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張小林
摘 要: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和收斂性分析方法對2006-2011年新疆85個縣(市)的農村金融發展水平進行測算與分析。結果顯示:新疆農村金融發展總體水平不斷提高;各縣(市)的農村金融發展水平不存在收斂;各縣(市)農村金融發展水平存在絕對收斂;不同區域存在不同的發展趨勢,北疆和東疆地區存在俱樂部收斂,南疆地區金融發展水平呈現發散狀態。本文提出發揮政策對經濟的外生推動力,明晰區域經濟發展的定位和重點,構建多層次、全方位的農村金融發展體系。
關鍵詞:農村金融;區域差異;收斂性
中圖分類號:F830.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0017-2014(7)-0049-05
一、前言
農村金融是農村經濟的核心,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金融服務,在縣級行政區劃內開展金融中介服務和提供融資活動的總稱。研究農村金融的發展水平及變化趨勢能更好地為“三農“服務,滿足其金融需求。新疆農村金融的發展對促進縣域經濟的平衡增長有重要的意義,研究農村金融的發展水平及收斂性有利于掌握新疆縣域金融發展水平及發展趨勢,為制定新疆農村金融發展政策提供參考與借鑒。
國外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一是國家金融制度不同決定其金融體系的收斂性也不相同。如Magda Bianco, etc.(1997)對六個發達國家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和意大利的金融體系歷史演變及特征進行了對比,發現不同金融體系之間的收斂性是有限的,不同的金融制度安排代表不同的均衡結果,對經濟的非金融特征起補充作用。二是家庭金融資產的微觀層面。如Bartiloro 和 De Bonis(2005)研究1995-2002年歐盟 12 個國家的居民金融資產占GDP 的比重,結論是12個國家之間不存在σ收斂,而存在β收斂,說明歐洲12國的金融資產占GDP 的比率演進相同,金融結構趨于相似。Bruno 和 De Bonis(2008)對1980-2005年 OECD 九個國家的家庭金融資產與可支配收入的比率進行研究,結論是金融資產、股票、保險和其他產品之間存在收斂性。
國內的相關研究主要有:李敬等(2008)認為中國區域金融發展的差異主要是城鄉差異,其次是地區(東部、中部和西部)和省際間金融發展差異;且東中西部間金融差異有加速擴張的趨勢。石盛林(2010)以金融相關比率指標測算了我國縣域金融發展的β收斂,研究結論是我國金融發展收斂速度依次為西部、東部和中部地區;政策外力是影響區域金融收斂速度的重要因素。陸文喜(2004)認為區域金融發展存在收斂性、階段性和區域性的特征。趙偉和馬瑞永(2006)認為中國區域金融發展不存在σ收斂,但存在β絕對收斂和“俱樂部收斂”特征。陳恩和黃桂良(2010)研究了1978-2008年廣東區域金融的情況,結論是廣東省區域金融發展不存在σ收斂和β絕對收斂,區域金融呈現β條件收斂和馬太效應。
國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國家金融體系宏觀層面和家庭金融資產的微觀層面;國內的區域金融的差異及收斂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地區(東部、中部和西部)或省際之間的對比,對縣域農村金融發展的水平及收斂性的研究文獻相對較少,已有的文獻也主要使用單一指標金融相關率(FIR)來衡量縣域金融的發展水平。
本文在以上文獻研究的基礎上試圖從兩個方面做進一步的探討與分析,一是建立五個維度九項指標體系衡量縣域金融發展水平,避免單一指標衡量金融發展水平的缺陷;同時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來確定指標的權重,以避免主觀人為因素的影響。二是對2006-2011年新疆85個縣(市)農村金融發展水平及收斂性進行測算和分析,為新疆農村金融的發展提供政策依據。
二、研究方法
(一)農村金融發展水平的測算
選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來確定農村金融發展水平指標的權重并計算新疆農村金融發展水平。主成分分析法是研究多變量族的少數線性組合(新的變量族)來解釋全部變量的協方差結構,挑選最佳變量子集,簡化數據,提取變量間關系的一種多元統計分析法,新變量之間不相關,新變量方差盡可能大,但新舊變量方差和保持不變。其步驟如下:
(1) 指標標準化采用如下公式:
主成分分析分法的分析步驟比較規范,各原始指標的權重不帶人為主觀意識,比較客觀科學,便于提高評估結果的可靠性和準確性。
(二)收斂性的測算
(1)σ收斂。σ通常指研究對象的標準差,σ收斂就是指即研究對象的標準差隨時間推移而趨于下降。σ收斂檢驗公式為:
三、新疆農村金融發展水平區域差異現狀
(一)農村金融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
本文選擇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反映金融機構和服務人員覆蓋面)、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基礎性儲蓄和信貸服務)、金融服務覆蓋面(農村地區獲得信貸服務的農戶比例和中小企業比例)、農村金融對經濟的貢獻率(信貸貢獻率、存款資源在農村地區信貸比例)和金融信貸業務質量(農村地區不良貸款率)五個維度九項指標來衡量農村金融的發展水平,具體指標見表1。
(二)指標變量的描述性統計
以2006-2011年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88縣(市)農村金融為研究對象,剔除數據缺失的樣本縣(市),最終選擇85個縣(市),占新疆全部縣(市)96.59%,能夠代表新疆縣(市)狀況,共計510個研究樣本。主要指標變量的描述性統計見表2。
從表2可以看出,新疆農村金融發展水平指標中萬人擁有服務人員數、百元GDP貸款貢獻率和存款資源運用水平三項的標準差較大,說明這三項指標方面85個縣(市)之間存在較大差異。
(三)新疆縣域金融發展狀況分析
1、新疆縣域金融發展的總體狀況。新疆縣域金融發展的總體狀況相關數據見表3。
從表3可以看出,2006-2011年新疆農村金融的萬人金融機構網點數、萬人擁有服務人員數、百元GDP貸款貢獻和存款資源運用水平先提高后下降,存在波動、總體趨勢有所降低,但人均貸款水平和人均儲蓄存款水平也存在波動,近年來不斷提高,總體發展趨勢不斷向好,百元GDP不良貸款額不斷降低,金融機構信貸質量也不斷提高。
2、農村金融發展水平。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對新疆2006年至2011年85個縣(市)農村金融發展水平的九項指標選擇主成分的累積方差貢獻率大于80%以上的四個主成分(2006一2011年年都選擇了四個主成分)進行降維處理,確定指標權重,再依據特征根和標準化的數據計算每年新疆85個縣(市)的農村金融發展水平(運用SPSS16.0軟件,具體計算過程略)。表4是新疆85個縣(市)2006-2011年農村金融發展水平結果的描述性統計分析。
新疆85個縣(市)的農村金融發展水平有所提升,從2006年的0.4501到2011年0.5132,提高14.02個百分點;但是縣(市)間的標準差和變異系數都有所擴大,說明85個縣(市)在六年的時間內農村金融發展水平縣域的差距在不斷擴大。在具體分析85個縣(市)中,有51個縣(市)的農村金融發展水平有所提高,而34個縣(市)的農村金融發展水平有所下降。具體見表5。
從表5可以看出,2006-2011年農村金融發展水平提高的51個縣(市)中有30個在北疆,占58.82%,占全部北疆44個縣(市)的68.18%;金融發展水平下降的縣(市)的34個縣(市)主要集中在南疆三地州(即和田地區、喀什地區和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占22個縣(市),南疆三地州屬邊境地區、民族地區和高原荒漠地區,經濟相對落后,經濟的滯后也影響了金融發展水平。
四、新疆縣域金融發展水平的收斂性分析
(一)收斂分析
依據研究方法的式(4)和式(5),計算出2006-2011年新疆85個縣(市)的收斂狀況,見圖1。
從圖1可以看出,2006-2011年新疆農村金融發展水平的σ收斂狀況,標準差存在波動,呈現發散→收斂→再發散的態勢,總體標準差差距不斷擴大,從2006年的0.2819擴大到2011年的0.3623,說明新疆農村金融發展水平總體差距在不斷擴大,同期的變異系數也呈相同的變化趨勢,說明新疆農村金融發展水平不存在σ收斂。
(二)絕對收斂分析
依據研究方法的式(6)和式(7),利用Eviews6.0軟件,計算新疆農村金融發展水平的絕對收斂,結果如下:
(三)俱樂部收斂分析
依據以上分析,整體上新疆縣(市)金融發展水平呈現β絕對收斂特征,新疆北疆、南疆和東疆地區之間是否存在收斂,進一步用俱樂部收斂進行分析,設虛擬變量北疆=0,南疆=1。得以下結果:
從表6的結果可以看出,新疆北疆、南疆和東疆地區的農村金融發展水平收斂性回歸方程的系數均為負值,但是南疆地區系數沒有通過p檢驗,即南疆地區農村金融發展水平不存在俱樂部收斂。東疆和北疆地區存在俱樂部收斂,且東疆地區農村金融發展收斂速度(-0.2233)明顯快于北疆地區(-0.0493),東疆地區指吐魯番、鄯善、托克遜、哈密、巴里坤和伊吾6個縣(市),相距較近,經濟特征與結構相似,發展趨勢方面更容易趨同。南疆地區金融發展水平呈現發散狀態,南疆三地州(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和田地區和喀什地區)經濟發展相對緩慢,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阿克蘇地區經濟發展相對較快,南疆地區各縣(市)的農村金融發展水平差異較大,不存在俱樂部收斂。北疆地區農村金融發展存在俱樂部收斂,北疆地區經濟的發展相對較快,所以農村金融發展水平也呈現收斂特征。
五、結論與啟示
(一)結論
2006-2011年新疆85個縣(市) 農村金融發展總體水平不斷提高。從收斂性分析看,各縣(市)間農村金融發展總體水平不存在收斂;初始農村金融發展水平越低的縣(市)增速越快,新疆農村金融發展水平存在絕對收斂的趨勢;新疆北疆、南疆和東疆地區農村金融發展存在不同的發展趨勢,北疆和東疆地區受經濟發展和地理位置的影響,各縣(市)金融發展水平存在俱樂部收斂,而南疆地區金融發展水平呈現發散狀態。
(二)啟示
發揮政策對經濟的外生推動力。新疆農村金融發展水平存在區域差異,分區域制定縣域金融的發展政策,配合財政政策、稅收政策和投資政策,才能更好地促進縣域農村金融的發展。
明晰區域經濟發展的定位和重點,使經濟與金融協調發展。根據不同區域經濟發展所處階段的不同特征,明晰區域發展的定位和重點,農村金融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服務和保障。
構建多層次、全方位的農村金融發展體系。根據目前新疆農村發展的形勢,構建多層次、全方位的農村金融體系,分階段、分步驟促進金融服務需求的增加,實現各農村地區金融發展的均衡。
參考文獻
[1]Magda Bianco.Financial systems across “developed economies”: convergence or path dependence? [J]. Research in
Economics, September 1997, 51(3): 303-331.
[2]Laura Bartiloro and Riccardo De Bonis.The financial systems of European countries: theoretical issue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Irving Fisher Committee Bulletin 21, 2005, 1–19.
[3]Bruno ,De Bonis.Do Financial Systems Converge?: New Evidence from Household Financial Assets in Selected OECD
Countries, IFC Bulletin No 31,2008,383-401.
[4]李敬,冉光和,孫曉鐸.中國區域金融發展差異的度量與變動趨勢分析[J].當代財經,2008,(03): 36-42.
[5]石盛林.我國縣域金融發展水平收斂性問題的實證研究[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 2010(12):31-34.
[6]陸文喜.中國區域金融發展的收斂性分析[J].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 ,2004,(02):123-126.
[7]趙偉,馬瑞永.中國區域金融增長的差異——基于泰爾指數的測度[J].經濟地理,2006,(01): 13-17.
[8]陳恩,黃桂良. 廣東區域金融發展的收斂性分析[J].當代財經, 2010,(01):60-67.
[9]張文彤編. SPSS11統計分析教程(高級篇) [M]. 北京:北京希望電子出版社, 2002年:230-245.
[10]林杰斌等. SPSS12統計建模與應用實務[M]. 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 2006年第1版:395-425.
責任編輯、校對:楊振峰
2、農村金融發展水平。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對新疆2006年至2011年85個縣(市)農村金融發展水平的九項指標選擇主成分的累積方差貢獻率大于80%以上的四個主成分(2006一2011年年都選擇了四個主成分)進行降維處理,確定指標權重,再依據特征根和標準化的數據計算每年新疆85個縣(市)的農村金融發展水平(運用SPSS16.0軟件,具體計算過程略)。表4是新疆85個縣(市)2006-2011年農村金融發展水平結果的描述性統計分析。
新疆85個縣(市)的農村金融發展水平有所提升,從2006年的0.4501到2011年0.5132,提高14.02個百分點;但是縣(市)間的標準差和變異系數都有所擴大,說明85個縣(市)在六年的時間內農村金融發展水平縣域的差距在不斷擴大。在具體分析85個縣(市)中,有51個縣(市)的農村金融發展水平有所提高,而34個縣(市)的農村金融發展水平有所下降。具體見表5。
從表5可以看出,2006-2011年農村金融發展水平提高的51個縣(市)中有30個在北疆,占58.82%,占全部北疆44個縣(市)的68.18%;金融發展水平下降的縣(市)的34個縣(市)主要集中在南疆三地州(即和田地區、喀什地區和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占22個縣(市),南疆三地州屬邊境地區、民族地區和高原荒漠地區,經濟相對落后,經濟的滯后也影響了金融發展水平。
四、新疆縣域金融發展水平的收斂性分析
(一)收斂分析
依據研究方法的式(4)和式(5),計算出2006-2011年新疆85個縣(市)的收斂狀況,見圖1。
從圖1可以看出,2006-2011年新疆農村金融發展水平的σ收斂狀況,標準差存在波動,呈現發散→收斂→再發散的態勢,總體標準差差距不斷擴大,從2006年的0.2819擴大到2011年的0.3623,說明新疆農村金融發展水平總體差距在不斷擴大,同期的變異系數也呈相同的變化趨勢,說明新疆農村金融發展水平不存在σ收斂。
(二)絕對收斂分析
依據研究方法的式(6)和式(7),利用Eviews6.0軟件,計算新疆農村金融發展水平的絕對收斂,結果如下:
(三)俱樂部收斂分析
依據以上分析,整體上新疆縣(市)金融發展水平呈現β絕對收斂特征,新疆北疆、南疆和東疆地區之間是否存在收斂,進一步用俱樂部收斂進行分析,設虛擬變量北疆=0,南疆=1。得以下結果:
從表6的結果可以看出,新疆北疆、南疆和東疆地區的農村金融發展水平收斂性回歸方程的系數均為負值,但是南疆地區系數沒有通過p檢驗,即南疆地區農村金融發展水平不存在俱樂部收斂。東疆和北疆地區存在俱樂部收斂,且東疆地區農村金融發展收斂速度(-0.2233)明顯快于北疆地區(-0.0493),東疆地區指吐魯番、鄯善、托克遜、哈密、巴里坤和伊吾6個縣(市),相距較近,經濟特征與結構相似,發展趨勢方面更容易趨同。南疆地區金融發展水平呈現發散狀態,南疆三地州(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和田地區和喀什地區)經濟發展相對緩慢,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阿克蘇地區經濟發展相對較快,南疆地區各縣(市)的農村金融發展水平差異較大,不存在俱樂部收斂。北疆地區農村金融發展存在俱樂部收斂,北疆地區經濟的發展相對較快,所以農村金融發展水平也呈現收斂特征。
五、結論與啟示
(一)結論
2006-2011年新疆85個縣(市) 農村金融發展總體水平不斷提高。從收斂性分析看,各縣(市)間農村金融發展總體水平不存在收斂;初始農村金融發展水平越低的縣(市)增速越快,新疆農村金融發展水平存在絕對收斂的趨勢;新疆北疆、南疆和東疆地區農村金融發展存在不同的發展趨勢,北疆和東疆地區受經濟發展和地理位置的影響,各縣(市)金融發展水平存在俱樂部收斂,而南疆地區金融發展水平呈現發散狀態。
(二)啟示
發揮政策對經濟的外生推動力。新疆農村金融發展水平存在區域差異,分區域制定縣域金融的發展政策,配合財政政策、稅收政策和投資政策,才能更好地促進縣域農村金融的發展。
明晰區域經濟發展的定位和重點,使經濟與金融協調發展。根據不同區域經濟發展所處階段的不同特征,明晰區域發展的定位和重點,農村金融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服務和保障。
構建多層次、全方位的農村金融發展體系。根據目前新疆農村發展的形勢,構建多層次、全方位的農村金融體系,分階段、分步驟促進金融服務需求的增加,實現各農村地區金融發展的均衡。
參考文獻
[1]Magda Bianco.Financial systems across “developed economies”: convergence or path dependence? [J]. Research in
Economics, September 1997, 51(3): 303-331.
[2]Laura Bartiloro and Riccardo De Bonis.The financial systems of European countries: theoretical issue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Irving Fisher Committee Bulletin 21, 2005, 1–19.
[3]Bruno ,De Bonis.Do Financial Systems Converge?: New Evidence from Household Financial Assets in Selected OECD
Countries, IFC Bulletin No 31,2008,383-401.
[4]李敬,冉光和,孫曉鐸.中國區域金融發展差異的度量與變動趨勢分析[J].當代財經,2008,(03): 36-42.
[5]石盛林.我國縣域金融發展水平收斂性問題的實證研究[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 2010(12):31-34.
[6]陸文喜.中國區域金融發展的收斂性分析[J].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 ,2004,(02):123-126.
[7]趙偉,馬瑞永.中國區域金融增長的差異——基于泰爾指數的測度[J].經濟地理,2006,(01): 13-17.
[8]陳恩,黃桂良. 廣東區域金融發展的收斂性分析[J].當代財經, 2010,(01):60-67.
[9]張文彤編. SPSS11統計分析教程(高級篇) [M]. 北京:北京希望電子出版社, 2002年:230-245.
[10]林杰斌等. SPSS12統計建模與應用實務[M]. 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 2006年第1版:395-425.
責任編輯、校對:楊振峰
2、農村金融發展水平。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對新疆2006年至2011年85個縣(市)農村金融發展水平的九項指標選擇主成分的累積方差貢獻率大于80%以上的四個主成分(2006一2011年年都選擇了四個主成分)進行降維處理,確定指標權重,再依據特征根和標準化的數據計算每年新疆85個縣(市)的農村金融發展水平(運用SPSS16.0軟件,具體計算過程略)。表4是新疆85個縣(市)2006-2011年農村金融發展水平結果的描述性統計分析。
新疆85個縣(市)的農村金融發展水平有所提升,從2006年的0.4501到2011年0.5132,提高14.02個百分點;但是縣(市)間的標準差和變異系數都有所擴大,說明85個縣(市)在六年的時間內農村金融發展水平縣域的差距在不斷擴大。在具體分析85個縣(市)中,有51個縣(市)的農村金融發展水平有所提高,而34個縣(市)的農村金融發展水平有所下降。具體見表5。
從表5可以看出,2006-2011年農村金融發展水平提高的51個縣(市)中有30個在北疆,占58.82%,占全部北疆44個縣(市)的68.18%;金融發展水平下降的縣(市)的34個縣(市)主要集中在南疆三地州(即和田地區、喀什地區和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占22個縣(市),南疆三地州屬邊境地區、民族地區和高原荒漠地區,經濟相對落后,經濟的滯后也影響了金融發展水平。
四、新疆縣域金融發展水平的收斂性分析
(一)收斂分析
依據研究方法的式(4)和式(5),計算出2006-2011年新疆85個縣(市)的收斂狀況,見圖1。
從圖1可以看出,2006-2011年新疆農村金融發展水平的σ收斂狀況,標準差存在波動,呈現發散→收斂→再發散的態勢,總體標準差差距不斷擴大,從2006年的0.2819擴大到2011年的0.3623,說明新疆農村金融發展水平總體差距在不斷擴大,同期的變異系數也呈相同的變化趨勢,說明新疆農村金融發展水平不存在σ收斂。
(二)絕對收斂分析
依據研究方法的式(6)和式(7),利用Eviews6.0軟件,計算新疆農村金融發展水平的絕對收斂,結果如下:
(三)俱樂部收斂分析
依據以上分析,整體上新疆縣(市)金融發展水平呈現β絕對收斂特征,新疆北疆、南疆和東疆地區之間是否存在收斂,進一步用俱樂部收斂進行分析,設虛擬變量北疆=0,南疆=1。得以下結果:
從表6的結果可以看出,新疆北疆、南疆和東疆地區的農村金融發展水平收斂性回歸方程的系數均為負值,但是南疆地區系數沒有通過p檢驗,即南疆地區農村金融發展水平不存在俱樂部收斂。東疆和北疆地區存在俱樂部收斂,且東疆地區農村金融發展收斂速度(-0.2233)明顯快于北疆地區(-0.0493),東疆地區指吐魯番、鄯善、托克遜、哈密、巴里坤和伊吾6個縣(市),相距較近,經濟特征與結構相似,發展趨勢方面更容易趨同。南疆地區金融發展水平呈現發散狀態,南疆三地州(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和田地區和喀什地區)經濟發展相對緩慢,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阿克蘇地區經濟發展相對較快,南疆地區各縣(市)的農村金融發展水平差異較大,不存在俱樂部收斂。北疆地區農村金融發展存在俱樂部收斂,北疆地區經濟的發展相對較快,所以農村金融發展水平也呈現收斂特征。
五、結論與啟示
(一)結論
2006-2011年新疆85個縣(市) 農村金融發展總體水平不斷提高。從收斂性分析看,各縣(市)間農村金融發展總體水平不存在收斂;初始農村金融發展水平越低的縣(市)增速越快,新疆農村金融發展水平存在絕對收斂的趨勢;新疆北疆、南疆和東疆地區農村金融發展存在不同的發展趨勢,北疆和東疆地區受經濟發展和地理位置的影響,各縣(市)金融發展水平存在俱樂部收斂,而南疆地區金融發展水平呈現發散狀態。
(二)啟示
發揮政策對經濟的外生推動力。新疆農村金融發展水平存在區域差異,分區域制定縣域金融的發展政策,配合財政政策、稅收政策和投資政策,才能更好地促進縣域農村金融的發展。
明晰區域經濟發展的定位和重點,使經濟與金融協調發展。根據不同區域經濟發展所處階段的不同特征,明晰區域發展的定位和重點,農村金融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服務和保障。
構建多層次、全方位的農村金融發展體系。根據目前新疆農村發展的形勢,構建多層次、全方位的農村金融體系,分階段、分步驟促進金融服務需求的增加,實現各農村地區金融發展的均衡。
參考文獻
[1]Magda Bianco.Financial systems across “developed economies”: convergence or path dependence? [J]. Research in
Economics, September 1997, 51(3): 303-331.
[2]Laura Bartiloro and Riccardo De Bonis.The financial systems of European countries: theoretical issue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Irving Fisher Committee Bulletin 21, 2005, 1–19.
[3]Bruno ,De Bonis.Do Financial Systems Converge?: New Evidence from Household Financial Assets in Selected OECD
Countries, IFC Bulletin No 31,2008,383-401.
[4]李敬,冉光和,孫曉鐸.中國區域金融發展差異的度量與變動趨勢分析[J].當代財經,2008,(03): 36-42.
[5]石盛林.我國縣域金融發展水平收斂性問題的實證研究[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 2010(12):31-34.
[6]陸文喜.中國區域金融發展的收斂性分析[J].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 ,2004,(02):123-126.
[7]趙偉,馬瑞永.中國區域金融增長的差異——基于泰爾指數的測度[J].經濟地理,2006,(01): 13-17.
[8]陳恩,黃桂良. 廣東區域金融發展的收斂性分析[J].當代財經, 2010,(01):60-67.
[9]張文彤編. SPSS11統計分析教程(高級篇) [M]. 北京:北京希望電子出版社, 2002年:230-245.
[10]林杰斌等. SPSS12統計建模與應用實務[M]. 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 2006年第1版:395-425.
責任編輯、校對:楊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