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 言
縣委書記的“窮親戚”
文/楊 言
何包娃是乾縣峰陽鎮東胡村最窮的一戶。村子所有人家都搬進了原上新居,只有他一家孤零零地守在山溝下破舊的窯洞里,如同留守在孤島上的棄兒。
2013年初,縣委書記劉勇鋒到峰陽山區調研“千幫千”活動,當他聽說何包娃的艱難處境時,再也坐不住了。雖有思想準備,但當他到了何包娃家,還是驚呆了,三孔破舊的窯洞,一道一道的裂縫,分明是危房。何包娃也是精氣神全無,他的智障妻子見有人來便躲得遠遠的。看到這些,劉勇鋒心里一陣陣發酸,他的眼睛濕潤了,他抓住何包娃的手,動情地說:“你日子不好過,我有責任呀!你這個幫扶點,就讓我來幫吧,縣委、政府一定讓你家過上好日子!”何包娃一聽站在面前的是縣委書記,不知說什么好,只是一個勁地握著劉書記的手使勁搖。劉書記問:“老何,你家有莊基地嗎?”何包娃連忙說:“有,有,村上早給批了地皮,就是沒錢蓋房,長了一院的荒草。”劉書記說:“有就好,你趕緊鏟草收拾,蓋房的錢我來想辦法。”
劉勇鋒走后,何包娃邊鏟空莊基的荒草邊疑惑地想:劉書記說的話算數嗎?也許是說說而已,唉!咱這窮坑能填滿嗎?
想不到的是,第二天早上,村干部急急忙忙下溝里找他:“包娃,快走,劉書記給你把磚拉來了!”包娃一聽,驚得跳了起來,慌慌張張地趕到自己的莊基地前,果然見有人正從拖拉機上卸下紅磚。
開工前一天,劉勇鋒來查看工程準備情況。他對何包娃說:“老何,你啥都不用管,只要操個心把好質量關就行。”何包娃激動地說:“劉書記,你把我們窮人看得比天還大,真是咱的好書記!”劉勇鋒說:“你們過不上好日子,我要負全責!蓋好房后,你還要想辦法,把經濟搞上去,那時我就放心了!”何包娃連連說:“一定,一定,我身體好,啥都能干。”
從開始建房到建房結束,劉書記來了多少次,何包娃記不清了,他記得劉書記三天兩頭來,有幾次和組織部長張社教一起來,來了以后顧不上喝一口水,現場解決建房出現的各種問題。
新居建好了,100平方米的新瓦房,紅彤彤的大鐵門高大氣派,銀白色的鋁合金窗子光鮮明亮,洗漱間、衛生間一應俱全,自來水也引進屋里。太陽金燦燦地照在了何包娃的天空,何包娃心里亮堂了,沉默不語的妻子也變了個人,見人歡天喜地,眉開眼笑。
劉勇鋒又來了:“老何,蓋房是給你‘輸血’,你還要會‘造血’。你根據你的情況,想想能干啥,資金我想辦法。”何包娃受到鼓勵,說:“我農閑出門打點零工,我妻子精神一天比一天好,我們這兒山多溝多野草多,就給我買些羊吧,讓她放。”
4月的一天,在縣委書記的協調下,8只活蹦亂跳的小尾寒羊進了何家。何包娃沒花一分錢,建了新居,又有了掙錢的小尾寒羊。他心里這個感激呀簡直說不完。有次見了劉書記,他說:“劉書記,你和我無親無故,卻比親人還親,為給我蓋房,你跑咸陽,跑各個單位,低頭給人下話,千方百計籌錢,為難的事都讓你做了,現在又讓我發‘羊’財,你的恩情我怎么才能報答呢?”劉書記說:“要感恩就感恩黨的好政策,你日子過好了就是對我最大的報答。你就當我是你的親戚,有困難就來找我。”
劉勇鋒時刻關心著何包娃的經濟發展情況,他怕何包娃不懂防疫,便幾次聯系獸醫上門為其防疫,聽說何包娃的羊長得壯壯實實,才放下心來。
蘋果下來了,何包娃摘下最好的紅嘎拉蘋果,他要到縣委去感謝劉書記。他想不到,這次的感謝又成了劉書記對他經濟發展的規劃會。
在辦公室里,劉勇鋒和張社教仔細問了他近幾個月的養殖情況,當聽說他等羊出欄后將羊換成更好的品種布爾山羊,規模還要擴大,劉書記贊許地說:“黨和政府交給你一把致富的鑰匙,靈活地掌握這把鑰匙就在你了,我相信你會使用好這把鑰匙的。”劉勇鋒又問了家庭情況,何包娃說他妻子精神面貌越來越好,簡直像換了個人,只是一對兒女失學在家,正籌劃著學個啥手藝。劉書記聽到這里,沉思了一下,說:“老何,你回去和娃商量,看娃想學啥,聯系的事還是交給我吧,我的辦法總是比你多一些。”一句話,說得包娃眼淚汪汪。書記說:“莫這樣,莫這樣,誰教咱倆是‘親戚’哩!”
6月23日下午,筆者騎摩托車翻過溝溝峁峁,來到東胡村。包娃很激動。我問:“如今咋樣?”包娃說:“好得很,好得很!現在我的精神大得很,以前住在破窯洞里沒光景,加上遇了事,干啥事都沒心勁,自劉書記幫我蓋了房,送了羊,我一下子有了心勁……”
“去年的8只羊,成了18只了,這些羊就值兩萬多元;兩個娃在劉書記的幫助下通過培訓,有了一技之長,在工作單位成了香餑餑;我10畝莊稼,打了6000多斤麥,4畝果樹長勢喜人……”
我高興地說:“老何,你的路越走越寬了!”
“那當然,我給劉書記保證過,我要把日子過好,我不能讓黨,讓劉書記,讓幫助過我的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