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茜 劉毅
(天津中醫藥大學 圖書館,中國 天津 300191)
電子化學習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定義,目前通常包括 “在線學習”、“網上學習”、“分散式學習”、“網上學習”、“遠程學習”、“電腦輔助學習”、“虛擬學習”等。這些表述都有一致的含義,即學習者與導師存在著物理上的距離,通過使用某種技術(通常為計算機)訪問學習材料,與導師互動。
電子化學習不僅僅意味著使用計算機網絡進行教學,也包括信息的電子化傳遞,例如觀看教育視頻,使用數碼相機或利用計算機編輯演示文稿、圖片、文字或聲音,或是進行交互式學習,都可以看做是電子化學習的實現。本文中的電子化學習定義為:通過網絡訪問學習資源,與教師和其他學習者進行交流互動,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支持,并不斷地學習經驗。
對于學習者而言,電子化學習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界限。不同步的電子化學習中,學生可以隨時訪問網上的資料,而同步的電子化學習可以使學生和老師之間形成實時互動。學習者在電子化學習時可以通過互聯網訪問到最新的有意義的資源,并且與正在研究該領域問題的專家進行實時交流。①
目前通過教育者與圖書館員的合作,在教育方法及信息基礎設施方面提供充足的改變以支持電子化學習作為終身的活動,適應任何時間和地點的要求的學習已經成為重要趨勢。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傳統圖書館作為信息的主要供應商,其在社會中的作用越來越小并且缺乏獨特性,本地的藏書資源和工作人員已經不再是信息服務的唯一來源。
針對上述的挑戰,電子化學習的需要相應的學習環境和資源網絡進行支持,旨在滿足學習者的需求,使動態的浩如煙海的學習材料成為適應電子化學習的數字格式,圖書館應積極推動電子化學習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并且提供高質量的館藏和服務。
目前管理遠程訪問和身份認證已經成為電子化學習中需要解決的重大技術問題,學習者的問題都十分迫切,必須盡快解決,因此有關登陸、密碼信息、瀏覽器配置、軟件安裝及故障排除的一些系統問題需要系統專業人員迅速給出正確的解答,學習者也需要通過各種手段與資源提供者進行聯系,比如e-mail,網頁及傳真等,這些硬件及軟件支持,都是電子化學習所至關重要的基礎。
目前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電紙書等新興電子移動設施的流行,學習者更傾向于便捷的隨時隨地可以接受移動式的信息交流。因此在新興的3G技術下的掌上數字圖書館成為發展的一個方向。3G能夠處理目前互聯網所能支持的圖像、音樂、視頻流等多種數字流媒體,即我們能在互聯網上享受到的各種信息交互方式,現在同樣可以通過3G技術在例如手機等便攜式移動設備上享受。這當然不僅包括了在第二代制式下的網頁瀏覽,更可以實現視頻通話、電話會議、電子商務等更多種類的信息服務。
訪問圖書館的印刷型資料仍然十分重要,因為并不是所有的學習者所需求的信息資源都是采用電子格式,許多珍貴的研究材料仍然采用印刷型載體。電子化學習要求將物理性載體的資源轉變為電子格式數據,可以提供便利的在線目錄及索引數據系統,可以更快更準地查找到有價值的學術文獻。
鑒于越來越多的學習者在線訪問圖書館館藏,為了促進檢索集中性和減少混亂,需要圖書館提供一個集成的信息檢索系統,將圖書館的網站作為一個信息門戶,網絡切入點,提供圖書館目錄和期刊數據庫的在線檢索和瀏覽。用戶需要通過一個檢索入口直接檢索到大多數在線目錄的電子載體和物理載體的館藏情況。并且可以提供整合的用戶服務——例如能夠提示還書截止日期、到期續借,和預約書籍等功能。
技術創新為電子化學習來帶更多發展的機遇,但是必須認識到學習者之間的計算機設備、網絡速度、網絡連接的穩定性、獲取信息的能力都不盡相同,需要對圖書館提供的服務進行優化。
隨著互聯網的巨大發展,學習者在電子化學習中可以通過點擊鼠標得到浩如煙海的信息來源:例如圖書館資源、政務信息、新聞網站、廣告、及許多多種形式的信息。此時需要更加謹慎地選擇和組織信息資源,在建設數字圖書館的過程中,學習者需要有圖書館員進行引導并且解決信息超載問題。
為了支持電子化學習的發展,圖書館工作需要從傳統圖書館到數字虛擬圖書館進行轉換,根據用戶需求定制服務和電子學習資源。高校圖書館的傳統角色一直定位于為大學的教學活動提供信息資源,而這種角色在虛擬學習環境中并未發生改變。教育者需要數字圖書館提供信息資源,對其進行支持。通常圖書館提供的服務包括流通服務、館際互借、信息儲備、信息服務、參考咨詢及數據庫。學習者需要通過計算機網絡連接到他們所需的信息庫,為此還需要圖書館提供遠程訪問、電子化傳輸等服務,并且通過現代的通信技術來提供電子參考服務和指導性的支持。
在歐洲的一些數字圖書館項目在發展中已經開始形成了新的下一代圖書館體系。數字圖書館不應簡單被視為數字化的信息集合,而應該是提供信息的創造、傳播、使用和保存信息的完整的可循環使用的有機體。
在電子化學習的環境中,數字圖書館被認為是將圖書館服務和信息收藏整合在一起的數字化學習社區。其范圍包括課程及課件材料、講座和課程計劃、計算機程序、仿真建模、智能教學系統、遠程訪問科學儀器、科研報告等發表在正式期刊和非正式出版物的信息。數字圖書館應該為作者和教師提供同行評審的評價,為學生和教師提供在其專業領域搜索所需信息的能力培養服務,為其推薦所需的信息。教師,學生及獨立的其他學習者都可以通過論壇等形式參與討論,通過終身的學習帶來益處,并可以進行跨學科間的交流。通過這種方式,數字圖書館可以在教育教學中形成極大的創新及變革。
2.2.1 資源搜集組織方面
如資源的可靠性、組織的合理性、檢索功能的完善程度,以及信息更新的頻率等。
2.2.2 服務方面
如電子化學習如何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服務,如何從針對信息文獻服務轉變到知識型服務。
2.2.3 技術方面
網絡及計算機新技術的應用,及針對各種閱讀終端的支持服務。
2.2.4 工作人員方面
工作人員需要不斷地進行學習,掌握新技術、新知識,并利用新技術新知識為讀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數字圖書館的性質主要是一個面對用戶組織及提供給知識和資源的服務商,將圖書館員、研究人員、教師、學生及其他部門之間共享機構內的知識和信息,鼓勵他們一起工作研究,發展他們的技能,并形成強大的互信關系。
來自管理層的支持是數字圖書館發展的關鍵,大學發展的戰略規劃應該將圖書館的發展規劃納入其中作為一個獨特的部分,并將圖書館的發展策略與大學的發展整理規劃統一起來。數字圖書館應該具有引人注目的領袖,一個關鍵的領導者可以獲得管理層的支持并且改變現有的風氣。
2.3.1 參考咨詢服務
電子化學習者的需求遠遠超過電子資源的數量。在這種情況下,學科館員作為一個額外的資源類型,可以為學習者的學習科研之路提供幫助。
通常為遠程用戶提供的電子參考服務多為通過電子郵件途徑,其優缺點已經有了一系列的文獻記載。超越時間和空間限制的電子郵件打破了圖書館工作固有的堡壘。電子郵件提供一份書面記錄請求和響應、允許電子傳輸搜索結果,并允許圖書館員有時間思考思請求。其中的電子郵件式參考服務最擔憂的一點是其影響在傳統的面對面的引用的采訪中,特別是缺乏語言和非語言的暗示,通常不利于圖書館員對一個問題有效地做出回應。
電子郵件式的參考咨詢服務可以滿足交互實時或實時通訊的要求,可以利用新的技術發明,比如聊天技術允許電子學習者和圖書管理員發送文本,即使信息對話,這種方式是大多數互聯網用戶所熟悉的。使用手機短信交互服務也是一個讓圖書館的客戶可以隨時聯系到圖書館的新服務。
2.3.2 數字圖書館用戶指導
圖書館員在圖書館指導中一直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對于圖書館員來說,學習者的不斷增長的遠程電子化需求是一個新的挑戰。圖書館需要增加電子資源的數量以滿足學生對圖書館的需求。
電話和e-mail都可以幫助參考咨詢館員提供詳略得當的參考信息原著,但是利用這些媒體進行的遠程教學程序過于繁瑣。然而,隨著實時虛擬參考咨詢的迅速發展,圖書館已經有能力更好地指導遠程學習者。
[1]常璐.高校圖書館E-learning支持服務研究[D].東華大學,2013.
[2]尹紅.E-learning環境下高校圖書館教育資源服務研究[D].四川大學,2004.
[3]郭韞麗,孔令保,李冬梅,吳先福.數字典藏在E-learning中的應用[J].圖書館學研究,2011,04∶27-29+42.
[4]張金鳳.E-learning學習共享空間構建分析[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1,19∶50-52.
[5]胡昌平,嚴煒煒.E-learning環境下用戶交互學習中的協同知識創新[J].圖書館論壇,2011,06∶45-50+44.
[6]易曉宇.E-learning環境下全球圖書情報學教育的研究與啟示[J].圖書館學研究,2012,02∶20-26.
[7]李卓卓.基于數字圖書館的e-Learning資源整合[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9,02∶39-43+26.
[8]司莉,莊曉喆,王思敏,吳方枝,錢琦琪.我國臺灣地區圖書情報專業e-learning教學現狀與啟示[J].圖書館論壇,2012,06∶43-48.
注釋:
①李卓卓.基于數字圖書館的e-Learning資源整合[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