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怡 方紅星
納洛酮在新生兒肺炎呼吸衰竭搶救中的應用
趙 怡 方紅星
目的 探討新生兒肺炎呼吸衰竭中搶救中納洛酮的應用價值。方法 對本院44例肺炎呼吸衰竭新生兒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 按照搶救方案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 對照組實施常規治療,治療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給予納洛酮治療, 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結果 觀察組肺炎呼吸衰竭患兒總有效率達到95.46%, 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新生兒肺炎呼吸衰竭搶救中應用納洛酮可有效地提高治療效果,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納洛酮;新生兒肺炎;呼吸衰竭
新生兒肺炎是新生兒常見的嚴重呼吸道疾病, 由于新生兒的呼吸系統尚未發育成熟, 肺容量較小, 較易出現肺泡萎縮等情況, 一旦發生肺炎, 極易引起呼吸衰竭。納洛酮為目前臨床應用最廣的阿片受體拮抗劑, 在呼吸衰竭治療中有著確切療效[1], 為探討其在新生兒肺炎呼吸衰竭中的應用效果,特對本院收治的肺炎呼吸衰竭新生兒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間收治的肺炎呼吸衰竭患兒44例, 其中男30例, 女12例, 日齡12~22日, 平均日齡(19.3±3.2) d。按照治療方案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 每組22例, 兩組患兒基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對所有患兒均予以常規治療, 包括吸氧和抗感染治療, 以及平喘和祛痰、抗心力衰竭治療等。治療組患兒則在此基礎上加上納洛酮(浙江浙北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52705), 首次劑量為0.2 mg靜脈滴注, 間隔2 h之后, 將其劑量減少到0.1 mg/次。2~3次/d, 持續進行1~2 d治療。
1.3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患兒病情得到顯著改善, 呼吸平穩, 肺炎也得到有效控制, 不需要機械通氣;有效:病情得到有效的改善, 呼吸淺促, 肺炎得到控制, 不需要機械通氣;無效:病情無改善或病情加重, 需機械通氣。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顯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處理, 計量資料與計數資料分別以均數加減標準差和構成表示, 分別采用t和χ2檢驗, 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組肺炎呼吸衰竭患兒顯效12例, 總有效率達到95.46%, 對照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為81.82%, 兩組比較, 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分析 [n (%)]
新生兒肺炎并發呼吸衰竭是臨床常見嚴重小兒急癥, 患兒臨床大多表現為發紺和呼吸困難等, 其對于新生兒各個循環系統均造成一定的損害, 不但能夠導致其出現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以及電解質紊亂等問題, 同時還會對其心腎功能產生嚴重影響, 導致其發生新生兒心腎功能衰竭, 甚至最終發生腦癱或死亡。因此在臨床上一定要掌握正確有效的新生兒肺炎呼吸衰竭搶救方法, 以能夠降低新生兒致死率, 并減少疾病后遺癥的發生。納洛酮為目前臨床應用最廣的阿片受體拮抗劑, 應用于新生兒肺炎呼吸衰竭中能夠對患兒腦血流量進提高, 從而對保障其腦部重要部位的血流供應, 減少患兒腦水腫等不良情況的發生[2];同時其還能夠對患兒心輸出量和平均動脈壓進行增加, 增加患兒呼吸頻率, 對患兒的通氣障礙進行有效的改善, 以此改善其呼吸衰竭癥狀, 進而提高臨床治療效果[3], 從本院本次研究的結果來看, 治療組患兒的臨床治療有效率為95.46%, 對照組患兒則為81.82%, 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明新生兒肺炎呼吸衰竭搶救中的應用納洛酮, 有助于提高臨床搶救效果, 值得推廣。
[1] 郝會民,王紅俠.納洛酮搶救新生兒呼吸衰竭66例療效觀察.醫學綜述, 2010,16(20):3189-3191.
[2] 王霞.納洛酮治療新生兒呼吸衰竭52例臨床觀察.中外健康文摘, 2011,08(10):230-231.
[3] 李長青,趙麗霞.復方丹參注射液聯合納洛酮治療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分析.中國醫療前沿, 2013,8(3):61.
475000 開封市婦幼保健院(趙怡);開封市兒童醫院(方紅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