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貴
當前,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寫的作文,不是語言干癟就是內容空洞、無病呻吟,寫來寫去還是那幾件老掉牙的事。如果學生在閱讀了一定量的優秀文學作品后,自然而然有了知識的積累,得到了文化的熏染,開闊了人文視野,彰顯了人文精神,具備了獨立思考的能力,擁有了辯證思想及批判觀念,寫作文時自然能做到底氣十足、文采飛揚。所以,我們一定要運用各種手段來激發學生的閱讀文學作品的興趣,讓學生愛上閱讀并且能做到持之以恒,用這樣的方法來增強學生的閱讀意識,促其成才。
一、延伸閱讀
這是一種以拓寬學生閱讀面為目的的閱讀,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可以以個人為中心,也可以幾個學生組成一個小組,還可以以整個班級、年級為單位。如在學習《社戲》時,我們開展了關于魯迅先生的閱讀活動,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完成幾項任務:閱讀關于魯迅先生個人簡歷方面的資料;閱讀《吶喊》小說集,再選擇幾段描寫得精彩的語段以備進行誦讀欣賞;閱讀一些魯迅先生語言風格的介紹資料;每一小組以魯迅先生的一部小說為主進行閱讀賞析,如《故鄉》《祝福》《孔乙己》《藥》《風波》等;搜集周國平等人對魯迅先生的回憶資料。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的對學生進行指導,小組成員可以將搜集到的資料在全班交流,形成資源共享。我認為這樣的閱讀活動既可以讓學生展示才華,又能讓整個班級在資源共享中一起進步提高,何樂而不為呢?
二、研究閱讀
這是一種以設計問題和尋找答案為目的的閱讀,它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其實在平時的閱讀過程中學生總會有一些問題提出,它們可能與學習內容緊密相連,也可能與課本無關,不管是哪一類問題,都可以作為研究閱讀的對象,指導學生進行大膽的嘗試。在研究閱讀過程中,學生能在無形中解決問題、增長知識,形成自己獨特的感悟。研究閱讀在學習過程中使用的頻率很高的,如學習專題“荷”時,我組織的一組學生搜集有關“荷”的詩歌,這個小組學生非常積極,速度快得驚人,效果也很不錯,如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小池》等詩歌;另外的一組搜集關于“荷”的散文雖然有點困難,但是他們經過不懈的努力,也有所收獲,找到了朱自清《荷塘月色》等散文。
三、分析閱讀
這是一種以提高學生的賞析能力為目的的閱讀。我們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賞析能力,要讓他們由讀懂故事情節到讀懂作品的深刻內涵,從而進一步上升到讀透作者的內心,形成自己的獨特見解,達到提高他們賞析能力的目的。如學習專題“西游記”時,我讓學生在假期閱讀原著,并觀看電視,使他們對《西游記》有個大概的了解。但是我們不能只停留在對故事情節的了解,要激發學生的賞析意識。于是我圍繞《西游記》設置了幾個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并指導他們要不斷地進行思考,做好批注,以此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我還讓學生根據自己對作品的理解,整理好批注,寫出自己的心得體會。我認為這樣的名著閱讀活動可以讓學生全面地了解作者、作品,最重要的是還可以讓學生掌握鑒賞作品的一些技巧,從而提高他們的文學素養、豐富他們的內心世界。
四、泛覽閱讀
這是一種對文學作品進行整體性的了解而不求精通的閱讀。我認為這對提高一個人的整體閱讀水平還是有很大幫助的。如果讓學生從小學的時候就開始進行精讀訓練,對泛讀卻不加重視,那么學生的知識面就比較狹窄了,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主旨。所以,我們可以結合課本內容,有目的地提供閱讀資料,從而來刺激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閱讀興趣,使他們能在課后積極主動去尋找文學作品、閱讀文學作品。其實這種方式對教師的要求也是比較高的,不但要有極高的文學素養、高超的引導水平,還要能提供好的指導方法,如有的地方只需要讀懂大意就好了;有的地方只要能記一些要點就行了,最關鍵是要培養他們泛讀的習慣,讓他們愛上閱讀。這樣的閱讀可以讓學生讀得非常輕松、自由,從而產生濃厚的閱讀興趣。我們可以在教室的一個角落設置一個書架,陳列一些中外名著、雜志報紙等,讓學生課后可以隨時進行閱讀,從而拓寬他們的知識面。我們平時也可以在那看看,起到一個示范的作用。
當然我還可以用一些別的方法來刺激學生閱讀文學作品,如賽詩會、辯論賽、手抄報等多種方法。我認為以上所講的多種閱讀方法,可以不斷增強學生的自主閱讀文學作品的意識,激發他們對文學作品的閱讀興趣,在閱讀方面也會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愿我們用平時一點一滴的閱讀積累撐起愛上閱讀文學作品的一片天空,陶醉在人類優秀的文學作品之中。正如巴羅所說:“一個愛書的人,他必定不至于缺少一個忠實的朋友,一個良好的老師,一個可愛的伴侶,一個溫情的安慰者。”孩子們,讓我們一起在書的海洋里暢游,不斷成才吧!
(江蘇省海安縣曲塘中學附屬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