低,灌區田間水利用系數僅為0.72~0.80,低于節水灌溉標準體系規定的田間水利用系數0.9的要求。
灌區群眾節水意識淡薄,認為灌水越多,作物產量就越高,導致灌水粗放與水資源浪費;農民習慣于“大鍋水”、“福利水”,水商品意識淡薄,沒有形成水是商品的觀念,部分灌區水費收繳困難,基層水管單位經費短缺,灌區工程日常維修和管理無法正常進行,加快了水利工程的老化失修。
西北東部黃土丘陵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緩慢,水資源日益匱乏,仍未從根本上擺脫靠天吃飯的局面,農民生產、生活與灌區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因此,為打破資源性缺水和水質性缺水現狀,充分發揮小型水利工程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其必要性主要體現如下:一是新建和改造攔蓄、貯水工程,擴大小型水利工程覆蓋面,為發展農業灌溉提供水源保障;二是推行節水灌溉,改善和新增灌溉面積,確保干旱之年農作物灌溉和人畜需水要求,提高山丘區抗御干旱災害的能力。因此,為改善山丘區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均衡、穩定增長,發展水利工程,增加投入力度是十分必要可行的。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會議精神,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中央和自治區關于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部署要求,以節水型社會建設總攬全局,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大力推進民生水利,著力構建水利科學發展的體制和機制,以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科學配置和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促進全縣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①科學規劃、統籌兼顧。統籌考慮當地的水土資源狀況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與相關規劃相協調,堅持蓄引提等相結合,充分利用當地水資源,提高工程供水保障能力。
②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充分考慮地形地貌特征,因地制宜確定工程模式和建設方案。突出水利工程建設,積極發展節水灌溉,優先扶持水利基礎設施薄弱、抗災能力低的地區。
③尊重民意、量力而行。充分征求當地群眾對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意見、建議,尊重基層干部群眾意愿,根據實際需要,合理確定建設內容、目標和發展速度。
④整村推進、提高效益。項目建設以村為單位,摸清底數,合理確定目標,集中連片,整村推進,提高工程效益。
⑤健全機制、強化管理。加強政策引導,通過“以獎代補”、“民辦公助”等形式,鼓勵農民大力興辦小型農田水利設施。進一步深化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體制改革,探索建立“誰建、誰有、誰管理、誰受益”的建設管理機制。
小型水利工程的實施,攔蓄有效地表水,發展節水灌溉,為特色種植補給水量,將使有限的水資源發揮盡可能大的效益,對促進生態環境改善,維護水資源可持續發展起到重要作用。隨著項目區農田林網化、退耕還林草,地表植被、森林覆蓋率增加,涵養水源,減輕風沙危害,保持水土資源,農業高效穩產,實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良性循環。
①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一是加強領導,明確職責。優化水資源配置,發展現代農業,是實現節水型社會的根本途徑。小型水利工程涉及面廣,投資量大,任務繁重,技術要求高,是推進經濟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基礎性工程。成立由政府主管縣長任組長,發改、財政、水利、扶貧等部門為成員單位的規劃實施領導小組,綜合規劃,統籌財力,動員群眾,分步實施,協調解決規劃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要把小型水利工程列入縣委、政府的重點工作,納入目標考核范疇,層層簽訂責任書,明確職責,落實任務,形成良好的工作機制。二是樹立典范,以點帶面。小型水利工程點多面廣,各級組織實施的部門必須建立健全規劃實施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措施,樹立典范,以點帶面,總結經驗,示范推廣,為規劃的順利實施提供組織保障。
②結合當地實際,科學合理制定實施方案。要深化水利管理體制改革,加大政策宣傳指導,根據小型水利工程實際情況,對運行不良的小型水利工程進行改造,有效改善灌溉水利用率低現狀,水土資源浪費問題,并解決灌區農業發展落后問題。
③統籌項目資金,加強監督管理。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由縣政府專門制定項目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對小型水利工程項目資金嚴格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專人管理、專帳核算、??顚S茫瑖栏癜凑账こ探ㄔO財務、會計制度進行管理,按規定使用資金。縣財政部門將嚴格按照自治區發改委批準的項目計劃、初步設計、工程建設進度等及時撥付建設資金,并嚴格督查項目實施單位按照規定的程序和手續及時報帳。
采取區審計部門專項審計,區財政局、區發改委以工代賑辦公室聯合自上而下的檢查及項目實施領導小組辦公室自下而上的監督等形式,對各類開發資金的到位、管理、使用進行檢查監督,規范項目財務管理,建立健全財務報賬提款制度,保證用足用好開發資金,確保??顚S?。
④堅持試點先行,積極穩妥推進。工程建設是發展灌區農業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保證,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工程量大,任務艱巨。做好這項工作的關鍵是要抓好一批示范典型工程,通過典型示范,以點帶面。
⑤強化科技培訓,轉變落后生產方式。貧困落后,科技、文化水平較低,縣委、政府要抓緊培養專門人才,同時大力發揮區內科研單位、大專院校、設計等部門的技術優勢。工程實施中,積極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研究節水、高效農業生產模式,以科技支撐工程建設。一是加強技術培訓,在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方面引入激勵機制,創建節水技術信息平臺,大力推廣節水灌溉技術。二是強化質量意識和創新觀念,確保項目建設的規范化、科學化、合理化和效益化。
⑥健全管理機制,促進灌區可持續發展。工程竣工后,相應的配套水利設施交由農民用水協會管理,建立“一票到戶”制度。農民用水協會執行水費收繳、日常養護等工作,田間渠系由受益戶自管。在工程建設中,建成一個村、組轄區內小型水利工程,成立該村組的用水協會,移交并向協會明確管理范圍、職責,使建設與管理有機的結合起來??纱龠M山丘區水利持續發展,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經濟跨越式發展的良好局面。
[1]王小文,鎮方棟.我國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研究[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07(12).
[2]白善廣.小型農村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探析[J].現代農業科技,2008(12).
[3]劉鐵軍.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研究[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