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科
摘 要:成功的課堂教學是每一位教師的期盼和愿望。恰當?shù)膶胧堑於ㄕn堂教學成功的基礎,教師自身的素質(zhì)是課堂教學取得成功的前提,教學方法是教學取得成功的關鍵,技巧性的語言是教學取得成功的重要工具,巧妙的教學設計能使學生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師只有認真?zhèn)湔n才會產(chǎn)生教學共鳴,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成功;方法
眾所周知,信息技術課程已經(jīng)成為中小學必不可少的必修課程之一,它的位置和作用也在不斷提升,無論是從學生自身發(fā)展還是從升學的發(fā)展角度來講,掌握信息技術已經(jīng)是現(xiàn)代中學生必備的一種技能。然而信息技術操作技能的掌握和信息素養(yǎng)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師的引導和點撥,還需要學生的不斷感悟和反復練習。而師生的交流場所主要集中在課堂上,因此,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向課堂要質(zhì)量和效益,使課堂教學取得成功,就顯得尤為重要。下面是筆者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過程中感悟積累的一些做法。
一、只有認真?zhèn)湔n才會產(chǎn)生教學共鳴,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只有備好課才能上好課,才有可能使課堂教學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師在備課時,首先要認真閱讀教材提煉“教材”重、難點;其次要認真了解“學生”,選擇學法;再次,要認真設計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如課題引入、知識點講解、如何突破教學重難點等。教學實踐表明,教師只有認真而充分的備課,才能夠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游刃有余,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新課導入奠定了課堂教學成功的基礎
良好的開端能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師設計好的教學情境中去。這樣,以學生為主體,主動探究知識的學習氛圍自然就形成了。在教學中,課堂導入的方法主要有復習導入法、任務驅(qū)動法、懸念設疑法、創(chuàng)設情境法、游戲引入法、故事激趣法、作品展示法等。如學習IP地址及其管理時,可用懸念設疑法。教師先描述公安機關查獲一起利用網(wǎng)絡進行賭博的案件。設置懸念:公安機關是怎么將犯罪嫌疑人抓獲的呢?讓學生討論并思考。這樣學生就會帶著疑問學習,積極主動探究知識。當然,在實際教學中,不能千篇一律,都用同一種方法。教師應根據(jù)實際講授的教學內(nèi)容去選擇不同的導入方法。但是無論以何種方法導入新課,都要具有啟發(fā)性、趣味性,還要緊靠教學目標,易于學生理解和接受。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注重設計導入方法,運用恰當?shù)膶敕绞剑员氵_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三、技巧性的語言是教學取得成功的重要工具
語言是一門藝術,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語言是啟發(fā)和引導學生的重要工具。它是一堂課的音律,是一位教師的個人魅力所在。因此,課堂教學語言更是教師不可或缺的藝術。同樣的教學方法,因為語言表達不同,教學效果會相差甚遠。如在講Word中文字操作的時候,教師就要用簡明扼要的語言來講述操作方法,那就是“先選定后操作”。并告訴同學們,不管是文字的字體、大小、顏色等都需這樣操作。這樣,學生自己就能總結出操作的一般規(guī)律,還能將一般操作規(guī)律遷移到其他軟件的學習中去。因此,我也深刻感悟到只有組織好語言,提升語言技巧,才能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激發(fā)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熱情和興趣,讓學生從萌生的好奇轉(zhuǎn)向理智的思考,使學生在輕松而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有所思、學有所獲,為他們的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教學方法是教學取得成功的關鍵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恰當?shù)慕虒W方法能夠給課堂教學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講授網(wǎng)絡技術應用選修教材“因特網(wǎng)能為我們帶來什么”一章中的“電子郵箱的使用”時,我就恰當運用了自主探究式教學法。我只介紹提供免費電子郵箱的網(wǎng)站,然后告訴學生我的電子郵箱地址,對于如何申請、發(fā)送卻只字不提。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小組討論,很容易地掌握了本節(jié)課的知識。他們不僅嘗到了自主探究學習帶來的成功喜悅,還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獨立思考、主動探究的學習能力。
五、教學設計要合理
教學設計是教師根據(jù)學科課程標準的要求及學生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過程。巧妙的教學設計能使知識和技能得到升華,能快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容易實現(xiàn)教學目的。在教學設計時,教師首先要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在充分考慮學生認知水平的基礎上確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如講授“網(wǎng)絡的功能和構造”一節(jié)時,由于學生只知道如何上網(wǎng),但網(wǎng)絡的功能和構造卻一概不知,所以確定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時,必須讓學生知道計算機網(wǎng)絡不僅僅指因特網(wǎng),從而引出網(wǎng)絡的概念及分類的教學目標。通過在生活中我們用網(wǎng)絡做什么,引出計算機網(wǎng)絡的功能教學目標;通過學生在計算機教室上課,學生很容易看到計算機網(wǎng)絡的硬件,引出另一個學習目標:網(wǎng)絡中的硬件。然后圍繞教學目標,配以圖片、視頻等資料進行講解,這樣學生很容易就能接受。其次是確定好教學重、難點以及教學方法和過程。如在講授使用Front page制作網(wǎng)頁時,教師引導學生將學過的Word和Excel中的單元格的合并以及填充背景等相關操作技巧運用到學習Front page中。這樣,既消除了學生學習新知的為難情緒,又使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在制作網(wǎng)頁的學習中得以提升。因此,教師只有認真挖掘教材、了解學生、運用巧妙的教學設計,才能使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這樣才能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實現(xiàn)教學目標,促使教學取得成功。
六、提升教師自身的素養(yǎng)
信息技術雖然作為一門新興學科,但是它對教師的要求卻很高。這就意味著信息技術教師不僅應具備一定的專業(yè)知識,還要注重培養(yǎng)自身綜合素質(zhì)。因為教師的人格魅力和自身的素養(yǎng)能夠感染學生、激勵學生,起到示范作用。如教師在課堂上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所以,教師應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斷提高自身的素養(yǎng),才能持續(xù)贏得學生們的認可和欽佩。這樣的課堂才會更和諧、更成功,教學效果才會更好。
總之,我們只有不斷地探索和總結適應于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江蘇省邳州市明德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