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穎
設計意圖:“六一”兒童節是孩子的節日,孩子們如何過節是由教師和父母決定的,活動中作為主人的我始終處于從屬的角色。將節日還給孩子,讓他們自己決定自己的節日。通過此活動讓孩子們學會自己安排自己的活動,承擔自己在活動中的責任,培養孩子的能力。本次活動借助于幼兒園區域活動,延展幼兒活動時間,拓展活動空間,通過一段時間的積累,讓孩子們學會真正自主安排自己的節日活動。
活動目標:自主選擇合作同伴,學會小組商量并根據小組的實際情況選擇節目進行表演。體驗合作帶來的快樂。
①會正確評價自己與他人,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②在活動中感受“六一”兒童節的快樂,體驗我的節日我做主的樂趣。③能在同伴面前大膽展現自己,增強自信心。
活動一:海選主持人
活動過程:①每天5名幼兒,利用每天午睡整理的時間每人講一個故事。②幼兒首輪評選,每人評選出3名認為講故事比較好的同伴。③說出自己所推選的同伴的理由,并共同討論評選標準。④通過對評選結果的記錄,從幼兒推選出的同伴中評選出10名幼兒進行決賽。⑤最終評選出2名幼兒擔任主持人。
活動二:繁忙的排練
活動過程:①選擇同伴。孩子們自由選擇,每4人為一組。②確定節目。孩子們分小組商量要表演的節目。③確定節目單。孩子們將確定的節目名報給老師,遇到重復的、后來申報的小組再次商議,重新確定節目。④排練節目。每天10∶00以后的游戲時間,孩子們自己在教室和走廊內選擇地點排練節目,遇到困難小組商議解決,不能解決的咨詢教師尋求幫助。
活動三:精彩的演出
活動過程:①表演前準備。活動前幼兒將表演需要的道具準備好。②教師和幼兒共同確定節目表演順序。主要讓幼兒自己決定,教師根據節目的形式適當調整。③活動表演。在“六一”當天幼兒按照事先定好的節目順序進行表演。④最佳節目評選。
活動后感想:
(1)給孩子們平等的機會,他們會有最佳的表現。從孩子們積極參與的勁頭,我看出他們每個人都很想成為主持人,不管是平時大方愛表現的孩子,還是平時不善言語的孩子,面對機會都會盡力爭取。每個人在講述時都那么繪聲繪色,每一個孩子都那么專心地聆聽。這一群6歲的孩子,當機會展現在他們面前時,他們共同選擇了緊緊抓住,不管成功與否,每個人都在努力。
(2)在評選中學會評價。要進行“主持人”的評選工作了,首先是確定評選標準。孩子們經過簡單商議確定評選標準為“口齒清楚,講述生動,配上動作,聲音響亮”。這個標準是孩子們第一次自己確立的標準,他們是經過了每一個人的講述后確立的共同標準,在評選中他們也自覺根據標準進行了首次完全自主的評選。孩子們用他們單純的眼睛審視周圍的一切,通過兩輪的評選他們對同伴與自己在集體中的位置有著極為準確的判斷。評選工作很順利,最終2名孩子被大家推選為主持人。我尊重孩子們的選擇,相信他們的判斷,也期待著2位主持人能有出色的表現。
(3)做靜靜地守候者,讓孩子自主支配自己的活動。孩子們4人為一個表演小組,在各自的空間排練,我所做的事就是用我的眼睛去看,用我的心去感受。每一組的孩子都全身心投入,我驚嘆于他們的分工合作,他們能根據自己的特長分配自己在節目中的角色。他們有的根據歌詞在編舞蹈動作,有的在練習唱歌,有的在練習兒歌……每張小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每個人都在全身心的投入。而那時的我只要靜靜地守候在一旁就夠了。
(4)善用挫折,讓孩子們學會解決問題。孩子們在活動中并不是都很順利,有的小組表演節目久久不能確定,影響了排練進度;有的小組需要的道具不知道該怎么準備;還有的小組合作的還不是太好。面對這些問題我采取盡量不介入,讓他們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所有這些問題我看到了,孩子們感覺到了,但是沒有一個人提出要老師幫助解決。他們在磨合中學會合作,在失敗中學會前進。雖然他們遇到了一些挫折,當他們很好地解決了,我認為這比表演節目更為重要。
(5)孩子的需要使家長甘愿付出,家園合作水到渠成。從這個活動中我看到了家長工作的另一種局面,只要教師所設計的活動能讓幼兒發自內心的自覺參與,讓他們覺得參加活動是自己的需要,那么,在孩子們需要的背后家長會給予全力支持,此時的家園合作就會水到渠成。這樣的合作也體現在孩子們的活動準備上。因為對于每個家長來說,孩子的需要就是家長的動力,而這個動力可以使我們的家園合作向著全新的方向前進。
(6)出自真心的快樂感染著身邊的每個人。今天的表演讓我重新審視表演帶給幼兒的快樂。因為節目完全是由孩子們自己創編的,從表演形式到技巧都顯得那么稚嫩,但是從孩子們的發自內心的笑容中傳遞給我的是無比的快樂、真正的快樂。笑容掛在每個孩子的臉龐,他們把內心的快樂傳遞給了我,出自真心的快樂也會感染周圍的每個人。
(江蘇省揚州市明月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