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娟娟 宋鈺紅
摘要:以日本久遠寺庭院為設計原型,根據該庭院的基礎條件,采用不同于傳統日式庭院的設計方式對庭院進行了景觀改造設計,重塑了一個現代簡約的庭院景觀風貌。既保留了原有日式庭院的韻味,又采用了現代的新材料新技術來進行景觀的創作。探討了如何利用庭院這一微尺度的景觀創作來表達設計理念和情感,把院落藏于自然。
關鍵詞:庭院;景觀設計;改造;久遠寺
中圖分類號:TU98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4)02006003
1引言
顧野王編排的字書《玉篇》中提到:“庭者,堂前階也”;“院者,周坦也”。庭院是一種將建筑與景觀相結合的建筑附屬場地,在平面布局、景觀元素及設計手法的運用中靈活多變。庭院將自然要素引入到人工建筑環境中,滿足人們休憩、交往、觀賞等多方面的需求,對庭院景觀的研究和應用應得到相當的重視。庭院由實體要素、虛體要素、圍合要素這三種基本要素構成。實體要素包含植物、水體、鋪裝、雕塑等組成庭院的一切實物;虛體要素主要是指庭院的空間,一般是我們所處的三維空間界面,時間軸上的第四維空間,而且還有人處于空間中通過思維活動產生的精神世界;圍合要素,即圍合庭院的建筑及構造物[1]。庭院的景觀設計應該綜合考慮這三種要素創造一個使人愉悅的空間。就日本庭院而言,它所具有的東方禪意特征的景觀風格,起源于中國文化,在模仿中國山水庭院的過程中,逐步擺脫了詩情畫意,從而走向枯寂境界,形成了被人們所熟知的“枯山水”庭院[2]。
2日本久遠寺庭院簡介
日本久遠寺是佛教日蓮宗的一座寺廟,以287級石階和櫻桃樹而聞名。文政七年(1824年),明治八年(1875年)曾全部燒毀,其后重建。于昭和六十年(1985年),大本堂(大殿)落成。久遠寺庭院總面積約891m2,由自然式水體從中分割庭院,水體駁岸用石頭堆砌,院內植被豐富。庭院整體格局體現了日本庭院的明凈、空無。對日本久遠寺庭院的現代景觀改造設計,最大限度利用其現有基本地形、植被、水體等現狀條件,根據設計理念,提煉出貫穿全園的設計元素——線條。通過這種舊瓶裝新酒的改造手法,讓同一個庭院展現出別樣的現代景觀風貌。
3庭院景觀改造設計原則及理念
3.1設計原則
(1)以生態為本,遵循自然規律。在設計中較大限度地利用原有地形、植被、水體,植物、鋪裝等就地取材,利用新技術、新材料對景觀進行再創造,使其更能融入環境,展現出景觀元素最本我的景觀價值。
(2)充分考慮人的行為活動及心理活動。了解對該庭院使用者的不同需求,考慮建成后人們的使用情況。另外,對場所進行客觀分析,了解場地的性質,預先體會不同使用者在環境中產生的體驗及感受。
(3)以文化為本,將深厚的文化底蘊運用于庭院景觀設計中,能更深度地傳達設計者的設計理念以及文化內涵,使得庭院不會顯得空洞無趣。
3.2設計理念
把自然界不可或缺的環境因子——光、土壤、空氣、水這四種元素,分別以線條排列的方式溝通銜接各區域,營造一個安靜、簡約的庭院環境(圖1)。
3.2.1善良的陽光
太陽光線的照射使我們的眼睛能看到事物的形態,并且我們所觀察到的景象能隨著光線的變化而變化,在拓展設計中利用光影對比來體現光這種環境因子在庭院造景中所發揮的作用。
3.2.2誠實的土地
地球表面的土地不僅具有養育功能、承載功能、倉儲功能,同時也具有景觀功能,不同的地形地貌帶給我們不一樣的視覺感受,在拓展設計中就利用高地錯落、層次分明的矮墻來體現地形地貌的起伏多變。
3.2.3自由的風
李嶠的詩:“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3]讓人看到了風的力量,能使晚秋的樹葉脫落,能催開早春二月的鮮花,它經過江河時能掀起千尺巨浪,刮進竹林能把萬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在拓展設計中通過物體隨風搖動以及聽覺效果來表現風這一元素。
3.2.4寬容的水
老子《道德經第八章》中有:“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4]水的不同狀態能營造不同的景觀效果,給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在拓展設計中就利用水的不同形態來給庭院增加靈動與生機。
4庭院景觀改造要素
對古典庭院的現代景觀改造設計是在保留原有基本格局的前提下,對原有庭院精華加以提煉,去繁從簡,用具有代表性的景觀元素重構庭院,歸根結底就是對庭院實體要素,即,地形、水體、植被、鋪裝等要素的改造以及運用現代景觀設計手法進行再創作,從而塑造一個具有現代感及美感的庭院空間。
4.1地形改造
地形直接影響著其他景觀要素以及環境外部形態。在設計過程中依據地形的起伏變化來支配其他要素在空間上的布局。
庭院地形四周較高,由緩坡過渡到中間低洼的水體部分,起伏變化不大,地面相對平坦,局部有緩坡、小土丘。該地形能給人一種穩定、平靜舒適的心理感受,是提供人休憩的理想場所。然而,該庭院過于平坦的地形會使視線不受阻攔,自身不能形成私密空間,這就需要對地形進行豎直面的填充處理,使地形產生相對的起伏變化,既能阻攔視線,保證庭院私密性,又能在視野圈里形成視覺焦點,增強庭院的觀賞性。此外,在設計中可以借助巖石等自然元素來改善環境中較為生硬之處。
4.2植物景觀改造
不同的場所需要不同的設計效果,在設計中就要明確設計目的和空間的性質,選擇不同的配置方式來滿足不同需求。該庭院植被豐富,生長良好,自然氣息濃郁,景觀效果較好,在最大限度保留原有格局的基礎上,對植物景觀可做如下改造。
(1)以喬木、灌木及地被這三種不同高度的植物進行不同形式的組合搭配來營造不同的景觀效果。此外,景觀改造設計中要考慮植物與建筑物、植物與植物、植物與園林小品之間的高度關系。endprint
(2)不同樹形、不同密實度的植物合理搭配。在植物景觀改造中應考慮植物的形態錯落有致,疏密相間。
(3)注意色彩搭配及季節交替呈現的植物形態的變化。在整個庭院以常綠樹為景觀基調的背景下,用落葉樹從中點綴,可達到良好的景觀效果。
(4)通過植物景觀改造形成不同的視覺空間。在視野開闊的中央景觀區域,利用低矮灌木及地被組成的開敞空間,使得庭院中的核心景觀不受遮擋視線通透;庭院邊界需要與外界阻擋隔離,用較高的植物在邊緣帶狀種植,形成半開敞空間,用植物阻擋外界視線,庭院內部保證視線通透;對庭院中私密性較強的部分,用大中小型各類植物填充豎直面空間,形成完全封閉的空間,具有較強的私密性。
4.3水體改造
水具有許多的自然特性,能在不同的外力作用下呈現不同的狀態,具有很強的可塑性[5]。庭院中對水體的處理運用以下設計手法。
(1)通過隔景的手法使水面形成大小、形狀等對比,豐富水面景觀;利用親水平臺把人的行為活動延伸到水面空間,使之更具趣味性。
(2)通過地形處理使水體產生動靜對比。靜水能通過倒影擴大視覺空間,使水面更具裝飾性;流動的小溪與水生植物、山石相結合,展現自然的韻味;引入間歇式噴泉及旱地噴泉的技術處理手段,在增添景觀趣味性的同時使水體得以循環。
(3)根據波濤的設計理念利用條石對水體駁岸進行不同的高差處理,在立面上豐富景觀效果。
4.4鋪裝改造
根據庭院空間使用性質的不同,在對地面鋪裝進行改造時就要選擇適合的鋪地材料;注重鋪地材料的外觀效果、尺度、色彩、質感等,盡量避免與環境中的其他要素相矛盾[6]。
為體現生態性原則,庭院中的鋪裝主要由三種材質構成。第一種是在庭院中使用面積最大的青石板,通過不同拼貼方式組成鋪裝圖案;第二種主要是用作庭院造景的條石,既能成為鋪裝材質的一部分,也能形成多變的景觀效果,集實用與美觀為一體;第三種主要是用在水池、綠地周邊的礫石,它具有良好的透水性,易與景觀融為一體。另外,硬質鋪地與草坪等綠化應該有機結合,相互穿插,既能使地面景觀豐富生動,又能避免硬質鋪裝帶來的弊端。
5庭院現代景觀改造設計方案介紹
在現代景觀改造設計方案中,分別以陽光、空氣、土壤和水來形成四個不同的景觀分區,再結合建筑物出入口來組織庭院空間,整個設計中通過線條的不同排列方式來組織空間。四個環境因子對應四個不同的功能分區,分別為親水休閑區、植物景觀觀賞區、安靜休息區及勞作體驗區(圖2)。
5.1親水休閑區
該區域體現了水元素在庭院的重要性,是整個庭院的核心景觀,由親水平臺、鏡面水體和水岸鋼琴三部分構成。
親水平臺把中央水體分成三個大小不同的水面,打破原先單調的水面;每塊水域種植不同的水生植物,使每塊水域自成景觀,平臺的布局運用“加法”和“減法”的設計手法,用統一的設計元素——線條,對平面進行切割或是堆加來豐富平臺景觀。另外平臺上布置休閑桌椅,在周邊種植觀賞性強的草花來營造清新舒適的公共親水活動休閑空間。
鏡面的水體擴展了視覺空間,借花草、置石、天光云影等景觀元素的倒影來豐富水體,此外,鏡面的水體能給人平穩舒適感,給庭院增添生機與活力。
水岸鋼琴區域主要運用水平排列的條石這一元素重復出現來形成序列空間,使之富有韻律感。另外,為了使整個庭院在統一中求變化,條石在水平面長短不一地排列,在豎直面上模擬波濤,有高低起伏的變化,使庭院空間活潑且富有變化(圖3、圖4)。
5.2植物觀賞區
該區域主要展現風的魅力,種植觀葉觀花植物來提升景觀觀賞價值,另外,在風的作用下產生聽覺上的享受。角落的趣味性旱噴,增加空氣濕度,增添環境的趣味性。觀賞草的合理利用也能給庭院增添自然的野趣。
5.3安靜休息區
通過光影變化體現光的景觀價值,用百葉形式的木制屏風來圍合空間,從而達到“光移景異”不斷變化的效果,周圍配置芳香植物,使人精神放松,身心舒暢,給人自由舒適的暢想休息空間。
5.4勞作體驗區
用夯實的土墻形成“田埂”,在平面及立面上用折線的形式分割空間。土墻上可由使用者根據自己的喜好靈活種植不同種類的地被植物,使其在色彩、質地上有明顯對比,展現土地不同的巖層的面貌,另外,有了使用者的親身參與,也能體會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勞作樂趣,使庭院更加貼近生活。
6結語
庭院景觀設計的范圍雖然較小,但其所應具備的功能也不能忽視。在對古典庭院的現代景觀改造設計中,前提是了解場所的性質、形態,積極利用空間,根據設計理念提煉出一個或多個的設計元素,運用不同的平面及立面的布局方式來組織空間。比如設計元素的重復出現形成的序列空間能使庭院風格協調統一;或是改變設計元素的形態、大小、色彩、質地等來形成不同對比形式,使庭院更加生動有趣。歸根結底,對古典庭院的現代景觀改造設計能把原有的布局打破,通過不同的設計手法來重構庭院,使庭院既能保留原有的韻味,又給人呈現不同的可能性。相同的庭院通過不同的設計手法及新技術、新材料的運用,呈現出不同的景觀格局。這個未知的改造過程就是庭院這一微尺度景觀再創作的魅力及價值所在。參考文獻:
[1]徐蘇海. 庭院空間的景觀設計研究[D].南京:南京林業大學,2005.
[2]王琛. 日本庭院景觀風格研究[D].保定:河北大學,2007.
[3]唐莉英.詩情畫意的中國古典園林與現代景觀的意境營造[J]. 安徽農業科學,2011(36).
[4]王宏林. 王弼《老子道德經注》研究[D]. 福州:福建師范大學, 2009.
[5]唐劍.現代濱水景觀設計[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6][美]布思.風景園林設計要素[M].曹禮昆,曹德鯤,譯.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89.endprint
(2)不同樹形、不同密實度的植物合理搭配。在植物景觀改造中應考慮植物的形態錯落有致,疏密相間。
(3)注意色彩搭配及季節交替呈現的植物形態的變化。在整個庭院以常綠樹為景觀基調的背景下,用落葉樹從中點綴,可達到良好的景觀效果。
(4)通過植物景觀改造形成不同的視覺空間。在視野開闊的中央景觀區域,利用低矮灌木及地被組成的開敞空間,使得庭院中的核心景觀不受遮擋視線通透;庭院邊界需要與外界阻擋隔離,用較高的植物在邊緣帶狀種植,形成半開敞空間,用植物阻擋外界視線,庭院內部保證視線通透;對庭院中私密性較強的部分,用大中小型各類植物填充豎直面空間,形成完全封閉的空間,具有較強的私密性。
4.3水體改造
水具有許多的自然特性,能在不同的外力作用下呈現不同的狀態,具有很強的可塑性[5]。庭院中對水體的處理運用以下設計手法。
(1)通過隔景的手法使水面形成大小、形狀等對比,豐富水面景觀;利用親水平臺把人的行為活動延伸到水面空間,使之更具趣味性。
(2)通過地形處理使水體產生動靜對比。靜水能通過倒影擴大視覺空間,使水面更具裝飾性;流動的小溪與水生植物、山石相結合,展現自然的韻味;引入間歇式噴泉及旱地噴泉的技術處理手段,在增添景觀趣味性的同時使水體得以循環。
(3)根據波濤的設計理念利用條石對水體駁岸進行不同的高差處理,在立面上豐富景觀效果。
4.4鋪裝改造
根據庭院空間使用性質的不同,在對地面鋪裝進行改造時就要選擇適合的鋪地材料;注重鋪地材料的外觀效果、尺度、色彩、質感等,盡量避免與環境中的其他要素相矛盾[6]。
為體現生態性原則,庭院中的鋪裝主要由三種材質構成。第一種是在庭院中使用面積最大的青石板,通過不同拼貼方式組成鋪裝圖案;第二種主要是用作庭院造景的條石,既能成為鋪裝材質的一部分,也能形成多變的景觀效果,集實用與美觀為一體;第三種主要是用在水池、綠地周邊的礫石,它具有良好的透水性,易與景觀融為一體。另外,硬質鋪地與草坪等綠化應該有機結合,相互穿插,既能使地面景觀豐富生動,又能避免硬質鋪裝帶來的弊端。
5庭院現代景觀改造設計方案介紹
在現代景觀改造設計方案中,分別以陽光、空氣、土壤和水來形成四個不同的景觀分區,再結合建筑物出入口來組織庭院空間,整個設計中通過線條的不同排列方式來組織空間。四個環境因子對應四個不同的功能分區,分別為親水休閑區、植物景觀觀賞區、安靜休息區及勞作體驗區(圖2)。
5.1親水休閑區
該區域體現了水元素在庭院的重要性,是整個庭院的核心景觀,由親水平臺、鏡面水體和水岸鋼琴三部分構成。
親水平臺把中央水體分成三個大小不同的水面,打破原先單調的水面;每塊水域種植不同的水生植物,使每塊水域自成景觀,平臺的布局運用“加法”和“減法”的設計手法,用統一的設計元素——線條,對平面進行切割或是堆加來豐富平臺景觀。另外平臺上布置休閑桌椅,在周邊種植觀賞性強的草花來營造清新舒適的公共親水活動休閑空間。
鏡面的水體擴展了視覺空間,借花草、置石、天光云影等景觀元素的倒影來豐富水體,此外,鏡面的水體能給人平穩舒適感,給庭院增添生機與活力。
水岸鋼琴區域主要運用水平排列的條石這一元素重復出現來形成序列空間,使之富有韻律感。另外,為了使整個庭院在統一中求變化,條石在水平面長短不一地排列,在豎直面上模擬波濤,有高低起伏的變化,使庭院空間活潑且富有變化(圖3、圖4)。
5.2植物觀賞區
該區域主要展現風的魅力,種植觀葉觀花植物來提升景觀觀賞價值,另外,在風的作用下產生聽覺上的享受。角落的趣味性旱噴,增加空氣濕度,增添環境的趣味性。觀賞草的合理利用也能給庭院增添自然的野趣。
5.3安靜休息區
通過光影變化體現光的景觀價值,用百葉形式的木制屏風來圍合空間,從而達到“光移景異”不斷變化的效果,周圍配置芳香植物,使人精神放松,身心舒暢,給人自由舒適的暢想休息空間。
5.4勞作體驗區
用夯實的土墻形成“田埂”,在平面及立面上用折線的形式分割空間。土墻上可由使用者根據自己的喜好靈活種植不同種類的地被植物,使其在色彩、質地上有明顯對比,展現土地不同的巖層的面貌,另外,有了使用者的親身參與,也能體會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勞作樂趣,使庭院更加貼近生活。
6結語
庭院景觀設計的范圍雖然較小,但其所應具備的功能也不能忽視。在對古典庭院的現代景觀改造設計中,前提是了解場所的性質、形態,積極利用空間,根據設計理念提煉出一個或多個的設計元素,運用不同的平面及立面的布局方式來組織空間。比如設計元素的重復出現形成的序列空間能使庭院風格協調統一;或是改變設計元素的形態、大小、色彩、質地等來形成不同對比形式,使庭院更加生動有趣。歸根結底,對古典庭院的現代景觀改造設計能把原有的布局打破,通過不同的設計手法來重構庭院,使庭院既能保留原有的韻味,又給人呈現不同的可能性。相同的庭院通過不同的設計手法及新技術、新材料的運用,呈現出不同的景觀格局。這個未知的改造過程就是庭院這一微尺度景觀再創作的魅力及價值所在。參考文獻:
[1]徐蘇海. 庭院空間的景觀設計研究[D].南京:南京林業大學,2005.
[2]王琛. 日本庭院景觀風格研究[D].保定:河北大學,2007.
[3]唐莉英.詩情畫意的中國古典園林與現代景觀的意境營造[J]. 安徽農業科學,2011(36).
[4]王宏林. 王弼《老子道德經注》研究[D]. 福州:福建師范大學, 2009.
[5]唐劍.現代濱水景觀設計[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6][美]布思.風景園林設計要素[M].曹禮昆,曹德鯤,譯.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89.endprint
(2)不同樹形、不同密實度的植物合理搭配。在植物景觀改造中應考慮植物的形態錯落有致,疏密相間。
(3)注意色彩搭配及季節交替呈現的植物形態的變化。在整個庭院以常綠樹為景觀基調的背景下,用落葉樹從中點綴,可達到良好的景觀效果。
(4)通過植物景觀改造形成不同的視覺空間。在視野開闊的中央景觀區域,利用低矮灌木及地被組成的開敞空間,使得庭院中的核心景觀不受遮擋視線通透;庭院邊界需要與外界阻擋隔離,用較高的植物在邊緣帶狀種植,形成半開敞空間,用植物阻擋外界視線,庭院內部保證視線通透;對庭院中私密性較強的部分,用大中小型各類植物填充豎直面空間,形成完全封閉的空間,具有較強的私密性。
4.3水體改造
水具有許多的自然特性,能在不同的外力作用下呈現不同的狀態,具有很強的可塑性[5]。庭院中對水體的處理運用以下設計手法。
(1)通過隔景的手法使水面形成大小、形狀等對比,豐富水面景觀;利用親水平臺把人的行為活動延伸到水面空間,使之更具趣味性。
(2)通過地形處理使水體產生動靜對比。靜水能通過倒影擴大視覺空間,使水面更具裝飾性;流動的小溪與水生植物、山石相結合,展現自然的韻味;引入間歇式噴泉及旱地噴泉的技術處理手段,在增添景觀趣味性的同時使水體得以循環。
(3)根據波濤的設計理念利用條石對水體駁岸進行不同的高差處理,在立面上豐富景觀效果。
4.4鋪裝改造
根據庭院空間使用性質的不同,在對地面鋪裝進行改造時就要選擇適合的鋪地材料;注重鋪地材料的外觀效果、尺度、色彩、質感等,盡量避免與環境中的其他要素相矛盾[6]。
為體現生態性原則,庭院中的鋪裝主要由三種材質構成。第一種是在庭院中使用面積最大的青石板,通過不同拼貼方式組成鋪裝圖案;第二種主要是用作庭院造景的條石,既能成為鋪裝材質的一部分,也能形成多變的景觀效果,集實用與美觀為一體;第三種主要是用在水池、綠地周邊的礫石,它具有良好的透水性,易與景觀融為一體。另外,硬質鋪地與草坪等綠化應該有機結合,相互穿插,既能使地面景觀豐富生動,又能避免硬質鋪裝帶來的弊端。
5庭院現代景觀改造設計方案介紹
在現代景觀改造設計方案中,分別以陽光、空氣、土壤和水來形成四個不同的景觀分區,再結合建筑物出入口來組織庭院空間,整個設計中通過線條的不同排列方式來組織空間。四個環境因子對應四個不同的功能分區,分別為親水休閑區、植物景觀觀賞區、安靜休息區及勞作體驗區(圖2)。
5.1親水休閑區
該區域體現了水元素在庭院的重要性,是整個庭院的核心景觀,由親水平臺、鏡面水體和水岸鋼琴三部分構成。
親水平臺把中央水體分成三個大小不同的水面,打破原先單調的水面;每塊水域種植不同的水生植物,使每塊水域自成景觀,平臺的布局運用“加法”和“減法”的設計手法,用統一的設計元素——線條,對平面進行切割或是堆加來豐富平臺景觀。另外平臺上布置休閑桌椅,在周邊種植觀賞性強的草花來營造清新舒適的公共親水活動休閑空間。
鏡面的水體擴展了視覺空間,借花草、置石、天光云影等景觀元素的倒影來豐富水體,此外,鏡面的水體能給人平穩舒適感,給庭院增添生機與活力。
水岸鋼琴區域主要運用水平排列的條石這一元素重復出現來形成序列空間,使之富有韻律感。另外,為了使整個庭院在統一中求變化,條石在水平面長短不一地排列,在豎直面上模擬波濤,有高低起伏的變化,使庭院空間活潑且富有變化(圖3、圖4)。
5.2植物觀賞區
該區域主要展現風的魅力,種植觀葉觀花植物來提升景觀觀賞價值,另外,在風的作用下產生聽覺上的享受。角落的趣味性旱噴,增加空氣濕度,增添環境的趣味性。觀賞草的合理利用也能給庭院增添自然的野趣。
5.3安靜休息區
通過光影變化體現光的景觀價值,用百葉形式的木制屏風來圍合空間,從而達到“光移景異”不斷變化的效果,周圍配置芳香植物,使人精神放松,身心舒暢,給人自由舒適的暢想休息空間。
5.4勞作體驗區
用夯實的土墻形成“田埂”,在平面及立面上用折線的形式分割空間。土墻上可由使用者根據自己的喜好靈活種植不同種類的地被植物,使其在色彩、質地上有明顯對比,展現土地不同的巖層的面貌,另外,有了使用者的親身參與,也能體會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勞作樂趣,使庭院更加貼近生活。
6結語
庭院景觀設計的范圍雖然較小,但其所應具備的功能也不能忽視。在對古典庭院的現代景觀改造設計中,前提是了解場所的性質、形態,積極利用空間,根據設計理念提煉出一個或多個的設計元素,運用不同的平面及立面的布局方式來組織空間。比如設計元素的重復出現形成的序列空間能使庭院風格協調統一;或是改變設計元素的形態、大小、色彩、質地等來形成不同對比形式,使庭院更加生動有趣。歸根結底,對古典庭院的現代景觀改造設計能把原有的布局打破,通過不同的設計手法來重構庭院,使庭院既能保留原有的韻味,又給人呈現不同的可能性。相同的庭院通過不同的設計手法及新技術、新材料的運用,呈現出不同的景觀格局。這個未知的改造過程就是庭院這一微尺度景觀再創作的魅力及價值所在。參考文獻:
[1]徐蘇海. 庭院空間的景觀設計研究[D].南京:南京林業大學,2005.
[2]王琛. 日本庭院景觀風格研究[D].保定:河北大學,2007.
[3]唐莉英.詩情畫意的中國古典園林與現代景觀的意境營造[J]. 安徽農業科學,2011(36).
[4]王宏林. 王弼《老子道德經注》研究[D]. 福州:福建師范大學, 2009.
[5]唐劍.現代濱水景觀設計[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6][美]布思.風景園林設計要素[M].曹禮昆,曹德鯤,譯.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8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