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紅
摘要:對城市垃圾進行了各項調查,結果表明: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的總量在逐年增大,垃圾中的無機成分每年在下降,而城市生活垃圾中的有機植物成分和動物廢物成分每年都有增加。目前國內垃圾源頭分類情況不好,居民區垃圾大多采用混合投放,環衛部門采取混合收運的方式集中收運和處理。由于垃圾沒有源頭投放分類處理,垃圾焚燒和垃圾填埋的處理效果不理想,不利于環境保護和資源化利用。對城市生活垃圾產量及其物理成分進行了研究,為垃圾分類處理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生活垃圾;源頭分類;資源化利用;減量化
中圖分類號:X7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4)02021302
1概述
當今,城市環境污染治理成為世界的熱點和難點。全世界都面臨固體廢棄物污染的嚴峻形勢,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為解決都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問題做出很大的努力,并給予了高度重視。當前城市垃圾的增長已經成為制約城市發展的主要因素,因此開展對城市垃圾源頭分類及資源化利用的課題研究具有重大意義\[1\]。
2相關理論依據
2.1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定義
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有兩種,分為狹義和廣義。狹義的垃圾分類是指城市生活垃圾收集的具體方法,即根據城市生活垃圾的組成,按一定技術標準的收集方法來分類,它與城市生活垃圾的混合收集相對。這是在大多數情況下,人們理解的這個概念。而廣義上的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是泛指城市對所有固體廢物的處理過程,具體包括提供源頭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這幾個環節。城市生活垃圾的分類過程和分類系統是最完整的,垃圾源頭分類從系統的角度來看是最有用的,特別是研究到垃圾輸送各個環節。本文研究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包括兩種含義。城市生活垃圾的分類方法也不盡相同,但可以根據城市生活垃圾的產生、處理、處置或回收利用區分。目前有兩大類:一為可回收利用廢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另一個是廚余垃圾、可回收利用廢物、有害廢物、其他垃圾。
2.2垃圾資源化利用定義
垃圾的資源化一般是指一些現有的固體廢物在經過一系列的處理后變為可利用的資源。現在國內外普遍的觀點是將固體廢棄物的管理劃分為三種定義。一是物質回收利用,固體廢物進行材料回收利用,廢物經過處理和回收如紙張、玻璃、金屬等材料;二是材料轉換,即利用該系統對廢料進行轉換,通過轉換變成新形式,如使用廢橡膠和廢玻璃生產鋪路材料,利用爐渣生產水泥和其他建筑材料,采用堆肥產生有機廢物;三是能量轉換,即從廢物處理回收能量的過程中,主要表現為熱能或電能,例如,有機余熱回收動力的燃燒,厭氧消化產生使用垃圾作為沼氣能源用于加熱或發電。
2.3國內研究現狀
執行垃圾收集試點開始于2000年,在上海、北京、廣州、廈門等8個城市率先開展,但10年后,垃圾桶和回收設施在源頭分類模型尚未形成。試點工作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廢物收集和回收設施不齊全,沒有做一個專門收集、運輸分揀、分類、處理技術\[2\]。生活垃圾收集設施并不齊全,挫傷了居民的積極性。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收集的廢物來源混亂、運輸和處理資源的源頭分類分離的過程未建立、未創建源頭分類的存儲管理模式。
3城市生活垃圾產量及物理成分分析
3.1生活垃圾產量及影響因素分析
城市生活垃圾的逐年增長,影響了城市建設和居民的生活發展水平。發展的城市生活垃圾要進行處理,影響垃圾產量變化的原因中主要包括人口和居民生活水平這兩個因素\[3\]。隨著城市的發展,我國大城市人口在100~500萬人,而且增長迅速,隨著近年來城鎮化的步伐加快,商業經濟活動增多,人均工資不斷提高,人均消費量也有所增加,城市基礎設施得到改善,如道路建設、園林綠化、天然氣管道的建設增長這些都是城市垃圾產量增長的原因。
3.2生活垃圾物理成分及影響因素分析
表1和圖1可以看出:城市垃圾的總體改變趨勢是無機物的組成下降,有機成分和固體廢物的整體趨勢已經逐年提高,垃圾中水分含量高。這些特點應該在處理過程中引起注意。
4.1垃圾源頭分類相關政策措施貫徹落實不力
垃圾源頭分類對廢物管理措施非常重要,如果沒有相關政策垃圾源頭分類很難實施。通過促進源頭減量,并針對垃圾分類推廣,國家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的實施意見》指導地方政府,通過改進垃圾源頭分類技術來有效控制城市固體廢物,以及相應的目標和實施措施,目前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理仍處于試點階段,還很薄弱,需要大力推動。
4.2垃圾源頭分類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
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是一個系統工程,第一步就是要進行垃圾的源頭分類,這只是垃圾分類資源化的開始。就目前而言,大多數城市,缺乏廢物處理系統及其相關設施,如在公共場所設置分類垃圾桶很簡單,分為兩種類型,一種為可循環再利用廢物,另一種為其他廢物。如果在居住區還要加一種分類垃圾箱,除了兩種類型的可回收和其他垃圾,廚房垃圾在居住區也很多,如果沒有明顯的標志提醒,群眾很難清楚如何分類。
4.3垃圾分類管理不到位
在很多進行生活垃圾分類的城市中,還是采用舊的管理辦法,沒有相關的源頭分離及廢物管理實施細則,生活垃圾分類涉及到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等各方面環節,需要協調衛生、環保、環衛、 社會和企業等不同部門解決。但是,這些部門都是相對獨立的,需要設置有一個協調機構來協調這些部門的工作共同推進生活垃圾源頭分類。
5方法和措施
5.1生活垃圾源頭分類
原則上按“四大類”區分生活垃圾:廚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采用的分類投放方式:在試驗區的基礎上,定義了4種不同的顏色,放置在不同的垃圾桶上。在居民小區的公共區域放置分類垃圾箱。在小區的指定位置放置一個有害垃圾回收桶,并做好安全防護。
5.2分類運輸方式及處理方法
主要涉及在收集、運輸的方式上,依然采用傳統的方式,進行分類收運。廚余垃圾由小區的物業及垃圾收運工作人員每天將廚余垃圾送到處理廠進行堆肥。可回收物由物業負責收集,回收企業定期上門回收,進行資源再生利用。危險廢物由環保部門定期上門收運,送到指定的位置處理和處置,其他垃圾由環衛部門定期清運\[4\]。生活垃圾源頭分類及資源和利用如圖2所示。
6結論
城市垃圾源頭分類還處在試點起步階段,現在多數居民依然采用混合方式投放生活垃圾。雖然多數居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越來越強,但試點區反饋結果顯示,居民的生活垃圾源頭分類意識不強。缺乏垃圾分類知識,不知道如何進行垃圾分類,目前還沒有垃圾分類的相關法律和法規,而且提供垃圾分類的基礎設施不完善。總之城市垃圾分類還存在許多問題,急需有完善的垃圾分類體系和收運體系來加快城市垃圾分類投放及收運步伐。本文研究表明如果建立生活垃圾三級分類體系,就能為垃圾資源再利用提供基礎,保證終端垃圾綜合利用。
參考文獻:
[1] 張益,陶華.垃圾處理處置技術及工程實例[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
[2] 盧英方,陶華,趙俊超.推行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提高綜合治理水平[J].城鄉建設,2001(6):13~14.
[3] 陳冰花,井寶莉,左玉輝.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文件調查[J].重慶環境科學,2001,23(5):49~52.
[4] 彭書傳,崔康平.城市垃圾分類收集與資源化[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 14(3):37~38.endprint
摘要:對城市垃圾進行了各項調查,結果表明: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的總量在逐年增大,垃圾中的無機成分每年在下降,而城市生活垃圾中的有機植物成分和動物廢物成分每年都有增加。目前國內垃圾源頭分類情況不好,居民區垃圾大多采用混合投放,環衛部門采取混合收運的方式集中收運和處理。由于垃圾沒有源頭投放分類處理,垃圾焚燒和垃圾填埋的處理效果不理想,不利于環境保護和資源化利用。對城市生活垃圾產量及其物理成分進行了研究,為垃圾分類處理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生活垃圾;源頭分類;資源化利用;減量化
中圖分類號:X7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4)02021302
1概述
當今,城市環境污染治理成為世界的熱點和難點。全世界都面臨固體廢棄物污染的嚴峻形勢,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為解決都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問題做出很大的努力,并給予了高度重視。當前城市垃圾的增長已經成為制約城市發展的主要因素,因此開展對城市垃圾源頭分類及資源化利用的課題研究具有重大意義\[1\]。
2相關理論依據
2.1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定義
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有兩種,分為狹義和廣義。狹義的垃圾分類是指城市生活垃圾收集的具體方法,即根據城市生活垃圾的組成,按一定技術標準的收集方法來分類,它與城市生活垃圾的混合收集相對。這是在大多數情況下,人們理解的這個概念。而廣義上的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是泛指城市對所有固體廢物的處理過程,具體包括提供源頭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這幾個環節。城市生活垃圾的分類過程和分類系統是最完整的,垃圾源頭分類從系統的角度來看是最有用的,特別是研究到垃圾輸送各個環節。本文研究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包括兩種含義。城市生活垃圾的分類方法也不盡相同,但可以根據城市生活垃圾的產生、處理、處置或回收利用區分。目前有兩大類:一為可回收利用廢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另一個是廚余垃圾、可回收利用廢物、有害廢物、其他垃圾。
2.2垃圾資源化利用定義
垃圾的資源化一般是指一些現有的固體廢物在經過一系列的處理后變為可利用的資源。現在國內外普遍的觀點是將固體廢棄物的管理劃分為三種定義。一是物質回收利用,固體廢物進行材料回收利用,廢物經過處理和回收如紙張、玻璃、金屬等材料;二是材料轉換,即利用該系統對廢料進行轉換,通過轉換變成新形式,如使用廢橡膠和廢玻璃生產鋪路材料,利用爐渣生產水泥和其他建筑材料,采用堆肥產生有機廢物;三是能量轉換,即從廢物處理回收能量的過程中,主要表現為熱能或電能,例如,有機余熱回收動力的燃燒,厭氧消化產生使用垃圾作為沼氣能源用于加熱或發電。
2.3國內研究現狀
執行垃圾收集試點開始于2000年,在上海、北京、廣州、廈門等8個城市率先開展,但10年后,垃圾桶和回收設施在源頭分類模型尚未形成。試點工作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廢物收集和回收設施不齊全,沒有做一個專門收集、運輸分揀、分類、處理技術\[2\]。生活垃圾收集設施并不齊全,挫傷了居民的積極性。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收集的廢物來源混亂、運輸和處理資源的源頭分類分離的過程未建立、未創建源頭分類的存儲管理模式。
3城市生活垃圾產量及物理成分分析
3.1生活垃圾產量及影響因素分析
城市生活垃圾的逐年增長,影響了城市建設和居民的生活發展水平。發展的城市生活垃圾要進行處理,影響垃圾產量變化的原因中主要包括人口和居民生活水平這兩個因素\[3\]。隨著城市的發展,我國大城市人口在100~500萬人,而且增長迅速,隨著近年來城鎮化的步伐加快,商業經濟活動增多,人均工資不斷提高,人均消費量也有所增加,城市基礎設施得到改善,如道路建設、園林綠化、天然氣管道的建設增長這些都是城市垃圾產量增長的原因。
3.2生活垃圾物理成分及影響因素分析
表1和圖1可以看出:城市垃圾的總體改變趨勢是無機物的組成下降,有機成分和固體廢物的整體趨勢已經逐年提高,垃圾中水分含量高。這些特點應該在處理過程中引起注意。
4.1垃圾源頭分類相關政策措施貫徹落實不力
垃圾源頭分類對廢物管理措施非常重要,如果沒有相關政策垃圾源頭分類很難實施。通過促進源頭減量,并針對垃圾分類推廣,國家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的實施意見》指導地方政府,通過改進垃圾源頭分類技術來有效控制城市固體廢物,以及相應的目標和實施措施,目前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理仍處于試點階段,還很薄弱,需要大力推動。
4.2垃圾源頭分類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
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是一個系統工程,第一步就是要進行垃圾的源頭分類,這只是垃圾分類資源化的開始。就目前而言,大多數城市,缺乏廢物處理系統及其相關設施,如在公共場所設置分類垃圾桶很簡單,分為兩種類型,一種為可循環再利用廢物,另一種為其他廢物。如果在居住區還要加一種分類垃圾箱,除了兩種類型的可回收和其他垃圾,廚房垃圾在居住區也很多,如果沒有明顯的標志提醒,群眾很難清楚如何分類。
4.3垃圾分類管理不到位
在很多進行生活垃圾分類的城市中,還是采用舊的管理辦法,沒有相關的源頭分離及廢物管理實施細則,生活垃圾分類涉及到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等各方面環節,需要協調衛生、環保、環衛、 社會和企業等不同部門解決。但是,這些部門都是相對獨立的,需要設置有一個協調機構來協調這些部門的工作共同推進生活垃圾源頭分類。
5方法和措施
5.1生活垃圾源頭分類
原則上按“四大類”區分生活垃圾:廚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采用的分類投放方式:在試驗區的基礎上,定義了4種不同的顏色,放置在不同的垃圾桶上。在居民小區的公共區域放置分類垃圾箱。在小區的指定位置放置一個有害垃圾回收桶,并做好安全防護。
5.2分類運輸方式及處理方法
主要涉及在收集、運輸的方式上,依然采用傳統的方式,進行分類收運。廚余垃圾由小區的物業及垃圾收運工作人員每天將廚余垃圾送到處理廠進行堆肥。可回收物由物業負責收集,回收企業定期上門回收,進行資源再生利用。危險廢物由環保部門定期上門收運,送到指定的位置處理和處置,其他垃圾由環衛部門定期清運\[4\]。生活垃圾源頭分類及資源和利用如圖2所示。
6結論
城市垃圾源頭分類還處在試點起步階段,現在多數居民依然采用混合方式投放生活垃圾。雖然多數居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越來越強,但試點區反饋結果顯示,居民的生活垃圾源頭分類意識不強。缺乏垃圾分類知識,不知道如何進行垃圾分類,目前還沒有垃圾分類的相關法律和法規,而且提供垃圾分類的基礎設施不完善。總之城市垃圾分類還存在許多問題,急需有完善的垃圾分類體系和收運體系來加快城市垃圾分類投放及收運步伐。本文研究表明如果建立生活垃圾三級分類體系,就能為垃圾資源再利用提供基礎,保證終端垃圾綜合利用。
參考文獻:
[1] 張益,陶華.垃圾處理處置技術及工程實例[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
[2] 盧英方,陶華,趙俊超.推行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提高綜合治理水平[J].城鄉建設,2001(6):13~14.
[3] 陳冰花,井寶莉,左玉輝.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文件調查[J].重慶環境科學,2001,23(5):49~52.
[4] 彭書傳,崔康平.城市垃圾分類收集與資源化[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 14(3):37~38.endprint
摘要:對城市垃圾進行了各項調查,結果表明: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的總量在逐年增大,垃圾中的無機成分每年在下降,而城市生活垃圾中的有機植物成分和動物廢物成分每年都有增加。目前國內垃圾源頭分類情況不好,居民區垃圾大多采用混合投放,環衛部門采取混合收運的方式集中收運和處理。由于垃圾沒有源頭投放分類處理,垃圾焚燒和垃圾填埋的處理效果不理想,不利于環境保護和資源化利用。對城市生活垃圾產量及其物理成分進行了研究,為垃圾分類處理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生活垃圾;源頭分類;資源化利用;減量化
中圖分類號:X7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4)02021302
1概述
當今,城市環境污染治理成為世界的熱點和難點。全世界都面臨固體廢棄物污染的嚴峻形勢,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為解決都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問題做出很大的努力,并給予了高度重視。當前城市垃圾的增長已經成為制約城市發展的主要因素,因此開展對城市垃圾源頭分類及資源化利用的課題研究具有重大意義\[1\]。
2相關理論依據
2.1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定義
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有兩種,分為狹義和廣義。狹義的垃圾分類是指城市生活垃圾收集的具體方法,即根據城市生活垃圾的組成,按一定技術標準的收集方法來分類,它與城市生活垃圾的混合收集相對。這是在大多數情況下,人們理解的這個概念。而廣義上的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是泛指城市對所有固體廢物的處理過程,具體包括提供源頭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這幾個環節。城市生活垃圾的分類過程和分類系統是最完整的,垃圾源頭分類從系統的角度來看是最有用的,特別是研究到垃圾輸送各個環節。本文研究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包括兩種含義。城市生活垃圾的分類方法也不盡相同,但可以根據城市生活垃圾的產生、處理、處置或回收利用區分。目前有兩大類:一為可回收利用廢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另一個是廚余垃圾、可回收利用廢物、有害廢物、其他垃圾。
2.2垃圾資源化利用定義
垃圾的資源化一般是指一些現有的固體廢物在經過一系列的處理后變為可利用的資源。現在國內外普遍的觀點是將固體廢棄物的管理劃分為三種定義。一是物質回收利用,固體廢物進行材料回收利用,廢物經過處理和回收如紙張、玻璃、金屬等材料;二是材料轉換,即利用該系統對廢料進行轉換,通過轉換變成新形式,如使用廢橡膠和廢玻璃生產鋪路材料,利用爐渣生產水泥和其他建筑材料,采用堆肥產生有機廢物;三是能量轉換,即從廢物處理回收能量的過程中,主要表現為熱能或電能,例如,有機余熱回收動力的燃燒,厭氧消化產生使用垃圾作為沼氣能源用于加熱或發電。
2.3國內研究現狀
執行垃圾收集試點開始于2000年,在上海、北京、廣州、廈門等8個城市率先開展,但10年后,垃圾桶和回收設施在源頭分類模型尚未形成。試點工作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廢物收集和回收設施不齊全,沒有做一個專門收集、運輸分揀、分類、處理技術\[2\]。生活垃圾收集設施并不齊全,挫傷了居民的積極性。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收集的廢物來源混亂、運輸和處理資源的源頭分類分離的過程未建立、未創建源頭分類的存儲管理模式。
3城市生活垃圾產量及物理成分分析
3.1生活垃圾產量及影響因素分析
城市生活垃圾的逐年增長,影響了城市建設和居民的生活發展水平。發展的城市生活垃圾要進行處理,影響垃圾產量變化的原因中主要包括人口和居民生活水平這兩個因素\[3\]。隨著城市的發展,我國大城市人口在100~500萬人,而且增長迅速,隨著近年來城鎮化的步伐加快,商業經濟活動增多,人均工資不斷提高,人均消費量也有所增加,城市基礎設施得到改善,如道路建設、園林綠化、天然氣管道的建設增長這些都是城市垃圾產量增長的原因。
3.2生活垃圾物理成分及影響因素分析
表1和圖1可以看出:城市垃圾的總體改變趨勢是無機物的組成下降,有機成分和固體廢物的整體趨勢已經逐年提高,垃圾中水分含量高。這些特點應該在處理過程中引起注意。
4.1垃圾源頭分類相關政策措施貫徹落實不力
垃圾源頭分類對廢物管理措施非常重要,如果沒有相關政策垃圾源頭分類很難實施。通過促進源頭減量,并針對垃圾分類推廣,國家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的實施意見》指導地方政府,通過改進垃圾源頭分類技術來有效控制城市固體廢物,以及相應的目標和實施措施,目前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理仍處于試點階段,還很薄弱,需要大力推動。
4.2垃圾源頭分類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
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是一個系統工程,第一步就是要進行垃圾的源頭分類,這只是垃圾分類資源化的開始。就目前而言,大多數城市,缺乏廢物處理系統及其相關設施,如在公共場所設置分類垃圾桶很簡單,分為兩種類型,一種為可循環再利用廢物,另一種為其他廢物。如果在居住區還要加一種分類垃圾箱,除了兩種類型的可回收和其他垃圾,廚房垃圾在居住區也很多,如果沒有明顯的標志提醒,群眾很難清楚如何分類。
4.3垃圾分類管理不到位
在很多進行生活垃圾分類的城市中,還是采用舊的管理辦法,沒有相關的源頭分離及廢物管理實施細則,生活垃圾分類涉及到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等各方面環節,需要協調衛生、環保、環衛、 社會和企業等不同部門解決。但是,這些部門都是相對獨立的,需要設置有一個協調機構來協調這些部門的工作共同推進生活垃圾源頭分類。
5方法和措施
5.1生活垃圾源頭分類
原則上按“四大類”區分生活垃圾:廚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采用的分類投放方式:在試驗區的基礎上,定義了4種不同的顏色,放置在不同的垃圾桶上。在居民小區的公共區域放置分類垃圾箱。在小區的指定位置放置一個有害垃圾回收桶,并做好安全防護。
5.2分類運輸方式及處理方法
主要涉及在收集、運輸的方式上,依然采用傳統的方式,進行分類收運。廚余垃圾由小區的物業及垃圾收運工作人員每天將廚余垃圾送到處理廠進行堆肥。可回收物由物業負責收集,回收企業定期上門回收,進行資源再生利用。危險廢物由環保部門定期上門收運,送到指定的位置處理和處置,其他垃圾由環衛部門定期清運\[4\]。生活垃圾源頭分類及資源和利用如圖2所示。
6結論
城市垃圾源頭分類還處在試點起步階段,現在多數居民依然采用混合方式投放生活垃圾。雖然多數居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越來越強,但試點區反饋結果顯示,居民的生活垃圾源頭分類意識不強。缺乏垃圾分類知識,不知道如何進行垃圾分類,目前還沒有垃圾分類的相關法律和法規,而且提供垃圾分類的基礎設施不完善。總之城市垃圾分類還存在許多問題,急需有完善的垃圾分類體系和收運體系來加快城市垃圾分類投放及收運步伐。本文研究表明如果建立生活垃圾三級分類體系,就能為垃圾資源再利用提供基礎,保證終端垃圾綜合利用。
參考文獻:
[1] 張益,陶華.垃圾處理處置技術及工程實例[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
[2] 盧英方,陶華,趙俊超.推行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提高綜合治理水平[J].城鄉建設,2001(6):13~14.
[3] 陳冰花,井寶莉,左玉輝.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文件調查[J].重慶環境科學,2001,23(5):49~52.
[4] 彭書傳,崔康平.城市垃圾分類收集與資源化[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 14(3):37~3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