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煒
作為一名小學美術教師,在新課程的理念下,如何培養小學生在美術活動中的創新能力,是小學生成長的關鍵所在。創新能力不僅是一種智力特征,更是一種綜合素質。創新教育應從小學生開始,那么如何在小學美術教育中激發小學生的創新意識呢?
一、利用情感交流,燃起創新火花
在美術教學活動中,應避免傳統的“注入式教學”(即教師示范、小學生模仿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會使小學生的創作思維受到限制,導致小學生在作品里的個別差異,也就很難看出小學生的創造性。在活動中,應先組織小學生進行語言講述交流,再給小學生獨立的想象時間,以小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小學生的想象力,引導小學生觀察、體會、理解,讓小學生在生活中摸索和發現美術活動的技能和技巧,發展小學生的視知覺。同時,培養小學生的創造力,使小學生的作品真正成為“兒童作品”。如讓小學生畫“毛線球”時,要求小學生觀察媽媽織毛衣的動作,同時還要幫助媽媽繞毛線,讓他們把家中色彩鮮艷的毛線帶到學校來,在教師的指導下,知道線球、線頭,懂得顏色深淺、冷暖對比。最后讓小學生按自己的觀察方法、自己的畫法把毛線球畫出來。有的從里往外畫,有的從外往里畫,有的畫了許多小毛線球,有的畫了幾個大毛線球,還有的把毛線球的線頭拖得很長,繞來繞去,甚是好看。可見,這種以小學生自我為中心的創作方式,不僅激發了小學生的繪畫興趣,同時也培養了小學生的創造性。
在教學中,教師組織小學生畫集體畫時,可以鍛煉和強化小學生之間的合作。如在日常活動中,讓關系融洽的小學生先分在一起,然后將平常很少接觸的小學生分在一起組成若干個小組,每組畫一個共同的主題,讓小學生自己把想畫的或擅長的東西想象出來,引導他們在你畫、我畫、他也畫的過程中,不斷增強創新意識。這樣,可以使畫面構思獨特,表現出超乎尋常的富有童真趣味的創作,而且使小學生之間的情感在合作中得到溝通。
二、通過思維的碰撞,點燃創新的火焰
教師在美術活動中要注意讓小學生進行自我摸索,培養他們的藝術創造能力。正如愛因斯坦所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步的源泉。”因此,教師要多用提問暗示、創設情境等方法進行啟發誘導,以開闊小學生的思路,引導他們的思考,最終創作出富有創作性的作品。在富有意境的環境中,小學生自然會形成獨立創作的習慣。同時,在美術教學活動中教師還要鼓勵小學生敢于提問,發展小學生的擴散性思維。因為小學生的思維不被任何事物所約束,小學生的敢于想象教師未提到的事物,敢于從不同的角度思維想象。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還要平等對待學生。如讓小學生發言、相互評價時,留一點空位給自己,這樣可以隨意坐下來聽聽小學生的想法等,從而更有效地激發他們的創新欲望和熱愛美術的積極性。
(貴州省銅仁市萬山區萬山鎮完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