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舫
探討內科護理教學中引入人文知識的教學效果
周舫
目的 探討在內科護理教學中引入人文知識的教學效果。方法 將兩班學生設置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實驗組的教學在常規的護理教學基礎之上引入人文知識的教學, 對照組采用常規的教學方法,對比兩組學生綜合品質。結果 ①實驗組學生的專業認知度方面的幾項指標中結果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學生,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②在人文思想的認同方面, 實驗組明顯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③在綜合品質的表現上, 實驗組的各方面因素中的表現度中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內科護理教學中引入人文知識的教學, 可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提升學生整體素質。
人文教育;護理教學
隨著醫學領域的快速發展, 導致對護理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要求更加的嚴格[1]。本文將常規的護理教學改革完善引入人文知識的教學, 在具體的教學實施中, 把人文知識、人文思想、護理實踐有機的結合, 具體實施效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兩班護理系的本科生作為本組研究資料, 一班共有110人, 男學生21名, 女學生89名, 設置為實驗組;二班共有100人, 有男學生10人, 女學生90人,設置為對照組。兩組學生的基礎資料如年齡、性別、學習成績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有可比性。
1.2 方法 教學教材為全國統一的《內科護理學》, 兩組學生的教學內容、教學重點全部統一, 二班給予常規的護理教學方法[2];一班在常規的護理教學基礎之上引入人文知識的教學, 即把人文精神、人文思想有機的引入護理教學中的每一個步驟中, 將“以人為本”的思想貫穿整個護理教學中。
1.3 教學效果判定標準 在教學實驗結束后, 對兩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調查內容是以學生對的知識的認知、人文思想的認同以及綜合品質的表現這三大塊進行。并對兩組問卷進行歸納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 13.0進行本組數據的統計分析, 率的比較應用χ2檢驗表示, 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教學效果指標正確率對比數據見表1。

表1 兩組教學效果指標的正確率[n (%)]
表1結果表明:①實驗組學生的專業認知度方面的幾項指標中結果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學生,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②在人文思想的認同方面, 實驗組在護患關系及給予文化特性的護理的回答中, 正確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③在綜合品質的表現上, 實驗組的各方面因素中的表現度中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1 學生人文素質方面的教育是潛移默化的, 單一的人文課程教學是不能夠提高學生整體的人文素質。應在傳統的教學中融入人文的思想概念, 綜合全面的培養學生[3]。在本組的醫學內科護理教學的改革實驗中, 融入人文教學的實驗組學生的教學效果明顯高于應用傳統教學的教學效果。
3.2 本組的護理教學的融入人文教學方式的改革中, 在護理實踐的各階段應用了“以人為本”的思想為教學總體方針。通過對人文信息的認識和理解, 將知識轉化為個人的品質、素養, 從而體現在工作實踐中, 提高臨床的護理水平。
[1] 袁愛娣, 韓慧慧.規范培訓在內外科護理兼職教師教學效果中的作用.護士進修雜志, 2012,27(08):129.
[2] 李麗.改革護理學基礎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貴陽中醫學院學報, 2011,33(02):87.
[3] 張萍萍.提高護生對人文素質培養認知度的探討.全科護理.2011,9(03):118.
130103 長春中醫院大學附屬醫院放射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