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征
(中國南方電網調峰調頻發電公司檢修試驗中心,廣東 廣州 511400)
一起電廠500 kV電纜差動保護誤動事件分析與處理
董 征
(中國南方電網調峰調頻發電公司檢修試驗中心,廣東 廣州 511400)
通過介紹500 kV電纜差動保護誤動的實例,深入分析了電纜差動保護誤動的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電纜差動保護;原因;措施
當電廠發變組離開關站較遠,機組與斷路器之間的電纜(引出線)較長時,為了防止因二次電纜產生的感應電壓等因素對保護裝置發生影響,通常在電纜(引出線)兩端分別配置一套電流差動保護,通過光纜(電纜)組成縱聯差動保護,稱為電纜(引出線)差動保護[1]。本文結合一起電廠500 kV電纜差動保護誤動的實例,深入分析了電纜差動保護誤動的原因,并給出了解決措施。
1.1 故障及動作情況簡述
H電廠采用不完全單母分段的接線方式,如圖1所示。2008年9月25日15:07,H廠A套ALSTOM電纜差動保護(87C-1)動作(B套電纜差動保護(87C-2)未動作)跳開500 kV開關5002,選相A相。故障前該廠運行方式為500 kV開關5002、5007處于合閘位置,由500 kV HB線帶廠用電負荷運行。故障后5002開關跳開,18 kV廠用電切換成功。

圖1 故障前系統接線
1.2 故障錄波及保護裝置故障信息
由圖2的故障錄波可知,故障時UA波形有畸變,三相相電流正常,無明顯故障電流,但有明顯的零序電流。從保護裝置上讀取相關數據如下:f=49.97 Hz;IA-local=515.3 A,IA-remote=0 A(跳閘時的電流,local為廠房側,remote為開關站側);IB -local=513.3 A,IB -remote=0 A;IC-local=514.4 A,IC-remote=0 A;IdA=515 A,IA-bias=257 A(跳閘時的差流和制動電流);IdB=516.8 A,IB -bias=259 A;IdC=517.2 A,IC-bias=260 A。

圖2 5002開關保護錄波圖
根據當時的故障信息,初步分析故障原因[2]可能為:(1) CT斷線;(2) 區外故障保護裝置誤動;(3) 保護范圍內CT閃絡;(4) 主設備一次回路故障。
2.1 CT回路檢查
首先檢測保護裝置的CT接線、絕緣電阻、直流電阻等。通過檢查,排除了CT回路故障的可能。
2.2 保護裝置檢查
在排除CT故障后,進一步對保護裝置的采樣精度、定值設定、通信情況進行了檢查[3]。檢查中發現,當向開關站側保護裝置輸入三相對稱電流時,保護裝置顯示采樣電流正常,廠房側通過通信顯示開關站側電流也正常;當向開關站側保護裝置注入幅值相等、相位相同的零序電流時,保護裝置的采樣電流顯示為0,廠房側通過通信顯示開關站側電流也為0。廠房側保護裝置進行相同試驗時采樣均正常。因此,當電纜中流過較大零序電流時,保護裝置會檢測到開關站側電流為0,廠房側存在電流,如差流超過保護整定值,將出口跳閘。
2.3 系統故障信息
25日15:07,500 kV BD甲線發生A相短路接地故障,與H廠跳閘時間相同,而通過5002開關的故障錄波圖分析,導致保護動作的原因也恰好是A相短路接地,因此懷疑此次故障原因為區外短路保護裝置誤動。
H廠電纜差動保護(87C)由2組MICOM P541保護裝置組成,分別負責采集開關站側電流及廠房側電流,通過光纖通信,在裝置內部實現差動電流及制動電流的計算(圖3),按照比率制動的原則判斷故障。正常運行時投入,動作后跳所在間隔的相鄰2個開關,同時停機滅磁。

圖3 引出線(電纜)縱聯差動保護配置示意圖
4.1 故障電流產生的原因分析
根據對稱分量法[4],當系統發生故障時故障點的電壓可分解成正序、負序及零序電壓,接地點的故障電流需經過系統中接地的設備形成回路(即零序電流需要在系統零序網絡中流通),造成H廠電纜及主變中性點處流經較大零序電流(從故障錄波波形分析故障時電纜中峰值電流達到900 A左右,有效值600 A以上),而保護裝置本身存在問題,在電纜流經較大零序電流時發生誤動,如圖4、圖5所示。

圖4 故障時系統示意圖

圖5 系統零序等效網絡及零序電流分布圖
注:XS代表系統零序阻抗;XL代表線路零序阻抗;XT代表變壓器零序阻抗。
4.2 保護裝置動作分析
電纜差動保護(87C)的工作特性如圖6所示。

圖6 差動保護動作特性圖
H廠電纜差動保護定值:Is1=0.2 A,Is2=2 A,k1=0.3,k2=1.5,CT變比2 000/1。此次故障發生時:Ibias≈260 A(IA-bias=257 A,IB -bias=259 A,IC-bias=260 A),折算至二次側:Ibias=260/2 000=0.13 A。依據保護特性曲線,其對應的差動電流Idiff=Is1+k1×Ibias=0.2+0.3×0.13=0.239 A,折算至一次側:Idiff=0.239×2 000=478 A。而本次故障時的差動電流Id≈516 A(IdA=515 A,IdB=516.8 A,IdC=517.2 A),明顯大于制動值Idiff,故保護裝置動作跳閘。
4.3 保護裝置故障分析
經保護裝置供貨商ALSTOM確認,P54*系列保護裝置通常用于線路差動保護,但也可根據需要用于變壓器差動保護。當用于變壓器差動保護時,除需要對主變兩側電流的相位角進行補償外,還需要在程序中設置零序濾波功能,以避免在系統發生短路,變壓器一側流過零序電流時變壓器差動保護誤動。
H廠500 kV電纜A套保護開關站側P541裝置在出廠程序裝載時,錯誤地裝載了應用于變壓器差動保護的邏輯程序,集成了零序濾波程序模塊,在電纜中無零序電流流過時,保護裝置能夠正確動作,但當電纜中流過零序電流時,開關站側P541裝置將濾除零序電流,顯示正序電流,而廠房側P541裝置無零序濾波功能,將顯示總的電流(含正序、負序、零序),造成兩側出現差流,當差流達到差動保護動作值時,差動保護將動作。
確認裝置故障原因后,廠家人員對開關站側P541裝置程序進行了更新,取消零序濾波功能,保護裝置功能恢復正常。
[1]王維儉.電氣主設備繼電保護原理與應用[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2
[2]趙永彬,景展.區外故障變壓器差動保護誤動原因分析與防治[J].電力自動化設備,2004,24(3)
[3]石結銀,李玉海.提高主設備保護可靠性的研究[J].西北電力技術,2006,34(1)
[4]夏道止.電力系統分析[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4
2014-07-14
董征(1980—),女,河北邢臺人,工學碩士,工程師,從事電廠計劃經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