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志明 李建強 魏 靖
漢中非公黨建強勢崛起
文/宋志明 李建強 魏 靖
建組織、強覆蓋、搭平臺、強隊伍、抓載體、強職能,初步實現工作機構體系化、信息管理系統化、組織建設規范化、主題活動多樣化,推動非公企業黨建、發展互促共進。

豐泰公司職工操作技術比武
城固振華公司黨員工程師楊合成創新工藝,將重排產品回收率從78.5%提高到80.5%,每年為企業增收200多萬元;
陜西天達航空標準件公司創新小微企業“黨企合一”黨建模式,實現黨建與企業治理、黨員教育管理與企業經營管理、黨員民主評議與企業績效考核等“七融合七同步”,企業效益年年創新高。
近年,尤其是今年漢中市委實施進一步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的建設,積極開展非公企業組織建設年暨示范市創建活動以來,天漢大地非公有制企業中,黨建工作異常活躍,黨員作用發揮突出。9132名黨員組成的黨員先鋒隊,努力為企業發展貢獻智慧和才干;1754個基層黨組織組成的“紅色引擎”,正在非公經濟領域發揮著政治核心和引領作用,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實現了黨建、企業經營發展同頻共振。
今年3月,漢中在全國首家開通地市級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云平臺,使全市各非公企業黨組織有了一個相互學習交流、擴大對外宣傳的窗口;7月,漢中市非公黨建管理平臺啟用,結束了此前情況不明、底子不清,管理難于實施的歷史;9月,勉縣在全省首家成立了非公黨建研究會,搭建起非公企業黨建工作交流的平臺。同時期,漢中市委舉辦了百名非公有制企業黨支部書記培訓班,集中對150名支部書記進行培訓;市縣各級累計舉辦非公企業黨務工作者培訓班130期,培訓黨務工作者1.5萬人次,漢中市非公黨建進入又一個春天。
市委書記魏增軍對漢中市創建全省非公有制企業黨建示范市工作批示:“一定要創造工作亮點、開創新經驗,為全市黨建工作全面有效開展打好基礎。”在政策引領、機制創新、夯實基層、發揮作用等方面強力推進下,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進入“強覆蓋、強隊伍、強職能”時代。
目前,全市實現有黨員的非公企業黨組織覆蓋100%、無黨員的黨的工作覆蓋100%、已建立黨組織的非公企業活動開展100%,達到“工作機構體系化、信息管理系統化、組織建設規范化、主題活動多樣化”,非公企業“黨建強、發展強”互促共進作用逐步彰顯。
今年市委規范了全市非公黨建工作機構,明確了責任主體。市、縣(區)分別建立非公黨建聯席會議制度,形成組織部門牽頭抓總、非公黨建工委具體負責、相關部門參與配合的工作格局。今年,市、縣兩級累計投入經費290余萬元,其中市上列支35萬元用于信息平臺開發和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專題培訓;各縣每年也從財政列支為非公企業撥付黨建工作經費。
在健全機構的同時,市委組織部、市非公黨工委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破解難點,建成市、縣、鎮、非公企業黨組織四級聯網管理平臺。全市6377家非公企業、1754個非公企業黨組織、9132名非公企業黨員基本信息一目了然,黨組織的動態管理、黨員便捷服務、最新政策發布、工作動態、典型宣傳和經驗交流有了一個平臺。
今年,漢中市著力抓非公企業黨組織、黨的工作“兩個覆蓋”,創新組織、管理機制,加大對非公企業黨組織的建設力度,對企業人數較多、生產經營比較穩定的企業,依托屬地新建企業黨組織255個;對業務和人員流動性大的建筑、運輸等行業企業,依托行業職能部門新建企業黨組織23個;對黨員人數不足3名,集中在園區的企業,依托各類園區新建聯合黨組織2個;對分布零散的小微企業,依托各類商會、個私協會新建分會黨組織10個;依托商業樓宇、市場等新建小微企業聯合黨組織12個;同時,對僅有個別黨員的企業,通過黨員掛靠屬地黨組織的辦法,覆蓋企業554家。
目前,全市856家有黨員的非公企業全部建立了黨組織,黨組織100%全覆蓋,較此前提升了38.6%。同時,全市4116家沒有黨員的非公企業全部選派了黨建指導員,并建立工會910個、共青團組織387個,黨的工作覆蓋率達到100%。對新建黨組織,按照有場所、有設施、有標志、有黨旗、有書報、有制度的“六有”標準,建設規范化黨組織活動場所。全市新建或共享黨組織活動場所863個,依托各類園區、商業樓宇、專業市場和社區設立黨建工作站19個。
開展豐富多彩、貼近企業實際的黨建活動,是黨組織發揮作用的有效載體。漢中市委堅持以“評星晉級、爭創雙強”活動為統攬,在非公企業中開展“三心三力星級雙強”創建活動;在非公企業黨組織中開展“敢為、能為、有為”的“三為”黨組織創建活動;在廣大黨員中開展“亮身份、樹形象、比貢獻、爭先鋒”的“黨員先鋒崗”創建活動。層層有目標,人人有責任,企業、黨組織在相互促進中發展,黨員在活動中發揮作用。
勉縣錦泰公司不但在本企業設立黨組織并積極開展活動,還通過設立產業聯合體黨委的形式,將支部建在種植、收購、生產、銷售各個產業鏈上,產業的每個環節都有黨員示范帶領,不但企業效益、經營規模連年提升,還促進了全縣魔芋產業的發展,成為全省最大的魔芋種植、加工基地縣。城固城化集團在企業中設立黨員科研攻關組9個、黨員技改小組64個,用黨組織的“有為”換來黨建工作的“有位”。南鄭縣同利源公司開展以“組織建起來、黨員動起來、黨旗飄起來”為主題的企業黨建活動,在企業困難時黨員爭先奮進、努力擔當,企業現在效益好了扶危濟困、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目前,全市已培養樹立省級“黨建強、發展強”先進企業8家、先進基層黨組織4個、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黨務工作者10名,“領頭雁”作用顯著發揮,激發帶動各非公企業學習跟進。
漢中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抓基礎、重培訓、建機制、樹典型、強推進,目標明確,舉措務實,將黨集聚人才的政治優勢轉化為企業發展的生產力,走出了一條黨建強、企業旺的發展之路。全市在非公企業新吸納黨員247名,培養入黨積極分子726名,極大促進了全市非公經濟的發展。最新數據統計,今年全市非公企業增長3035戶,同比增長87.23%。
結合教育實踐活動,漢中市、縣黨員領導干部聯系包抓非公企業168家,深入開展“一走訪三推動”,即黨員領導干部深入非公企業調研走訪,推動解決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難點問題,推動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瓶頸問題,推動解決職工群眾反映強烈的權益保障問題。市、縣(區)委組織部、非公黨建工委分別聯系3個示范縣、11個示范鎮、12個示范園區、19家示范企業,解剖麻雀、抓點示范。先后召開全市工作推進會、座談會12次,研究新情況,推廣新經驗,破解新問題。各縣區也采取召開現場會、推進會、分片包抓等辦法,推進示范市創建工作。堅持年度目標考核與定期檢查督導結合,實行進度月報制和通報制,有效傳導壓力,督促責任到位和任務落實。寧強縣28名縣級黨員領導干部結對聯系35家企業,定期走訪,開展政策引領和政治激勵,在企業開展黨群活動29次,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困難問題32個。漢中寧西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近3年累計向國家繳納稅費3000多萬元,黨支部教育員工致富思源、回報社會,企業和黨員、普通員工共同出資,設立了“寧西獎學金”,先后資助了90余名貧困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