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殿濤 孫玉川 于金花
氯胺酮與七氟醚復合骶管阻滯在小兒下腹手術麻醉中的效果比較
王殿濤 孫玉川 于金花
目的 分析比較氯胺酮與七氟醚復合骶管阻滯在小兒下腹手術麻醉中的效果。方法 56例小兒患者隨機均分為兩組:氯胺酮復合骶管阻滯組、七氟醚復合骶管阻滯組, 每組28例。觀察比較兩組患兒術前、術中及術后的生命體征及麻醉效果, 記錄誘導和清醒時間。結果 術中心率(HR)及血壓(BP)A組大于B組, 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清醒時間以及術后不良反應B組小于 A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 七氟醚復合骶管阻滯在小兒下腹手術麻醉中誘導及清醒時間較為迅速,且患兒生命體征更為穩定, 不良反應少。
氯胺酮;七氟醚;骶管阻滯;小兒下腹手術;麻醉
小兒易于哭鬧, 常常不能很好的配合醫師進行麻醉, 因此, 一般會配合基礎麻醉對患兒行鎮靜治療。骶管阻滯由于其損傷小、鎮痛完善、良好的肌松效果以及操作簡便等優勢,而被廣泛應用于小兒區域阻滯麻醉[1]。氯胺酮和七氟醚均為臨床常見小兒基礎麻醉輔助藥[2,3], 本文對氯胺酮與七氟醚復合骶管阻滯在小兒下腹手術麻醉中的效果進行比較, 以期為臨床小兒下腹部手術麻醉提供臨床依據, 現做如下報告。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本院于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行小兒下腹手術的56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經患兒監護人同意, 將56例患兒分為兩組:氯胺酮復合骶管阻滯組、七氟醚復合骶管阻滯組。氯胺酮復合骶管阻滯組, 28例患兒, 男性患兒19例, 女性患兒9例。年齡1~6歲, 平均年齡(3.2±1.6)歲, 體重12~24 kg, 平均體重為(17.27±5.66) kg;七氟醚復合骶管阻滯組, 28例患兒, 男性患兒20例, 女性患兒8例。年齡1~6歲, 平均年齡(3.4±2.1)歲, 體重11~24 kg,平均體重為(16.97±7.79) kg。所有患兒經美國麻醉師協會ASA評分均為Ⅰ級且患兒術前兩周內無上呼吸道感染癥狀、無發熱、無智力及聽力障礙、無骶尾部皮膚感染狀況, 且所有患兒的心、肝、脾、肺、腎功能均正常。因此, 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體重、麻醉評分分級及基礎疾病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術前均進行常規的禁食及禁水:禁食5 h, 禁水4 h。兩組患兒均于術前0.5 h肌注阿托品及苯巴比妥鈉, 用量分別為0.02 mg/kg, 2 mg/kg。使患兒取左側臥位, 明確患兒兩骶角及骶裂孔的位置, 找準兩骶角連線的中點做為穿刺點。常規消毒后用 7 號頭皮針垂直刺進皮膚, 當針尖突破骶尾韌帶時有彈韌感覺, 稍作進針有明顯的落空感,此時將針干向尾側方向與皮膚呈 30°~ 45°, 順勢推進 1~2 cm, 負壓陽性、回抽無血液和腦脊液時注入 1% 利多卡因和0.125% 羅哌卡因混合液0.6~1.2 ml/kg, 注射時無阻力。穿刺完畢, 使患兒平躺, 氯胺酮復合骶管阻滯組(A組)患兒采用微量靜脈泵循環泵入氯胺酮, 0.5 mg/( kg·h), 維持麻醉, 入睡后患兒入室, 入室后面罩吸氧4 L/min, 并開放靜脈通道;七氟醚復合骶管阻滯組(B組)患兒給予3%七氟醚吸入, 術中視患兒體動和呼吸情況, 調整七氟醚吸入濃度(5%~8%)或輔以芬太尼等。入睡后入室, 面罩吸入氧氣4 L/min , 并視患兒麻醉情況調整七氟醚吸入濃度, 同時建立靜脈通道。術中根據患兒相應的血液動力學狀況以及手術刺激強度, 適當微調氯胺酮及七氟醚的用量。手術縫合完畢時, 關閉微量靜脈泵及七氟醚揮發罐, 停止對患兒的麻醉。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兒術前、術中及術后均進行收縮壓(SBP) 、舒張壓(DBP) 、心率(HR) 、呼吸(RR) 、血氧飽和度(SpO2)的常規監測。記錄各組患兒麻醉誘導時間并留意觀察及記錄患兒出現體動或睜眼時間及完全清醒時間(完全清醒時間為停藥后至對語言有正確反應的時間)。同時, 觀察記錄患兒術后出現的不良反應, 包括躁動、惡心、嘔吐、呼吸抑制等的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包對所有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組間比較采用成組t檢驗, 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進行比較, 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手術前后患兒體征比較 與術前比較, 術中及手術結束時, B 組患兒的 SBP和DBP均顯著降低、HR 顯著減慢(P<0.05);與A組患兒比較, B組患兒的SBP及DBP亦顯著升高或加快(P<0.05); RR及SpO2稍低于 A 組,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表 1 兩組患兒手術前后體征情況比較
2.2 兩組患兒麻醉誘導及清醒時間比較 A組患兒的麻醉誘導及清醒時間分別為(66±16.2)s、(6.9±3.7)min, B組患兒的麻醉誘導及清醒時間分別為(49±12.1)s、(5.4±2.7)min。與A組相比, B組患兒的麻醉誘導時間及清醒時間均較短(P<0.05)。具體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麻醉誘導及清醒時間比較(s)

表2 兩組患兒麻醉誘導及清醒時間比較(s)
注:與A組相比, a, P<0.0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
2.3 兩組患兒術后不良反應比較 A組患兒出現不良反應17例, 占60.71%, B組患兒出現不良反應5例, 占17.86%, 不良反應率顯著低于A組患兒(P<0.05)。具體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術后不良反應比較
骶管阻滯已在小兒臍平面以下的下腹手術中得到廣泛應用, 其操作方便、定位準確, 由于其穿刺時可使術者感到明顯的落空感, 因此不易刺破患兒的脊硬膜, 具有較高的成功率[4]。然而, 由于小兒易于哭鬧, 故實施穿刺前必須給予患兒一定的先行麻醉處理。七氟醚及氯胺酮均為常見小兒麻醉劑。其中, 七氟醚是一種新型的鹵族吸入性全麻藥, 其血/氣分配系數僅為0.63, 該藥麻醉誘導快、麻醉者蘇醒快且易于調節患者的麻醉深度, 具有較輕的循環抑制及呼吸道刺激作用, 此外, 該藥還具有芳香氣味, 因此易于被患兒接受[5]。氯胺酮是一種具有鎮靜、鎮痛和麻醉作用的靜脈麻醉藥, 該藥會造成患兒交感神經興奮, 會使患兒的心率及血壓升高,同時還會促使患兒分泌過多的分泌物。相比于七氟醚, 氯胺酮的麻醉風險較高[6]。本研究結果顯示, B組患兒的血壓、心率均顯著低于B組, 但均在正常范圍內。且B組患兒的麻醉誘導及蘇醒時間較短, 同時具有較低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僅有2例患兒呼吸道出現少量分泌物, 2例出現哭鬧及躁動。
綜上所述, 應用七氟醚作為小兒下腹手術的基礎麻醉方法優于氯胺酮, 整個麻醉過程穩定, 可控性好, 手術中及手術后患兒呼吸道分泌物較少且術后清醒時間短, 躁動、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較低, 是一種理想的小兒下腹手術麻醉劑,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程金紅.七氟醚復合骶管阻滯在小兒麻醉中的應用效果.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3, 22(8):886-887.
[2] 劉瑤,賈洪峰.七氟醚與氯胺酮復和骶管阻滯在小兒疝氣手術中應用比較.航空航天醫學雜志, 2011, 22(10):1156-1157.
[3] 張福清,陳國忠,聶海貴,等.七氟醚用于小兒吸入全麻誘導的臨床觀察.臨床麻醉學雜志, 2007, 23(4):334-335.
[4] 樊瑞曉.七氟醚與氯胺酮復合骶管阻滯在小兒疝氣手術中應用比較.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 2012, 14(31):136.
[5] 張春艷,劉寶江.七氟醚的臨床應用現狀.醫學綜述, 2008, 14(7):2901-4901.
[6] Cheuk D K, Wong W H, Ma E, et al.Use of midazolam and ketamine as sedation for children undergoing minor opera-five procedures.Support Care Cancer, 2005,13 (12):1001-1009.
Effects comparison of sacral canal blocking with sevoflurane inhalation and ketamine anesthesia for the abdominal surgury in children
WANG Dian-tao, SUN Yu-chuan, YU Jin-hua.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Laiyang Central Hospital, Yantai 265200, China
Objective To compare and analyse the anesthetic efficacy of sevoflurane inhalation and ketamine as a basic for the abdominal surgury in children.Methods 56 cases children patients were seperated into 2 groups randomly: ketamine combined sacral canal blocking group (group A) and sevoflurane composite sacral canal blocking group(group B),and each group had 28 cases.Observe and compare the vital signs and the effect of anesthesia of Preoperative,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between the two groups.And record the induction and waking hours.Results HR in group A was faster than in group B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5).Awake time, and adverse reactions, group B of less than group A,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Conclusion Sevoflurane inhalation depends on the basis of after caudal anesthesia method, used in little children in abdominal surgury in Children, anesthesia induction fast, clear quality, with more stable vital signs and less adverse reactions .
Ketamine; Sevoflurane; Sacral canal blocking; Abdominal surgury in children; Anesthesia
265200 山東省煙臺市萊陽中心醫院麻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