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東
(中鐵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北京100131)
云蒙大橋是京承聯絡線工程中的控制性節點工程,也是北京密云的地標建筑,全橋長744m,其中第二聯主橋為獨塔自錨式懸索橋,跨徑組合為(35+135+165+35)m,橋面全寬36.6m,扁平鋼箱梁結構。索塔采用種子造型索塔,分上塔柱與下塔柱,設置上、下橫梁,索塔主要承受索力及主梁傳遞下的垂直荷載。塔身外觀似一粒孕育希望的“種子”,總塔高126.5m(圖1)。其橫橋向內外輪廓分別為不同半徑圓曲線組合而成,頂部開孔。頂部開孔的內輪廓是由一個多個圓曲線和一個圓相扣而成,下輪廓圓弧半徑為18m。單肢塔柱,橫斷面為似梯形,其兩側輪廓由一段圓曲線組成。塔身不同位置橫橋向塔柱寬度不同,表面徑向曲線半徑20m。塔柱截面為單箱單室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橫橋向外側壁厚2.0m,內側壁厚1.5m,順橋向兩側壁厚1.2m,根部設5m實體過渡段。
塔頂橫梁頂標高118.326m,距離塔底96.325m,梁高9.2m,為等高度矩形截面,順橋向梁寬7.0m,單箱雙室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在主鞍座對應位置為實體混凝土,在塔中心設置1.5m寬的中隔板。橫梁頂、底板厚1.5m,邊腹板厚1.2m,中腹板厚1.0m。橫梁外裝飾板邊緣為圓弧。

圖1 主塔圖
本橋主塔上橫梁具有橫向跨度大、橫梁截面尺寸大、距離支撐點承臺或下橫梁頂面高等特點,且因橋塔整體造型需求,上塔柱呈弧線形設計,常規支架搭設難以滿足要求,基于以上特點可知滿堂支架方案不適用與本橋主塔上橫梁施工。經綜合分析并結合相關工程經驗,提出大型牛腿+貝雷梁+碗扣腳手架的復核支架施工方案。在上橫梁支架的梁端設置牛腿,牛腿由I45工字鋼焊接構成,橫橋向每端設置5道。縱梁由貝雷梁組成,根據構造采取雙層設計,橫向每層布置38片,雙層共布置76片。貝雷梁上碗口腳手架,在上橫梁腹板位置間距為30cm,其余部位間距為60cm。具體方案布置如圖2所示。

圖2 上橫梁施工支架
本橋主塔上橫梁梁長l=1 358 cm,上橫梁高h=920 cm,上橫梁寬d=700 cm。混凝土實體體積約為V=584 m3,取混凝土密度ρ=2.6 t/ m3,則蓋梁每1 m的重量為:
p0=A×ρ=1118 kN/m
(1)
根據相應規范,支架強度驗算荷載組合包括:(1)新澆筑鋼筋混凝土每1 m自重荷載N1=p0×1.2=1342 kN/m;(2)模板重量N2=45 kN/ m;(3)施工人員和施工設備荷載N3=3B=21 kN/m;(4)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N4=2B=14 kN/ m;(5)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沖擊荷載N5=2B=14 kN/m;(6)其他可能不可預見的荷載N6=1B=14 kN/m;(7)腳手架荷載N7=20 kN/ m。由此可得支架強度驗算荷載:
(2)
支架主體結構受力如圖3所示。由此可知:
縱向貝雷梁的彎矩Mz=48459 kN·m
縱向貝雷梁的剪力Qz=9981 kN
牛腿上錨固點水平反力N=-7439 kN(拉力)
牛腿下錨固點豎向反力V=-14116 kN(向下)
牛腿桿件最大軸力P=14116 kN(壓力)

(a)貝雷梁彎矩圖(單位: kN· m)

(b)貝雷梁剪力圖(單位:kN)

(c)牛腿軸力圖(單位:kN)圖3 上橫梁支架受力圖
本橋主塔上橫梁現澆段支架設計擬采用I 45工字鋼牛腿,如圖2所示。由圖3可知:牛腿上錨固點水平反力N=-7439 kN(拉力);牛腿下錨固點豎向反力V=-14116 kN(向下);牛腿桿件最大軸力P=14116 kN(壓力)。


本文在對云蒙大橋主塔上橫梁特點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大型牛腿+橫向貝雷梁+碗扣腳手架的復合支架施工方案,并對各主要構件進行了受力分析及驗算。工程實踐表明該方案是可行的,可為同類工程施工提供參考。
[1] 周水興,何兆益,鄒毅松,等.路橋施工計算手冊[M]. 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
[2] JTG D62—2004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范[S]
[3] JTG D60—2004 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