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商標權限制體系中的商標先用權*——兼談修訂后的新商標法

2014-09-03 06:35:22葉赟葆
理論月刊 2014年4期

葉赟葆

(華東政法大學 研究生教育院,上海 200042)

一、商標先用權對注冊商標權的限制

商業標識類知識產權保護的是標識的區別性,是以禁止模仿和維護公平競爭為核心和立足點的,既為了保護商業標識所承載的商譽,又為了防止公眾受誤導。[1]在一個注冊商標獲得注冊并使用之前,他人已經使用了相同的文字或圖形,不會構成對注冊商標上所凝結商譽的不當利用。在注冊商標權人使用注冊商標產生商譽后,在先使用人以原有方式在原有范圍內繼續使用其商標,即便有發生消費者混淆之虞,商標法對在先使用也應予以保護,否則會因剝奪了在先使用人誠信經營所積累起來的商譽而導致不公。一些國家的商標法中規定了商標先用權,形成了對在后注冊商標權的限制。

(一)在專門規定商標權限制的章節條款中規定商標先用權

歐共體商標一號指令(下文簡稱一號指令)第6條規定了“商標效力的限制”,第1款規定了合理使用的內容,第2款規定的便是商標先用權。

大陸法系一些國家和地區在商標法中將商標先用權作為對商標權效力的一種限制規定在“商標權限制”的章節或條款中。德國商標和其他標志保護法(以下簡稱德國商標法)第4章“保護的限制”中規定了訴訟時效、權利喪失、商標先用權、合理使用、權利用盡以及不使用對商標權的限制等六種商標權限制類型。其中第22條規定的“由于在后商標注冊的法律效力產生的專用請求權”即為商標先用權。①如無特別說明,本文對相關國家和地區商標法的規定均參考中國人民大學知識產權教學與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十二國商標法》翻譯組所譯《十二國商標法》一書。2011年修正的我國臺灣地區商標法第36條規定了 “不受他人商標權之效力所拘束的情形”,包括了商標合理使用、對功能性商標的使用、商標先用權和商標權利用盡。

英國雖屬普通法系,但作為歐洲共同體成員國已經將歐共體商標一號指令和商標條例的許多內容內化到國內立法中。英國商標法第11條“注冊商標效力的限制”規定了三種商標權限制類型,包括注冊商標使用不構成對另一注冊商標的侵權、合理使用和商標先用權。

(二)在商標權限制條款之外規定商標先用權

由于立法體系的差異,大陸法系有的國家雖然規定了“商標權效力限制”條款,但并未將商標先用權規定在其中,而是另外單獨設置了商標先用權條款。日本商標法第26條規定的“商標權效力的限制”包括合理使用、對慣用商標的使用以及對具有功能性商標的使用。第32條“因在先使用取得商標的權利”明確規定了商標先用權。②如無特別說明,本文對相關國家和地區商標法的規定均參考中國人民大學知識產權教學與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十二國商標法》翻譯組所譯《十二國商標法》一書。意大利商標法沒有專門設定“商標權限制”的章節條款,在第2章“商標的使用”第9條規定了商標先用權。

(三)在注冊商標權不可爭議的抗辯條款中規定商標先用權

美國在判例中確認了商標在先使用受到保護,在后商標注冊人不得阻止在先使用人在原有地域繼續使用其商標,但在先使用人超出原有地域范圍的使用構成侵權。[2]蘭哈姆法第33條(b)規定了“注冊商標權不可爭議性抗辯事由”,其中第(5)項即為商標先用權之規定。

二、商標先用權與其他類型商標權限制的關系

在先使用的商標與在后注冊商標不產生消費者混淆的情況下,先使用人享有繼續使用其商標的權利而不構成侵權,形成了在先使用的未注冊商標與在后注冊商標的共存。從各國的商標權限制立法來看,因容忍(默許)導致權利喪失的限制和商標并存也會產生兩個商標共存的結果,但對商標先用權與權利喪失和商標并存的關系有著不同的處理模式。

(一)商標先用權與權利喪失

1.權利喪失的不同規定。(1)解決在先權利人與在后注冊商標權人權利沖突的權利喪失。一號指令第9條規定了“因容忍(默許)導致權利喪失的限制”,在先權利人知曉并容忍在該成員國注冊的在后商標連續使用5年的,在先權利人不得以在先權利的存在為由,申請已使用于商品或服務上的注冊商標無效或禁止其使用,在后商標惡意申請者除外。在后注冊商標權人也不得對抗在先權利的使用,即使該權利已不得被援引來對抗在后商標。歐共體商標條例(以下簡稱商標條例)第53條“默許的限制”、英國商標法第48條“默許的效力”和意大利商標法第48條的規定與一號指令第9條內容一致。(2)解決在先商標權人與在后注冊商標權人權利沖突的權利喪失。德國商標法第四章“保護的限制”第21條規定了“權利喪失”。其中第1款的規定與一號指令第9條的規定基本一致,唯一的不同是將在先權利的主體限定為在先商標權人,不包括其他知識產權和民事權利人。德國商標法第21條“權利喪失”第2款的規定是解決在先商標權人與在后權利人間的權利沖突。不論是一號指令還是上述各國商標法的規定,權利喪失條款都是和異議制度及無效制度結合起來發揮作用來調整兩個商標沖突的:商標法規定侵犯在先權利的標記不能獲得商標注冊,在先權利人可根據駁回注冊的相對理由在異議程序中對在后商標注冊提出異議;經過異議程序仍獲得注冊的,在先權利人可在法定期限內申請宣告在后商標注冊無效;在先權利人明知但容忍(默許)在后商標注冊并使用滿5年的,在先權利人喪失申請宣告在后注冊商標無效和禁止其使用的權利,除非在后商標惡意注冊。(3)與權利喪失制度類似的注冊商標權不可爭議制度。蘭哈姆法第33條(b)(9)規定了商標權人違反衡平法中的懈怠 (Laches)、默許(Acquiescence)和禁止反悔(Estoppel)原則者,被訴侵權人可基于這幾項原則進行非侵權辯解。[3]其中默許原則即為“因容忍(默許)導致的權利喪失”。美國商標法中沒有權利喪失條款的規定,其立法模式可以歸納為“注冊商標撤銷程序+注冊商標不可爭議”。

蘭哈姆法未區分禁止注冊的絕對理由和相對理由,認為其權利受到或可能受到商標注冊侵害的任何人均可根據第13條規定的異議程序提出異議申請,通過異議程序仍獲得注冊的商標還可以在第14條規定的撤銷程序中在法定期限5年內被申請撤銷,5年期限屆滿后不得再被撤銷,形成了在先商標與在后注冊商標共存。第15條規定了注冊商標權的不可爭議性:自注冊之日起在注冊的商品或服務上連續使用注冊商標滿5年且仍在使用的,只要不屬于第14條規定的不受法定期限限制的可撤銷情形,且該注冊的使用并不侵犯受各州或地區法律保護的在先使用的其他標記或商號權利的,注冊人可取得不可爭議的注冊商標權,也可形成在先商標與在后注冊商標的共存。

蘭哈姆法中,除符合第14條規定的撤銷事由和第33條(b)規定的對注冊商標不可爭議性的抗辯外,商標注冊人不會被剝奪其商標注冊。但第14條規定的注冊商標撤銷和第15條規定的注冊商標權不可爭議性都影響到商標注冊的效力,但兩者應區分開:注冊商標的撤銷規定在商標注冊之后滿5年沒有被申請撤銷的就不得再被撤銷,這一規定對注冊商標的保護力度要強于不可爭議性對商標注冊的保護。這兩條的規定是相互獨立的,即便注冊人沒有根據第15條的規定獲得不可爭議的注冊商標權,僅根據第14條的規定,只要在其獲得聯邦注冊之日起經過5年,其注冊商標權就不能再被剝奪。[4]

2.商標先用權與權利喪失關系的三種處理模式。有觀點認為,商標先用權的權能包括了繼續使用權、抗辯權、異議權和無效宣告權。[5]這一觀點實際上體現了英國和一號指令對商標先用權與權利喪失關系的處理模式,即一般法和特別法的競合,商標在先使用人可以適用權利喪失的規定,享有異議權和無效宣告權,待權利喪失后根據先用權的規定可以行使繼續使用權和抗辯權。但這種做法并非全世界通行,德國和意大利是將二者分立適用于不同的主體。美國的不可爭議制度之抗辯可視為第三種處理模式。(1)英國商標法和一號指令中商標先用權與權利喪失競合。英國商標法第11條第3款“商標先用權”中規定,在先使用未注冊商標可產生在先權利。這一在先權利與在先注冊商標權、著作權和工業設計權等均可適用第48條規定的權利喪失,可對在后注冊商標提出異議和無效宣告的請求。如果因默許導致了權利喪失,先使用人根據商標先用權的規定享有繼續使用權和侵權抗辯權。一號指令與英國商標法的規定一致。(2)德國和意大利商標法中商標先用權與權利喪失并列。德國商標法中第21條規定權利喪失,第22條規定商標先用權,兩個條文中所規定的在先主體不同。第21條適用于在先商標權人,而第22條規定適用于未取得商標專有權且不享有德國全國范圍聲譽的未注冊商標所有人。意大利與德國類似,也是在權利喪失之外單獨規定了商標先用權制度,將權利喪失和先用權兩個制度并列,適用于不同主體。因此,德國和意大利商標法中的商標先用權人并不享有異議權和無效宣告權。(3)美國商標先用權對注冊商標不可爭議性的抗辯。因為欺騙獲得注冊不能獲得商標權的不可爭議性,所以只有在后善意注冊才能符合蘭哈姆法第15條的規定成為商標權不可爭議性的終局證據。蘭哈姆法還規定,注冊商標權的不可爭議性要受制于一些抗辯事由。第33條(b)規定九種可援引抗辯的情形,其中第(5)項規定了商標先用權人可對注冊商標權人提出的侵權指控提出抗辯,可以在原有連續使用的地區繼續使用其未注冊的商標。先使用人在蘭哈姆法第13條規定的異議程序和第14條規定的撤銷程序中均可在法定期限內對在后善意注冊的商標提出異議和撤銷,在后善意注冊不可爭議后先使用人可援引商標先用權的規定來進行抗辯并繼續使用。

表1:權利喪失與商標先用權關系的三種處理模式比較

(二)商標先用權與商標并存

1.商標并存的不同規定。(1)普通法系的商標并存。美國的商標并存規則是從普通法的判例中提煉出來的。美國最高法院通過 Tea Rose 案[6]和 Rex 案[7]發展出了商標善意并存規則,適用于未注冊商標經實際使用所產生的區域性權利(territorial right),其核心要件是如何判斷在后使用人的主觀善意和遠方地區(remote territory)。[8]在蘭哈姆法實施后,Dawn Donut案[9]的判決進一步完善了商標并存制度。商標注冊的推定通知(constructive notice)可以排除商標在后使用人的主觀善意之抗辯。已經獲得注冊商標的原告如果確實有意在被告所在區域的商業中使用其商標,就有權禁止被告繼續使用。但該案中法院根據原告很長時間未擴張市場的事實,駁回了原告的訴求。普通法中發展而來的商標并存使用制度被蘭哈姆法以成文法的形式加以規定,第2條規定在商業中并存合法使用的商標可以并存注冊,條件是在后注冊申請人必須在先注冊申請之前已在商業中使用。如果法院終審判決兩個以上的主體有權在商業中使用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專利商標局長可準予并存注冊,同時要規定商標所有人對注冊商標的使用方式、地域以及相關商品的條件和限制。英國商標法第7條規定了“誠實地同時使用情況下提出相對理由”。其中 “誠實地同時使用”是1938年英國商標法第12條第(2)款規定的情形,該規定與美國并存注冊的規定基本相同。(2)大陸法系的商標并存。商標權利喪失和商標先用權的規定都可產生在先商標和在后注冊商標的共存,如果單從產生商標并存現象的途徑來看,權利喪失和先用權都可以歸于商標并存制度中。[10]除了權利喪失和先用權的規定以外,大陸法系國家和地區主要在商標注冊程序中規定商標并存,即如果商標申請注冊可能侵害在先權利,在得到在先權利人授權的情況下,在后商標可以獲得注冊。歐盟一號指令第4條第5款、德國商標法第10條和我國臺灣地區商標法第30條均有規定。

2.商標先用權是商標并存情形之一。根據普通法中商標并存規則和成文法中不同國家對商標并存注冊的規定,可以把商標并存分為三種情況。(1)未注冊商標并存。如果前后兩個商標都未進行注冊,可以適用普通法規則中的商標善意共存規則,兩個未注冊商標在各自使用的地域內可以受到反不正當競爭法的保護。(2)注冊商標并存。蘭哈姆法、英國商標法規定的并存注冊和大陸法系國家規定的在先注冊商標權人授權下的在后注冊,都能產生兩個注冊商標的并存。上述國家和地區都規定了惡意申請者或用欺騙手段獲得注冊者不得獲得商標注冊,獲得注冊者也可被宣告無效或撤銷。惡意申請和欺騙手段是對注冊商標權效力的否定,因為惡意申請取得的注冊源自 “不潔凈之手”,而“欺詐毀滅一切”。因此,這種并存的前提是兩個商標的注冊尤其是在后注冊都應當是善意的,而且為避免混淆還應對并存注冊附加使用方式、使用區域等條件或限制。(3)未注冊商標與注冊商標并存。以美國為例,如果在后善意使用的商標進行了聯邦注冊,那么對于在其申請注冊之前某一地域內已經使用商標的所有人而言,雖然因為主觀上不可能具有善意而不得將其商標使用擴展到其他區域,但在該區域內可以繼續使用,此時所形成的在先使用商標與在后注冊商標之間的并存,實質上已經成為商標先用權制度所調整的權利沖突類型。在這一點上,大陸法系商標先用權的規定與普通法系商標先用權的規定的法理基礎是一致的。

表2:商標先用權與商標并存的關系

三、我國新商標法中的商標先用權

新商標法增加的第59條第3款規定了商標先用權,對商標先用權規定的理解和適用問題應運而生,商標先用權是否也存在前述國家和地區商標法中規定的與權利喪失和商標并存之間的關系處理問題,值得研究。

(一)商標先用權與無效宣告

我國商標法中一直以來都未規定權利喪失條款。與權利喪失法律效果比較類似的是我國2001年商標法(以下稱現行商標法)中的撤銷制度,新商標法中修正為無效制度。

1.新商標法中的無效制度。新商標法將第五章的章名改為“注冊商標的無效宣告”,并將現行商標法第41條規定的撤銷制度分拆規定為新商標法的第44條和第45條。(1)現行商標法第41條第1款修改為新商標法第44條。已經注冊的商標如果符合不應獲準注冊的絕對理由 (公權事由),或者是以欺騙手段同或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注冊的,由商標局宣告注冊商標無效,其他單位和個人也可請求商評委裁定注冊商標無效。(2)現行商標法第41條第2款修改為新商標法第45條。已經注冊的商標如果符合不應獲準注冊的相對事由(私權事由),自商標注冊之日起5年內,在先權利人或利害關系人可請求商評委裁定宣告注冊商標無效。惡意注冊的,馳名商標所有人不受5年限制。(3)現行商標法第41條的第3款被吸收進新商標法第45條。新商標法中適用第45條的私權事由相比現行商標法增加了第30條(現行商標法第28條)和第31條(現行商標法第29條)的規定,這兩條分別規定了在后商標注冊不能與在先注冊商標相同近似和注冊申請在先原則。根據現行商標法實施條例第29條的解釋,第41條第3款規定的“已經注冊的商標有爭議”指的是“在先申請注冊的商標注冊人認為他人在后申請注冊的商標與其在同一或者類似商品上的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情況,該款的規定為新商標法第30條的內容。現行商標法第41條第3款的規定被吸收進新商標法第45條之中。(4)現行商標法第41條第4款和第43條合并修改并分別規定在新商標法第44條和第45條中。現行商標法第41條第4款和第43條對撤銷程序的規定經過合并并修改規定在第44條第2款和第3款以及第45條第2款中。其中第44條第2款和第3款根據啟動程序的主體不同分別規定了相應的程序及時限。第45條第2款規定了當事人答辯的程序及時限。

2.新商標法無效制度的特點。有觀點認為,現行商標法第41條第2款(新商標法第45條)的規定就是權利喪失條款。[11]從法律規范的構造上看,新商標法第45條的規定既不同于歐共體國家“注冊商標無效的相對事由+因容忍導致權利喪失”的模式,也不同于美國“注冊商標撤銷程序+注冊商標不可爭議”的模式,僅相當于美國撤銷程序的規定,日本商標法中無效復審和我國臺灣地區商標法中評定的規定也采用了類似的結構,即列舉可在法定期限內宣告在后注冊無效的在先權利,并規定不受法定期限限制的例外情形。新商標法中無效制度體現出以下特點。(1)僅規定可行使無效宣告權的法定期限不要求在后注冊商標使用。權利喪失和不可爭議的規定最后產生在后商標不能被宣告無效或撤銷的法律后果,是以在先權利人明知但容忍 (默許)在后商標注冊并連續使用滿法定期限為前提的。不論是權利喪失還是不可爭議,都是對在后注冊商標因連續使用而逐漸積累起來的商譽的保護。我國無效制度中,只要法定期限屆滿,就不得再申請宣告在后注冊商標無效,并未要求在后注冊商標自注冊之日起應當連續使用。(2)可在法定期限內行使無效宣告權的在先權利與舊法相比有所增加。新商標法第9條規定,申請注冊的商標“不得與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權利相沖突”。在先取得的合法權利在商標法中既有概括規定,又有特別規定。第9條第1款“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權利”和第31條(新商標法第32條)“他人現有的在先權利”均為概括規定。這種概括規定的權利包括了商標法中對在先權利的特別規定,還包括了注冊程序中涉及的其他在先權利,如著作權、肖像權、外觀設計專利權等。特別規定的在先權利包括第13條規定的馳名商標、第15條規定的被代理人或被代表人的商標,第16條規定的地理標志以及第31條后段規定的“他人已經使用并有一定影響的商標”。[1]除上述規定外,新商標法還增加了幾種也同樣適用第45條無效宣告的在先權利的特別規定:第15條第2款規定的在合同或業務關系中他人已經在先使用的未注冊商標、第30條規定的對已注冊商標有爭議情形的在先權利和第31條規定的申請在先原則派生出的在先權利,這種權利是一種商標注冊申請權,在歐共體商標條例中明確承認在先申請權是一種可以阻止在后申請和據以撤銷他人注冊商標的在先權利。[1](3)不受法定期限限制的例外情形單一。新商標法第45條僅規定了馳名商標所有人對他人惡意申請注冊行使無效宣告權不受法定5年期限限制。歐共體國家權利喪失的規定中,所有在先權利我對在后惡意注冊行使無效宣告權均不受法定期限限制,美國以欺騙手段獲得商標注冊者利害關系人的撤銷權也不受法定期限限制,而且在后注冊無法獲得不可爭議的權利。日本規定了三種例外情形,以不正當競爭目的在相同或者類似商品或服務上使用與被廣為知曉的在先商標、與他人業務相關的商品或服務可能產生混淆的商標以及葡萄酒或蒸餾酒地理標志相同或者近似的標志的,無效復審請求不受5年期限限制。我國臺灣地區商標法僅規定了商標法中的后兩種例外情形。

3.新商標法中惡意注冊情形下商標先用權和無效制度競合。前述將我國無效制度規定視為權利喪失條款的觀點還認為,該條未明確規定商標注冊不可撤銷后在后注冊人是否有權禁止在先權利的行使?法律調整留下了一個空白、漏洞。[11]新商標法第59條第3款的規定從法律后果上看部分地填補了這一立法漏洞:當在后商標注冊不可撤銷而獲得注冊商標專用權,在其申請注冊之前已經使用的有一定影響的商標可以在原有范圍內繼續使用而不構成侵權。新商標法第32條后半段在先使用并有一定影響的商標是在先權利的特別規定,該條規定的在先使用人可以根據第45條的規定對在后惡意注冊的商標宣告無效。因此,我國商標先用權和無效宣告的關系就類似英國和美國對先用權與權利喪失和不可爭議制度關系競合的處理模式。新商標法異議制度的修改,也使上述對無效宣告和先用權關系的理解在邏輯上能夠自洽。

4.在后善意注冊情形下商標先用權與無效制度應并列規定。新商標法第59條第3款規定的商標先用權未區分在后注冊主觀上是善意還是惡意,只要在后商標獲得了注冊就產生了在先未注冊商標與在后注冊商標的共存,在先使用人即享有先用權,得以繼續使用而不構成侵權。新商標法第33條和第45條僅規定了對惡意搶注者可異議和宣告無效,卻未規定在后善意注冊的情況下在先使用人是否有權提出異議和無效宣告。

我國商標權取得采注冊原則,缺失普通法系尤其是美國判例法對在先使用未注冊商標保護的傳統,與美國的商標權使用取得原則也有很大的差異。德國在注冊原則的基礎上比較好地吸收了使用原則的優點,使其對在先使用未注冊商標的保護更加完善。德國和意大利將商標先用權與權利喪失并列規定分別適用于不同主體的做法,可供我們借鑒來解決在后善意注冊情形下商標先用權與無效制度的關系問題。德國商標先用權中在先商標是已經使用但未獲得德國范圍內聲譽的未注冊商標,意大利則是并非為公眾熟知或僅具有某一地方知名度的未注冊商標。這兩類商標因為知名度或影響力不夠大,所以在先使用人不能以在先權利人的身份適用權利喪失的規定,因此不享有異議權和撤銷權。

我國規定的在先使用有一定影響的未注冊商標與德國和意大利的規定類似,其立法經驗值得借鑒。因此本文也認為,倘若不知道他人在先商標的存在,因巧合而注冊了與在先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就產生了善意使用的在先商標與在后注冊商標之間的沖突。可以肯定的是,在不構成以不正當手段搶注在先商標的情況下,在先商標使用人無權以其在先商標請求撤銷他人注冊商標。[1]

(二)商標先用權與商標并存

新商標法中規定的商標先用權實質上就是在先未注冊商標和在后注冊商標的共存。美國判例法中的商標善意并存使用原則對未注冊商標的保護可資借鑒。在特定區域內在先使用未注冊商標者可以獲得區域性的商標權,該商標權因未注冊而不能獲得全國范圍的專有權效力,但在其使用的地域內,他人以不正當競爭目的在相同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商標相同或者近似標志的,在先使用人有權禁止其使用商標。即便具有主觀惡意,在后使用商標的行為在客觀上也能夠積累商譽,如果允許在先使用人任何時候都可以禁止在后商標的使用,對在后使用人不公,因此可以參考新商標法第45條的規定,要求先使用人在知曉在后商標使用時起算的5年內可行使禁用權。對于他人的遠方使用(remote use)和善意使用,在先使用人無權禁止,兩個未注冊商標可以并存使用。這樣能夠彌補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對未注冊商標保護的不足,不僅僅將受保護的商業標志限定在“知名商品的名稱、包裝、裝潢”上。[12]此外,只要在先商標權人授權或允許在后商標的注冊,而且兩商標并存注冊不會導致混淆的情況下,應當準許。注冊機關應當對并存注冊附加商標使用方式、使用地域等條件和限制。共存主體若共同提出共存注冊之申請,且通過異議程序后,其效力自然及于共存主體善意、未實際使用的區域。[13]

四、余論:我國商標權限制體系的完善

新商標法第59條規定了三款,前兩款是商標合理使用,第三款是商標先用權。從條文結構上看,類似于我國臺灣地區商標法第36條不受商標權效力拘束的情形,不同之處在于我國臺灣地區商標法還規定了權利用盡。從章節安排上看,第59條設置在商標侵權條款之后,且法律后果是注冊商標專用權人無權禁止他人使用,即符合規定的商標使用行為不構成侵權。如果從被控侵權人的角度來看,第59條的規定可被認為是侵權訴訟中可被援引的抗辯事由。

實踐中出現的針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指控的抗辯事由,通常包括如下類型:正當使用抗辯,平行進口抗辯,權利用盡抗辯,商標權效力抗辯,權利沖突抗辯,合法來源抗辯等。上述抗辯事由,有些在法律中有明確規定,有些則僅能依據法律基本原則,實踐中對于一些抗辯事由的處理亦不盡相同。[14]被告提出的抗辯事由哪些獲得法律支持,這實際上是一個涉及對商標權進行限制的法律政策問題。[15]商標權限制制度的發展事實上為商標權保護范圍的擴展提供了一個安全閥,以防止權利的保護完全失去控制。從目前我國商標法律制度的構成來看,商標限制制度還顯得規范而不成體系,這也是目前大多數國家的立法現狀。[16]

新商標法第59條僅規定了合理使用和商標先用權兩種類型的商標權限制,有限的內容昭示著對商標權限制體系的研究和完善仍有很大的空間,可以從商標侵權抗辯的角度研究其他類型的商標權限制,構建完整的商標權限制體系。

[1]孔祥俊.商標與不正當競爭法原理和判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8.

[2]王遷.知識產權法教程(第3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429.

[3]李明德.美國知識產權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321.

[4]〔美〕阿瑟· R·米勒,邁克·H·戴維斯.知識產權法:專利、商標和著作(第3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218-219.

[5]劉明江.商標權效力及其限制研究[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0.213.

[6]Hanover Star Milling Co.v.Metcalf, 240 U.S.403, 60 L.Ed.713, 316 S.Ct.47(1916).

[7]United Drug Co.v.Theodore Rectanus Co., 248 U.S.90, 63 L.Ed.141,39 S.Ct.48(1918).

[8]See J.Thomas McCarthy, McCarthy On Trademarks and Unfair Competition, Thomson,2008,p.s226-10.

[9]Dawn Donut Co.v.Hart’s Food Stores,Inc., 267 F.2d 358,360(2d Cir.1959).

[10]梁曉青.商標并存實現模式的境外實踐[J].中華商標,2012,(11):72.

[11]張玉敏.論商標法上的權利喪失原則[J].科技與法律,2003,(4):17.

[12]杜穎.在先使用的未注冊商標保護論綱——兼評商標法第三次修改[J].法學家,2009,(3):128.

[13]李雨峰,倪朱亮.尋求公平與秩序:商標法上的共存制度研究[J].知識產權,2012,(6):15.

[14]芮松艷.商標侵權抗辯中的抗辯事由[J].中國專利與商標,2011,(1):61.

[15]羅曉霞.競爭政策視野下商標法理論研究——關系、協調及制度構建[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3.290.

[16]杜穎.社會進步與商標觀念:商標法律制度的過去、現在和未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262-26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日韩在线满18点击进入| 91在线丝袜| 国产亚洲精品97AA片在线播放| 免费全部高H视频无码无遮掩| 免费观看国产小粉嫩喷水| 免费国产高清视频| 免费毛片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国产一区二区色淫影院| 激情无码字幕综合| 国产99免费视频| 亚洲视频无码| 成人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色伊人| 国产永久无码观看在线| 国内毛片视频| 五月激情综合网| 爆操波多野结衣| 亚洲国产中文精品va在线播放| 国产区成人精品视频| 色男人的天堂久久综合| 欧洲熟妇精品视频| 另类欧美日韩|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四区| 五月天香蕉视频国产亚| 欧美三級片黃色三級片黃色1| 中文无码日韩精品| 亚洲精品第一页不卡| 亚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 中文字幕自拍偷拍| 91外围女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网| 2021亚洲精品不卡a|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二区三区免| 国产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毛片免费在线视频| 婷婷六月综合| 99re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国产精品| 国产美女91呻吟求| 国产9191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天堂2014| 精品久久高清| 国产一二三区在线|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97| 免费毛片a|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 熟妇无码人妻| 国产欧美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国产在线精品99一区不卡| 手机永久AV在线播放| 蝴蝶伊人久久中文娱乐网| 亚洲视频一区| 四虎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国产精品七七在线播放| 亚洲第一视频区| 青青草原偷拍视频| 亚洲香蕉久久| 久久久91人妻无码精品蜜桃HD| 亚洲欧美国产视频| 成人午夜视频免费看欧美|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 高清视频一区| 成人精品在线观看|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成人国产免费|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AAA| 亚洲婷婷丁香| 国产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 2022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91高跟丝袜| www亚洲精品| 在线欧美一区| 成人午夜亚洲影视在线观看| 超碰色了色| 精品久久人人爽人人玩人人妻| 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 干中文字幕| 国产91av在线| 国产精品视频导航| 久久一级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