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碩 申飛鶴 許玉粉
摘要:采用灰色關聯度分析方法,對1999~2011年吉林省林業產業及其內部三次產業與地區GDP間進行了實證分析,進而對吉林省林業產業與地區經濟間的關聯度進行了研究,確立了林業產業在吉林省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有利于吉林省林業三次產業間的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林業產業;地區經濟;關聯度;吉林省
中圖分類號:F32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4)02024002
1引言
吉林省作為全國重點林業省份之一,森林、濕地、野生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其林業用地面積929.9萬hm2,有林地面積為828.8萬hm2,森林覆蓋率為43.8%,活立木總蓄積9.56億m3。全省建有不同類型的自然保護區33個,面積242萬hm2,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1個,省級自然保護區14個;建有省級以上森林公園52個,經營面積211萬hm2,其中國家級森林公園32個;共有濕地面積172.8萬hm2,其中天然濕地102.5萬hm2,人工濕地70.3萬hm2。
根據《吉林省2010-2020年林業產業發展規劃》中提出的總體目標:著眼建設林業經濟強省,加快傳統林業向現代林業轉變進程,大力推進林業產業提速增效,不斷提升林業對區域經濟增長的拉動功能,對生態建設的支撐功能,對職工、農民增收致富的促進功能,爭取用10年左右時間,把林業產業建成吉林省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提升競爭力,發展林業產業,增強興林富民能力,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項重要舉措,因此吉林省林業產業的快速發展,將會對吉林地區經濟發展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2分析方法與數據來源
2.1分析方法
林業是一個復雜的灰色大系統,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運行,林業產業已由過去單一林業轉變為全方位發展的現代社會林業。林業產業系統也轉變為一個多層次、多因素,具有明顯的模糊性、隨機性和部分信息未知性的典型的、復雜的灰色大系統。
灰色系統理論(theory of grey system),是20世紀80年代初期中國學者鄧聚龍教授創立的一門新的系統學科,是一種研究和處理復雜系統的理論。灰色系統理論應用最廣泛的是灰色關聯度模型分析,它不僅是灰色系統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灰色系統分析、預測和決策的基石。灰色關聯分析是在不完全信息中,對所要分析研究的各因素通過一定的數據處理,在隨機的因素序列之間找出它們的關聯性,發現主要矛盾,找到主要特性和主要影響因素。本研究利用灰色關聯度分析步驟如下。
2.2數據來源
通過查閱《吉林統計年鑒》,選擇1999~2011年吉林省GDP、吉林省林業產業以及內部三次產業總產值等相關數據。通過進一步的整理分析,確定為比較數列與參考數列,分別計算不同時期吉林省林業產業及三次產業產出與吉林省GDP間的關聯程度,最后構成了林業產業各層次的關聯矩陣。
3吉林省林業產業及其三次產業灰色關
從表1可以看出,吉林省林業產業與地區GDP間的關聯度處于平穩上升趨勢,雖然2000年到2002年之間出現了短期內的下滑,但經過2003年到2004年的調整,從2005年開始,每年平均上漲1.1%~3.8%,充分說明吉林省林業產業在整個吉林省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趨重要,具有一定的地位。
3.2吉林省林業內部三次產業與地區GDP間關聯的
4結語
吉林省林業產業及其內部三次產業與吉林省GDP間存在一定的關聯程度,吉林省林業總產出與地區GDP間的關聯度為0.7613,這體現出林業產業對吉林省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其中,林業第一產業與吉林省GDP間的關聯度最大,平均關聯度為0.7664;其次是林業第二產業,平均關聯度為0.7123;最后是林業第三產業,平均關聯度為0.7111。
綜上所述,林業第一產業在吉林省林業產業發展中仍然具有重要地位,二、三產業也緊隨其后,逐漸縮小與第一產業的差距。吉林省林業產業對地區經濟發展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進一步推動內部三次產業的協調發展,成為吉林省林業產業發展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 鄧聚龍.灰理論基礎[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2.
[2] 李元元,聶華.北京市林業產業結構發展的灰色動態關聯分析[J].林業調查規劃,2006(3).
[3] 張愛美.吉林省林業產業結構灰色動態關聯分析[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
[4] 許玉粉.延邊林業產業發展評價及模式研究[D].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2011.
[5] 顧寒琳,谷國鋒,李巖,等.基于灰色系統理論的吉林省林業產業結構分析[J].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10(9) .
[6] 許玉粉.基于偏離-份額分析法的吉林省林業產業結構分析[J].延邊大學農學學報,2013(1).endprint
摘要:采用灰色關聯度分析方法,對1999~2011年吉林省林業產業及其內部三次產業與地區GDP間進行了實證分析,進而對吉林省林業產業與地區經濟間的關聯度進行了研究,確立了林業產業在吉林省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有利于吉林省林業三次產業間的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林業產業;地區經濟;關聯度;吉林省
中圖分類號:F32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4)02024002
1引言
吉林省作為全國重點林業省份之一,森林、濕地、野生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其林業用地面積929.9萬hm2,有林地面積為828.8萬hm2,森林覆蓋率為43.8%,活立木總蓄積9.56億m3。全省建有不同類型的自然保護區33個,面積242萬hm2,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1個,省級自然保護區14個;建有省級以上森林公園52個,經營面積211萬hm2,其中國家級森林公園32個;共有濕地面積172.8萬hm2,其中天然濕地102.5萬hm2,人工濕地70.3萬hm2。
根據《吉林省2010-2020年林業產業發展規劃》中提出的總體目標:著眼建設林業經濟強省,加快傳統林業向現代林業轉變進程,大力推進林業產業提速增效,不斷提升林業對區域經濟增長的拉動功能,對生態建設的支撐功能,對職工、農民增收致富的促進功能,爭取用10年左右時間,把林業產業建成吉林省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提升競爭力,發展林業產業,增強興林富民能力,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項重要舉措,因此吉林省林業產業的快速發展,將會對吉林地區經濟發展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2分析方法與數據來源
2.1分析方法
林業是一個復雜的灰色大系統,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運行,林業產業已由過去單一林業轉變為全方位發展的現代社會林業。林業產業系統也轉變為一個多層次、多因素,具有明顯的模糊性、隨機性和部分信息未知性的典型的、復雜的灰色大系統。
灰色系統理論(theory of grey system),是20世紀80年代初期中國學者鄧聚龍教授創立的一門新的系統學科,是一種研究和處理復雜系統的理論。灰色系統理論應用最廣泛的是灰色關聯度模型分析,它不僅是灰色系統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灰色系統分析、預測和決策的基石。灰色關聯分析是在不完全信息中,對所要分析研究的各因素通過一定的數據處理,在隨機的因素序列之間找出它們的關聯性,發現主要矛盾,找到主要特性和主要影響因素。本研究利用灰色關聯度分析步驟如下。
2.2數據來源
通過查閱《吉林統計年鑒》,選擇1999~2011年吉林省GDP、吉林省林業產業以及內部三次產業總產值等相關數據。通過進一步的整理分析,確定為比較數列與參考數列,分別計算不同時期吉林省林業產業及三次產業產出與吉林省GDP間的關聯程度,最后構成了林業產業各層次的關聯矩陣。
3吉林省林業產業及其三次產業灰色關
從表1可以看出,吉林省林業產業與地區GDP間的關聯度處于平穩上升趨勢,雖然2000年到2002年之間出現了短期內的下滑,但經過2003年到2004年的調整,從2005年開始,每年平均上漲1.1%~3.8%,充分說明吉林省林業產業在整個吉林省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趨重要,具有一定的地位。
3.2吉林省林業內部三次產業與地區GDP間關聯的
4結語
吉林省林業產業及其內部三次產業與吉林省GDP間存在一定的關聯程度,吉林省林業總產出與地區GDP間的關聯度為0.7613,這體現出林業產業對吉林省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其中,林業第一產業與吉林省GDP間的關聯度最大,平均關聯度為0.7664;其次是林業第二產業,平均關聯度為0.7123;最后是林業第三產業,平均關聯度為0.7111。
綜上所述,林業第一產業在吉林省林業產業發展中仍然具有重要地位,二、三產業也緊隨其后,逐漸縮小與第一產業的差距。吉林省林業產業對地區經濟發展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進一步推動內部三次產業的協調發展,成為吉林省林業產業發展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 鄧聚龍.灰理論基礎[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2.
[2] 李元元,聶華.北京市林業產業結構發展的灰色動態關聯分析[J].林業調查規劃,2006(3).
[3] 張愛美.吉林省林業產業結構灰色動態關聯分析[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
[4] 許玉粉.延邊林業產業發展評價及模式研究[D].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2011.
[5] 顧寒琳,谷國鋒,李巖,等.基于灰色系統理論的吉林省林業產業結構分析[J].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10(9) .
[6] 許玉粉.基于偏離-份額分析法的吉林省林業產業結構分析[J].延邊大學農學學報,2013(1).endprint
摘要:采用灰色關聯度分析方法,對1999~2011年吉林省林業產業及其內部三次產業與地區GDP間進行了實證分析,進而對吉林省林業產業與地區經濟間的關聯度進行了研究,確立了林業產業在吉林省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有利于吉林省林業三次產業間的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林業產業;地區經濟;關聯度;吉林省
中圖分類號:F32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4)02024002
1引言
吉林省作為全國重點林業省份之一,森林、濕地、野生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其林業用地面積929.9萬hm2,有林地面積為828.8萬hm2,森林覆蓋率為43.8%,活立木總蓄積9.56億m3。全省建有不同類型的自然保護區33個,面積242萬hm2,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1個,省級自然保護區14個;建有省級以上森林公園52個,經營面積211萬hm2,其中國家級森林公園32個;共有濕地面積172.8萬hm2,其中天然濕地102.5萬hm2,人工濕地70.3萬hm2。
根據《吉林省2010-2020年林業產業發展規劃》中提出的總體目標:著眼建設林業經濟強省,加快傳統林業向現代林業轉變進程,大力推進林業產業提速增效,不斷提升林業對區域經濟增長的拉動功能,對生態建設的支撐功能,對職工、農民增收致富的促進功能,爭取用10年左右時間,把林業產業建成吉林省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提升競爭力,發展林業產業,增強興林富民能力,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項重要舉措,因此吉林省林業產業的快速發展,將會對吉林地區經濟發展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2分析方法與數據來源
2.1分析方法
林業是一個復雜的灰色大系統,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運行,林業產業已由過去單一林業轉變為全方位發展的現代社會林業。林業產業系統也轉變為一個多層次、多因素,具有明顯的模糊性、隨機性和部分信息未知性的典型的、復雜的灰色大系統。
灰色系統理論(theory of grey system),是20世紀80年代初期中國學者鄧聚龍教授創立的一門新的系統學科,是一種研究和處理復雜系統的理論。灰色系統理論應用最廣泛的是灰色關聯度模型分析,它不僅是灰色系統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灰色系統分析、預測和決策的基石。灰色關聯分析是在不完全信息中,對所要分析研究的各因素通過一定的數據處理,在隨機的因素序列之間找出它們的關聯性,發現主要矛盾,找到主要特性和主要影響因素。本研究利用灰色關聯度分析步驟如下。
2.2數據來源
通過查閱《吉林統計年鑒》,選擇1999~2011年吉林省GDP、吉林省林業產業以及內部三次產業總產值等相關數據。通過進一步的整理分析,確定為比較數列與參考數列,分別計算不同時期吉林省林業產業及三次產業產出與吉林省GDP間的關聯程度,最后構成了林業產業各層次的關聯矩陣。
3吉林省林業產業及其三次產業灰色關
從表1可以看出,吉林省林業產業與地區GDP間的關聯度處于平穩上升趨勢,雖然2000年到2002年之間出現了短期內的下滑,但經過2003年到2004年的調整,從2005年開始,每年平均上漲1.1%~3.8%,充分說明吉林省林業產業在整個吉林省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趨重要,具有一定的地位。
3.2吉林省林業內部三次產業與地區GDP間關聯的
4結語
吉林省林業產業及其內部三次產業與吉林省GDP間存在一定的關聯程度,吉林省林業總產出與地區GDP間的關聯度為0.7613,這體現出林業產業對吉林省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其中,林業第一產業與吉林省GDP間的關聯度最大,平均關聯度為0.7664;其次是林業第二產業,平均關聯度為0.7123;最后是林業第三產業,平均關聯度為0.7111。
綜上所述,林業第一產業在吉林省林業產業發展中仍然具有重要地位,二、三產業也緊隨其后,逐漸縮小與第一產業的差距。吉林省林業產業對地區經濟發展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進一步推動內部三次產業的協調發展,成為吉林省林業產業發展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 鄧聚龍.灰理論基礎[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2.
[2] 李元元,聶華.北京市林業產業結構發展的灰色動態關聯分析[J].林業調查規劃,2006(3).
[3] 張愛美.吉林省林業產業結構灰色動態關聯分析[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
[4] 許玉粉.延邊林業產業發展評價及模式研究[D].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2011.
[5] 顧寒琳,谷國鋒,李巖,等.基于灰色系統理論的吉林省林業產業結構分析[J].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10(9) .
[6] 許玉粉.基于偏離-份額分析法的吉林省林業產業結構分析[J].延邊大學農學學報,201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