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峻奎
摘 要:當前,質量問題已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的戰略問題,涉及基本民生的建筑和食品質量問題作為重中之重凸顯無遺,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的質量控制,形式尤為迫切。同樣,在市場經濟下,質量技術監督工作既面臨著挑戰,也存在著機遇。因此,如何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做好建筑工程質量的監督工作,是人們必須認真探討的一個重要問題。
關鍵詞:建筑工程;質量控制;監督服務
引言
市場經濟的特征:(1)經濟關系市場化。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一切經濟活動以市場調節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加快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市場監督體系和服務體系。(2)企業行為自主化。市場經濟條件下,所有企業都具有進行商品生產經營所應擁有的全部權力,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從而能夠自覺地面向市場,自主地開展生產經營活動。
1 建筑工程質量
建筑工程質量不僅包括建筑工程的實體質量而且還包括形成建筑工程的實體質量的工作質量。簡要的從總體、具體措施來談一下。
1.1 總體控制措施
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可以基本滿足預期目標。
1.1.1 實施動態控制
建筑工程項目質量控制是建筑工程項目管理工作的一部分,而建筑工程項目管理是建筑工程項目過程和管理過程的有機結合,建筑工程項目管理和質量控制隨時間、地點、客觀條件、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的發展而變化的,因此,建筑工程項目質量控制必須是動態的控制。從空間上的有關工程建設的每一個部分、每一個子項目,直至每一個設備零件、材料單件,每一項工作、技術和業務,都要保證工程質量標準,才能確保建筑工程質量達到預期的水平。
1.1.2 堅持以預防為主的原則
建筑工程質量控制應該積極主動,應事先對影響建筑工程質量的各種因素加以控制,而不能消極被動,等出現質量問題再進行處理。
1.1.3 健全工程質量責任體系
其中必須明確和落實好以下幾點責任:項目業主的質量責任(其中包括:招標、設計等);勘察、設計單位的質量責任(包括:資質等級許可、違法承攬和轉包、分包業務);施工單位的質量責任(包括:資質等級許可、施工質量、違法承攬和轉包、分包業務);工程監理單位的質量責任(包括:資質等級許可、實施監理、監理責任)。
1.2 施工質量控制
施工質量控制是一種過程性、糾正性和把關性的質量控制,也是建筑工程質量控制的具體環節和關鍵點,只有嚴格對施工全過程進行質量控制,即包括各項施工準備階段的控制,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和竣工階段的控制,才能實現項目質量目標。在此三項工作中,要把以下幾個方面當做重點來抓。
1.2.1 施工準備階段。由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主持熟悉圖紙并進行圖紙會審工作,審核出圖紙中存在問題后,應與設計人和發包人進行討論、協商解決;對全體施工人員進行質量知識、專業知識、管理知識和技能的教育和培訓必不可缺。
1.2.2 施工階段。在施工過程中,項目技術負責人對發包人或監理工程師提出的有關施工方案、技術措施及設計變更要求,應在執行前向執行人員進行書面技術交底。
在項目開工前應編制測量控制方案,施工過程中對紅線樁、水準點、工程測量控制樁等采取妥善保護,嚴禁擅自移動,做好工程測量質量控制。
重中之重,做好材料質量控制,控制好這幾點:嚴格采用招標“擇優選廉”的方式,選擇材料供應商,并建立材料供應檔案;分類管理進入現場的材料、半成品、構配件;強化材料質量的檢查驗收,報檢、準用;合理配備、配套使用現場的施工機械。
計量管理。企業應制定計量器具的使用,保管,維修,檢驗等規定,計量人員嚴格按此規定執行,以確保產品所必需的計量器具符合規定要求。
設置質量控制點,對質量進行預控。工程變更應由變更方向監理工程師(或業主)申請,理工程師與相關方研究做出變更決定后,發布變更通知,方可組織實施。
環境保護控制。工程施工時把好材料驗收關,不使用有害含量超標和淘汰的材料;施工所使用的材料作好防污染控制;工程竣工時檢測室內空氣污染物濃度,檢測不合格不允許使用。
建筑產品或半成品應采用護、包、蓋、封等措施妥善保護。
1.2.3 竣工驗收階段。做實現場行檢驗評定和竣工初驗、驗收程序,保證不走過場,并與與承包人簽定“質量保修書,使用說明書”。
2 質量技術監督工作的重點及對策
企業行為自主化的前提是轉變政府職能。在機構改革后,質量技術監督局的職能以服務企業為主,執法監督仍是必要手段,但不是主要方式和目的。企業依法自主管理的事項有兩項:一是工業企業內部的標準化、計量、質量管理;二是非強制檢定計量器具的檢定周期和檢定方式。
2.1 宏觀調控
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要指導建筑企業開展查質量意識、查質量保證體系、查質量水平、查現場管理、查售后服務為重點的企業質量自查活動;幫助質量不穩定的企業加強質量管理,提高產品質量;監督檢查一些管理不善的企業加強計量、質量工作,建立、完善企業質量檔案的基礎上,實現對企業質量狀況的動態監管,從而構建質量誠信體系。
2.2 變監督為服務
以強化質監基礎性工作為突破口,為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產業升級提供技術支撐。加快產品質量檢驗機構的市場化,大幅提升檢測機構的能力建設和檢測人員素質,主動為企業服務,加強委托檢驗工作。對于不具備檢測能力的企業,在雙方自愿互利的原則下簽定委托檢驗合同,為企業解決出廠檢驗問題,并進行咨詢服務,提高企業產品質量。
2.3 打防結合
加大違法失信懲戒力度,做好質量投訴的調處,打擊、懲戒違法、失信行為。采取堵源截流、跟蹤監控、扶優防偽等對策,對建筑行業進行監督不放松,落實和創新從源頭抓產品質量,從嚴搞好對建筑原材料的執法監督檢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扶優扶強、服務企業上,幫助、督促企業提高質量管理水平和產品質量,通過幫助企業增強產品的適應性,即提高產品的質量水平,以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提高市場占有份額。
2.4 幫助行業自凈
以促進企業提高競爭力抓發展,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大力推進名牌戰略實施,引導企業自律,創造一個良好的消費和發展環境。
3 結束語
上述針對建筑工程質量控制提出了幾點簡單的控制措施,并就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對建筑工程質量控制的作用談了一點粗淺的認識,希望行業同志共同探討乃至批評。建筑工程的質量控制是一項及其重要并且復雜的工程,只有做實各環節的監督,才能有效控制總體質量,達到預期目的。這就需要建筑業內部的自我約束和相關部門的有效監督共同作業,深入細致的分析,有效采取相應的策略,穩步提高建筑質量水平,更大限度的提高民生水平。
參考文獻
[1]建設工程質量控制[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2]質量振興綱要[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