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彩英 WU Cai-ying;王娜 WANG Na
(遼寧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鞍山 114051)
(Schoo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aoning,Anshan 114051,China)
在西方國家,中小企業的融資可分為以下兩種情況:無限責任制企業和有限責任制企業。
無限責任制企業包括單人業主制企業和合伙制企業,特點是不繳納企業所得稅,只需繳納相對較輕的個人所得稅,但是,不能夠通過債券、股票等形式向社會進行直接融資,并且經營過程中產生的風險由自己來承擔。企業資金的主要來源通常情況下主要是業主或合伙人的個人資產。通過對各國的融資方式進行比較分析,在意大利和巴西,這類小企業的融資方式主要是向親戚朋友摘借,而且比較多,這種融資方式得到政府的鼓勵和支持。而美國和英國的這類小企業恰恰相反,他們主要依靠自己的積蓄,向親戚朋友借錢融資的比較少。
有限責任制企業,這類企業往往是公司制中小企業,特點是繳納高額的企業所得稅,同時繳納相對較重的個人所得稅。但是,這類企業的優勢主要表現為:可以通過債券、股票的方式向社會直接融資,并且只承擔以股本金為限的經營風險,其承擔的責任有限。當然,一部分公司制中小企業除外,絕大多數中小企業債券和股票只能通過柜臺進行交易。與其他交易方式相比,通過柜臺進行交易的相對成本比較高,而且風險比較大。
無論是單人業主制和合伙制企業,還是公司制中小企業,都客觀地、不可避免地存在著融資難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①受經營環境的影響和制約,中小企業變數大、風險大,難以受到投資者的青睞。美國對全國近2000多萬個各種不同類型的小企業進行統計,在3年內關閉的企業占到1/3,甚至1/2,這從根本上影響了企業的融資。②受總資產的影響,中小企業的負債能力有限。通常情況下,企業資本金的大小決定著其負債能力,負債能力通常為資本金的80%或60%。對于中小企業來說,由于資產少,其負債能力相對比較低。從世界范圍來看,獨立自主和自我奮斗的精神在美國的中小企業中表現比較突出,因此企業的負債水平比較低,通常都低于50%,對于意大利、法國等歐洲國家來說,側重團隊精神和社會力量,倡導互助合作,因此中小企業的負債水平比較高,通常超過50%;③對于中小企業來說,由于類型比較多,在資金需求數量方面比較小,但是頻率比較高,進而增加了融資的復雜程度,同時增加了融資的成本。中小企業以融資的多樣化、小批量而著稱,資金需求具有批量小、頻率高的特點,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融資單位的融資成本,在不考慮其它因素的前提下,在融資利率方面,與上規模的企業相比,中小企業平均高出2-4個百分點。④金融業實行的謹慎原則,增加了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度。在經濟生活中,由于資金或貨幣的重要性、廣泛性以及影響國民經濟的全局性,為此各國制定了嚴格的經營規則,對金融業進行管理,進而確保資金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流動性,避免金融危機沖擊整個國民經濟。⑤金融企業融資手續繁瑣,挫傷了中小企業融資的積極性。通過上述分析,對于中小企業來說,由于融資數量少、頻率高,因此需要簡單快捷的融資方式。然而,金融部門為了確保自身的安全,需要完整的融資手續加強管理,進而在一定程度上難以滿足中小企業融資的需要。
國家已采取相應措施,對中小企業給予扶持,但目前效果還不理想。其原因在于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體系和資金扶持政策尚處于起步階段,融資渠道和政策體系還缺乏完整性和系統性;政府扶持政策的作用對象也缺乏針對性或重點。考察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得到如下啟示:
對于我國各類公司制企業來說,雖然盡了上繳所得稅的義務,但是不能享有自由發行債券、股票的權力,與國外公司制企業直接向社會募集資金的做法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國外,只需獲得證券監察部門的審核和備案,公司制企業就能發行債券或股票,并且通過柜臺方式交易所發行的債券或股票,在全部公司債券或股票中,通過證券交易所公開發行的債券或股票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
為了進一步提升中小企業的整體素質和綜合競爭力,需要培育信用體系、對信用市場進行規范、建立和完善信用制度、積極營造信用環境,進一步抵御信用風險,鞏固和強化自身的融資能力。首先建立健全企業外部的征信系統和信用評價體系,通過樹立信用典型,積極推廣信用管理經驗;其次建立和完善企業內部信用制度,對企業內部加強管理。因此,通過建立企業信用檔案、信用評級、企業信用制度等形式,對于推進中小企業的信用體系建設,增強企業的信用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信息化的發展程度已成為中小企業在生產和經營、管理和決策、研究和開發、市場與銷售等各方面全面應用信息技術的一個衡量尺度,通過信息和知識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調整或重組企業組織結構與業務模式,來服務企業發展目標,以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是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因此,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勢在必行。
從法律法規建設上來硬化對中小企業的融資制度安排。可以在現有《中小企業促進法》的基礎上,制定更具適用性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法》、《中小企業融資法》、《中小金融機構法》等具體法律、法規,以規范中小企業融資主體的責任范圍、融資辦法和保障措施。應借鑒發達國家的成熟經驗,各級政府在安排財政預算支出時,按一定比例提取中小企業專項發展基金。
鼓勵開辦由地方財政出資或擔保融資的中小企業政策性銀行,其資金運用可委托地方商業銀行代理,在利用政策性銀行的低成本資金時,應將利息直接補貼給中小企業,而不是補貼給商業銀行,從而杜絕商業銀行在代理政策性金融業務時的道德風險。
[1]馮萬年.中小企業融資策略研究[J].財會月刊,2011(2).
[2]錢小平.基于產業集群的我國融資戰略研究[J].經濟縱橫,2012(11).
[3]李曉宇.民營經濟的金融困境與融資次序[J].經濟研究,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