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惠林LIU Hui-lin
(鹽城市環境監測中心站,鹽城 224001)
(Yancheng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ral Station,Yancheng 224001,China)
在對事業單位的會計進行改革的時候需要從多個方面來進行,對于現在存在的一些問題應該要從各個層次來進行分析和研究,同時還需要對改革當中事業單位的會計進行創新和完善。要對事業單位的會計體系標準進行不斷的完善,這樣在對事業單位的會計進行改革的時候目標才能夠比較的明確,對會計的基礎進行規定,財務報表的相關內容才能夠得到不斷的完善,會計信息的質量也才能夠得到相應的提高,最終才能夠保證事業單位的會計能夠在健康和全面的環境當中不斷的發展和進步。
1.1 事業單位在改革的過程當中面臨很多的問題需要去解決 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現在發展的速度比較快,但是事業單位的會計制度卻不能夠很好地跟上社會經濟的發展步伐,這樣會計工作的相關作用就不能夠有效地發揮出來,事業單位的會計在實際的工作當中方法以及模式顯得比較滯后,這樣在事業單位開展各項經濟活動的時候就會出現非常多的問題。事業單位現在主要面臨下面這樣一些問題。
首先,事業單位現在很多的會計工作人員在類型上比較一致。現在很多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人員基本上都只能進行流水記賬,即薄記型。但是對于簿記型會計工作人員來說,在發達的西方國家中都已經完全的被淘汰了。對于現在的事業單位來說,在進行會計工作的時候那些管理型的人才才更加合適,而管理型人才現在也屬于一種新型的人才,在實際的工作當中,管理型人才能夠有效地避免和減少工作當中的失誤,在面對一些突發情況的時候他們的應變能力也更強。現在社會更加愿意承認那些多元化發展的會計人員,事業單位采用的簿記型人才對于事業單位的一些管理需求不能夠很好滿足,而在市場環境不斷的變化過程當中他們也不能夠很好地滿足實際的發展需求,所以在對事業單位改革的過程當中,簿記型的會計工作方式會對事業單位的改革產生比較嚴重的影響。
其次,很多事業單位的會計并沒有很好的主體意識,在事業單位當中財務工作人員和財務報告就構成了會計的主體。但是在實際的工作當中,很多的事業單位只有財務工作人員進行比較簡單和普通的核算,并沒有時常整理財務報告,這樣會計主體和財務主體就會缺失。因為事業單位會計的主體不明確,這樣也會對改革帶來一定的麻煩。
第三,事業單位的會計類別以及會計工作人員的自身素質存在一定的問題。
我國的事業單位在進行會計工作的時候,主要就是對各種資金的收支情況進行預算,如果會計工作人員比較專業的話,那么在開始處理實際工作的時候肯定就會更加的有效。事業單位會計工作人員的自身專業技術水平會對資金鏈的結構以及各種預算產生直接的影響。雖然現在很多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人員的文憑基本上都是大專以上,但是在考會計證的時候卻比較的簡單易過,這樣在選拔會計專業人才的時候就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同時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人員專業素質水平還需要進一步的提高,而且會計的類別也比較的單一,會計工作人員在對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方式和工作量進行適應的時候需要的時間比較長,而且在實際的工作當中工作效率也比較低。另外很多事業單位都沒有能夠及時地對會計工作人員進行監督和考評,這樣在對事業單位會計進行改革的時候就會出現一定的阻礙。最后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之間的相互聯系不是很緊密,在市場變化的過程當中,政府部門能夠進行有效的預測然后采取相應的措施,而事業單位則應該要依附在政府部門上,在對會計方式進行改變的時候應該要根據市場的實際變化情況來進行。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之間的聯系卻不是很緊密,在進行相互關系融合的時候不能夠有效地實現。
1.2 經濟體制的不斷發展變化使得事業單位會計改革迫在眉睫
1993 年施行會計制度后,事業單位的會計就在不斷地進行改革,從而使得事業單位的資金來源于財政資金。根據財政數據統計,我國事業單位會計數量比較大,會計從業人員規模也很大,而市場經濟條件下,所有資金都由財政資金進行開支,這樣要求事業單位會計必須進行改革。事業單位進行改革的基礎就是針對資金來源進行改革,資金來源大致有三種情況:政府出資,部分自己出資,自己出資。隨著事業單位改革,文化事業單位的會計也跟隨其步伐進行了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積攢了一定的經驗,對于事業單位會計改革帶去了一定的幫助。一些事業單位進行會計改革的時候總是感覺吃力,主要是因為這些事業單位的會計發展處于一種平穩狀態,對于改革的意識強度就不會很高。他們必須根據自己單位的實際情況,抓大放小突出重點,進行深入的改革,從而使得事業單位資金來源能夠向多元化發展。例如,針對事業單位資金類型進行分類整理,使得資金來源方式條理明朗化,如公益性事業單位資金從公益性事業中調取。而目前,事業單位會計發展不能很好地與時代發展相適應,所以必須進行事業單位會計的改革。
事業單位會計進行改革才能很好地與社會發展相適應,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2.1 需要對會計核算方式進行改革
傳統的會計核算方式,不能對各項費用進行比較全面的核算與監督,可以通過轉變會計核算方式,使得各項經費的收支明細化,從而提高事業單位對經費的監督與管理,從而使得會計工作向管理型進行轉變。
事業單位應該從整體出發,對單位的會計進行深入、徹底的了解與分析,進而發現問題,由淺入深、從小到大地去解決改革中出現的問題;同時參照各種會計制度與會計準則,有針對性的、有重點的對會計進行改革。把會計核算方式向管理型進行改革,將能有效地提高事業單位資金等各項管理能力,從而適應社會發展需要,使改革能夠得到真正的實現。
2.2 在記賬的過程當中應該要選擇好主體,這樣規劃活動經費的時候才能夠更加合理
我國事業單位的資金來源比較多樣,在使用的過程當中也表現出了多樣化,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各個事業單位之間在使用資金的時候差異也變得更大,那么對于每筆資金的使用情況事業單位在記賬的時候都應該要比較清楚和靈活,在對資金進行管理的時候也應該要更加的細化,這樣在掌握資金去向的時候就會更加容易。
2.3 積極地使用一些現代化的新技術,這樣事業單位的會計技術含量才會得到相應的提高
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很多事業單位在實際的工作當中也開始采用計算機信息技術。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對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人員進行不斷的培訓,提高他們自身的專業技術水平和利用現代技術進行實際工作的能力,對他們要進行評價和監督,讓他們能夠真正地去接受最新和最先進的會計信息,提高實際工作的效率,這樣事業單位在對會計進行改革的時候才會變得更加的多元化和深入。
2.4 對事業單位的會計監督體系要不斷的完善
事業單位會計部門進行監督和管理的時候應該要建立起專門的工作部門來負責,在日常事務的支出過程當中,需要設置合理和科學的程序,這樣事業單位中的各個部門之間能夠相互制約和監督。
要使我國事業單位的會計事業能夠進一步的發展,那么就必須要對事業單位會計進行不斷的改革,這樣事業單位的會計在實際的工作當中才能夠更好地去滿足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從而來為事業單位的發展更好地服務。
[1]鐘懷振.事業單位會計改革思考[J].財會通訊,2009,25:48-49.
[2]王守賢.對事業單位會計改革的幾點思考[J].財經界(學術版),2012,01:161-162.
[3]王曉霞.事業單位會計改革建議[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13: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