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偉
(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長春 130052)
為了切實了解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心理素養現狀,“職教師資素養培養課程開發”課題組根據課題研究需要展開相關調研活動。本次調查,旨在通過實地調研、深入訪談等方式,了解中職學校教師心理素養的具體情況,拿到一手資料并針對具體情況提出相應提升策略。我們的調研目的是明確的,就是要用真實的數據與訪談的材料來說明問題,找到提升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心理素養的突破口,根據調研情況、本校實際來制定新的中職教師培養、培訓方案,培養中職學校未來的師資以及為中職學校師資培訓提供范例。
本次調研共派出三個調研組,每組二人分別赴成都、上海、青島三地進行實地走訪調研。成都組到成都財貿職高(四川省第一批示范校)、瀘州江陽職高(四川省第二批示范校)、樂山計算機學校(民辦學校)進行實地走訪調研;上海組到上海市工程技術管理學校、江蘇省無錫市交通高等職業學校、江蘇張家港職教中心進行實地走訪調研。在滬期間,調研組還參觀一所中職學校(上海市城市科技職業技術學校),以及對在滬參加會議的來自全國的六所中職學校(上海信息技術學校、山東平陰縣職業教育中心、四川省宜賓市南溪職業技術學校、四川省涼山州職業技術學校、蘭州理工中專、寧夏隆德職業中學)有關人員進行了訪談;青島組到城陽職教中心、黃島區高級職業技術學校、城陽職業中專進行實地走訪調研。調研組每到一地都參照調研計劃對調研學校的校長、相關負責人、教師等做了深入的訪談,并且還對部分教師做了問卷調查。

調研對象 調研內容 調研方法中職學校校長教師心理素養現狀、學校針對教師和學生心理素養提高采取的途徑和措施、教師心理素養的應然狀態訪談法中職學校管理者(學生科科長、學校辦公室主任、專業負責人教師心理素養現狀、學校針對教師和學生心理素養提高采取的途徑和措施、教師心理素養的應然狀態訪談法中職教師教師心理素養現狀及提升自身心理素養的意見和建議問卷法訪談法
本次調研三地共發放教師調研問卷210份,回收202份,回收率為96%;訪問中職校領導、教師共40人。通過對調研問卷和訪談記錄的整理,調研組做出下列分析:
通過訪談和問卷調查,調研學校的老師在情感與人格發展方面,75.23%的教師認為個人修養不錯,有74.36%的教師注重人格養成,70.48%的教師對自己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在情商與社會適應方面,64.52%的教師自我調節能力很強,61.24%的教師人際溝通能力很強,62.57%的教師社會適應性很強,70.32%具有很強的團隊合作能力,80.56%具有很好的社交禮儀,65%能進行心理疏導。從上面的數據分析當中,我們可以看出被調研教師的心理素養現狀基本處于及格和中等水平(我們把教師心理素養分為五個等級,60%以下為不及格;60%-70%為及格;70%-80%為中等;80%-90%為良好;90%-100%為優秀)。其中,青島調研組的問卷分析數據不容樂觀,在對教師的“情感與人格發展問卷”分析的過程中,調研組發現:只有52.5%的教師注重個人修養,只有49.5%的教師注重人格養成,也只有57.5%的教師對自己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這可能與山東人口密集、就業和學習壓力大的地方固有的個性特點相關。
通過對管理者和教師的訪談,認為當前教師應具備的心理素養有責任心、耐心、良心,能控制自己的情緒,與學生心靈溝通,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鼓勵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強,尤其是抗挫折能力要強,善于調節自己。
通過訪談,各學校都非常重視教師身心素養的提高,并采取多種途徑和措施落實到實踐。針對教師身心素養提高采取的途徑是參加各種校內外的培訓以及對教師進行心理輔導。培訓的內容各學校各有側重。如成都財貿職高,所有老師都參加過成都市教育系統針對所有老師進行的相關培訓。而且學校規定除極特殊情況外,所有任課教師都要擔當班主任,所有的班主任都通過成都市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并取得相應資格證書。并邀請校外培訓專家針對工作方法、對學生的教育和個人心理等方面進行培訓,效果很好。在校內,組建名師工作室,運用傳幫帶的方式,集中最優秀的力量培養年輕教師,通過教師對教師的咨詢,共同解決疑難問題。其他兩所學校也都有相關培訓,但培訓的次數、內容和方式較成都財貿職高有差距。
通過上述調研,我們看到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的心理素養還有待加強,中職學校教師形成積極健康的心理素養關系到自身專業發展以及學生的心理素養培養等具體問題,所以從多方面提升中職教師心理素養,是適應教師自身及時代發展的共同要求。
中職學校領導及相關部門要重視對教師心理素養的培養,從學校長遠發展角度出發樹立起重視此項工作的意識,不但加強在專業素養等方面對教師的重視程度,而且在心理素養方面也要多加關注。
學校要多從教師角度考慮問題,為教師的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內部環境,這就需要學校建立起完善的管理體制,健全教師心理健康的校內保障體系以及建立起客觀、公平、公正的競爭及用人機制,使教師在職稱評聘、考核評優等環節感受到公平的力量,這樣有助于教師消除自我挫敗感并且有利于教師轉壓力為動力,實現自我價值。
外部環境對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也是有一定影響的。各級政府機關應當根據《教師法》的有關規定,切實維護廣大教師的合法權益,并且通過制定相關政策提高中職教師的社會地位,根據當地經濟發展狀況,切實提高教師待遇,使中職教師真正的感受到被尊重;新聞媒體等大眾傳播機構要積極傳播來自中職教師的聲音,體會他們的艱辛,大力宣傳教師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當中的重要作用,進一步推動全社會形成尊師重教以及尊重職業教育的良好社會風氣。
應該從校本和校外兩個方面做好提升中職教師心理素養的培訓工作。校本培訓是根本,學校可以建立心理健康書籍閱覽專區、建立心理健康讀書小組、對教師進行團體心理輔導以及幫助教師進行個案分析等方法展開校本培訓;學校還要重視教師在心理技能方面的培訓,通過校內外的心理技能培訓,使教師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識、了解自己的心理狀況,根據自身特點進行自我干預,并且能夠選擇處理心理危機的正確方式。
開設心理輔導活動課是我國目前對于未來的職教師資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心理輔導活動課設計》作為應用心理學課程,將為職教師范生今后養成良好素養,身心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這種課程設計應注重體驗式課堂的教學模式。
應當積極創造條件對所有教師,通過心理行為訓練、團體輔導、網絡咨詢等形式,有針對性地向教師提供及時的心理健康指導。如果發現有教師的心理存在疾病或者隱患,應當及時安排教師到專業機構治療。要做好這方面的工作,中職學校需引進從事心理研究和心理咨詢方向的專業人才,專門為教師開展心理輔導和咨詢。
中職教師產生心理障礙最為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工作壓力大導致的對心理沖突的自我調適能力失調。中職教師應根據自身特點,培養積極陽光的心態以及鍛煉自己的抗壓能力,增強自我的心理調適能力;如果真的有自己有解決不了的心理困惑一定要主動尋求心理咨詢人員的幫助。
[1]劉志紅,胡興昌.嚴格準入制度下我國中小學教師的心理素養研究[J].現代基礎教育研究,2013(09):100-104.
[2]葉華奇,馮杉杉,周琳玲.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心理現狀調查及對策[J].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3):31-32.
[3]林建華.論教師心理素養教育[J].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04):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