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磊
中職物理教學中要實施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本文從改革實驗教學、精心設計習題和加強教學設計這三個方面具體闡述了如何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創新教育。隨著新課程改革實踐的不斷深入,在提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主題的新形勢下,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也成為當今素質教育的主旋律。在中職物理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科學創新精神和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渠道。
但就目前實際情況來看,課堂教學只重視知識的傳承,教師常常采用“告知”的方式,把學生當成知識的容器,當成考試的機器。學習內容固定,學習方式單一,問題和答案標準統一,忽視學生的個性發展。這種傳統教學中落后的教育觀念和方法,妨礙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們應該結合創新教育的精神,在中職物理課堂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創新教育的培養,要充分發揮學生思維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筆者以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改革實驗教學,營造創新氛圍
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實施創新教育的重要基礎和手段,實驗不僅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實踐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是為學生創設創新氛圍,培養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提高科學素質的有效途徑。
根據實驗目標的不同,物理實驗大致可以分為驗證性實驗和非驗證性實驗。依據教學大綱要求預先設計好的、要求學生按照已知的方法和步驟進行操作,是驗證性實驗的特點。“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種實驗方法對于驗證科學結論、獲得感性經驗,無疑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由于已知實驗要求、步驟等要素,學生不能自由發揮,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空間,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而非驗證性實驗就不一樣了,具有明顯的創新性和開放性,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設計實驗,通過實驗發現現象、提出假設、驗證結論、獲得知識,從而建立起具有個人印記的知識體系,成長為具有獨立思考和研究能力,不同于他人的獨特個體,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例如,在“測定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的實驗教學中,教師就依據本課教學知識點的特色和教學實際需要,巧妙引導與啟發學生自行設計研究方案,讓學生根據方案中要測量的數據自行選擇實驗儀器,設計電路圖進行測量與分析數據,得出自己動手操作實驗完成的實驗結論。最后,還設置師生共同討論,比較方法,評選出最佳方案的環節。這樣讓學生去實踐體驗,真正讓學生感覺課堂上能夠相互信賴、能夠分享,并能找到自己的舞臺,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精心設計習題,激發創新思維
我認為習題教學一定要跳出“題海戰術”的誤區,要盡量使學生運用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等形式,從單一的模式中解放出來。這樣,學生再見到新類型的問題時,就能以創新思維來解題。比如在“牛頓第一定律”教學中,某例題的解答就可運用一題多變的方法來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思維。原題:在勻速直線行駛的火車車廂里,小明向上豎直跳起,關于他的落地點( ):A.原處、B.原處的前面、C.原處的后面、D.無法確定。在這基礎上。教師可以合理設置變式:如果小明做立定跳遠,那么( ):A.向車行駛方向跳,會跳得遠些;B.向車行駛反方向跳,會跳得遠些;C.無論向哪個方向跳,結果都一樣;D.無法確定。如此精心設計習題,必定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敏捷,學生的解題思路更加開闊,使其創造性思維實現質的飛躍。
三、加強教學設計,培養創新意識
課堂教學中要善于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充分挖掘學生的興奮點,不要按部就班,照本宣科。教師要加強教學設計,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比如在“電阻定律”這一節的教學中,按照傳統的教學,只要通過實驗探究出電阻與長度、橫截面積和材料的關系,最后再設計一些與生活有關的應用題就算完事。但是,我對這節內容進行了課程開發。在進行了上述教學過程后,讓學生利用鎳鉻電阻絲和裁剪好的方木塊來動手制作繞線電阻,這樣,學生在掌握了知識點的同時又提高了動手實踐能力,充分體現了中職物理教學的特點,還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陶行知曾在“創造的教育”演講中提出,每個人都有創造力,要掃除束縛創造力的障礙。其實,創新離學生很近,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才能增強學生的求知欲,才能讓學生擁有持續學習的能力。
誠然,在中職物理教學中,針對學生科學有效地實施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能提高學生中職階段物理學習的興趣。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苯處熞朴诩ぐl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有了興趣,學生才能主動地去學,才能激發學生創新的火花。作為一線教學工作者的我們,要盡力為學生營造創新氛圍,用創造性的教學活動,培育出更多的具有創新能力的學生。
(江蘇省錫山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