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劍寶
摘 要:小學寫字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主要從認識和明確新課標下的寫字教學目標、嘗試新課標下寫字教學活動模式的改革、寫字課運用科學客觀的評價體系等方面來進行。
關鍵詞:小學寫字 教學模式 創新
結合新課程改革,如何去創新小學寫字課堂教學模式,是擺在我們這些寫字教師面前的一個新課題。筆者根據多年從事小學寫字教學的經驗,認為可以從以創新的眼光來認識和明確新課程寫字教學目標,嘗試新課標下寫字教學活動模式的改革,采用新課標下科學客觀的評價體系等方面來進行創新寫字課堂教學模式的嘗試。
一、以創新的眼光認識新課程寫字教學目標
各科都有自己的教學目標,寫字教學也有自己的教學目標。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書法老師往往注重學生寫字能力的培養,只講究怎樣的去寫好字,怎樣把字寫得美觀等,而忽視了對學生的興趣培養。根據新課程改革標準的教學理念,是要讓學生主動的去學、去練,老師在活動中只是起到引導和啟發的作用。我們就可以根據新課標的這種教學理念,去重新認識和明確這個寫字教學目標,我以為在這個教學目標中首先要強調的,應該是如何去培養學生對于寫字的興趣。因為興趣是動力的源泉,只有把學生對于寫字的興趣培養起來,我們的教學活動才可以開展的有聲有色,學生就很有可能自覺主動的投入到寫字教學活動之中。
二、寫字課堂教學活動創新的幾個原則
我們的寫字教學,大都還停留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上,教學方法單調、乏味。老師在黑板上示范,學生自己去臨習,每一堂課完成老師布置的若干學習任務等,很少有學生是在快樂中學習寫字的,都是為了完成寫字任務而寫字。為此,我們嘗試根據新課標寫字教學的目標和要求,進行寫字課堂教學活動模式的改革創新,結合小學的特點,可以運用趣味性、直觀性、客觀規律性等教學原則來進行寫字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
(一)寫字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原則
寫字課是一門枯燥、機械的課程,而小學生的年齡特征決定他們的天性是多變、好動的。對于寫字課也是如此,除了個別學生對寫字感興趣外,大部分的學生都是很容易對寫字失去信心。我們作為寫字老師就要想辦法使寫字課變得有趣、生動,讓學生對寫字產生興趣,從不愿學、不想學、怕學,到想學、要學、喜歡學,由被動變為主動。寫字課堂教學要創新,教學情境的設計是關鍵。針對此,我就在課前講一些歷代書法家從小學書的故事,如“張芝臨池”、“獻之寫完十八缸水”以及“智永禿筆成?!钡?,使學生明白,要想把字寫好,就需要勤學苦練、持之以恒的道理。而在進行基本技法教學時,可以作一些形象、生動、富有趣味的比喻。如在上“懸針豎”時,就可以把豎比喻成一根針,像針一樣的筆直、尖銳;“捺”就是一把刀,從刀柄到刀鋒,由輕到重,而且出鋒時要快,體現其鋒利;“點”像水滴;“彎鉤”就似魚鉤,轉變行筆有彈性,否則魚如何能上鉤等等,為了讓學生主動參與,還可用游戲的形式,使學生加深對于點畫形態、基本筆法的印象和理解。
在寫字教學過程中,還可以組織一些學生與學生之間,班與班之間的趣味競賽活動,競賽的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只要是從趣味性的原則出發,激發出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把非常傳統的寫字課,上成一堂充滿氣氛、活潑生動、更多學生主動參與的寫字教學課。
(二)寫字教學要重視直觀性原則
寫字課堂教學活動要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及實踐體驗活動。小學生的智力決定了其理解領悟能力不是很強,但是兒童的模仿能力卻很強,因此,在小學階段進行寫字教學,可以讓學生在自己去練、去琢磨的基礎上,老師盡可能做到直觀教學。寫字課進行基礎的點畫、間架結構等教學時,教師要直接進行示范,可以充分發揮現代化多媒體教學設備,目的就是要讓學生看清楚、看明白老師的直觀示范,學生在練習時很自然的就掌握了。直觀演示地進行教學,具有生動、形象而且有較大地感染力,這對于教學效果的好壞有很大的影響,但是這對教師本身業務素質水平的高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為一個寫字教師,自己應有較強的書寫能力,在示范時書寫的字應合乎規范,如果教師的字寫得好,學生就會被吸引住,就有可能認真地去模仿教師的字,使學生無意間得到進步。反之,學生則會反感,甚至對寫字產生厭惡之情。關于這個問題,在課余之時,我的學生曾對我說,看見老師寫出一個個龍飛鳳舞的字,心里就癢癢的,也真想使自己的字寫得和老師的一樣,甚至還會因此而下決心,一定要把字寫好。為此,教師在課堂上要運用直觀性原則,多進行示范,注意理論與實踐地結合,學生學習書法的動力就能被調動起來。
(三)寫字教學要掌握書法活動的客觀規律性
每一樣事物都有其規律性,寫字教學也不例外。在寫字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技能必須依靠潛移默化的熏陶方法,讓學生在不斷經歷的學習過程中,感悟到創新思維的技巧。我們在進行寫字教學時,就一定要遵照由平追險、從淺到深、由簡入繁等循序漸進的客觀規律,并要求學生從最基礎的橫平豎直、左低右高、上緊下松等基礎的技法學起,而不要讓學生一開始就想成名成家,去從一些高難度的冷門怪招的書法字體學起,那樣往往會事倍功半,適得其反。有的學生在初學寫字時,看到一些漂亮的行草書,也就拿起來刻意地去模仿,但是由于楷書功底不扎實,可想而知,那樣寫出來的行草書其實是“四不象”。所以,我們在進行寫字教學模式的改革,其實就是要讓學生主動地去發現這些規律,并且遵照這些客觀規律進行寫字活動,這樣就會達到我們進行寫字教學所期望的最佳效果。
三、科學客觀的評價學生書寫水平
教學評價,作為教學活動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往往深刻體現了教師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技能,具有很強的導向性,它對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那種在寫得好的字上畫個“紅蛋蛋”、給認真的學生寫個優的評價,已經不再適合現在的教學評價了。特別是在小學階段,現在的學生接觸面廣,對于老師對他們的評價有更高大要求,何況寫字課又是那樣的枯燥、乏味,如果我們的評價體系不作改革,還沿用原有的模式,那學生必定會對寫字失去信心的??上攵?,對寫字失去了信心還能學好字嗎?這就使得我們要更新觀念,學習新課標、新理念,運用新的科學客觀的評價體系來評價我們的學生。
小學階段寫字教學開展的好壞,將會直接影響一個學生長大以后書寫水平的高低。在目前推行基礎教育改革的新形式下,特別是在全國上下都重視語文教學、大力推行寫字教學的前提下,我們作為一個書法老師在認真做好寫字教學工作的同時,還要積極的去探索、去研究,嘗試運用新理念、新模式,大膽的去改革我們的寫字教學模式,努力使我們的寫字教學活動開展的更加有聲有色。我們在進行寫字教學時,遵照科學的教學方法,使教師的教有“法”,學生的學亦有“法”,為從小培養學生的審美、創美能力,為繼承和弘揚祖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做一些扎實的基礎教學工作。
(龍泉市實驗小學 浙江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