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偉+高佳
摘要以國電太原熱電廠廠級實時監控信息系統構建為例,闡述了網絡結構、PI實時數據庫平臺、接口問題、安全機制以及系統功能模塊等SIS系統的關鍵技術,為其他火電廠管控一體化的設計和實現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電廠;實時監控信息系統;PI實時數據庫;安全機制;接口
中圖分類號:TM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4)12-0078-02
1概述
電廠廠級實時監控信息系統,即SIS系統(Supervisory Information System)屬于企業生產過程自動化范疇,是介于機、電、爐、控制等底層系統和MIS系統之間的管理控制層,以DCS分散控制系統為基礎,以提高電廠經濟運行和經濟效益為目的,采用專業計算方法,實現廠級生產過程的實時信息監控和調度,它最重要的意義在于可以提高電廠的整體經濟效益。
國電太原熱電廠為了進一步提高管理水平,推進機組安全經濟運行,規劃實施了SIS系統項目,對企業運營的4臺300 MW亞臨界機組生產過程進行實時/歷史數據管理、過程監測、過程管理及優化控制。下面將對國電太原熱電廠SIS系統的各項關鍵技術逐一闡述。
2網絡設計方案
電廠SIS系統網絡為雙星型拓撲結構,采用千兆以太技術的冗余網絡結構。(如圖:SIS系統網絡結構圖)。網絡中心交換機采用兩臺Cisco4506互為熱備,交換機之間采用TRUNCK技術進行聯絡。網絡節點設備均配有兩塊1000M網卡,以達到節點設備的網絡端口冗余。
SIS系統與MIS系統的網絡連接通過配備的網絡單向隔離裝置和路由器實現。作為SIS系統與MIS系統的隔離系統,用于保護MIS系統網絡設備無法訪問SIS系統網絡,達到SIS系統數據安全隔離的目的。
在MIS系統網絡一側掛接一臺SIS系統的WEB服務器,在其上實現SIS系統數據庫鏡像,MIS系統網絡的站點以及與MIS系統網絡連通的遠程站點可以通過WEB上的SIS系統應用網頁來查詢SIS系統信息。
SIS系統網絡結構圖
采用網絡虛擬設計方案,通過采用三層交換技術,將接口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應用服務器、管理維護站等分別劃分虛擬網絡,以便實現必要的隔離和更好的利用網絡帶寬。
SIS系統網絡主要節點配置高檔企業級服務器,主要節點包括生產實時/歷史數據的數據庫服務器及SAN系統、SIS系統應用服務器、SIS網絡管理和病毒服務的網絡管理維護站、值長站、接口服務器以及網絡打印設備和備份磁帶機等輔助設備。
3實時數據庫PI
實時監控信息系統作為面向生產過程的監控和管理信息系統,要建立在具有開放性的實時數據庫之上,作為實時監控系統的核心,通過與主機DCS、脫硫DCS和其他輔助控制系統通信采集生產過程數據,從而完成全廠實時數據采集與歷史數據存儲、廠級生產過程監控、負荷經濟調度、廠級性能分析和運行優化、故障輔助分析診斷等功能,并向MIS系統提供過程數據和計算、分析結果,同時保留遠程診斷接口。
國電太原熱電廠擁有4臺300 MW發電機組,其中一臺300 MW機組的DCS系統大概有6000個I/O點。再加上化學水處理系統、灰控、燃料控制等控制系統,大概要有40000點的容量。隨著機組數字化不斷發展,基于現場總線控制技術的智能儀表將逐漸替代現在的測量儀表,系統容量還將翻番。SIS系統的歷史數據通常要求至少保留一個大修的周期。因此,國電太原熱電廠SIS系統選擇美國OSI軟件公司開發的PI(Plant Information)實時數據庫作為火電廠數據自動采集、存儲和監視的平臺,將全廠生產過程的實時數據采集并以其基本形式保存下來。然后進行數據加工、歸類和數據挖掘,實現生產流程的在線監視查詢、異常處理、設備維護、負荷優化分配和經濟分析等應用功能,對各全廠機組運行工況進行監視、分析和判斷并做出決策。同時,OSI公司還提供了多達300多種不同系統的控制接口,PI數據庫還支持各種工業標準的通訊數據接口,例如OPC、Modbus等。
4接口問題
1)與各控制系統的接口。
通過OPC協議與DCS側接口進行物理通信,PI數據庫一般通過在接口機上調用PI-API函數與控制系統的接口進行通信。
2)與MIS系統的接口。
由于SIS系統屬于廠級生產過程自動化范疇,實時性要求較高,無法與其他安全等級較低的系統直接相連,而MIS系統屬于管理信息系統范疇,實時性要求低于SIS系統,因此通過網絡單向隔離裝置和路由器將SIS系統與MIS系統安全隔離,SIS系統應用只與PI數據庫進行數據傳輸,MIS系統應用只與MIS系統數據庫進行數據傳輸。
3)與客戶端的接口。
PI數據庫采用分布式結構,可采集任意數量的網絡節點數據,與用戶的接口有:API、ActiveX和ODBC等。可以采用PI-ODBC-PC使用SQL語音來訪問實時數據,也可以使用JAVA,VC++等編程語言調用API訪問實時/歷史數據。
5安全機制
1)為了避免SIS網內服務器受病毒感染,布置了高性能的趨勢防病毒軟件用于實時屏蔽各種病毒攻擊,以及定期全面檢測及手工病毒庫升級等輔助病毒預治方案。
2)在防入侵方面采用網絡單向隔離產品,從物理層面上只允許SIS系統網絡向外網傳輸數據,完全杜絕外網向SIS系統網絡的數據傳輸,從而最大限度保證了SIS系統網絡的隔離要求。
3)在網絡管理上,使用Cisco網管軟件,用于完成監控整體網絡的運營狀況,及時發現網絡出現的故障并分析故障原因,根據不同的錯誤情況實施不同的解決方案。
6系統功能
電廠各個生產系統環境復雜,設備發生異常現象或故障的概率較高。SIS系統的引入,有效提高了機組的安全、穩定和可靠運行。以下對幾個重要的功能模塊進行闡述。
1)生產過程實時數據采集與處理模塊。通過運行在接口站上的數據采集軟件對各生產過程控制系統包括主機DCS、脫硫DCS、爐管泄漏監測系統等進行實時數據的可靠采集并且通過二次隔離裝置實現與電網調度系統、MIS系統等其它系統的隔離。
2)實時信息監控與生產過程管理指導模塊可以實現對全廠各生產過程控制系統包括機組DCS系統、化學水處理系統、除灰系統、輸煤系統等輔助和公用系統的實時生產數據和生產流程的統一監視和查詢,高級權限用戶還可以了解到過程數據的實時分析結果和相應改進措施,從而準確掌握機組的運行狀況和全廠生產系統的生產狀況。
3)廠級性能計算及經濟分析。通過從各個生產控制子系統取得大量生產過程數據,對全廠熱力系統進行數據仿真,分析計算和優化所有運行機組在線性能和指標,以曲線、棒圖或數據表格的形式顯示系統及設備的實際運行效率,最后得出與設計值的差值和對機組熱耗、煤耗的影響值。
4)負荷最優分配模塊。通過接受電網調度中心對全廠下達的日負荷指標,在線訪問實時/歷史數據庫,結合全廠各運行機組主、輔機系統和設備的運行情況、性能和效率,充分考慮機組的安全穩定運行因素,自動制定各臺機組的合理負荷分配,使全廠負荷經濟分配實現AGC方式。
國電太原熱電廠根據自身需求,以全廠實時生產過程綜合優化服務為指導,構建了有自己特色的電廠SIS系統。系統自運行以來,在指導生產操作、診斷處理故障、優化機組運行、生產管理信息化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侯子良.再論火電廠廠級監控信息系統(SIS)[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2,26(15):1-3.
[2]曹文亮.電廠廠級監控信息系統現狀及發展前景[J].中國電力,2002(9):59-62.
[3]許繼剛,鄭慧莉.電廠管理控制一體化信息系統的發展[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1(4):59-63.
[4]國志宏,等.火電廠SIS系統中實時數據庫的研究與應用[J].電力信息化,2004,2(5):65-68.
[5]李紅.數據庫原理與應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侯子良.SIS發展到推廣應用新時期面臨的兩大問題[J].中國電力,2005,88(1):62-64.
[7]劉云生.實時數據庫系統及其特征[J].華中理工大學學報,1994,22(6):66-70.
[8]李蔚,盛德仁,陳堅紅,等.火電廠SIS系統中實時數據庫平臺的選擇[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3,23(12):218-221.
endprint
摘要以國電太原熱電廠廠級實時監控信息系統構建為例,闡述了網絡結構、PI實時數據庫平臺、接口問題、安全機制以及系統功能模塊等SIS系統的關鍵技術,為其他火電廠管控一體化的設計和實現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電廠;實時監控信息系統;PI實時數據庫;安全機制;接口
中圖分類號:TM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4)12-0078-02
1概述
電廠廠級實時監控信息系統,即SIS系統(Supervisory Information System)屬于企業生產過程自動化范疇,是介于機、電、爐、控制等底層系統和MIS系統之間的管理控制層,以DCS分散控制系統為基礎,以提高電廠經濟運行和經濟效益為目的,采用專業計算方法,實現廠級生產過程的實時信息監控和調度,它最重要的意義在于可以提高電廠的整體經濟效益。
國電太原熱電廠為了進一步提高管理水平,推進機組安全經濟運行,規劃實施了SIS系統項目,對企業運營的4臺300 MW亞臨界機組生產過程進行實時/歷史數據管理、過程監測、過程管理及優化控制。下面將對國電太原熱電廠SIS系統的各項關鍵技術逐一闡述。
2網絡設計方案
電廠SIS系統網絡為雙星型拓撲結構,采用千兆以太技術的冗余網絡結構。(如圖:SIS系統網絡結構圖)。網絡中心交換機采用兩臺Cisco4506互為熱備,交換機之間采用TRUNCK技術進行聯絡。網絡節點設備均配有兩塊1000M網卡,以達到節點設備的網絡端口冗余。
SIS系統與MIS系統的網絡連接通過配備的網絡單向隔離裝置和路由器實現。作為SIS系統與MIS系統的隔離系統,用于保護MIS系統網絡設備無法訪問SIS系統網絡,達到SIS系統數據安全隔離的目的。
在MIS系統網絡一側掛接一臺SIS系統的WEB服務器,在其上實現SIS系統數據庫鏡像,MIS系統網絡的站點以及與MIS系統網絡連通的遠程站點可以通過WEB上的SIS系統應用網頁來查詢SIS系統信息。
SIS系統網絡結構圖
采用網絡虛擬設計方案,通過采用三層交換技術,將接口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應用服務器、管理維護站等分別劃分虛擬網絡,以便實現必要的隔離和更好的利用網絡帶寬。
SIS系統網絡主要節點配置高檔企業級服務器,主要節點包括生產實時/歷史數據的數據庫服務器及SAN系統、SIS系統應用服務器、SIS網絡管理和病毒服務的網絡管理維護站、值長站、接口服務器以及網絡打印設備和備份磁帶機等輔助設備。
3實時數據庫PI
實時監控信息系統作為面向生產過程的監控和管理信息系統,要建立在具有開放性的實時數據庫之上,作為實時監控系統的核心,通過與主機DCS、脫硫DCS和其他輔助控制系統通信采集生產過程數據,從而完成全廠實時數據采集與歷史數據存儲、廠級生產過程監控、負荷經濟調度、廠級性能分析和運行優化、故障輔助分析診斷等功能,并向MIS系統提供過程數據和計算、分析結果,同時保留遠程診斷接口。
國電太原熱電廠擁有4臺300 MW發電機組,其中一臺300 MW機組的DCS系統大概有6000個I/O點。再加上化學水處理系統、灰控、燃料控制等控制系統,大概要有40000點的容量。隨著機組數字化不斷發展,基于現場總線控制技術的智能儀表將逐漸替代現在的測量儀表,系統容量還將翻番。SIS系統的歷史數據通常要求至少保留一個大修的周期。因此,國電太原熱電廠SIS系統選擇美國OSI軟件公司開發的PI(Plant Information)實時數據庫作為火電廠數據自動采集、存儲和監視的平臺,將全廠生產過程的實時數據采集并以其基本形式保存下來。然后進行數據加工、歸類和數據挖掘,實現生產流程的在線監視查詢、異常處理、設備維護、負荷優化分配和經濟分析等應用功能,對各全廠機組運行工況進行監視、分析和判斷并做出決策。同時,OSI公司還提供了多達300多種不同系統的控制接口,PI數據庫還支持各種工業標準的通訊數據接口,例如OPC、Modbus等。
4接口問題
1)與各控制系統的接口。
通過OPC協議與DCS側接口進行物理通信,PI數據庫一般通過在接口機上調用PI-API函數與控制系統的接口進行通信。
2)與MIS系統的接口。
由于SIS系統屬于廠級生產過程自動化范疇,實時性要求較高,無法與其他安全等級較低的系統直接相連,而MIS系統屬于管理信息系統范疇,實時性要求低于SIS系統,因此通過網絡單向隔離裝置和路由器將SIS系統與MIS系統安全隔離,SIS系統應用只與PI數據庫進行數據傳輸,MIS系統應用只與MIS系統數據庫進行數據傳輸。
3)與客戶端的接口。
PI數據庫采用分布式結構,可采集任意數量的網絡節點數據,與用戶的接口有:API、ActiveX和ODBC等。可以采用PI-ODBC-PC使用SQL語音來訪問實時數據,也可以使用JAVA,VC++等編程語言調用API訪問實時/歷史數據。
5安全機制
1)為了避免SIS網內服務器受病毒感染,布置了高性能的趨勢防病毒軟件用于實時屏蔽各種病毒攻擊,以及定期全面檢測及手工病毒庫升級等輔助病毒預治方案。
2)在防入侵方面采用網絡單向隔離產品,從物理層面上只允許SIS系統網絡向外網傳輸數據,完全杜絕外網向SIS系統網絡的數據傳輸,從而最大限度保證了SIS系統網絡的隔離要求。
3)在網絡管理上,使用Cisco網管軟件,用于完成監控整體網絡的運營狀況,及時發現網絡出現的故障并分析故障原因,根據不同的錯誤情況實施不同的解決方案。
6系統功能
電廠各個生產系統環境復雜,設備發生異常現象或故障的概率較高。SIS系統的引入,有效提高了機組的安全、穩定和可靠運行。以下對幾個重要的功能模塊進行闡述。
1)生產過程實時數據采集與處理模塊。通過運行在接口站上的數據采集軟件對各生產過程控制系統包括主機DCS、脫硫DCS、爐管泄漏監測系統等進行實時數據的可靠采集并且通過二次隔離裝置實現與電網調度系統、MIS系統等其它系統的隔離。
2)實時信息監控與生產過程管理指導模塊可以實現對全廠各生產過程控制系統包括機組DCS系統、化學水處理系統、除灰系統、輸煤系統等輔助和公用系統的實時生產數據和生產流程的統一監視和查詢,高級權限用戶還可以了解到過程數據的實時分析結果和相應改進措施,從而準確掌握機組的運行狀況和全廠生產系統的生產狀況。
3)廠級性能計算及經濟分析。通過從各個生產控制子系統取得大量生產過程數據,對全廠熱力系統進行數據仿真,分析計算和優化所有運行機組在線性能和指標,以曲線、棒圖或數據表格的形式顯示系統及設備的實際運行效率,最后得出與設計值的差值和對機組熱耗、煤耗的影響值。
4)負荷最優分配模塊。通過接受電網調度中心對全廠下達的日負荷指標,在線訪問實時/歷史數據庫,結合全廠各運行機組主、輔機系統和設備的運行情況、性能和效率,充分考慮機組的安全穩定運行因素,自動制定各臺機組的合理負荷分配,使全廠負荷經濟分配實現AGC方式。
國電太原熱電廠根據自身需求,以全廠實時生產過程綜合優化服務為指導,構建了有自己特色的電廠SIS系統。系統自運行以來,在指導生產操作、診斷處理故障、優化機組運行、生產管理信息化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侯子良.再論火電廠廠級監控信息系統(SIS)[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2,26(15):1-3.
[2]曹文亮.電廠廠級監控信息系統現狀及發展前景[J].中國電力,2002(9):59-62.
[3]許繼剛,鄭慧莉.電廠管理控制一體化信息系統的發展[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1(4):59-63.
[4]國志宏,等.火電廠SIS系統中實時數據庫的研究與應用[J].電力信息化,2004,2(5):65-68.
[5]李紅.數據庫原理與應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侯子良.SIS發展到推廣應用新時期面臨的兩大問題[J].中國電力,2005,88(1):62-64.
[7]劉云生.實時數據庫系統及其特征[J].華中理工大學學報,1994,22(6):66-70.
[8]李蔚,盛德仁,陳堅紅,等.火電廠SIS系統中實時數據庫平臺的選擇[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3,23(12):218-221.
endprint
摘要以國電太原熱電廠廠級實時監控信息系統構建為例,闡述了網絡結構、PI實時數據庫平臺、接口問題、安全機制以及系統功能模塊等SIS系統的關鍵技術,為其他火電廠管控一體化的設計和實現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電廠;實時監控信息系統;PI實時數據庫;安全機制;接口
中圖分類號:TM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4)12-0078-02
1概述
電廠廠級實時監控信息系統,即SIS系統(Supervisory Information System)屬于企業生產過程自動化范疇,是介于機、電、爐、控制等底層系統和MIS系統之間的管理控制層,以DCS分散控制系統為基礎,以提高電廠經濟運行和經濟效益為目的,采用專業計算方法,實現廠級生產過程的實時信息監控和調度,它最重要的意義在于可以提高電廠的整體經濟效益。
國電太原熱電廠為了進一步提高管理水平,推進機組安全經濟運行,規劃實施了SIS系統項目,對企業運營的4臺300 MW亞臨界機組生產過程進行實時/歷史數據管理、過程監測、過程管理及優化控制。下面將對國電太原熱電廠SIS系統的各項關鍵技術逐一闡述。
2網絡設計方案
電廠SIS系統網絡為雙星型拓撲結構,采用千兆以太技術的冗余網絡結構。(如圖:SIS系統網絡結構圖)。網絡中心交換機采用兩臺Cisco4506互為熱備,交換機之間采用TRUNCK技術進行聯絡。網絡節點設備均配有兩塊1000M網卡,以達到節點設備的網絡端口冗余。
SIS系統與MIS系統的網絡連接通過配備的網絡單向隔離裝置和路由器實現。作為SIS系統與MIS系統的隔離系統,用于保護MIS系統網絡設備無法訪問SIS系統網絡,達到SIS系統數據安全隔離的目的。
在MIS系統網絡一側掛接一臺SIS系統的WEB服務器,在其上實現SIS系統數據庫鏡像,MIS系統網絡的站點以及與MIS系統網絡連通的遠程站點可以通過WEB上的SIS系統應用網頁來查詢SIS系統信息。
SIS系統網絡結構圖
采用網絡虛擬設計方案,通過采用三層交換技術,將接口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應用服務器、管理維護站等分別劃分虛擬網絡,以便實現必要的隔離和更好的利用網絡帶寬。
SIS系統網絡主要節點配置高檔企業級服務器,主要節點包括生產實時/歷史數據的數據庫服務器及SAN系統、SIS系統應用服務器、SIS網絡管理和病毒服務的網絡管理維護站、值長站、接口服務器以及網絡打印設備和備份磁帶機等輔助設備。
3實時數據庫PI
實時監控信息系統作為面向生產過程的監控和管理信息系統,要建立在具有開放性的實時數據庫之上,作為實時監控系統的核心,通過與主機DCS、脫硫DCS和其他輔助控制系統通信采集生產過程數據,從而完成全廠實時數據采集與歷史數據存儲、廠級生產過程監控、負荷經濟調度、廠級性能分析和運行優化、故障輔助分析診斷等功能,并向MIS系統提供過程數據和計算、分析結果,同時保留遠程診斷接口。
國電太原熱電廠擁有4臺300 MW發電機組,其中一臺300 MW機組的DCS系統大概有6000個I/O點。再加上化學水處理系統、灰控、燃料控制等控制系統,大概要有40000點的容量。隨著機組數字化不斷發展,基于現場總線控制技術的智能儀表將逐漸替代現在的測量儀表,系統容量還將翻番。SIS系統的歷史數據通常要求至少保留一個大修的周期。因此,國電太原熱電廠SIS系統選擇美國OSI軟件公司開發的PI(Plant Information)實時數據庫作為火電廠數據自動采集、存儲和監視的平臺,將全廠生產過程的實時數據采集并以其基本形式保存下來。然后進行數據加工、歸類和數據挖掘,實現生產流程的在線監視查詢、異常處理、設備維護、負荷優化分配和經濟分析等應用功能,對各全廠機組運行工況進行監視、分析和判斷并做出決策。同時,OSI公司還提供了多達300多種不同系統的控制接口,PI數據庫還支持各種工業標準的通訊數據接口,例如OPC、Modbus等。
4接口問題
1)與各控制系統的接口。
通過OPC協議與DCS側接口進行物理通信,PI數據庫一般通過在接口機上調用PI-API函數與控制系統的接口進行通信。
2)與MIS系統的接口。
由于SIS系統屬于廠級生產過程自動化范疇,實時性要求較高,無法與其他安全等級較低的系統直接相連,而MIS系統屬于管理信息系統范疇,實時性要求低于SIS系統,因此通過網絡單向隔離裝置和路由器將SIS系統與MIS系統安全隔離,SIS系統應用只與PI數據庫進行數據傳輸,MIS系統應用只與MIS系統數據庫進行數據傳輸。
3)與客戶端的接口。
PI數據庫采用分布式結構,可采集任意數量的網絡節點數據,與用戶的接口有:API、ActiveX和ODBC等。可以采用PI-ODBC-PC使用SQL語音來訪問實時數據,也可以使用JAVA,VC++等編程語言調用API訪問實時/歷史數據。
5安全機制
1)為了避免SIS網內服務器受病毒感染,布置了高性能的趨勢防病毒軟件用于實時屏蔽各種病毒攻擊,以及定期全面檢測及手工病毒庫升級等輔助病毒預治方案。
2)在防入侵方面采用網絡單向隔離產品,從物理層面上只允許SIS系統網絡向外網傳輸數據,完全杜絕外網向SIS系統網絡的數據傳輸,從而最大限度保證了SIS系統網絡的隔離要求。
3)在網絡管理上,使用Cisco網管軟件,用于完成監控整體網絡的運營狀況,及時發現網絡出現的故障并分析故障原因,根據不同的錯誤情況實施不同的解決方案。
6系統功能
電廠各個生產系統環境復雜,設備發生異常現象或故障的概率較高。SIS系統的引入,有效提高了機組的安全、穩定和可靠運行。以下對幾個重要的功能模塊進行闡述。
1)生產過程實時數據采集與處理模塊。通過運行在接口站上的數據采集軟件對各生產過程控制系統包括主機DCS、脫硫DCS、爐管泄漏監測系統等進行實時數據的可靠采集并且通過二次隔離裝置實現與電網調度系統、MIS系統等其它系統的隔離。
2)實時信息監控與生產過程管理指導模塊可以實現對全廠各生產過程控制系統包括機組DCS系統、化學水處理系統、除灰系統、輸煤系統等輔助和公用系統的實時生產數據和生產流程的統一監視和查詢,高級權限用戶還可以了解到過程數據的實時分析結果和相應改進措施,從而準確掌握機組的運行狀況和全廠生產系統的生產狀況。
3)廠級性能計算及經濟分析。通過從各個生產控制子系統取得大量生產過程數據,對全廠熱力系統進行數據仿真,分析計算和優化所有運行機組在線性能和指標,以曲線、棒圖或數據表格的形式顯示系統及設備的實際運行效率,最后得出與設計值的差值和對機組熱耗、煤耗的影響值。
4)負荷最優分配模塊。通過接受電網調度中心對全廠下達的日負荷指標,在線訪問實時/歷史數據庫,結合全廠各運行機組主、輔機系統和設備的運行情況、性能和效率,充分考慮機組的安全穩定運行因素,自動制定各臺機組的合理負荷分配,使全廠負荷經濟分配實現AGC方式。
國電太原熱電廠根據自身需求,以全廠實時生產過程綜合優化服務為指導,構建了有自己特色的電廠SIS系統。系統自運行以來,在指導生產操作、診斷處理故障、優化機組運行、生產管理信息化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侯子良.再論火電廠廠級監控信息系統(SIS)[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2,26(15):1-3.
[2]曹文亮.電廠廠級監控信息系統現狀及發展前景[J].中國電力,2002(9):59-62.
[3]許繼剛,鄭慧莉.電廠管理控制一體化信息系統的發展[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1(4):59-63.
[4]國志宏,等.火電廠SIS系統中實時數據庫的研究與應用[J].電力信息化,2004,2(5):65-68.
[5]李紅.數據庫原理與應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侯子良.SIS發展到推廣應用新時期面臨的兩大問題[J].中國電力,2005,88(1):62-64.
[7]劉云生.實時數據庫系統及其特征[J].華中理工大學學報,1994,22(6):66-70.
[8]李蔚,盛德仁,陳堅紅,等.火電廠SIS系統中實時數據庫平臺的選擇[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3,23(12):218-221.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