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普力
急診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與溶栓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療效比較
譚普力
目的 探討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與溶栓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療效對比。方法 選擇本科2011年9月~2013年9月入住56例急性患者臨床資料進行總結分析。結果 觀察組在梗死血管再通、心血管事件、平均住院天數及死亡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急診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治療急性心肌梗死, 效果肯定, 且優于溶栓治療, 可作為治療的首選方法。
經皮冠狀動脈成形術;溶栓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療效判定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種嚴重的心血管疾病, 如不及時治療,患者死亡率極高。目前在臨床上多采用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及溶栓治療[1]。為研究兩者療效的對比, 作者選取永煤集團總醫院收治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展開研究, 具體方法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科2011年9月~2013年9月入住56例確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均無特殊臨床表現, 均由冠狀動脈造影確診。其中男38例, 女18例, 年齡43歲~72歲,平均55.8歲, 病程1~10.8 h, 平均3.4 h。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8例, 所有患者均排除不穩定型心絞痛、心力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臟病、肺梗死等多種疾病。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及病情嚴重程度等資料方面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患者給予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治療,具體方法如下:入院后患者絕對臥床, 禁止活動, 如患者胸痛較嚴重, 采取靜脈注射嗎啡治療, 劑量3~5 mg;給予口服藥物:阿司匹林腸溶片、氯吡格雷片, 劑量均為300 mg, 在嚴密監測下行冠狀動脈造影, 根據造影結果對發生梗死的部位做出判斷及進行病情評估, 然后行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 根據病情需要放置支架。如患者發生室性心律失常, 需馬上進行復律治療, 給予利多卡因靜脈推注;如患者血壓低于80/50 mmHg, 給予多巴胺治療, 使用靜脈泵嚴格控制滴速,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在手術過程中, 將抗凝藥物肝素鈉注入動脈鞘管內, 劑量為6000~10000 U, 手術結束后, 使用低分子肝素鈉皮下注射, 劑量為5000 U, 2次/d, 連續使用不超過1周, 同時給予抗血小板凝集藥物及正規抗生素抗感染及對癥支持治療, 口服藥物氯吡格雷片, 劑量為75 mg, 1次/d;阿司匹林腸溶片, 劑量為100 mg, 1次/d, 長期服用。
對照組患者給予靜脈溶栓治療, 具體方法如下:入院后絕對臥床休息, 給予阿司匹林腸溶片嚼服, 劑量為300 mg, 溶栓時使用100 ml生理鹽水加入尿激酶150萬U在30 min內靜脈滴注, 用藥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鈉皮下注射, 劑量為5000 U, 2次/d, 連續用藥不超過1周, 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及不良反應。
1.3 療效判斷 介入治療成功標準:術后行冠脈造影檢查,殘余狹窄處小于20%。
溶栓治療成功標準:①溶栓治療2 h內胸痛基本消失;②應用尿激酶90 min內心電圖抬高的ST段回降大于50%;③心臟標志物血清CK-MB峰值提前出現(在發病14 h內);④溶栓治療開始后2 h內出現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以上指標需同時出現至少兩項, 才可考慮為血管再通, 但①④組合不可判斷為再通。
觀察記錄患者梗死血管再通情況, 心血管事件發生情況,平均住院天數及死亡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資料均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 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由數據可以看出,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 在梗死血管再通情況, 心血管事件發生情況, 平均住院天數及死亡情況方面,明顯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
急性心肌梗死是嚴重的心血管疾病, 是心源性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患者病情重, 且預后不良, 如不能及時提高梗死細胞的再灌注, 會給患者日后的正常生活帶來較大影響[2]。目前臨床上多采用介入及溶栓治療, 效果肯定, 在臨床上應用較廣泛。
急診介入治療是目前首推的一種治療手段, 其有著嚴格的適應證, 具體如下[3]:①入院時間距離發病時間≤12 h;②突然發作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區壓榨性疼痛, 持續30 min以上, 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緩解;③心電圖出現ST段弓背向上抬高, 至少兩個相鄰導聯, 且肢體導聯振幅≥0.1 mV,胸導聯振幅≥0.2 mV;③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大于正常值的兩倍以上, 肌鈣蛋白(T或I)異常升高。只有嚴格遵守介入治療的手術標準, 才能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本次研究中,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 在梗死血管再通情況、心血管事件發生情況、平均住院天數及死亡情況方面, 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急診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后, 心肌再灌注率高, 療效肯定, 值得推廣使用。
[1] 譚保平.急診介入與溶栓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療效對比分析例.內科, 2011,06(4):308-309.
[2] 王健,趙振濤,岳園.急診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價值.中國實用醫藥, 2008,3(36):36-38.
[3] 莫文宏.臨時起搏在急診PCI治療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中的應用.內科, 2012,07(4):25-27.
476600 永城, 永煤集團總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