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配網自動化系統在電網中有著巨大的應用,文章從配網自動化的技術研究入手進行介紹,從堅持的原則、基本理念以及技術特點等方面對該技術進行介紹,希望這些分析和探討對大家有借鑒的意義。
關鍵詞配網自動化;技術研究;應用
中圖分類號:F4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4)12-0126-01
目前,我國正在進行配電網自動化建設,因此配網正在朝著國際化、完善的方向邁進。我市也在積極進行這項工作,通過使用配網自動化技術,提高配電網運行水平和供電可靠性,降低配電網故障,提高故障研判、搶修效率,提升整體管理水平為主。本文主要從配電網自動化建設應堅持的原則入手,對配電網自動化技術研究與應用進行分析和探討。
1配電網自動化建設應堅持的原則
建設配電網自動化目的是為了提高運行和管理水平,因此基本原則是:提高供電的可靠性、安全性、穩定性。此外,要堅持以實時監控為主要技術手段的基本原則,對目前的配網一次網架進行統籌規劃,針對設備和網架進行一些細小的改進。
2配電網自動化技術的基本理念
配電網自動化技術的基本理念包括:使用先進的通信技術和應用環境,將國際上先進的面向服務構架(SOA)的基本理念使用到其中,這樣系統的穩定性就會得到保證。
3終端選型的準則
終端選型的準則有四個,分別是:可靠性、擴展型、統一性以及可維護性。擴展性:配電網技術不能僵化固定,要可變,要靈活,也就是說為了達到設備的升級以及擴展的目的,會添加一些硬件設備以及功能性硬件等。可靠性:具備有關的法律文件,比如注冊登記和入網許可等。此外,由國家權威部門發布的檢驗報告也是必須的,權威鑒定資料也不可或缺。可維護性包括兩個方面,即遠程維護和近地維護,當下信息技術高度復雜,因此配電網自動化必須具備的維護手段就是使用網絡實施遠程維護。統一性指的是以下四個方面的統一,即:配置、結構、尺寸以及接線,這樣做的目的是降低維護的次數,效率自然就會提高。
4選點的基本準則
不同的區域對電力有不通的要求,這和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因此配網自動化的選點也就千差萬別,不能簡單地“一刀切”,忽視個體的差異,從需要出發,實施科學、合理的計劃和籌備,究竟是選擇“一遙”、“二遙”還是“三遙”需要從設備的具體情況和現場條件出發。“一遙”、“二遙”適合在專網、無線通信的情況下使用,而“三遙”主要使用在以光纖為主的通信方式之中。
5技術特點
光纖網:采用工業以太網技術,此外獨立組建配網的網絡,因此各個廠家設備上的互聯就會實現。當配電點發生中斷或癱瘓時,可以使用路由協議,這樣電力運行就會在很短的時間內恢復。無線通信:無線通信讓在遠方監控主站系統的目的得以實現,IP和主站是DDN獨有的,二者組成了了廣域的虛擬網絡,因此遠程數據的傳輸、收集、控制以及分析等功能就會實現。
6仿真技術的應用
仿真技術的應用可以提供故障的應急處理方案,另外工作人員應對突發事故的能力也會提升。可以說,使用仿真技術可以讓事故來到時做到井然有序的處理以及作業。
7建設思路
本文從目前我市的實際狀況出發,參考和借鑒國內外的經驗,得出建設思路:將目前的配電網一次網架作為基礎,盡量不進行大范圍的改造,將“三遙”自動化改造應用在供電穩定性比較高的區域之中。將故障定位系統和“一遙”、“二遙”檢測系統應用在電網之中,對監控點進行合理的分布,最終立體型配電網自動化系統模式便會形成。針對一些遠離市區的地方,可以將“一遙”方案使用到其中,這樣工作效率就會提高,關于故障點的定位也會更加的迅速和準確。
8配電網自動化功能的建設
進行配電網自動化的目的是:對數據進行收集,實時檢測功率、電壓以及線路電流等要素、提高事故的處理能力、對故障線路進行自動的隔離、對故障線路進行及時、有效的恢復,確保供電的持續性、管理用電、優化結構以及預測和統計等,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及時的通信作用。對于配電網自動化工程的實施,一個關鍵的點就是先進的技術。因此,電力部門要加強設備更新的速度,大力引進高層次的設備,這樣全部配網自動化水平才會得到提高。這些設備主要包括:網路通協議轉換器、光端機、路由器、BNC頭、2M線、無線模塊、監控計算機、監控站軟件(數據庫操作系統、操作系統、饋線自動化監控軟件)等。此外,變電站出線保護配合改為兩次重合閘。系統安全問題:系統需要獨立運作,這樣其它系統安全就不會受到影響。人身安全:注意防止向變電站意外反送電,在試驗檢修時需要工作人員分閘站內出線斷路器。
在配電網自動化建設過程中,分段應盡量與環網相結合;分段盡量讓各段停電的影響范圍保持均衡;單幅射線路和單環網線路分段二者之間的區別一定要清楚,單幅射線路不能轉供負荷。此外,使用GPRS企業接入應用。在進行數據傳輸是需要使用專用通道。為了管理方便以及保證數據的安全性一定要和公共的GPRS網絡分開,終端全部安裝在戶外。
9為什么要應用配電網自動化技術
配網是整個城市用電的靈魂,沒有它,城市電網就是一盤散沙。近年來配網得到國家方面的重視,但配網的底子差,存在許多問題。此外,供電的可靠性差,這和供電方式有直接的關系。傳統的供電方式是由供電站直接對用戶進行供電,這難以趕上用戶激增的用電需要,也需要投資大量的資金,最終導致供電成本的增加。可見,環狀式、網格式和放射式這些傳統的供電方式難以滿足當下的需要,不僅效率低下,而且用戶的滿意度也會降低。而使用配電網自動化技術可以讓用電的可靠性得到保證,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例如:當線路發生故障時,采用配網自動化技術對故障的判斷、信息的統計、故障隔離、搶修等,大大減少了各環節所投入的人員及經費,并且能夠通過自動化功能實現負荷的快速轉移,及時對故障區域用戶恢復送電,提高了配電網的供電可靠性和連續性。
10結束語
目前,我國的電力供應都在朝著智能化、自動化、網絡化的方向邁進,因此配網自動化工作不能忽視,是建設電網工程中的重中之重。這是一項復雜、龐大的工程,在此過程中遇到一些問題也是難免的,這就需要科研人員不斷的進行探索,讓這項技術更加的成熟和完善,使得配網自動化適合本地區發展和實際,更加協調,為經濟的發展和用電戶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胡秀國.縣級配網自動化系統的典型設計應用分析[J].電力信息化,2009(7).
[2]林敏.崇左市城南區配網自動化系統實現方式與研究[J].電氣工程,2007(5).
[3]艾進書.淺析供電配網自動化系統DA原理及設計[J].中國電子務,2010(10).
作者簡介
張偉,男,助理工程師,長期從事電力系統配網工程管理工作。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