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長齡
秦嶺走筆
文/吳長齡

10月31日“秦嶺拆違”成為關注的焦點。晚7時央視播出新聞:“西安全面清理秦嶺北麓違法建筑。”
翻開手機,“今日頭條”:“西安秦嶺強制拆除違建。”
打開電腦:搜狐、新浪、新華、鳳凰等網站把這一新聞放在首要位置,點擊率老高老高。
到第二天,省內外的平面媒體都在重要版面顯要位置報道此事。還加上一條:“市紀檢監察和國土資源部門將對若干涉事人員予以問責。”
我接觸的同事、朋友大家都說這個舉措好,來得及時。
我還特意圍觀了一下網民的跟帖。一位遠在廣東的網友說:“對侵占公共資源的官員和‘土豪們’決不能手軟!”
拆除違法建筑,在社會上并非什么新鮮事。但此次西安在秦嶺北坡強行拆除違章別墅一事,引起從中央媒體到地方的關注,引起觀眾讀者網民的熱議和點贊,充分說明:西安市的決策層敢于擔當、敢于亮劍、敢于碰硬。
大家如此支持拆違、點贊拆違,我體會,民眾除了對少數人耍特權,違法違紀亂搭亂建感到深惡痛絕之外,可能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在西安市民、陜西人民甚至全國人民心中,大家對秦嶺原生態美景都有發自內心的本真的愛。
古人言:仁者愛山,智者樂水。看來這個古老的“愛”和“樂”的“門檻”似乎有點偏高了,愛山愛水可能是當代生活在都市的人,包括我這個普通百姓在內的眾人共同的追求和權利。城市越擁堵,霧霾越嚴重,人們對自然山水越珍愛。
我曾到過呼倫貝爾大草原,觀賞了大草原的壯闊,聆聽了那首悅耳的《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
也到過海南島,感受了《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的清新雅致。
美麗陜西、魅力陜西美在何處?陜北黃土大漠呈現雄渾之美,陜南山山水水展示婉約之美。
作為中國地理南北分界線的秦嶺,她的美,美在山的綠、河的清、景觀的奇。如果黃河是母親河,那么秦嶺就是父親山。秦嶺關中壯闊大氣之美!保護父親山,我們為之點贊!
我是個“老陜”,我愛我的陜西。陜西不只有“黃土埋皇上”,地下有煤油氣,更有大美秦嶺。
秦嶺是美景之山——巍巍秦嶺,貫穿甘、陜、豫三省,在中國版圖上劃出濃重一筆,形成了南北分界線,說她是“中國人的中央國家公園”絲毫不為過。一座山改變中華大地的自然格局,秦嶺南北的溫度、氣候、地形均呈現顯著差異性,往往秦嶺北麓“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時候,南麓卻依然青山綠水、和風煦煦。秦嶺北坡七十二峪峪峪有美景,著名“關中八景”有近一半直接與秦嶺有關:“華岳仙掌”“太白積雪”和“驪山晚照”。再看南坡,“秦嶺最美是商洛”,“一江清水送北京,飲水思源到安康”,“秦巴天府,水韻漢中”,無不凸顯出陜南的水韻山魂之美。
文化之山——秦嶺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秦嶺形成各具特色的黃河文化和長江文化,更滋養孕育了華夏文化,凝鑄著中華五千年歷史發展的氣魄和膽識。秦嶺文化的源頭,可以追溯到藍田猿人、仰韶文化、半坡遺址。最強盛的漢唐文化,某種程度上就是秦嶺文化直接孕育的。有人說:“秦嶺是萌易、生道、融佛、立儒之地。”可見其在中華文化史中舉足輕重的作用。玄奘從這里西游,張載在這里創立“關學”,孫思邈在這里行醫。“自古華山一條路”,吊足了游人胃口,“太白積雪六月天”,李太白詩句婦孺皆知。
多故事之山——山不在高,有故事則靈。沉香劈山救母感天動地;姜子牙出山武王伐紂;幽王為博褒姒一笑,“烽火戲諸侯”;項羽大擺鴻門宴,“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唐玄宗和楊玉環在秦嶺山系驪山腳下華清池畔演繹了凄美愛情故事《長恨歌》;蕭何在留壩“月下追韓信”;韓信在寶雞“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數不清的故事造就了大秦嶺的瑰麗神奇。
寶藏之山——大秦嶺礦藏之全之珍貴,富可敵國,當年蘇聯專家稱這兒是“中國的烏拉爾”。金、銀、煤、釩、鋁、鋅等應有盡有,鉀長石儲量全國第一、世界第二,釩礦亞洲第一。從潼關向南、向西延伸到鎮安、到柞水、到鳳縣、到太白,處處有黃金;柞水的鐵礦,旬陽的汞、銻礦;華縣金堆城的鉬礦,藍田的玉石等,馳名中外,享譽天下。
英雄之山——翻開中國現代史,這里演繹了一個個驚天動地的英雄傳奇。張學良、楊虎城兩位將軍在秦嶺腳下發動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國民黨接受了“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促成第二次國共合作。描寫戰斗英雄劉吉堯的《智取華山》鼓舞教育了一代年輕人。李先念、王震將軍中原突圍之后,進陜南,越秦嶺,由老區人民護送回到陜北,實現了“生存第一,勝利第一”的戰略目標。賀龍、周士第將軍披堅執銳,率部翻過秦嶺,拉開了解放大西南的序幕。
珍稀動植物之山—— 秦嶺被譽為“生物基因寶庫”,素有“南北植物薈萃、南北生物物種庫”之美譽,是眾多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生活的樂園。“秦嶺四寶”大熊貓、金絲猴、羚牛、朱鹮在這里得到保護;國寶大熊貓憨態可愛,好像是國人的天使,名揚四海;3800多種植物在這里生長。另外,秦嶺還是全國有名的“天然藥庫”,中草藥種類就過千種。
水源之山——秦嶺山美,水更美。秦嶺不僅僅是長江黃河的分水嶺,還是漢江、嘉陵江等著名河流的發源地。北有黃河最大的支流渭河,南有長江最大的支流漢水。她身上流淌的千萬條溪水為南水北調提供了清潔水源,“一江清水送北京”成為秦巴兒女的共識和意愿。
秦嶺之美,山美水美。秦嶺之憂,令人擔憂。
秦嶺南北坡一些地方亂采亂挖、亂搭亂建、亂排亂放、亂砍濫伐,山體河床被“撕”開一道道巨大的口子,“綠肺”飽受摧殘,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
一味追求GDP,片面算經濟賬,采礦廠、采石場、采砂廠粗放開發、野蠻開發,礦渣、粉塵、噪音、污水令人震驚,水土流失嚴重,山體穩定性遭到破壞。泥石流、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甚至堰塞湖的出現絕不是杞人憂天。
西安這次強行拆除了違章建筑,一次性推倒100多棟違章別墅,南坡呢?寶雞、渭南、安康、漢中、商洛管轄的地段上情況如何?
一些地方的旅游項目沒有經過專業科學的論證調研,就拍板上馬,模式雷同,亂建假山,亂搭索道,無序的投資未必得到回報,反而大煞風景。
周末假日游客登山,本來無可指責,但問題是進山以后,垃圾亂扔,野外燒烤、野炊、生火取暖帶來了諸多安全隱患。
在利益的驅使下,肆意盜采、砍伐珍稀樹種,對野生動物進行殘酷殺戮,屢禁不止,破壞了當地的生態平衡。
環境保護是一個綜合性的系統工程,解決起來很不容易。
現在機遇來了,大氣候到了,這就是十八屆四中全會吹響依法治國的最強音。我們應迅捷、勇敢、務實拿起這個武器——依法保護大秦嶺。
——首先,要立規矩。西安市要立,商洛、漢中、安康、寶雞、渭南等要立。涉及全局的省上要立規,甚至要幾省協調訂立區域性規矩。相關行業也要立規矩,環境保護、國土資源、林業、水務、農業、建設、交通、旅游、文物等部門都要立下保護秦嶺的規矩。
——立了規矩就要嚴格執行,要一把尺子量到底,下狠茬認真落實,必要時進行聯合執法。要落實受益者負擔原則,誰受益,誰治理,使得一些人不敢破壞,不能破壞,破壞了要付出很大代價。
——要對保護區范圍內實行開發建設項目準入制度,對開發建設項目特別是開礦、旅游等進行嚴格審批,提高門檻。對技術工藝水平落后、環境破壞大、安全生產不達標的礦山,進行徹底清退。解決礦山分布小、散、亂、差問題,不斷提高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規模化、集約化和現代化水平。
——要堅決杜絕盜獵盜伐。各省、市、縣、鄉可以嘗試打破地域限制,聯合執法,加強巡查,收繳獵槍、獵套,集中檢查餐館、藥店等,發放宣傳資料,加大破案力度,教育群眾,震懾犯罪。
——要鼓勵更多志愿者、志愿者團體開展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的宣傳、展示、推廣等活動,并在節假日組織到秦嶺進行植樹造林、垃圾清理,帶動進山驢友的環保熱情。
——要鼓勵群眾舉報、媒體監督。可以向社會公布舉報電話,加大舉報獎勵,讓群眾共同監督,積極回應媒體的宣傳報道,堅決查處各種違法違規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