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霖 邵彩霞 王素梅
剖宮產產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體會
洪霖 邵彩霞 王素梅
目的 探討剖宮產產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選取本院自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96例剖宮產后出血患者, 并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產后0.5 h以及2 h出血發生88例(91.7%);多于產后2 h 8例(8.3%)。給予患者采取及時有效措施處理后, 有1例接受子宮切除術治療, 1例出現失血性休克。無因出血而死亡的患者。引發剖宮產產后出血因素中, 宮縮乏力所占比例最高, 之后依次為前置胎盤、凝血功能障礙、妊娠期高血壓、子宮切口下段裂傷。結論 子宮收縮乏力、胎盤因素、手術操作不當等是導致剖宮產患者產后出血的幾種主要因素。因此, 提高產婦自我保健意識, 定期進行產檢, 及時對產科高危因素進行糾正是減少剖宮產產后出血的關鍵。
剖宮產;產后出血;原因;防治
為探討剖宮產產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減少剖宮產產后出血現象發生, 對河南省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自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96例剖宮產后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現將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自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96例剖宮產后出血患者, 均符合相關診斷標準。最小年齡21歲, 最大年齡43歲, 平均年齡32.1歲;其中57例患者為初產婦, 39例患者為經產婦, 孕周最短為36周, 最長為41周, 平均38.7周。
1.2 方法 對所有患者的主要情況進行統計, 包括產后出血量、出血時間、出血原因及高危因素(包括宮縮乏力、前置胎盤、子宮切口下段裂傷、妊娠期高血壓、凝血功能)。
2.1 剖宮產產后出血量、時間以及預后 本組患者中, 最大出血量為2380 ml, 其中產后出血量(500~999)ml 78例(81.3%),出血量為(1000~1499)ml 4例(4.2%), 出血量(1500~2000)ml 5例(5.2%), 超過2000 ml 9例(9.3%)。其中產后0.5 h以及2 h出血發生88例(91.7%);多于產后2 h 8例(8.3%)。給予患者采取及時有效措施處理, 其中1例接受子宮切除術治療, 1例出現失血性休克, 無因出血而死亡的患者。
2.2 剖宮產產后出血原因及高危因素分析 分析剖宮產產后出血高危因素, 具體見表1。

表1 剖宮產產后出血的高危因素[n (%)]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 引發剖宮產產后出血因素中, 宮縮乏力所占比例最高, 之后依次為前置胎盤、凝血功能障礙、妊娠期高血壓、子宮切口下段裂傷。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及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 我國的剖宮產患者人數不斷的增加, 而相對于自然分娩而言, 剖宮產產后極易出現多種并發癥, 嚴重影響著患者的身體健康。產后出血即胎兒娩出后出血量≥500 ml或剖宮產術后失血量≥1000 ml[1]。產婦一旦發生產后出血現象則極易引起失血性休克現象, 且會誘發多種其他并發癥, 嚴重時甚至會導致產婦死亡, 嚴重影響著患者的身體健康。因此, 及時探討導致剖宮產患者發生產后出血的原因, 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防治就顯得尤為重要。
3.1 剖宮產產后出血原因 從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 產后出血的原因為宮縮乏力、胎盤、軟產道損傷、凝血功能異常。其中分析剖宮產產后出血的主要原因為宮縮乏力以及前置胎盤。研究表明, 其中宮縮乏力以及前置胎盤所占比例為94.8%。其余5例患者分別是因子宮切口下段裂傷、妊娠期高血壓以及凝血功能障礙等因素而引發的。在分娩過程中,因宮縮乏力, 會增加產程, 增加產婦疼痛, 增加出血量;胎盤前置為出血發生的主要原因。
3.2 剖宮產后出血的預防以及處理 為了有效提高產婦分娩質量, 剖宮產實施過程中, 應注意在孕前、孕期、術中采取措施控制減少高危因素, 并采取有效措施預防產后出血發生。曾玉華[2]研究表明主要導致剖宮產產后出血的因素主要為病理性妊娠, 這與本次研究結果基本相符。其中比較常見的病理因素為妊娠期高血壓以及胎盤前置, 因此, 臨床在對產婦實施剖宮產治療時, 應重視孕婦的產前檢查, 并有針對性給予育齡女性實施健康宣教, 可有效防止胎盤前置發生。在實施剖宮產手術中, 術前B超確定胎盤的具體位置情況,盡量選擇切口位置遠離附著面, 若有必要可采用宮體剖宮產方法[3]。若檢查發現產婦產前存在一些高危因素, 術前醫護人員應與患者保持良好的溝通交流, 在產時過程中, 給予產婦必要的心理護理, 改善產婦緊張焦慮心理, 并告知患者要對剖宮產手術保持樂觀的心態, 并正確對待剖宮產手術。提前告知產婦分娩中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 讓產婦做好心理準備。總之醫護人員應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 在第一時間明確診斷產后出血, 防止產后出血發生。在處理剖宮產產后出血時應該注意, 給予產婦合理使用宮縮劑, 若產婦存在高危因素, 可積極給予產婦欣母沛、米索前列醇等強宮縮劑防止產后出血。一旦出現產后出血, 在給予產婦抗休克同時結合采用子宮收縮劑以及子宮按摩方法, 部分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產婦若采用常規方法縫扎出血時, 可采用B-lynch法對子宮進行縫合[4]。醫護人員在手術設施過程中, 要選擇合適的手術切口, 并均勻縫合切口, 注意縫合均勻。術后應對陰道流血情況以及子宮復舊情況進行觀察, 并將白色溪水棉墊放置在產婦臀下, 尤其是術后2 h要做好病情的觀察, 及時發現異常, 并采取促使防止產后出血發生。
[1] 王玥.產后出血的危險因素分析和預防措施研究.天津醫藥, 2013,41(9):924.
[2] 曾玉華.剖宮產產后出血的原因及高危因素分析.川北醫學院學報, 2010,25(6):534-535.
[3] 周蕾.超選擇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難治性產后出血的臨床分析.華中科技大學學報, 2012,41(4):494.
[4] 姚葉珊.益母草注射液聯合縮宮素預防產后出血的效果.廣東醫學, 2012,33(16):2501.
450000 河南省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