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鷺
摘 要: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會計信息化隨之出現,其不是對會計電算化否定,而是會計電算化的發展方向。文章對知識經濟時代下會計理論的變化進行分析,同時,對現代信息技術和傳統會計模型之間的矛盾,結合了企業信息化的特點進行了闡述。文章對會計信息化理論出現的原因以及會計信息化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作用進行了簡單的論述。
關鍵詞:會計信息系統;會計電算化;會計信息化
1 會計電算化與會計信息化的區別
1.1 目標不同
在傳統的手工會計系統基礎上,會計電算化信息系統得以發展,兩者在業務流程以及手工操作方面具有相同性,會計電算化出現的目的就是減輕手動處理會計業務的工作量,同時,也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會計信息化從管理者的角度進行設計,其主要體現的是信息系統,在會計業務方面實現了信息化管理,同時,對企業的管理和決策方面具有很大的影響。
1.2 技術手段不同
會計電算化的產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環境的影響,在功能方面比較單一,主要對計算機技術進行利用,在之后的發展過程中,電算化軟件進行了不斷的完善和發展,但是,其在發展過程中還是存在著很大的問題。而會計信息化中的信息系統是在網絡環境下發展而來,主要對計算機網絡和現代通信技術進行利用。
1.3 功能范圍和會計程序不同
在手工會計系統基礎上會計電算化得以發展,對傳統的會計系統進行了改善,同時,對手工會計程序進行了利用,在最開始的部分都是記賬憑證,最后利用計算機對經濟業務進行了報表的生成,在這個過程中一直沿用的都是傳統手工記賬的模式。為了更好的適應時代的發展,會計信息化得以發展,其在信息處理方面實現了及時性、準確性以及實時性的目的。會計信息化在設計方面對管理方面比較重視,同時,在業務核算、信息管理以及決策分析方面效果比較好,在整個會計流程方面進行了改進,實現了會計信息的更好發展。
1.4 信息輸入、輸出的對象不同
會計電算化的信息系統建立主要是為了財務部門而設立,在設計方面對財務部門的需要比較重視,而且,會計信息的輸入和輸出都是財務部門來進行執行,在信息質量方面容易出現很大的問題。會計信息化主要由業務處理以及管理信息系統組成,很多的數據都是從企業內部和外部的系統中直接獲取,在信息輸出方面主要依靠網絡,因此,企業內外的各個部門和經過授權的部門都可以直接對相關的信息進行獲取。
2 實現會計信息化是本世紀財務會計發展大趨勢
知識經濟的出現給會計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對會計系統的硬件、軟件以及信息內容都帶來了很大的影響。計算機技術的出現導致傳統的信息技術歷史被改寫,利用紙張、筆墨和算盤的會計操作已經逐漸被取代。會計電算化軟件對傳統的會計循環被改變,同時,網絡通訊技術的出現使得傳統會計報表信息交換方式被改寫,具體的方面體現在以下幾個部分。
2.1 從單一報表體系向多元報表體系轉變
在會計系統中,會計報表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其提供的信息種類、數量以及質量和傳統的會計系統結構有著密切的關系。手工會計系統以傳統的信息技術作為支持,在信息屬性方面出現了比較單一的情況。盡管將計算機技術應用到了會計系統中,但是電算化會計軟件在發展過程中對手工會計系統的單一屬性沒有進行改善。會計核算在不斷發展過程中,財務報表體系經過了幾次變革,但是,都是在原有基礎上沒有進行完善和改進。利用電子計算機具有的隨機性和寄存性對會計系統進行重新的設計和構造,系統將更加的完善,同時,也能具有多重信息處理功能,在會計報表提供方面也能實現多元化。用戶在對信息種類、數量以及質量進行選擇時,能夠更加的方便,這樣會使會計系統更加具有生命力,也實現了從系統中直接獲取信息的需求,系統在應用方面能夠更加廣泛。
2.2 會計信息的可靠性與相關性并重
會計信息的用途不同,對會計信息想可靠性和相關性的要求也不同,在對傳統財富進行分配時,對會計信息的可靠性有著很高的要求,在進行投資決策方面對會計信息的相關性要求比較高。
隨著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會計信息在決策方面的作用受到了廣泛的關注。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相關性是滿足不同用途的關鍵,同時,也是會計賴以生存的重要因素。傳統會計系統在會計信息財富分配用途上進行建立和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對會計信息的可靠性要求比較高,但是,單一屬性的會計信息對滿足現在的需求有很大的阻礙,因此,要利用多元報表體系來提高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相關性,同時,對可靠性和相關性之間的關系進行重視。
2.3 主體與關聯方信息并重
傳統會計系統在會計信息以及財富分配方面的用途非常明顯,其也是會計信息系統建立的前提。在工業時代的企業組織具有了垂直控制特征,在這個前提下,要對外部環境進行很好的利用。在知識經濟時代下,企業組織的垂直機構在不斷發生著變化,逐漸向網絡化發展,這樣就使得會計主體假設失去了原有的合理性。信息時代的來臨,對主體和關聯方的信息要給予同等重視,這也是會計發展的有一個方向。
2.4 有形資源與技術資源并重
工業社會發展過程中,企業要想獲得長遠的發展,對有形資源進行有效的利用非常重要,這在客觀上也對傳統的會計系統進行決定,因此,企業在會計方面通常都是對有形的資源進行確認、記錄、計量以及報告。但是,在知識經濟來臨的時代,企業要想獲得持續經營,在技術開發、利用以及爭奪方面都要進行重視,有形資源在企業經營過程中的作用出現了逐漸消退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新的會計系統必要要進行建設,在不斷發展過程中,要對無形資源的作用進行重視。
2.5 貨幣與非貨幣計量并重
會計信息貨幣化,要求所有的會計信息都能夠實現數字化,同時,都具有匯總的經濟意義,但是,在實際中,會計信息的計量并不是單一的屬性,報表的方式也不固定,這種變化將會導致會計計量向著非貨幣延伸,貨幣計量轉向了貨幣和非貨幣計量并重。
2.6 從事后信息揭示到事后與事前信息揭示并重
因為在用戶的財富分配用途的導向下,傳統會計所提供的信息絕大部分具有事后信息的特征,但是所有的投資決策都應面向未來而不是過去;這在客觀上便要求會計必須突破傳統的約束,提供更多具有決策性的信息。目前國際上流行的現金流量表雖然反映的是過去現金流量的信息,但卻是為了會計信息的決策用途而設定的。因此,未來的財務報告必將實現從事后信息揭示到事后與事前信息揭示并重的轉變。
3 結束語
會計信息化出現是為了更好的適應時代發展變化,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對會計信息比較重視,其是企業管理人員制定經營決策的參考。企業在市場經濟環境下要想獲得更好的發展,對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非常高,對信息的及時性以及準確性要求也很高,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的會計電算化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不能滿足使用者需求的情況。在知識經濟環境下對企業信息化發展進行必要的調整,能夠更好的促進企業發展,同時,也能更好的保證企業發展過程中不會受到其他因素影響。
參考文獻
[1]涂建明.知識經濟下的會計電算化問題[J].會計電算化,1999(2).
[2]劉忠玉.我國會計電算化現狀及對策探討[J].財經問題研究,1999(6).
[3]張瑞君.計算機會計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4]張廣.會計信息體系結構的發展[J].會計研究,2002(10).
[5]臧慧萍.網絡經濟對傳統會計的影響[J].中國會計電算化,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